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完美生活

作者: joejoezcx

導讀很多時候,喜歡一樣東西並不需要什麼理由,就像旅行(或者可以稱為游走)。很多時候,喜歡一個地方不需要問為什麼,就像麗江。 因為喜歡,我把自己扔進了麗江,迅速而有力。當雙腳接觸到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我似乎找到了一些喜歡的理由,卻又無法表述。 心中沒有莫名的感動,強烈的驚喜,也沒有深遠的感悟。有的只是那份閑適與淡泊。一種家的感覺。 來之前 ...

很多時候,喜歡一樣東西並不需要什麼理由,就像旅行(或者可以稱為游走)。很多時候,喜歡一個地方不需要問為什麼,就像麗江。

因為喜歡,我把自己扔進了麗江,迅速而有力。當雙腳接觸到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我似乎找到了一些喜歡的理由,卻又無法表述。

心中沒有莫名的感動,強烈的驚喜,也沒有深遠的感悟。有的只是那份閑適與淡泊。一種家的感覺。

來之前,麗江已被太多的媒介美化成了仙境,被太多的小資,中產以及那些有點破錢就附庸風雅整天雲裡霧裡的腐敗分子們劃成了自己的後花園,被那些高聲漫罵商業化流俗化同時扼腕嘆息四處哀號就像自己死了親人的文化分子所貶斥和不屑。而我,所要做的只是純粹的靜靜的觀察此時的古城,用眼睛,用腳步,用心。因為喜歡。

。。。。。。

離開麗江挺長一段時間了,總想寫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猛然間,一些零碎的片段凌亂地出現在我眼前,像被撕得粉碎的紙屑在狂風中飛舞,我奮力的伸手去抓,但依舊是些支離破碎的記憶。

。。。。。。

下午,我站在古城的一個高坡上,看著整個古城那詩一般的瓦頂,笑著。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烏雲,烏雲迅速的團結在一起,傾盆大雨。我躲在屋檐下,欣賞著古城沐浴。不多會,小院內的主人招呼我進去坐坐。院子裡有四個人,圍著一張小矮桌打麻將。嘩啦嘩啦的洗牌聲伴著雨聲別有情趣。我對麻將也稍有了解,於是大家就從麻將開聊。他們打的是四川麻將,個人覺得比廣東的簡單不少,沒多久就學會了。於是大家邊打邊聊,歡笑不斷。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停了,我向他們微笑道別。一轉眼,發現滿院的花兒在雨露的滋潤下嬌艷欲滴。。。。。。

。。。。。。

我住在古城的一個坡上,客棧裡房間的窗戶對著古城,每天清晨推開窗,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古城的瓦頂。當我找到這個地方時,我知道我不會再搬了。客棧的老板叫啊朱,不到30歲,以前在深圳教美術,到了麗江後就不想走了,執著的留了下來。老板娘叫阿麗,一個漂亮的湖南MM,也曾在深圳工作,但也抗拒不了麗江的誘惑,陪著啊朱留在麗江。我去的時候,阿朱已經把客棧交給了阿麗,自己開了個“攝廊酒吧”,交天下朋友。有空時便在古城或附近畫畫。客棧裡還有一個干雜活的納西女孩,小和,胖胖的臉上總掛著一副天真爛漫,客人們總愛和她開玩笑,包括我。

。。。。。。

生活在麗江是沒有煩惱的,就算有,也會暫時忘記。

每天早上,我都會在7點以前起床,靜靜地坐在客棧二樓的走廊上,聽著遠近高低的雞叫聲,看著古城,看著遠處的炊煙,什麼也不想。等熱鬧一些了,便懶洋洋的蕩出去,吃一碗米線,或者一個粑粑。吃完,又滿無目的的在古城裡逛,看看納西老人在樹陰下嘮嗑,打牌,抽水煙;納西姑娘在院子裡梳頭;小孩們背著書包上學;小橋流水;還有那些可愛的啊貓啊狗相互追逐嬉戲。對感興趣的的小店就駐足於裡面慢慢欣賞。手織的布袋,精美的刺繡,蠟染的桌布,手刻的納西文字碟。。。。。。看累了就和店主海闊天空一番,聊得興起還會贈送一些小玩意兒。記得有一次看古城裡的居民換水管,一站就差不多兩小時,呵呵。反正沒事偷著樂唄。

勤快的時候,吃了早餐便租上一輛自行車到古城附近轉轉,看看那些更古老的村子,那些N年前的古老壁畫,那些還沒有被金錢蒙蔽的人們,那些不采白不采的小野花,還有那蔚藍廣闊的高原天空。當然,還要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去玉龍雪山,白水河,犛牛坪轉轉,畢竟這些經典之作還是不容錯過的。

對了,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穿著短袖站在玉龍雪山海拔4680米的地方所留下的燦爛微笑。像個可愛的傻瓜。

。。。。。。

到了下午,大多數時間都會坐在客棧的長廊邊上,要上一杯冰菊,聽著高亢的高原音樂,翻看著客棧裡的雜志,小說。看累了就和小和下下五子棋,和老板娘或是新來的朋友聊聊天,或者看看游客的留言本和貼在牆上的游客照片,還有啊朱的油畫。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吃到老板娘自己種的李子。

如果下雨,便坐在窗前靜靜的聽雨點打在瓦頂上所奏出的美妙樂章。這時候,老板娘阿麗喜歡坐在高高的藤椅上,手裡捧著一杯三七茶,側倚在長廊的柱子上出神的凝視古城,一雙白皙而修長的腿輕盈的蕩在空中,襯著那雪白的衣裙,有一種說不出的幽雅。

老板娘說很多人因為她這個姿勢而進來小憩一會兒,我笑了,也非常贊同。我的眼睛騙不了我的心。

如果實在是什麼也不想做,那麼在古城裡安安靜靜的睡個午覺也是很愜意的。

。。。。。。

晚上的古城熱鬧得有些浮躁。

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又為古城的浮躁潤上了一層柔和的色調,不至於讓人感到暴躁。

四方街總會有人在手拉手圍成圈跳舞。就算沒有篝火,大家也很開心。看著興起,自己也忍不住擠進去瘋癲一陣,腳被踩疼了便又逃了出來,自己嘻嘻哈哈的傻笑一番。

看別人放河燈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放的人許了願,便把燭燈放進河裡,河燈忽明忽暗,磕磕碰碰的在河道中順水而流,直到慢慢遠去,很有些詩意。但有一處可能是選址不佳,每每放下去不出十米,河燈便翻沉了,連續幾次,買賣雙方都尷尬無比,我忍著笑匆匆離去。

麗江夜生活中最令人留連的恐怕是那形形色色的酒吧和咖啡屋了,各式各樣的人聚在一起,或是呼朋引伴,慷慨激昂,或是二人世界,竊竊私語。認識的,陌生的,國內的,國際的,在昏黃的燭火裡,幽暗的燈光下用不同語言,不同神態,不同姿勢交流著自己和別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陶醉和滿足。

也有例外的。畢竟,麗江也是一個讓人療傷的地方,很多人獨自或逃或躲地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尋求一份寧靜,慢慢等待傷口的愈合。

還有更例外的,像我。作為一個孤獨的自游人,一個無收入的學生,一次無意義的奢侈會讓我感到不安。

酒吧街裡,“櫻花屋”的故事流傳最廣,也很動人。欲知詳情,自己去麗江問吧。在酒吧街,我暫時只能算一個過客。

有人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我獨自走在古城的夜色裡,有些莫名奇妙的慌張。

但如果不能忍受孤獨,又怎麼能體會到孤獨的樂趣呢?

。。。。。。

對了,我突然想起了國際青年旅館的那兩只狗,和尚和翠花。

這裡面還有一段趣事,原本旅館的老板養了一頭豬,一只貓和一只狗,按照西游記裡的角色,分別起名為豬八戒,孫悟空和沙河尚(如果我沒有估計錯的話,他自己就是唐僧了,呵呵)。養了一段時間,發現豬太吵,總是影響客人的休息。老板咬咬牙,把八戒逐出師門,送給了別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是悟空厭倦了取經的艱辛與無聊,跟一只母貓私奔了,再也沒有回來。只有沙河尚忠心耿耿,老板索性讓他還了俗,取名“和尚”。心中有佛也就罷了。

翠花是一只斑點狗,沒事兒總跟著和尚屁股後邊轉,好像已拜和尚為師了。

第一次見到他們是在大石橋吃晚飯的時候。一到吃飯的時候和尚就會帶著翠花滿古城亂跑,脖子上的鈴也“當啷,當啷”的歡叫著。路過吃飯的地方,他們便晃蕩在客人們的腳下東聞聞,西嗅嗅,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化上一頓齋飯。

從瀘沽湖回來,我還特意去了一趟青年旅館,看見和尚被關在旅館裡,一臉無奈。門口的小妹妹告訴我,和尚前兩天和另一只狗打架,在那只狗的脖子上惡咬一口,連皮帶毛都下來了。老板知道後狠狠地訓了他一頓,這幾天正在家裡閉門思過呢。

我衝著和尚笑了好長一段時間,心想,和尚也該換個名了,在前面加個“花”字方能顯其英雄本色。

。。。。。。

來麗江的人都是有故事的。特別是各種各樣的藝人。

每天在古城晃的時候,會經常見到一個扎著辮子,夾著畫板的浪人(這是我對他的印像),每當游客經過的時候,他總會輕輕的問一聲“先生(小姐),畫像嗎?”

有一次,碰巧他幫一位坐在我旁邊的游人畫像,大家便聊了起來。

他說自己出來跑了二十多年,全國基本上都走遍了,一直在流浪。畫畫和行走成了他的全部生命,沒錢的時候就靠幫別人畫像為生。因為喜歡麗江,便留了下來,一晃幾個月過去了,自己還不舍得走。他又笑著說,麗江是他停留得最久的一站了,自己也不知道還要停多久。

揮手和他告別。我幻想著自己背著一個大包流浪在祖國的某一個角落,陪伴著我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夜色中,他那滄桑的辮子在微風中輕舞飛揚。

在離客棧不遠的地方,有一間木刻小店,名字已不記得。在某個晚上走回客棧的時候,我突然被裡面的木刻吸引了。店裡掛滿了木刻,很多都抽像得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和店裡其他的游人都面面相覷。

老板很熱情地走過來,指著幾個代表性的木刻給我們細細說了。裡面的含義包羅萬像,折射出豐富的意境和哲理。生命,生活,愛,還有很多很多,在那一塊塊木刻上洋溢著,流淌著。老板說有很多作品都是他在生活中慢慢悟到的。他又對我笑笑說:“你以後也會的。”

回到客棧,聽著那斷斷續續的風鈴聲,望著那熱鬧了一天又突然沉寂的古城,聞著淡淡的植物清香,越發愛上了這個遙遠的古城。

還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人生活在古城裡。每天在自己的小店裡創作著他們心中的夢。很多時候,游客們在他們的店裡高聲的指點江山或是指鹿為馬,他們依然沉醉在自己的完美世界中,頭也來不及抬一下。

只是因為喜歡。

不,是熱愛。

。。。。。。

法國人,是我在麗江看到過的最多的外國人。

可能是他們的骨子裡本身就流淌著浪漫的血液,麗江自然也成為了他們心目中的浪漫之城。這種情素是他們特有的,就像雞怎麼也不能下出鴨蛋那樣。

在“櫻花屋”臨水的小桌上,遇到一個扎著絢麗頭巾的法國人,一個人樂呵呵地坐著。手裡拿著一罐啤酒,不時地灌上幾口。每逢有女孩子路過,他都會打個招呼或吹個口哨。屋裡的老板告訴我,這小子每天天一黑就來,坐在那裡泡MM,並且每晚都能帶走一個。來了兩個星期了,一直樂此不彼,據說他還有兩個月的假期。

我吐了吐舌頭,又朝他笑了笑。

那晚他的運氣不怎麼好,坐了兩個多小時還是一個人。見我衝他笑,自己也傻呵呵的笑。走上前和他瞎侃了一輪。教他吃瓜子死活學不會,總是把幾顆瓜子扔進嘴裡亂嚼一氣,吐出來,用手挑好了再扔進嘴裡,慢慢的嘗著。笑得我氣都岔了。臨走時,我對他說:“HAVE A GOOD NIGHT!”他對我笑著喊道:“YEAH,EVERY NIGHT!EVERY NIGHT!”

還有一次,是在客棧的茶樓裡,兩個法國人想要一瓶啤酒,小和不會講英語,實在不好意思便讓我頂著。拿了啤酒就和他們聊起來。法國人一上來就談哲學和藝術,中間還夾雜著一些中國的文化和心理學,再加上那一腔法式英文,聽得我暈頭轉向。其中那位穿著紅色風衣,披著長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我灌輸著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太極”,“陰陽”上下翻飛。一瓶啤酒喝完,他們起身告別,我如釋負重地松了口氣。

猛回頭,看見小和在一旁偷著樂,讓我哭笑不得。

法國人,注定浪漫,注定優雅。

。。。。。。

因為有了納西古樂,麗江的文化才得以承載,得以寄托。

因為有了宣科老人,納西古樂才得以重現,得以傳播。

宣科老人特殊的家庭背景,自身的坎坷經歷在古城裡連三歲小孩都能娓娓道來。一個有海外關系的父親,一個動蕩的年代,讓宣科在監獄裡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二十一年。

每天晚上,人們都可以欣賞到宣科的風趣幽默和他特有的自信與狂放,還有那來自唐代的靡靡之音。

試想一下,二十多位六十歲到九十歲的老人,彈奏著古老的樂器,把那遙遠的樂章送入人們的耳膜,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享受。悠揚的旋律,古色古香的韻味,讓那些終日忙碌奔波於城市喧囂商場政壇的心得以一絲喘息,使那些被各種欲望各種利益折磨得枯燥單調麻木不仁的靈魂得以一分慰藉。哪怕只是暫時的,也已足夠。

演奏廳的上方掛了一排老人的黑白照,那些曾經在此表演的身影都已悄然的隨風逝去,安詳而寧靜。

每曲結束,老人們都會眯上眼休息一會兒,只有嘴角邊上的那一絲微笑,依舊動人。他們太老了,老得如同那遙遠的樂章。我不知道,這樣的古樂還能夠奏響幾回,也不想知道。

走出古樂廳,再次穿梭於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突然覺得一切都那麼陌生又是那麼的熟悉。

只有那橫古不變的月色,輕柔地撫摸著古城的片片瓦頂。

。。。。。。

烈日下,我已經在自行車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無疑,麗江的郊外是誘人的。隨著車輪的不斷轉動,玉龍雪山向我展示著她的百般嫵媚,千種風情。

一個人騎行於廣闊的天地間,呼吸著無比自由的空氣,盡情的釋放著自己的感情,一種原始的快感充斥著每一條神經。

人,畢竟是從自然界裸身進化來的,注定與自然界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即使是丟掉了那根曾經獸類的尾巴。

可惜,我還沒達到“秀色可餐”的境界。在一飽眼福的同時,肚子早在鳴冤叫屈。車頭一拐,便滑入了一個不大的村子。

村裡的小孩“呼”的跟了過來,一個個朝我“HELLO, HELLO”的叫著。我把身上不多的糖果分給他們。每張臉上都蕩漾著燦爛的微笑。

實在餓得不行,推車進一了個小院,已是中午一點。一老人正在悠然的吸著煙。說明來意,老人樂呵呵的給我倒茶遞煙,又下櫥幫我做了一碗蛋炒飯,端上了自己做的紅燒肉和魚干,感動得我一時間手足無措。

吃著,聊著,我又看到了那久違的淳樸,感受到了那純潔的善良。陌生的人不再陌生,孤獨的人忘記了孤獨。

炎熱的下午,吐著舌頭的狗,無精打采的公雞,厚厚的草垛,寧靜的院子,眯著眼抽煙的老人,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臨走的時候,老人的小孫女蹦蹦跳跳的跑進院子,見了生人,害羞的躲在牆邊,悄悄地探頭看著,又突然撲進老人的懷裡。我不自覺的摁下快門,留下了那瞬間的幸福。

揮手,再一次揮手,告別那親切和藹的面容,那溫馨的小院,那個曾經讓我無限感動的村子。

再次上路,我想起了許巍的那首“藍蓮花”。。。。。。

。。。。。。

傍晚,大石橋。

聽著涓涓流水,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我坐在橋上,獨自發呆,讓時間慢慢流走。

夕陽的余光穿過樹梢在河面上跳動,時空就這麼凝固了。

每當有人在橋上走過,我都會給他們一個微笑,不管他們是否留意。在絕大多數時候,與我們邂逅的人,一輩子也就僅此一面。當我們這麼想時,你會發現每個陌生的面孔都這麼可愛。

我想起了遠方的親人和朋友,想起了從前生活的某一個畫面,也幻想著在將來帶著自己心愛的女孩來這裡一起發呆,一起過上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

。。。。。。

思想忽然變得簡單了,心緒也享受著少有的清澈。

麗江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把自己看透的地方。在這裡,任何人都可以無所顧忌的直視自己那赤裸裸的靈魂。但我不知道,看得太透,是不是一件好事。

撫摸著石橋粗糙的皮膚,等待著夜色把最後一絲陽光吞沒。橋邊的黃色小花在微風中輕輕顫抖著,訴說著。

。。。。。。

在麗江,吸引我的不是宏偉奢華的木府,也不是那些泛濫而風格獨特的吧,而是那一個個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小院子。

沒事的時候,我總會拿著相機穿梭於各條大街小巷,找尋那些依舊保持著本土化的生活氛圍和基調。於是,各家各戶的院子就成了我的主要獵物。凡是開著院門的,我都會在經過主人的同意後進去走上一圈。

納西庭院結合了漢藏兩種建築風格,寬敞的內部空間加上精美的外部雕飾足以體現納西民族的智慧與匠心。通常庭院裡都會種著不少花草樹木,各種顏色點綴其間,再加上若有若無的芳香,人與自然顯得無比和諧。基本上,每戶人家都養著一些小貓小狗作為寵物,為簡單的生活添加了不少情趣。

。。。。。。

那是一個雨後的下午,穿過“天雨流芳”的牌坊,繞過熱鬧的菜市場,我獨自蕩在古城邊上的小巷裡。

那是一扇虛掩的門,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坐在門檻上,靜靜的望著屋檐上滑落下來的雨滴。見了我,靦腆的微笑著。我問這是她的家嗎?她點頭。我又問可以進去看看嗎?她笑著,站起,轉身,推門,向屋裡叫喚了一聲,一個婦女的聲音應了。

走進,看到院子裡擺放了許多美麗的花草,雨露的滋潤後顯得格外動人。一只白色的小狗在屋檐下歡快的搖著尾巴。正看著,女孩的母親端出自己家種的李子和桃子熱情的招呼我。

由於語言不同,微笑成了最多的交流。

女孩站在花叢邊,我用相機留下了那純真靦腆的笑容。讓她們寫下地址,告訴他們相片洗出來後一定會寄過來。

到現在,相信他們已經收到了。

。。。。。。

哦,我想起了那迷人的夜晚。

來自各地的自游人圍坐在那間屋子裡的火塘旁。火光映著每個人歡快的臉。跳躍的音符從吉他中奏出,又進入到每個人的心裡。人們輕輕地哼著,聊著,或閉上眼自得其樂。一瓶啤酒在眾人手裡傳遞著,驅散了遠在他鄉的那份孤寂和陌生。

舊的朋友離開了,又有新的朋友加入。過客的相聚是幸福的,過客的友誼是樸實的。畢竟,我們只是彼此生命中閃亮的一瞬。

屋外的院子裡,一個胖胖的台灣人飛速的翻動著燒烤架上的十多條肉腸,香味彌漫在空氣中,惹人垂涎欲滴。大伙兒叫嚷著,讓他烤好後免費讓大家品嘗,他也爽快的答應了。剛烤好,十多根腸頃刻被大伙兒風卷殘雲了,連作為配菜的蒜瓣也沒給他留下。大伙兒轟笑著,都誇他好手藝。他也不謙虛,說上回一老外嘗了一根,不能自拔,一口氣又吃了十一根。大伙兒又一次前仰後合。

在那沒有月光的晚上,一切都美的有些不現實。。。。。。

碎片,依舊是碎片。

寫到這裡,腦子裡出現的還是一個又一個的畫面,無法串聯起來。每一個畫面定格,都無比生動,鮮明。

。。。。。。

如果生命可以延伸,那麼我會選擇麗江嫁接。

這裡是自由的世界。感情的承載,思緒的依托,經歷的釋然,本能的放縱都將化為那古老的瓦頂,那潺潺的流水,那無拘無束的風。

這裡是通向高原的門戶。湛藍的天空,廣袤的大地,蒼涼的山脊,寧靜的湖泊都在橫古不變的等待著那些向往自由的足跡和身影。

在麗江的日日夜夜,我找到了許多屬於自己的東西。在離開的前一晚,我嘗試用理智整理出每一種情素和感悟,卻感到心中的暗湧極力抗拒著,一浪接一浪的拍打著那份刻意的理性。

最後,我所做的只能是順其自然。

我平靜的收拾行囊,平靜的告別朋友,平靜的走出古城。在離開的瞬間,我感到格外從容。

因為我知道,我還會回來。因為喜歡。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