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日之腐敗游(之一)

作者: 野渡無人x

導讀引言想去婺源想了很久,計劃也作了好幾個,總是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成行。五月下旬的一天得知頂頭上司休假,靈機一動何不明天就走!69歲的老爸自告奮勇,充當游伴。三天四晚的行程,非常愉快,很多收獲,些許遺憾,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坐上海到黃山的N518次火車,空調軟臥264元,非常干淨舒適,22點02開,第二天早晨8點50到。(其它到瞿州、膺潭等地的車,都是 ...

引言想去婺源想了很久,計劃也作了好幾個,總是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成行。五月下旬的一天得知頂頭上司休假,靈機一動何不明天就走!69歲的老爸自告奮勇,充當游伴。三天四晚的行程,非常愉快,很多收獲,些許遺憾,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坐上海到黃山的N518次火車,空調軟臥264元,非常干淨舒適,22點02開,第二天早晨8點50到。(其它到瞿州、膺潭等地的車,都是凌晨3、4點到。)一夜好夢,第二天正好有精力玩。

在屯溪老街和新安江邊閑逛幾小時後,就去荷花東路頭上的汽車站坐屯溪到鶩源的長途車,車是空調大巴,還非常新。

我們在中途的秋口下車打算游玩李坑,碰上兩個摩的(載客的摩托車)司機,徹底打亂了我事先的行程計劃,由此開始我們在婺源三天小小的冒險。

一、 驚喜月亮灣

在秋口寫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牌坊處下車,一群摩的司機等著攬客,從秋口到李坑還有1公裡路,1元錢。他們攬客,卻也不死纏爛打。我不想化事先就知物不所值的30元門票錢,就說誰能帶我們不買票進村,,就坐誰的車,甚至還可以住他家的客棧。一個穿咖啡色襯衫30出頭的司機說:“我岳父家可以住宿,不過白天管得很緊,因為村裡人現在可以從門票提成,看見了都會阻攔,天色晚一點帶你們進去。現在你們可去前面的月亮灣玩一下。”我想反正今晚就住李坑,有的是時間看那裡的小橋流水,就信他一回,跟他去看看月亮灣。談妥了往返5元錢。他和另一個同伴就帶著我們出發。

摩托車沿著新鋪的柏油路開了幾公裡,來到一片彎彎的水域,岸邊大樹參天,遠處山嶺逶迤。景色雖然不錯,但也談不上驚艷。倒是泊著的一只帶彎彎蘆蓬的小船引起了我們注意,問可不可以坐這船在河裡漂上幾分鐘。摩的司機掏出手機熱心地說我叫他來。幾分鐘後船主人來了,一個50多歲中等身材瘦瘦的漢子,白襯衣,蘭褲子,涼鞋。臉上線條輪廓分明,雖然有風霜的痕跡,卻又透著幾分平和恬淡之氣,是一張讓人心生好感的臉。問他繞湖一圈要多少時間,答曰,最少也得一個小時吧。問多少錢,他說你們隨便給吧,20,30都可以,關鍵是你們玩得開心。記著出發前網上帖子裡的忠告,無論做什麼事,一定事先談好價格。於是說:現在是淡季,載我們倆劃一圈,20元,行不行?船主說:“沒問題,上船吧。”

他把拱形蘆葦蓬拿掉,說沒有葦蓬你們坐起來舒服寬敞些,這是那些搞攝影的學生讓他裝上的,他的小船經常充當他們道具,點綴這一片風景。他還從家中帶來兩把油紙傘。感激他的周到,不過我們還是喜歡讓太陽曬曬,五月傍晚的陽光已不太灼熱。

船主人搖著櫓不急不慢,小船悠悠前行,河面上空無一人,只有我們的一葉小舟,漿聲咿呀。河水平滑如鏡,映著藍天和綠樹。淺灘處,河水清澈見地,不時見一兩尾小魚游過,有不知名的鳥,從樹梢掠過,遠處一對鴛鴦在戲水。河中央枯樹枝亞,形狀各異,很入畫,只是枝杈上殘留的垃圾,煞了點風景。

船主人告訴我們這裡原本不叫月亮灣,去年中央電視台的人來拍風光片,說這麼美的地方應該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說這河彎彎的兩頭尖,就像一輪新月,就取名叫月亮灣了。河水圍起來中間就成了一個島,島上古樹參天,幽靜深遠,沒有人家。船主人說島上有60多種鳥類,有一些是列入聯合國瀕危動物保護名單的。其中有一種叫黃褐照梅(音譯,船主說他也不知道具體怎麼寫)的鳥,150年前有過記載,後來再也沒出現,大家以為已絕種,最近卻在鶩源又被發現。據說全世界僅存200多只,有60多只就在這裡,還有少量在印度。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每年會來這裡,追蹤觀察這些鳥。“他們來的時候就坐我的船,其中有一個英國老太太,胖胖的。”船主笑著說道。

他不急不緩地搖櫓,自自然然地和我們講著月亮灣的風土人情,娓娓道來,不卑不亢。晚風吹過河面,撩起漣漪,對岸臨水的石階,一個戴鬥笠的婦人在洗衣,身邊蹲著個紅褲紅鞋的小女孩。一只狗伏在不遠處打瞌睡。我真的有些愧疚於我們這些城裡的不速之客驚擾了他們如詩如畫般寧靜安然的生活。

繞過一個彎,船主把小船泊在小島岸邊說,你們上去轉轉吧,我等你們。島上郁郁蔥蔥,幾人合抱的大樹,濃蔭華蓋。陽光從樹的間隙斜射到草地。一只昂首挺胸的老母雞,自豪地帶著一群出殼不久的小雞,搖搖擺擺走在草叢中,謀殺了我不少膠卷。

轉過小島,太陽西沉,給遠處的群山抹上金色,水裡是樹林和遠山的倒影。一對著紅衣的夫妻劃著竹筏從對面過來,船主提醒我:“你要拍照的話,會很好看的。”原來他給攝影發燒友劃船劃多了,耳濡目染,對能入畫的鏡頭很有靈感了。紅衣夫婦劃著裝滿茶樹老枝的竹筏緩緩過來,和船主人打著招呼。青山、綠水、竹筏,兩點紅色,果然是美麗的畫面。

我們問他沒有別人和他競爭攬客嗎?他說這河的某些地方深達6米,他在這裡打了30多年魚,所以當地政府只允許他一個人劃船栽游客。他說他很少守在船邊等游客,平時就打魚或在家裡做事,要坐船的人都會事先打電話叫他,他的家就在離渡口2分鐘的地方。載的都是熟悉的人或朋友帶來的游客。因為月亮灣還不是一個旅游景點,所以來的人大都是一些美院寫生的學生、拍電影的,聯合國環保組織的,還有就是像我們這樣的驢友。因此船主長期受耳濡目染,變得比較有見識,談吐也不俗。

他告訴我們三個兒子都在外面打工,就他和老伴,打打魚種種地,時不時燒幾頓農家飯給客人吃。他指給我們看他的家,綠樹掩映中的粉牆黛瓦,開出門來就是這如詩如畫的月亮灣。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真是讓人羨慕。船主人說他很喜歡這樣的生活,並不一定要賺很多錢。難怪他可以這麼悠然自得,這麼不卑不亢,這麼從容。

月亮灣本不在我的旅行計劃中,因了這如詩如畫的風景,和這讓人愉快的船主人,婺源游的第一站就給了我意外的驚喜。境由心造,再一次體會。說好20元,但最後我給了他30元。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