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著名的新天鵝堡,也就是迪斯尼樂園城堡的原形。網上說新天鵝堡游客很多,要早點去才好。我們大清早就起床了,7點鐘來到餐廳的時候還沒有開門。過了一會兒,一名老人為我們打開了門,整個餐廳只有我們4個人。我昨天晚上聽徐講了一晚上的德語,現在還有點頭昏腦漲,昏昏欲睡。(德語中小舌頭顫動發音,和打呼嚕的工作原理類似,徐在清醒情況下發不出這個音,所以我們一致公認,徐晚上才會講德語)。
餐廳裡到處擺了花,牆壁上還有壁畫,可能是聖經故事,木質的桌椅、牆壁、天花吊頂,古老的吊燈,感覺很溫馨。餐廳裡靜悄悄的,只有老者擺放早餐的聲音。
早餐東西很多,果醬、酸奶、火腿肉片、面包、澄汁、牛奶、麥片,每樣東西都有幾個品種,都盛在玻璃器皿裡,按需自取。咖啡、茶這些熱飲另點,不另收費。我們要了咖啡和茶,一整壺的咖啡,一大壺的茶,讓我們吃驚不小,喝不完剩下會不會丟國人的臉呢?
果醬裡面有果粒,酸奶很厚,火腿片有4、5種,咬上去是嚼肉的感覺,澄汁很濃,都很好吃,我們吃了很多。我們忍不住擔心:為什麼讓我們吃到這麼好的東西,回去吃不慣香精加色素的東西了怎麼辦。
我們打算結賬後把包寄放在旅館,從新天鵝堡回來以後再拿走。我們和餐廳裡的老人商量,他聽不懂英語,叫過來了一名老婦人,她同意了。張說她就是昨天我們check in的老婦人,我看得真切,她是另外一個。張很固執,一直堅持錯誤路線,直到再次碰到昨天的那人,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過還要辯解:外國人長得都差不多。徐在邊上也注解了一下:外國人看中國人也都一樣的。到底是夫妻。
我們趕到汽車站的時候,開往schwangau的73路公共汽車已經開走了,下一班車要到9:45才有,要等一個小時。我們當機立斷,坐出租,5公裡路程,8.4歐元,平均每人2.1歐元,這是相當明智的,我們回來的公交車費花了5.8歐元,沒有便宜多少。
8點40分我們到達了售票廳,售票窗口前印有一排國旗,我們指了指五星紅旗,售票員說最早的門票是9:50分的,每人9歐元。我們還不滿意,間隔怎麼這麼晚,其實德國人這樣安排是完全正確的。從售票廳到新天鵝堡還有一段山路,看看停停走走加上拍照,時間剛剛好。
上山的方式有幾種:騎自行車、馬車、minibus(2歐元/人,不過沒看到,可能是太早了)、走路。黃色的老天鵝堡就在售票廳不遠處的小土坡上,我們不打算看老天鵝堡,攝了幾張後便轉彎上山。瀝青路干淨平整,有點陡,走起來還是有點累的。山上很安靜,樹很高、很密,透過縫隙能隱約看到後面的雪山。徐居然說,好像到了莫干山。真是氣死人!莫干山有德國人嗎?
走到山頂,終於看到了新天鵝堡的紅色大門,回頭往外一看,入眼一片綠色的平原,鑲嵌一個湖泊,遠處是連綿的山,背後則是阿爾卑斯雪山。前有水,背靠山,真是一片風水好地。
門裡面是個小廣場,游客在這裡排隊,人很少。顯示牌顯示的數字就是門票上的團隊號,新天鵝堡內有導游。入口處設有個閘機,門票上印有條形碼,將其插入閘機,紅燈變綠燈就能通過了。我們同日本團隊在一起,很多人不會用閘機,進度很慢,以至於我們忘記取解說機,一路上只能聽日文解說。窮游歐洲網(www.go2eu.net,歐洲留學生辦的,有很多有用資訊)的網友說過,最好不要和日本團隊在一起,看來是有道理的。
進堡以後,鐵門會鎖掉,三個香港人姍姍來遲就給鎖在外面了,看在同是中國人的份上,我們叫來導游開了門。所以,千萬不要掉隊。
順著螺旋形樓梯一直往上,轉的頭有些暈。城堡裡面很暗,不知道當年用蠟燭照明的時候是如何生活的的。對外開放的房間不多,大多數和路德維格有關,如臥室、書房、祈禱室等等,均面積不大,裝修得很精致。第一間就看到希希公主送給路德維格這位前男友的瓷天鵝,不大。在書房可以看到老天鵝堡、雪山和天鵝湖,很美。臥室內那張很變態的床還在,木頭材料不錯,這麼久都沒有開裂。
匆匆看完後就下樓了,同海南一樣,出口處是個小賣部,有小的瓷天鵝賣。這裡的廁所免費,當然不能錯過。
前往馬裡吊橋的途中,碰到2個北京來的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攝影旅游團,背了幾個照相機,扛著個大三角架,滿頭大汗,不過器材很牛叉。
馬裡吊橋是鋼質拱橋的,跨在兩個山峰之間,人走動的時候會輕微晃動,橋上有個穿古裝的白胡子老頭,可能是提醒安全的,很多人拉住他合影。羅滕堡的老人提醒我們早上來一點沒錯,現在太陽從我們身後照過來,把新天鵝堡照得亮白,映襯著背後綠色的田野,真仿佛是童話一般。
下山的路有好幾條,我們在指路牌前發生了爭執,因為不知道究竟哪條路是下山的,附近也沒有人可以問。討論了半天,決定原路返回,這樣肯定不會犯錯誤。走到半路,我們拐到了自行車道,陡一點,但是路程近。一路上好幾個人全副武裝打扮騎自行車上山,有的卻在推。
半路上,張又拿出了火腿腸和壓縮餅干讓我們幫忙吃掉。這幾天一路上不停在吃,怎麼還有,她到底帶了多少?!當我們回到山下時,游客明顯多了。
順著售票廳前唯一的一條路往下走,第一個交叉路口的左面就是公交車站。我們在一輛公交車門前猶豫,這是不是回菲森的車?車上一名小男孩很熱心的向我們大聲喊著:Fussen,Fussen!
我們上車找位子坐下後,又上來了很多小孩,應該都是小學生,很多都站著,我從來沒有同時見到過這麼多的外國小孩!邊上的幾個女孩看著我們,一邊笑一邊說這是什麼。他們難道不知道不能圍觀外賓嗎?
快到菲森的時候,一個小女孩終於忍不住,問我說日文打招呼怎麼說,又把我們當成了日本人。我說我們是中國人,然後告訴她是說“你好”,她就和她的伙伴反復誦讀。孺子可教也。
下午我們前往林道,使用拜恩州票。各個州都有類似的州票,一般25歐元,拜恩票最便宜,22歐元5個人,可以乘坐IRE、RE、RB、S,而且還能在慕尼黑MVV、奧格斯堡坐市內公共交通,背後的說明中還有幾種,如菲森的ROV,其他的如VGN就不知道了。總之是很合算的,如果時間充裕的話。
從菲森到林道火車要開3個小時13:08出發,16:11到,換三次車,其中有一列ALX條件很好,全部包廂。其中一次換車時,妻和張忍不住出去買冰淇淋蛋筒,差點誤車,蛋筒的味道倒還可以。
德國人特別是男同志,身上的體味比較重,還夾雜著香水味道,尤其是男同志比較多,車廂比較小(有的火車車廂中間開門,分成左右2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玻璃門隔斷)的時候,我們很不習慣,好在芝蘭之室,久而也就不聞了。
德國火車也有晚點,不過有2點好,第一,晚點會告訴晚多少時間,而且分毫不差,不像中國的火車晚點不知道要晚到什麼時候,其次,轉車的話,另外一輛車也會晚點到,或者等晚點的車到了再走。
車窗外的風景很美,草地、小屋、樹林、湖泊、藍天、牛羊,如詩如畫,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才能描繪。鐵路兩邊的牆壁上,都畫著畫,而不是紅桃K生血劑之類的廣告。妻和張又打瞌睡了。
我們拍了很多照片,反正有數碼伴侶。唯一的缺憾就是,奧林巴斯C4000的對焦測光速度實在太慢,每次看到好看的風景,按下快門,相機動作一般是在1秒鐘以後,這時火車必定開到一片樹林,然後照片上全是樹。最過分的一次是,我按下快門,收回相機,這時才聽到快門打開的聲音,結果拍了張自己腳背照片。徐拿著D70攝得很暢快,看來D70性能是比C4000好一點。
林道的火車站在島上,2橋與陸地相連,一火車,以汽車行人。火車快到林道的時候,2個德國人看我們東張西望的,就很熱情地告訴我們,左邊等一下會看到大湖,過一會兒2人商量了一下,然後告訴我們在右邊,我們很專心的看,結果還是沒看到。一路上我們碰到很多這樣的熱情人。
火車站很小,居然也叫Hbf。不遠處就是港口,游人如織,很多人坐在椅子上曬太陽。燈塔和獅子雕像矗立在湖中,一條游船正在進港,海鷗在水面飛翔,這真是個市和養老的地方。徐拍了張半空中的海鷗讓我們看,我們都說,這個照相機真不錯,搞得他好沒有成就感!
因為旅館沒有找到,心裡不安定,拍了幾張就走了。今天的旅館比較偏,我們對這裡的公交系統也不熟悉,加上人比較累,就決定坐出租車。我們看中一輛寶馬,可惜司機在睡覺,不忍擾了清夢,算了還是做奔馳吧!
到了旅館,司機告訴我們,往前50米就是奧地利地界了,我們都很驚訝。車資12.9歐元,張很大方得給了司機13歐元,給我們數落了一頓。
這個地方應該屬於住宅區,很安靜,綠樹成蔭,小家碧玉,很配我們的胃口。
名稱:Hotel Zum Zecher
地址:Bregenzerstrasse 146,Lindao
tel:08382-96133-0
fax: 08382-96133-32
不過服務員都不太懂英語
放下了行李,心中大石終於落地。我們打算到奧地利邊境走走,根本沒有邊境的感覺,沒有欄杆,沒有鐵絲網,沒有警察,甚至沒有界碑,一塊表示奧地利的牌子,擠在幾個交通標志中間。我們不禁有些失望。
順著小河邊的路望博登湖方向走去,穿過鐵路,是片樹林,再往前,就是一大塊草地(其實德國到處都是草地),博登湖就在前面了。清澈的湖水,倒映著翠綠的山影,遠處的雪山清晰可見,幾個年輕人在不遠處嬉鬧。博登湖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本來還要待一會兒,無奈蚊蟲叮咬受不了,德國連蚊子的個頭也大。
出來以後沒有從原路返回,而是走一條窄窄的水泥路,這條路可能是自行車道,一路上有很多山地車、運動車飛速而過。小路邊是民宅,用柵欄格開。院子不大,種滿了郁金香,各家的院子緊緊相連,一路看去,風景各不相同。
回旅館前,我們在隔壁的小超市裡買了一大盒冰淇淋,1.65歐元,牌子叫歐米加,超好吃,裡面還有果仁,實在是物超所值。打開盒子蓋的時候走了些彎路,徐想當然的要把蓋子邊上的一圈塑料扯下來,很難撕,所以我們輪流來,結果張一下子把蓋子掀開了,原來根本沒必要撕,直接掀開蓋子就可以了。我們笑著說:這是旅程的一部分。買冰淇淋的時候,只拿了一個勺子,妻不聲不響的從小包裡摸出一個叉子,一看是飛機上的,備了這麼多天,終於派上用場了。冰淇淋還沒有融化,就已經被我們吃掉了,一臉的意猶未盡,如果超市沒有關門,肯定還會去買一個。
附近沒有飯店,我們就在旅館的餐廳吃飯,露天座椅很浪漫,只是有點涼。服務員是名高胖婦女,給了我們四本英語菜單,我找她換了本德語的,因為出發之前我找了很多菜的德語單詞,如雞鴨魚肉,打印在一張紙上,現在可以小試牛刀了。誰知道根本沒有用,很多單詞找不到,而且菜譜上很多名字都是如“維也納藝術”,就像外國人到中國餐廳看到“碧綠花枝片”的菜名,誰知道是什麼東西。隨便挑了個單詞認識最多的菜。服務員看不懂英語,點菜時我們指著英語菜單,她拿著德語菜單找到相應位置記下來,這倒是頭一次碰到。
上的菜非常復雜,每個人都有2、3個盤子,徐的居然還有個木盆。我們太開心了,以至於吃的是什麼都忘記了,只記得徐的菜是張點的,據徐說很難吃。
張告訴服務員結賬,她聽不懂。我不慌不忙地把“結賬”用德語讀給服務員聽,她很高興地說了聲“yeah!”,我又告訴她我們一起結賬,她簡直樂開了花,大有他鄉遇故知之感!然後對我說了很多話,可惜我一句不懂,可能她不知道!以後幾天裡我們把結賬這句話反復背誦,終於運用自如!(德語的結賬 Zahlen , Bitte !)
這頓飯價值44歐元,我們在吃上的花銷越來越超預算了,不過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一向是我們的傳統,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