2004年五一長假稻城亞丁之旅(五)

作者: 灰色的魚

導讀5月3日,一夜沒好好睡,老金在五點半左右起來,我照常眯了會兒。起來後鑽出帳篷發現,金剛手聖山上猶如婉紗般的薄雲,在日出霞光的照耀下呈現出粉色,潔白的聖山呈現一片金黃,金光照頂,真是美的無法形容,第一時間衝回帳篷,拿上相機和我的三個鏡頭(50MM,17MMM,70—210MM)。牙都顧不上刷,臉也沒洗,就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從營地一直到牛場,這時已經顧不上 ...

5月3日,一夜沒好好睡,老金在五點半左右起來,我照常眯了會兒。起來後鑽出帳篷發現,金剛手聖山上猶如婉紗般的薄雲,在日出霞光的照耀下呈現出粉色,潔白的聖山呈現一片金黃,金光照頂,真是美的無法形容,第一時間衝回帳篷,拿上相機和我的三個鏡頭(50MM,17MMM,70—210MM)。牙都顧不上刷,臉也沒洗,就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從營地一直到牛場,這時已經顧不上喘氣和一夜未好好睡的疲勞了。

牛場上已經有許多攝影愛好者或者游客,有的端著“炮筒”,支著三腳架;有的拿著數碼相機大的、小的都有。聖山現在已經成為眾人的焦點,我也不例外,不停地跑這跑那,改變角度,更換鏡頭,這時感覺有變焦該多方便啊。(變焦的成像質量,沒有定焦的好,所以沒拿),按下快門,一會兒一卷就完了。。

(我的片子,在寫游記的時候已經出來,事實上越激動,拍出的片子都不理想。主要是把要領記反了,暈啊,還是要怪自己平時拍得太少)。

日出的霞光時間很短暫,一會兒就沒有了,只有白白薄雲和雪白的聖山。看著雪山,心裡忐忑,不知出來的照片怎樣,一直到7:00分,自己感覺沒有什麼可拍了,也聽到老金在招呼我。趕緊返回營地,老金等急了,原本打算7:00出發,現在什麼也沒干,趕快洗臉、刷牙(有水的),然後分工我買早餐,老金灌水。吃10元/人的早餐(饅頭,稀飯,和一些醬菜,好像是榨菜和花生)。水壺中灌滿開水,路上喝。我就背一個20升的小背包,裡面是餅干,牛肉干,相機,還有水壺,(對了還有豆袋——拍照用的,代替三腳架 ),老金什麼也沒帶就拿了一根登山杖。(大包寄在牛場,免費)

7:45分,從營地出發向牛奶海和五色海出發。一條小路沿著河谷在山上時上時下的沿展,一開始道路還好走些,隨著道路的延伸,道也越來越難走,而且越來越險,怪不得沒有騾馬去。由於昨晚下了冰雹和降溫,路上還有暗冰,走路加倍小心。山坳裡的風好大,我們就頂著風前進,我一直走在前面,(其實可以輪流開路,節省每人的體力)還背著個包。不說話,只聽見自己喘氣聲,累了就坐下來歇會兒(其實,登山最忌諱就是坐下來休息,即使累了只能站一會停一下,不能坐,坐了越想坐,經驗啊),走走停停,趕上比我們先走的一對成都的情侶,看到面向聖山的山坡上時不時有瑪尼堆,串串彩旗和經幡,和還沒融化的雪,路上的美景也顧不得欣賞,說老實話也不敢怎麼拍照,怕有危險。

12:00分,不知不覺,牛奶海(5000多海拔?)呈現在我們面前,翠綠色的湖水,顯得很特別(以前從沒看見過)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和雪山,翠綠的湖水,以及黃綠色的高原植被(像是苔蘚),寧靜無比。

我又開始激動了,老金要補充給養了,我把相機拿出來包扔給他,他好像吃不消了,我就跟他說我去拍照了,讓他休息吧,吃點。我就圍繞著牛奶海開始尋找角度拍攝,零星的游客在自己認為好的地方留影。海子旁碰到幾個喇嘛,去轉山,他們說那裡的五色海還要好看,我說我們是要去,並互致問候。雖然很累,但好像聖山沒有讓我感覺飢餓。又是更換鏡頭,尋找角度,按下快門,一頓狂拍。(幸好,回來的照片中,還是有幾張比較滿意)

有游客在翻越60-70度的陡坡前往五色海。老金體力也恢復了,我們開始翻越陡坡,還是我背包,怕他支持不住。一開始與前面的人離的不遠,但走著走著,越來越遠了,大概是休息的太多了,走一段就要坐下休息,(其實應盡量少休息,保持一個頻率登山,會省力點),老金決定直接登上山坡,(前面的人是迂回而上的,實踐證明他們是對的,我們選了一條最陡的路,)到最後,完全是靠意志力了,給自己設定目標(不遠處的一塊石頭,到了那裡才可以休息),就這樣一路休息,一路攀爬而上。身後還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也走我們這條線路,還扛著一個三腳架,哈蘇的機器(專業人士),真佩服他,畢竟不是我們這個年齡了,翻過兩重山梁,五色海就在腳下,一覽無疑。

和牛奶海不同,五色海(5600海拔)是深蘭色的,沒有感覺有五色,這時發現天色起了變化,一邊的山頂起雲了,我准備趕快下到海子旁,海子邊上的岩石黑黑的很奇怪,也相當難走,特滑。那一邊還沒有大片的濃雲,趕快去拍,等我准備好相機,發現起風了,水中泛起陣陣漣漪,可惜雪山的倒影是拍不到了,圍繞的海子走一圈,老金也走了一圈(和我的方向相反),大概是因為起風起雲的緣故,感覺沒有牛奶海好。(聽當地人說,五色海在特定的時候,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遺憾,也許也應該帶一些遺憾回去,那樣有理由再來嘛,哈哈。

老金走得好慢,我已經到了回去得路上,他還在海子的對面,我幾乎找不到他,還是旁邊的游客提醒的。路上碰上那位老者遇上相機出問題,哈蘇的操作有點怪,他問我有無硬幣什麼的,我理解在外相機出問題是最窩心的了,記得我帶了硬幣(也是為相機准備的,可以當鑰匙換電池用),借給他,一會兒問題解決了。互相幫助是出門在外必須的,說不定那一天也需要人家的幫助了。

等了好一會,老金和我回合,海子旁已經沒有什麼人了。我們開始下山,想想這次所走最高的海拔,要感謝我媽給我熬的紅景天,我切的手都疼了,值得。還有前幾天每天早上的一杯紅糖茶,也有幫助吧。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想而知,險。路上本來老金在我後面的,突然發現沒了,急、叫,汗,再爬山、喊。發現在我前面了,也不知什麼時候到我前面去了,原來他從另一條路下去了,(以後誰兩人出去一定要說一聲,不然好嚇人)還要時上時下的山路,無法接受,我決定直接下到河溝,同意。

下到河溝,美景,繼續拍照,跨越小溪,不知不覺到了無處可走的地步,河溝中有一座山,決定爬上山,還是沒有路,前面是懸崖和瑣大的松樹。心想這下完了,迷路了,能看見對面山上的游客,考慮是尋找新路還是原路返回??考慮我們的體力都已經透支了,如果再去尋找新路,有危險,決定原路返回,即使在路上不行了,還有游客可以回去報信。叫老金走在前面(以前一直是我走在前面累了,讓他帶一下)。返回原有的路發現原來我們走在那座山的左邊是懸崖,右邊是可以下去的,暈,誰叫自己沒有體力了。過了這山,我決定再次下到河溝裡,一路拍照,(拍出的照片可想而知,費片啊)。最後下午4:30分誇張的說是爬回來的,呵呵,到了營地(洛絨牛場),調整半小時,(和警察、醫生聊),五點警察和醫生(比昨天多了一個醫生)幫我們背大包安排好騾馬,這是又有人報信說下山路上有人暈倒了,忙呼。道別,相約明年秋天(因為明年據說是三座聖山的生日)。

牛場——衝古寺(35元/人),衝古寺——龍龍壩(30元/人)背包費另加。(騎馬注意:千萬不能因為累了在馬背上打盹,危險,馬夫看我顯露疲態,經常回頭提醒我,不要睡覺;還有就是千萬不要因為衣服髒,去拍打,會驚擾了馬匹,我上山 時候就差點被馬轍下來)到了衝谷寺,我們把原定的在上山(失誤,應該是上山時捐的,老金說時間來不及,沒有捐,把好重的東西帶上牛場)時捐掉的本子、圓珠筆、鉛筆(當地很窮,托喇嘛捐給當地的孩子),我沒有精神在到衝谷寺了,叫老金去,老金去了好久,我一開始在拍照,等不及去找他,回來說衝谷寺的主持,很是熱情,要了我們的名字,為我們頌經,還給了我們每人一根黃繩。打聽珍珠海還有一小時的路程,怕來不及下山,只能遺憾的放棄了。

到了龍龍壩已經沒有車到日瓦了,當地的居民來兜生意,去他們家居住,我們選了一家有車(很髒的北京吉普)接送的,感覺開了好久,“金龍民居”到了,典型的藏族民居,到裡面發現好簡陋啊,燈光昏暗,二樓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今天還沒有游客,我們是第一批的,鋪位自己找,我們要了一塊用塑料紙擱開的7、8個鋪位通鋪算一間。房間裡沒有電燈(吃飯的地方有,還有彩電,但沒有電視節目,是當地文化單位在放經典的碟片——地雷戰還是地道戰忘了,呵呵),我們問他要蠟燭,他給我們一些酥油當蠟燭。價格30元/人還包括飯(簡單的肉末抄飯)。主人很好客,囑咐我們睡覺前要先用鹽巴泡水洗腳,以消除疲勞。吃飯的時候陸陸續續來了一些游客,他們剛到,還沒有上牛奶海、五色海。老金就一個緊的和他們說,不要上去,危險(我並不這樣認為,鼓勵他們如果身體情況允許可上去看看,不然太遺憾了)。晚上,用鹽水洗腳,吃了些感冒藥睡了,不知是高原反應還是感冒了頭痛照常。

未完待續

不好意思:照片我用傳統的,傳上來的是老金拍的。

szlybb108,我近期比較忙,且文才有限,請見諒。我會盡快的。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