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德、奧、荷三國自助游記之三

作者: zhaozha

導讀第二天昨天睡覺太晚了,早上起來頭有些暈。妻仿佛沒有受到時差影響,一如既往的早上6點起床。徐、張已經梳洗完畢,正在整理東西。我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把昨天晚上偷拍徐打呼嚕的錄像放給大家看,都覺得好笑。有趣的是,張作為徐的枕邊人,居然說從來沒有聽到過徐打呼嚕,實在讓人難以相信,看來已經是麻木不仁了。 洗臉盆上擺了一瓶乳液,全部德文,不知道 ...

第二天昨天睡覺太晚了,早上起來頭有些暈。妻仿佛沒有受到時差影響,一如既往的早上6點起床。徐、張已經梳洗完畢,正在整理東西。我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把昨天晚上偷拍徐打呼嚕的錄像放給大家看,都覺得好笑。有趣的是,張作為徐的枕邊人,居然說從來沒有聽到過徐打呼嚕,實在讓人難以相信,看來已經是麻木不仁了。

洗臉盆上擺了一瓶乳液,全部德文,不知道什麼意思,我們只敢用來洗手。為了減少在外面上廁所的概率,我們決定多用用旅館的。4個人排隊上廁所,倒也壯觀。徐按耐不住,說獨自先出去走走。過了一會兒聽見徐在外面拍窗戶,原來沒有帶鑰匙。他回來告訴我們,外面很冷,多穿點衣服。我千裡迢迢帶來的羊毛衫,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德國的天氣很特別,首先是干,潤膚露用的最快。其次是溫差大,可以大到十幾度,中午時分太陽下面非常熱,最好擦點防曬霜,我們十幾天下來,每個人的手臂顏色都是兩截的。而到了沒有太陽的陰涼處,又會覺得有點涼。路上同時會有穿體恤衫的和穿羽絨服的人。德國人的身體可能已經適應了,他們可以在大太陽底下安詳的曬太陽,也可以在涼風中,穿著短袖吃冰淇淋!

早上7:30,我們來到了集市廣場,太陽已經老高了,但還是有不少涼意,張興高采烈的說,幸虧這件滑雪衫沒有扔掉!

我們昨天一路奔波,沒有心情看風景,到了海德堡已經是天黑了,根本看不清。現在我們站在集市廣場,竟然有了“驚艷”的感覺。這裡的房子按照上海的標准,都是別墅,至少是連排別墅。2-3層的小屋子連在一起,尖尖的紅色屋頂,每個房子牆面、窗戶顏色都不盡相同,相同的是都非常干淨,一塵不染。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充足,照在五顏六色的小房子上,映著紅色的屋頂,猶如置身於宮崎俊的童話世界當中。

因為時間尚早,行人稀少,只有幾個游客在散步,整條街道寂靜無聲,幾只鴿子的咕咕聲清晰可聞。石板街地面干淨的讓人吃驚,沒有一絲灰塵,更讓人吃驚的是,德國也有小廣告。在一個標著數字的藍牌子上,一張小廣告清晰可見,旁邊還有幾張未清理干淨的。看來,我們很多地方已經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接軌了。

原以為集市廣場只是廣場的若干名字之一,沒想到竟然真的有集市。廣場不大(德國的廣場都不大,和我們的廣場根本沒法比),寬松的擺了十幾個小攤,木制的架子,上面有個頂棚,非常整齊。沿路是2個賣花的攤,擺滿了紅紅黃黃的花,明亮的陽光照在上面,剎是好看。我們一貫以為集市該有的東西,這裡都沒有,地面干淨整潔,沒有刺耳的叫賣聲,沒有湧動的人潮,有幾個外國人在集市散步,襯托著背後透明的藍色天空,用三個字來形容:真不錯!

我們今天的安排是,游覽海德堡城堡,在這裡買一些食品,作為午飯。張提出來帶麥當勞漢堡,當知道最便宜的漢堡都要2.7歐元的時候(實際上麥當勞是最便宜的飯店),我們決定買一些面包果腹算了。可惜,如此節儉的生活作風,只有一天而已,往後的日子裡,吃飯成了我們旅行中最大的一筆開支!

集市上有個賣面包的攤,其實是一輛小卡車的拖箱,側面掀起來,就成了一個櫃台,售貨員是一個很好看的德國女郎。我們買了幾個很好看的面包,又在隔壁的水果攤上買了一小盒草莓,草莓化了1.5歐元,真貴。

這時候開過來一輛白色的小卡車,三輪的,非常小,比QQ還小,後箱蓋打開,裡面是個咖啡機,還擺出來一張小吧台。

隔壁有家小超市,我們在這裡買了些牛奶、果汁、一罐提拉米蘇和一袋切片面包,2罐酸奶,面包比廣場上的便宜。

在德國,我們有機會體會到了很久沒有的感覺:錢值錢。今天早上我們4個人一共大概化了不到七塊錢,當然算成人民幣的話是相當昂貴的,但是按照當地2000-3000歐元收入來算,就相當便宜了。上海買這些東西,估計要50塊錢,普通收入也不過2000-3000元人民幣。其實上海的物價一點也不低!

回到旅館(就在隔壁),開始吃東西。果汁很濃,遠遠超過國內的,裡面還有果粒,很不習慣,過了幾天才習慣。在回程的飛機上,我也要了一杯果汁,剛喝了一口,第一感覺就是,糖水加色素。而後的十幾天裡,我們深深感覺到,德國人對任何東西的認真程度,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超市購買的面包也很好吃,咬上去很有彈性,很香,不知不覺吃了好幾塊,張阻止我說,留幾塊到山上去吃,然後忍不住加了一句:“這個面包是我挑的!”。

海德堡的城堡在半山腰,但這裡的山很矮,在集市廣場抬頭就能看見,走上去也很近。我們順著清冷寂靜的街道漫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無比舒暢,路邊已經有商店開門了,有一個賣咕咕鐘的,看了看,價格好貴。

因為時間還早,我們決定不坐上山的軌道纜車,自己走上去。上山路的入口很普通,就在街道旁邊,上面豎了一張牌子,寫著:上山步行15分鐘,還畫了一個人牽著一條狗,德國人的認真程度可見一斑。張說,我們肯定用不了15分鐘,因為我們沒有狗!真有見解。

山路筆直一條,比較陡,小石板路面,邊上有鑄鐵欄杆,狗便數坨。我們一路走走停停,倒也不覺得十分吃力。

城堡的門票是2.5歐元一個人,還包含了藥物博物館和大啤酒桶的門票。走進城堡,穿過一個長廊,爬上一個平台,眼前豁然開朗,整個海德堡一下子成現在了面前。清澈的內卡河,著名的舊內卡河橋,滿是紅色屋頂的舊城區,高高的尖頂就是集市廣場的聖心教堂,河對岸也是一座小山,滿山翠綠,著名的哲人之路就在半山腰。見此美景,我們忍不住一通狂攝。旁邊小亭子裡,一個穿戴整齊的德國人打開一個黑色皮箱,從裡面拿出3個玻璃酒杯,又拿出來一瓶香檳我們,我們暗暗敬佩,德國人真會享受生活。那人看到我們都在注意他,衝我們笑了笑,說,“japaness wedding”,我們都很驚奇,在旅游點結婚有點不可思議,如果有人在城隍廟辦婚禮,肯定是在拍廣告!

新郎新娘還沒有來,我們先到城堡裡面看看。裡面有個廣場,我們來的早了,大批的團隊還沒有到,還比較空。我正在和妻說話間,一個中年女子看了看我們,突然用滬語問我們是不是上海人,我告訴她是的,我還說我們是自己簽證的自助旅游,她和丈夫(猜測)他們很驚奇,“現在國內也可以到歐洲來了?!”。難道不可以嗎?她丈夫說,他們是加拿大人。以他們的穿著打扮和發型,在上海絕對是其貌及其不揚的,難道因為是加拿大人才來的歐洲嗎?中國人的地位是不是真的很低!這次旅程一路上,所有的老外都以為我們是日本人,至少是韓國人,我忍不住要在我的背包上寫:我是中國人,無奈被其他三人勸阻。

突然間響起了婚禮進行曲,我們快步走回去看,穿著白色婚紗的新娘和穿著黑色禮服的新郎已經到了,沒有賓客,一名神職人員正在給他們舉行婚禮,然後舉杯。很多游客都在圍觀,拍照,場面比較混亂,我們看了一會兒就走了。

海德堡城堡的花園在城堡外面,是免費的。花園很簡單,大片的草地加上高大的樹木,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行走其間,心情會變得很平靜。

其實,德國的城堡,無論是海德堡城堡,還是新天鵝堡,單從城堡本身來說並不怎麼樣,而且大同小異,真正值得欣賞的,而是城堡周圍的環境。站在花園的欄杆邊,看著美麗的內卡河和熱鬧的城鎮,耳邊傳來的是清脆的鳥鳴聲,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一種滿足的快感!

後來有人問我,德國怎麼樣,我說,其實德國不怎麼樣,更中國差不多,就是樹木粗一點,草地大一點,花多一點,環境干淨一點,人少一點,路上車子好一點,好人多一點,壞人少一點,其他沒什麼。

我們在花園的長椅上享受我們帶來的提拉米蘇,旁邊一個北京來的團隊的導游在說,把中午飯的錢退還給他們,晚上去吃中餐。真無法理解,已經吃了幾十年的中餐,為什麼還要飛9000多公裡來吃中餐呢?看他們大聲地喧嘩著,我們大步走開了。

在花園的噴水池邊,我們又碰到了一對新人拍攝像,洋人,按照攝影師的要求來來回回的走,看來外國人結婚也挺麻煩的!

走完了花園回到城堡,大量的團隊開始進入了。我們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下藥物博物館和大啤酒桶,便匆匆下山了,其實沒有什麼可看的,尤其是大啤酒桶,擠滿了人,幾個導游在同時解說,嘈雜的很,而且燈光昏暗,看也看不清楚。怪不得門票放在一起賣,單賣誰要。城堡內還有一個地方我們沒有去,要另外買了有導游的票才能進入。這裡的導游手裡拿的不是小旗,而是一枝玫瑰花。

下山比較快,因為2個女生急著要去逛街,另外買一張電話卡,打電話確認飛機票。今天是星期六,一般德國商店雙休日關門的,可能海德堡是旅游城市,商業街全部開放,游人如潮。張突然指著一家小小的印度餐廳說,這是LP上推薦的,問我們要不要去,我說既然是推薦的,那一定要試一試。

這是我今天錯誤的決策之一,因為這是我在德國吃過的最難吃的一頓飯!

餐廳裡只有一個印度人店員,只有一種飯----在白米飯上澆一層料,料有好幾種,各種顏色都有,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店員說得英語很奇怪,連張也只知道這些是咖喱,其他就無法和他溝通了,我們只能用手指點,我點了一種綠綠的。實在是難吃,很淡,咖喱味和其他不明物混在一起,嚼在嘴裡不知道是什麼味道,我忍不住感嘆,幸虧點的是小盤,看來LP上的東西也不能全信!徐、張和妻卻說還可以,但從他們盤子裡剩下的量來分析,估計有點口是心非。

商店的東西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價格驚人(換成人民幣),大多是旅游紀念品。swatch專賣店手表價格和上海的差不多,施華洛斯基專賣店裡的水晶飾品也不便宜,就是款式多一點。在專賣電話卡的店裡,我們買了一張5歐元的ip卡,打歐洲可以330分鐘。這裡的電話卡種類太多,牆上貼滿了廣告,實在搞不清楚。國航的電話很難打,不是沒有人接,就是忙音,我們連打了好幾天才打通,以至於張把打通電話這件事當作喜訊告訴我們,要求真低。

我們打算順著這條街一直走,然後繞到哲人之路,半路上看見有人在吃一個很大的漢堡(其實是土耳其肉餅),裡面有肉有蔬菜,我說,我們晚上就吃這個。

這是我今天另一個錯誤的決策,這個土耳其餅是第二難吃的,僅次於印度咖喱飯。餅本身堅韌異常,咬不下來,只能撕扯,裡面夾得蔬菜不知道是什麼菜,我只知道有生洋蔥,反正放在嘴裡不是味兒。徐吃了一半就堅持不下去了,我吃了大半個也不行了,張、妻好像沒什麼反應。這是我們吃過的唯一一頓土耳其餐!

哲人之路在半山腰,要爬山上去。今天我們已經走了很多路,我還背著48升的大背包,肩膀越來越重。天氣還很好,艷陽高照,照得我們渾身冒汗,徐手上已經開始發紅了,連忙擦防曬霜,盡管擦成了個“小白臉”。

終於走到了哲人之路的黃金地段,可以觀賞整個海德堡和城堡,許多哲人都在這裡走過,也就是明信片上看見的景色,可是我們卻累得在長椅上歇著。哲人的體能真是好!

在這個歌德把心遺忘的地方,張也把她的小包遺忘了,幸虧發現的早,狂奔回去,東西還在。以後的幾天裡,張開始經常遺忘東西,以至於她不斷哀求:你們再也不要讓我保管東西了!

從哲人之路下來,有一條小路,很窄,只有一人寬,很陡,直接通到內卡河邊。走過了舊橋,我們又回到了集市廣場。在廣場邊的露天酒吧,我們每人喝了一杯啤酒,第一次知道,原來啤酒有各種品種,還有不含酒精的啤酒,味道卻差不多。

這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半了,而太陽依然掛在半空,曬得我們發燙。享受完了啤酒,一行四人回到旅店,開始吃我們的晚餐----土耳其肉餅!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