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4點。終於坐上了開往桂林的火車。往窗外看去,因為車窗的玻璃蒙了灰的緣故,顯得霧蒙蒙的不甚清晰,T在車窗外抽煙,我衝他做了個鬼臉,心情格外放松和愉悅。想起幾年前有一首流行了一陣的歌(歌手卻沒被人們記住),叫“我想去桂林”,裡面有這樣一句歌詞被反反復復地吟唱著:“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我正屬於後者,可是我再也不想猶豫和等待了,曾經有過N多次旅行經歷的我,今天終於實現了背包獨自走天下的夢想,而我的第一站,正是那個從我孩提時起就已經馳名天下的桂林。 火車還沒有開,我的心情就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喜歡坐火車,喜歡看窗外的風景次第改變,喜歡在車輪滾動的聲音裡感受旅行所帶來的興奮感,尤其是一個人坐火車的時候,我喜歡抱著一本書,靜靜地坐在窗前閱讀,偶爾抬起頭來瞥一眼車窗外,雖然身邊也有人聲嘈雜,但平靜的心情卻絲毫不會被打擾。
火車緩緩地移動了,馬上就要離開北京,一路南行,這次的旅途會帶給我哪些新鮮的經歷呢。期待ing。。。7點整,火車到達石家莊車站,只停了短短的幾分鐘,還沒來得及下車呼吸一下河北的空氣,就拉響汽笛,“咣當咣當”地再次晃蕩著離開了。
5月27日早,7點整。清晨在一陣鳥兒的啁啾聲中醒來,原來是列車上的廣播,睜開雙眼向窗外望去,已經是濕潤的南方了。路邊的水田看上去煙霧蒙蒙的,不一會兒列車就停靠在了長沙站,下去買了一串臭豆腐(說實在的,真不怎麼好吃)。站台上悶熱難耐,果然和南方的天氣不同,即便不下雨空氣中也充斥著水汽。還有整整七個鐘頭就要到達旅途的終點了。
依照習慣,我在長沙買了一份聽上去耳熟的“三湘都市報”(好像被馬斌讀報讀過吧),花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把它翻完了。看來長沙現在的熱點也是房地產和整容。沒准現在全國各地都是這樣,人們富了嗎,女人就惦記著用錢把自己變得更美些,男人則琢磨著置業,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一路都在看最近很火的一本書“草樣年華”,這種書最適合用來打發旅途中的無聊時光,一本文筆平庸,內容平淡無奇的書,現在的時代,文學似乎已經不需要具備多大的深度了,淺顯易懂最好,能賣錢,想看耐琢磨的好作品,還是去翻十幾年前的經典文學著作吧。
車行之間,窗外的風景變得越發豐富起來,綠油油的農田,繁茂的樹木,不時躍入眼簾的一汪碧水,一派南方初夏的景致。
偶爾起身去洗手,旁邊站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先生,主動與我搭訕,說到興起,一起到了我的車廂,開始滔滔不絕地對我講述他的經歷,並且遞給我一張他的名片,上面印著“國際壯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長、總策劃等一大堆頭銜,儼然是個國際知名的大人物。談笑之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衡陽站。下到站台上透氣,發現空氣越發悶熱難當起來,與睡在我對面的女子搭訕,她告訴我桂林現在已經很熱,跟南寧差不多,看來我來的真是時候,必定要領受驕陽的炙烤了。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既來之,則安之”,出來哪兒有不吃苦的,只要有美景當前,就算被捂出一身痱子來也值了。
14:30分,火車提前五分鐘進站,一下站台,就覺得一股濕熱的空氣撲面而來,剛從短信中得知桂林今天的最高氣溫是33度,這才知道北京相形之下是多麼的涼快了。和在火車上混熟的下鋪分手之後,我背著行李出了火車站,徑直向左拐,不到十分鐘,就走到了桂林汽車站。到售票窗口一問,原來十分鐘前剛剛開走了一班車,下一班最早也要等一個多鐘頭,沒辦法,我只好買了票,將行李放在寄存處,一身輕松地走出了車站。車站附近的建築物看上去比較殘舊,路上行人很多,有不少挑著擔子在賣水果,當季的水果有桃子、枇杷、荔枝、和楊梅。很想買些來嘗嘗,但想到路上還有四個小時的車程,行李本來就已經夠重的,只好放棄了這個念頭,想到對面的網吧去上會兒網,但看看時間不多,怕誤了趕車,終於還是沒去。天空時陰時晴,溫度很高,不久就已經汗流浹背了。找了路邊一處陰涼的地方坐下來,開始在本子上寫字。未幾,一位年邁的老婆婆走過來,向我索要放在身邊的易拉罐。我聽不太清她在講什麼,忙三口兩口喝光了罐裡的飲料,將空的易拉罐遞給了她。又過了一會兒,一個男人走過來,在我身邊擺了個看相的攤兒,但卻並不與我搭話,有趣。
3:30分,去龍勝的空調車終於出發了。車上還發了礦泉水和報紙,不愧為著名的旅游城市,服務還是蠻周到的,就是服務員的普通話不太標准,有些難懂。桂林的山很獨特,真的就像小時侯在“山水甲天下”的明信片上看到的一樣,遠遠望去,有層巒疊嶂的感覺,山上長滿了茂密的樹木。車子開出沒多久,好像還沒出市區,兩邊就已經滿是青山和綠樹了。有的山甚至就在路邊,遠處的山巒全部連在一起,仿佛交錯的駝峰一樣,有的形狀很是奇特,突兀地浮現在湛藍的蒼穹下。天氣的炎熱掩不住隔窗相望的秀美,使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群山環繞的城市。
在車子的顛簸中,沿途的風景不斷躍入眼簾,心仿佛飄在半空一樣,愜意得忘卻了世俗的一切。也許我上輩子是吉普賽人吧,身體裡流動著不安分的血液,強烈地痴迷著這種行走與漂泊的生涯,路邊的稻田裡青草依依,隔著車窗仿佛也能聞到一股誘人的香氣。天空中有一架飛機遠遠地飛過來,一派安詳靜謐。車子拐過一處山坳,我看到了數不清的樹鋪滿了山間,樹木中間夾雜著層層梯田,天空中堆起了陰霾。於是隨著車子不斷轉彎,太陽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而車子顛簸得太厲害,幾次掏出相機也無法記錄下眼前的美景,連寫字也變得相當困難了。只得作罷。
我的天,這樣大的拐彎也敢開這麼快,厲害!我伸出被顛得拿不穩筆的手寫下一個字;美!
下午五點半,空調車到達龍勝,幸運地趕上了開往大寨的最後一班車(7元)。
車子在盤山路上開得飛快,車上都是操著當地口音的人們,有的還挑著擔子,窗外是一股青草的香味,風將頭發吹得凌亂不堪。道旁有人在用鋤頭犁地,破敗的竹樓、溪流、淺灘、梯田,山路蜿蜒,稻田裡灌滿了水,勤勞的人們在低頭插秧,車子到了和平,一只公雞神氣活現地站在欄杆上,陽光灼熱,路邊得越發崎嶇起來。
和平是龍勝的一個鄉,不大的地方,都是些凌亂的住戶和店鋪,在這裡又來了一批人,車子停了大約十分鐘左右,才又再度出發。
從和平到大寨途中有一段山路看上去有些驚險,一側是陡峭的山澗,另一側則是高聳的山壁,天氣漸暗,一路上都不見有其他的車輛,天也漸漸變得涼快起來,我知道,自己已經進入廣西的大山了。將頭探出窗外,感受到了強勁的山風的吹拂。非常好聞的味道,夾雜著樹木和炊煙的香氣。看到了壯族的山寨,耳邊聽到了蟬鳴,深深地陶醉。
又走了半個鐘頭,車子停住,售票員下去了,車上只剩下我一個女的,余下的路全部都是石子路,非常顛簸,寫不了字了。車子經過一處山崖,突然有溪澗從山頂噴濺下來,我不由發出一陣驚呼。已經進入了人跡罕至的深山了。手機也失去了信號。
7點整,准時到達大寨門口,遠遠看去,停車場上已經站了不少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婦女,間或也有兩三個男子。我看沒有一個像是事先說好來這裡接我的潘老板,於是便將行李放在長凳上等待。周圍的婦女們紛紛圍上來問我需不需要住旅館,我說已經訂好了金坑旅館。這時一個眉目清秀,看上去只有十幾歲的男孩子迎上來,羞澀地說他就是金坑旅館的。我怎麼也沒法將他與電話裡那個說話口吻聽起來頗為成熟的“潘老板”聯系在一起,於是不肯相信他。誰知他竟掏出了一張名片,原來他果然就是在手機裡與我通過幾次話的那個人,只不過他是潘老板的兒子而已。我在門口買了票(50元),問他走過去還有多遠,他說20分鐘。這時旁邊有一個瑤族女孩跟上來問要不要幫我背行李,我問她多少錢,她說15,我嫌貴,要自己背,她於是改口說10塊,我答應了。三個人便一路走了進去。這時路邊已經有層層疊疊的梯田出現了,只不過還沒有灌水。我問小潘,他說大寨裡的梯田都是灌了水的。我們一路走一路聊,沒多久便到了一個瑤族村寨的入口處。問過潘才知道,原來這裡整個寨子住的都是潘姓的瑤族人。從寨子入口處向上爬,都是年頭久遠的石板路,一開始還三步並作兩步,但不久便沒了力氣,頭開始發暈,腿也開始發酸。因為一天都在趕路,沒吃上一頓正經飯,而且又有幾個小時不曾喝水,身體疲勞得很,走山路越發覺得吃力,只得走走停停,直到天色越來越黑,整整走了一個多鐘頭,才上到頂上(金坑旅館真夠高的,體力不足的人走上去還真夠一嗆)。途中歇了不下八回。山裡非常幽靜,除了偶爾從對面走過的村民和他們趕著的牛馬之外,就只有我一個過客了。石板路蜿蜒向上,身旁是高聳的箭竹。等我們走到旅館前面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路邊的水田裡傳來青蛙啼叫的聲音,不遠處有一只螢火蟲飛來飛去,高處的竹樓透出一縷燈光。剛巧在我上去的時候,這裡竟停電了。我們迎面撞上了幫我背行李的那個小姑娘。因為親身體會了攀登山路的艱難,我還是多給了她四塊錢,並且要她明天中午還來幫我把行李背下山。等我累得半死不活地一屁股坐在旅館門前的板凳上時,我拿出最後的氣力大喊一聲“拿水來”,立刻作渾身虛脫狀。進了門趕緊先往廁所招呼,然後拿起杯子一股腦將水籀到肚子裡,接下來便一頭鑽進了廚房,看到桌子上擺的粗粗的黃瓜,趕緊叫老板娘幫我洗了,又隨便點了幾個菜,就拿著手電筒上樓了。整棟樓只有我一個住客,倒也清淨,我挑了一個看梯田視野比較好的房間,把東西整理好,拿了換洗的衣服下去,先狼吞虎咽地吃過飯,就去洗澡。幸運的是,這時終於來電了,水還算不錯,洗了個舒服澡,上樓去開了燈,將電蚊香器插上,不一會兒旁邊的床上便堆滿了蚊子和飛蟲的屍體,窗戶上也趴滿了各種各樣的飛蟲和蛾子,還有一只螞蚱在床上亂蹦,我在深山裡的第一夜,就這樣開始了。
這裡因為偏遠的緣故,交通不發達,人們每天就這樣山上山下地跑來跑去,小潘因為家境的緣故,只上了初中,現在在幫家裡干活,他的表妹每天都要跑到山下的小學校去上學。這是真正大山裡的生活,他們甚至連電話都還沒有裝,可是小潘卻並不悲觀,他帶著我站在他家門口的平台上看星星,看螢火蟲,聽蛙鳴,說這樣的生活也挺好的。我也覺得快樂與幸福有時與金錢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像這些生活在高高的大山裡的瑤族人,過著簡單而清苦的生活,他們卻也很能自得其樂呢。
晚上看來要伴著蛙鳴聲入睡了。
6月28日早,5點半。昨晚睡得較遲,本以為會睡個懶覺,誰知早上不到六點就醒了,這次可是被真正的鳥鳴聲驚醒的。我一骨碌爬起來,推開窗,眼前是一片壯闊的梯田,晨曦未明,一切都還籠罩在霧靄中。我迫不及待地掏出相機來拍照,可是因為光線的緣故,拍出的效果遠沒有看到的好,我又不會手動調焦,只得作罷。看到眼前的景致,我已經睡意全無,隨即起身洗漱,六點多一點便背起相機出門了。清晨的寨子裡,已經有三三兩兩的村民開始外出勞作了。但卻幾乎看不到與我一樣的游客。我順著青石板路一直向上,往1號觀景台跋涉而去。其實這段路程並不算遠,跟昨天飢寒交迫的情況下相比,感覺要輕松得多,更何況一路還有風景相伴。眼前不時會出現一棟竹樓,是當地人自己住並兼作家庭旅館的,大多翻修得比較新。也有一些看上去很舊的竹樓,想來並不具備旅館的功用。在綠樹掩映的盤山小路上一路前行,便到了一號景點,我在周圍四處轉悠著,拿著相機拍個不停,還走到梯田跟前去看了看。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兩個操著一口廣東腔的游客,忍不住反感,他們“呱拉呱拉”的大嗓門總是會破壞掉清幽的景致。路上還和一大一小兩頭水牛相遇,還有一條個子小小的黑狗,死活也不肯面對我的鏡頭,害我跟著它跑了半天,才算是勉強拍到一個側影。後來又在一棟竹樓旁邊碰到了兩個可愛的小男孩,主動跟我打招呼,還會說“Byebye”。想來多半是受了來這裡的老外的熏陶。我給他們拍了兩張照片,小個子的男孩據說提出要幫我拍一張。我便手把手地教了他半天,誰知他不等我的人進入鏡頭就按下了快門,結果留下了一張只有我一只胳膊的照片。恩,胳膊看上去還挺細,存檔,呵呵。。。回到金坑旅館,我已經餓得不行了,潘老板給我做了香噴噴的米粉,我邊吃邊和他聊天,還沒有吃完,天就飄起了蒙蒙的細雨,往窗外一看,游客也比剛才多了一些,於是決定在雨中去散散步。
打著傘獨自往昨天來時的路上走去,地上不時會出現一攤還冒著熱氣的新鮮的牛糞,從旁邊走過就會驚起一群蒼蠅,"嗡"地飛開了。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梯田籠罩在雨霧中,顯得格外清麗。快走到風雨橋的時候,雨勢迅猛了起來,我干脆坐下來避雨,在亭子裡拍了幾張照,電池就又用完了,真後悔沒有早點配充電電池,眼前的美景讓我禁不住誘惑,一再掏出相機,書包裡的八節電池換來換去來回用,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等雨停歇了往回走,下過一陣暴雨之後,山澗裡的溪流淌得更歡了,四周一片青翠,山頭升騰起裊裊的煙霧,眼前是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致,我數次駐足環顧遠山和近處層疊的梯田,感覺如同身在世外仙境。
回到金坑旅館,老板一家正圍坐在一起吃早飯,我看著挺讒,也湊上去夾了幾筷子。盆裡的土都是剛從自家地裡挖出來的,新鮮得很,他們因為要勞作的緣故,三餐都吃得較晚,早飯更是重要的一餐,有菜有飯,剛才出門時看見小潘挑著滿滿一擔綠油油的豬草,不禁感嘆他瘦小的身軀裡竟然蘊藏著這樣大的能量。對比自己走幾步山路就喘的體質,不免深覺慚愧。
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我推開窗,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將這天早晨的感受記錄了下來。
上午十點,准備休息一下,看會兒書,享受一下難得的悠閑時光。
10:45分,出發去2號觀景台。
在門口見到了昨天幫我整理行李的小姑娘。跟她約好了中午見面,就按照她的指點,向三棵樹走去。可是沒想到走錯了方向,幸好在指路牌那兒碰到了金坑旅館的人,他幫我重新指明了道路,這時雨過天晴,陽光開始從頭頂灑落下來,路上依舊只有我一個人,伴著我的是蟋蟀和小鳥的鳴叫聲,在雨水的衝刷下,草和樹都顯得分外鮮綠,草葉上掛著雨珠,青翠欲滴。
走到半路,一個瑤族婦女過來跟我搭訕,拿她的繡包向我兜售。我本來不想買的,但看到一個包包繡工實在漂亮,忍不住掏錢買了下來,同時還買了一條繡花頭巾和一個手機袋。總共花了45元(沒有殺價殺得太狠,因為知道這裡的人日子清寒,覺得她們挺不容易的)。繼續向前走,遠山靜謐,溪水潺潺。
順著小路爬上山頂,極目遠眺,景色壯觀之極,無法用語言形容,趕緊拿出相機拍照。
下山的路上,遭遇了一撥撥的游人,居然大呼小叫“導游,怎麼走”,老天,沿著石板路走不就得了,這些人可真是煞風景。我趕快加快腳步,遠離了他們。下去的路和來時不同,有一段全是淤泥,中間還經過一小段塌方的路面。被雨水衝刷過的青石板變得很光滑,到處撒滿了白色的落花和枯葉,一不留神還會腳底打滑,走過這一段,周圍又開始變得杳無人跡,只聽見潺潺的溪流和清脆的鳥囀。
走著走著突然覺得不對,可是一路也沒有撞見一個人,一直走到一個幾棟竹樓集中的地方,才算是見到了幾個當地的小孩。問了他們才知道原來自己走的是往停車場的方向,和田頭寨正相反,趕緊掉頭跟在他們身後,可沒走出多遠就分手了。我只好又找人來問,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冤枉路,才算是終於走上了正道。我這才意識到昨晚摸黑走了多遠的路。越走日頭越毒,真後悔剛才沒把傘或帽子帶上,沒辦法,忍著吧,還好不時有從山頂流下的泉水可以用來消暑和解渴。我把手絹浸濕了頂在頭上,繼續費力地向前跋涉,後背上濕了一大片,頭發也沾在了額頭上,還好太陽時不時會被雲彩遮住,讓我略微感受到一絲涼爽。長滿青草的山路上鋪滿了落花,我累了就坐在台階上休息一下,一不留神踩在了一堆牛糞上,慘!~~
走著走著,終於見到了田梯旅館和我熟悉的那堆牛糞,不由得心頭一陣狂喜,知道自己就快找到家了。真不容易啊,因為走錯路的緣故,又累又髒,實在不想動彈了,於是決定按照B計劃在這裡再多住一天,可是那個小姑娘已經等我半天了,我只好給了她十塊錢,讓她明天早上再上來幫我背行李。洗過澡渾身清爽了許多,向老板借了個水桶,把換下來的髒衣服都洗了,想著這樣晴朗的天氣,到明早怎樣也能干了。干得興起,干脆連牛仔褲也一並洗了。出門在外時間太長總不能帶太多衣服,這時候有一塊好用的肥皂就顯得很重要了。俺用的是“雕牌”,果然不錯,連牛仔褲都可以洗得很干淨哎,呵呵。。。
快三點鐘才吃上飯,快和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保持一致了。午飯是醋溜土豆絲(賊好吃),昨天吃剩的西紅柿炒蛋(瞅瞅俺這艱苦樸素的精神,多值得學習),和從山上采來的竹筍做成的湯(別提多鮮了),我簡直都快愛上這裡的生活了。吃完飯上樓,坐在窗前吹著涼風寫日記,那叫一個美,遠處隱隱傳來雷聲,烏雲向山頭壓去,不知道是不是又要下雨了。
在我看書的時候,外面走廊上不時傳來人聲,原來是來看房的客人,我只得將房門關上,周末到了,這裡的清淨也會蕩然無存,幸好我明早就要走了。為什麼中國人總是會充當風景的破壞者呢?如果能讓自己溶入自然當中豈不是更好?
我嫌屋裡吵,又溜達著出了門,再次向一號觀景台走去,想找個涼快的地方坐下來看書。下午四點多鐘,天氣仍然很熱,走了不一會兒,就開始出汗了。沿途拍下了一只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一只漂亮的花蝴蝶(我好不容易才拍下了它展翅的樣子),一只迎面向我走來的黃狗,一只很小很小的小黑狗和天放晴後清晰的梯田。
(對了,路上還看到一只被捆好,四蹄朝天待宰的母豬,我驚駭之下,忘了拍照),一直向上走,直到全景樓(這個地方視野的確不錯),碰到一幫四川人,終於可以坐下來看書了。可才看了不到五分鐘,雨點就落了下來,山裡的天真像是小孩的臉,時陰時晴的,我在一天裡就碰到了兩場雨,不過非常幸運,第一次帶了傘,第二次剛好有地方避雨,看來我剛買的護身符真不是蓋的,當真靈驗呢~~:)
雨一直下個不停,我坐在屋檐下,邊喝可樂邊看書,下午五點半,雨停了,我開始往山下走去,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只蛤蟆,如同雕塑一般一動不動地蹲在我面前,,一只小鳥叫聲很奇怪,先是拖長聲像汽鼻兒一樣,然後又啾啾兩聲,讓人耳朵嗡的一下,以為收音機的喇叭壞了呢。瞅不冷子嚇人一跳。
剛剛碰到一個77歲的老婆婆,牙都掉光了,還光著腳下地干活呢,好厲害哦。我在這裡遇到的瑤族人都很友好,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也很願意和你聊天,我找不到路的時候隨便問誰一下,他(她)都會熱心地指點,甚至提出要給我帶路,只是他們說話都有很重的口音,不容易聽懂。我住的兩天差不多把田頭寨附近的山路都走遍了,可還是覺得對這裡充滿了好奇,回來的路上我居然在同一個地方又見到了那只美麗的蝴蝶,真讓人忍不住驚嘆,原來每一種際遇都是由緣分注定的呢。
回來後一直躲在房間裡看書,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外面又開始下雨了,終於看完了這本“草樣年華”,覺得這本書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至少它透著一種黑色幽默,讓人在發笑的同時也不禁感到一絲悲哀。它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一種專屬於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帶點頹廢和叛逆,其實這也是屬於大學生的共性,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天之驕子”更多了些勇氣和另類罷了。八點鐘下樓,看到樓下圍坐著兩桌新到的游客,不想和他們湊熱鬧,就獨自跑到屋檐下聽雨,和小潘聊了會兒天,又上樓去了,因為下午三點多才吃的飯,並不覺得餓,只是走了一天有些疲憊,今晚還得早點睡,沒准明天還來得及看日出呢。
開始看隨身帶的第二本書“捆綁上天堂”,我看過李修文的“滴淚痣”,很是欣賞,他善於刻畫奇特的人物和非同一般的經歷,這才是小說,這本書也是關於愛情的,一上來就讓人感覺敘述的口吻很是熟悉,不由得想起了村上春樹,想來他受日本作家的影響應該不淺,據說他最喜歡的小說是“春琴操”。對某個作家或某種風格的作品特別偏愛的人,文筆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就像我有一段時間狂愛亦舒,結果別人都說我寫的東西很像她的風格,而現在我喜歡一切好看的書籍(當然這個好看的標准是完全自我的),我發現小說與散文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擅寫小說的往往拙於散文,比如張小嫻,而我,似乎更適合寫痴人說夢般的隨筆,因為我太過於自我,很難跳出自我的圈子去描述他人的生活,相信就算是寫小說也更像是記實性的自傳吧。呵呵。
8:40左右,小潘上來叫我去點菜,我答應了一聲,就拿了那本“草樣年華”下去,送給了他。他很開心,我想他平時應該也不多機會可以看到書的,一定會有這方面的需求。跟他聊天才知道,山裡的孩子要上學有多麼不容易,像他家這樣能開旅館的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可他仍然沒有機會讀高中,更不用說上大學,而城裡的孩子有那麼多那麼好的機會卻不懂得珍惜,真應該讓他們也到山裡來住一段時間。趁著等吃飯的時候,我趴在窗前看雨,屋檐下掛著一盞燈,吸引了許多蚊蚋,一只聰明的蜘蛛在這裡結了網,結果收獲驚人,我猜想它今晚一定會吃到消化不良了。雨水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下,嘩嘩地流個不停,我和旅館裡的人聊天,他說明早出了太陽,日出的景像一定很好看,可惜我的電池全部用完了,只好用眼睛拍照了。今天被蚊香熏倒的蚊子更多,烏鴉鴉躺倒一片,幸甚,如果沒帶這寶貴的蚊香器,後果可想而知。
十點過後,窗外電閃雷鳴,大雨如注,一道閃電過後,突然停電了,雨越下越大,間或掠過一道閃電,將屋內照得亮如白晝,其余的時間則是一團漆黑,轟隆隆的雷聲響徹天際,令人不由膽戰心驚,這可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雨下個不停,好像有人在輕輕敲門,我側耳傾聽,又沒了動靜。穿好衣服就開門,昏暗的走廊裡卻沒有一個人影。關上門才發現蚊香器的燈又亮了,原來是來電了。趕緊拉開燈繩,屋裡一下亮堂了起來,我這才有了一點安全感,可睡意卻全被驅散了。突然又傳來一陣踐踏地板的聲音和罵罵咧咧的人聲,仿佛多了幾分恐怖片的氛圍。天吶,這可真是難得的經歷,連我這樣歷來最愛看恐怖片的人都不免覺得渾身發毛,雨如果一直這樣下,明早還能准時出發嗎?
旁邊有很嘈雜的人聲,仿佛在與人爭執一般,不知道又是哪個討厭的游客,偏要站在走廊裡大聲喧嘩,也不看看幾點了,真讓人心煩。
晚上睡不安穩,一直在擔心雨不停會影響明天的行程,凌晨四點多就醒了,外面嘩嘩的,以為雨還在下,聽到樓道裡有人走動和說話的聲音,爬起來一看,才知道原來天早就放晴了,我聽到的是下面溪流的聲音。關了房間裡的燈,透過窗外,看到整個山谷都籠罩在一層白蒙蒙的霧氣之中,只有右側的兩間竹樓裡透出幾團光亮,想來也是和我一樣早起的客人。 5點多便出了門,因為昨晚下暴雨的緣故,山路上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滑坡,還有一棵樹被連根拔起,倒伏在路面上。路上遇到一個當地的小姑娘,跟她聊天時才知道,就算是她們也不常遇到昨晚那樣大的雨。看來我算是幸運了。走到一號觀景點,那裡已經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早早占領了最佳位置,支好三腳架,就等著太陽從東邊升起了。六點十分左右,山脊背後開始漸漸透出了光亮,有薄霧在山間穿行,可惜我的相機電池都用光了(破東芝,八節只拍了不到20張照片,真是偽劣產品害死人)。我只好拿出本來奮筆疾書。一邊還生怕錯過了日出的瞬間,不斷抬頭向東方看。太陽似乎矜持得很,遲遲不肯露出真容,大家都在屏息等待,俄頃,太陽終於從山背後一點點地爬了上來,我的雙眼被陽光晃得幾乎看不清本上的字跡,可是並沒有看到期待的萬丈霞光。只一低頭的工夫,它就被一團雲霧遮住了。又等了一陣依舊沒有看到預期的效果(據說旭日的光芒會投射在層層梯田上,發出萬丈金光)。那些等候多時的攝影師們恐怕要失望了。我倒是無所謂,反正我的相機也沒電了,想拍也拍不了。正低頭在本子上狂寫,旁邊過來一個廣州人與我搭話,閑聊之間,得知他們一班朋友就住在我們旁邊的旅館,也是准備在離開大寨後直奔陽朔的,我們約好到陽朔再聯系,便分開了。我自己一個人趕著下山,經過昨天一天的鍛煉,覺得腳力強了許多,不一會兒就回到了旅館,吃過飯結帳,發現住了兩晚,吃了兩頓早飯,一頓午飯,兩頓晚飯,還買了兩瓶飲料,最後總共才花了75元,真值啊。我和旅館的主人揮手告別之後,便和背行李的小姑娘一起向山下走去。這時天上又開始飄起來細雨,回去的路上竟沒有碰到一個游客,不時有村寨裡的人打身邊經過,和我們自然地打著招呼。在金坑旅館的老房子那兒碰到了小潘,也和他告了別,問了他的名字,原來是叫潘親照,很單純可愛的男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他們一家人都很淳樸。下次來一定還要住在他家。
我們繼續向前走,又到了風雨橋,稍事休息,一口氣便走到了大寨。今天這段路程只用了半個小時,比來時快了一倍也不止。走到出口的時候,我回頭又看了一眼大寨,只見群山夾峙,滿目蒼翠,雲霧繚繞,如詩如畫。因為剛下了暴雨的關系,來時的山澗變成了湍急的河流。別了,這裡美麗的山水和淳樸可愛的瑤族人,短短的兩天時間,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你們。我想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帶著我對你們難舍的眷戀,在水稻成熟,遍地金黃的時候,或是在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季節。
回去的路上像在坐瘋狂地老鼠,兩個字“狂野”!又寫不了字了,怕寫了連自己也不認識,在一個拐角處險些與對車相撞,有驚無險。
這顛簸的一路上我看到了無法言喻的美景。蒼山,溪澗,激流,灘塗,瀑布,我的雙眼絲毫也不覺得困倦,感謝上帝,給了我一雙重見光明的眼睛(做了近視眼手術),一顆敏銳善感的心,一雙不知疲倦的腿,一個說干就干的個性,和一支還算生動的筆,想到這兒,美景當下,我不禁胸口發熱,淚水險些奪眶而出。對了,有件事不得不提,在廣西的大山裡中國移動的信號弱之又弱,經常使我處在與世隔絕的境地,最可笑的是當我看到一個“入中國移動網買100送30”的橫幅時,低頭看去,手機的網絡卻連一點信號都沒有。
十點十分到達龍勝,最早一班到桂林的直達車是11點發車,我把行李一存,四處溜達了一圈。龍勝是一個旅游中轉站,看上去還算繁華,到處都是賣米粉的門臉。我一看表才10點半,決定到桂林後再吃午飯,就買了個茶葉蛋和四五個香蕉帶著。今天因為是周末,去桂林的游客較多。到桂林是兩個小時的車程,然後馬上買票去陽朔,希望能盡早趕到。途中用手機確認了旅館。1點左右到桂林,正好買到了1點10分開往陽朔的車,幾乎沒有耽誤什麼時間,但是同樣也沒有時間吃午飯了。幸好在龍勝買了香蕉和雞蛋,於是將它們一同打發掉,才不覺得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