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E LAKE(亞洲的威尼斯)天還沒亮,我們就乘上了去INLE的班車,晨曦中的BAGAN散發出一種朦朧彌幻的的氣息,遠遠望去好似童話裡的城堡。
一天的盤山窄路,蜿蜒起伏。卻不免增添了幾分刺激,對INLE LAKE增添了更多期待。
抵達LITTLE INN GUEST HOUSE已經超過4點了,我們放下背包,不顧一天的顛簸就希望馬上和INLE來個親密接觸。可是從N-Y到INLE湖,還需要坐差不多45分鐘的船,於是GH的老板建議我們先乘小舟,去VILLAGE體驗下當地人們的生活。
FLOAT BOAT,就是單腿劃的一葉小舟,舟很淺,也不寬。我們2人盤腿坐於船身,船夫於船尾劃舟。小舟緩慢前行,偶有快船旁邊駛過,我們變像震動波一般,隨著湖水上下起伏著。
慢慢轉入河道,眼前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色。
兩旁草竹搭建的房屋,上下兩層,上面居住,下面飼養牲口,遇到雨季湖水上漲,也不至於淹沒屋子。湖邊或有少婦雙腿跪地在洗白白;或有主婦在洗菜,刷碗;也有甚者咚咚地敲打洗衣。
他們各自幽閑地過著他們自己的生活,看到我們總露出一個祥和地微笑,向我們揮手問好,有些孩子們還會和我們說HI打招呼。小孩們在田間嬉戲,在湖中游泳。
穿梭於田間水上的淳樸生活,讓我不僅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舟入窄道,又是一村,放眼望去,良田池塘竹屋錯落有至,好一幅山水田園美圖;近處,往來種作之男女,衣著鮮亮,三三兩兩來往於阡陌交通,隨處可聞雞犬啼吠,空中更有零星白鷺啾啾悅耳之鳴。黃發孩童垂髫老人,相伴作樂,卻也怡其所哉。”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定了一艘快船真正進入INLE LAKE。
船駛出碼頭10分鐘後,河面就一下子寬廣了。遠處的山,隨著陽光的照射,輪廓越見明朗。
蕩漾的湖水令人心醉,偶而有白鷺從水中掠過飛向天空,湛藍的湖水中依稀可以看到水藻在那裡漂動。
INLE LAKE也有園林工人,他們主要負責清理水中的澡類,避免影響到船只的通行和保持生態平衡。看到他們吃力地用槳打撈起湖中一叢叢的水藻,然後整齊地堆積在舟中已經撈起的水藻上。,隨著澡類的越來越厚重,小舟明顯下沉。隨著浮藻帶入小舟的湖水也越積越多,然後他們再把水舀出小舟。他們就這樣前行,打撈,堆積,舀水,周而復始地勞作著。
漁民們的工作主要就是布網,和打撈。他們用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撐著槳,一拐一拐的圈著,就這樣,船便筆直前進,還可自由轉左轉右,行動自如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茵萊湖獨腳神功,“水上漂”的雅號,他們當之無愧。
在INLE湖中,有2個寺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
一個就是彭都奧寺,裡面進貢的是5個貼滿金箔的佛像,據說也有快千年的歷史,本來裡面是5尊佛像,隨著上香的人們不段的在上面貼金箔,慢慢的已經看不到佛像的尊容,取而代之的卻像5塊金石。因為不允許女士上去貼金葉,讓我很是失望。
相對而言貓跳寺讓我更喜歡,感覺更特別。去的時候就奇怪為什麼這個寺廟的名字是“JUMPING CAT”。看到寺廟門口懶懶地躺著的3只貓眯,讓我猜出了大概。可更沒想到的是進如大殿,地上躺著不下十只,顏色各異的小東西。它們有的在睡覺,有的在曬太陽,有的在舔自己的被毛。我們在他們旁邊逗它們,叫它們,可是它們連正眼都不看我們一下,更氣憤的是,你怎麼撫摩睡著的咪咪,它們都不睜眼,卻更舒服地換作四腳朝天的睡姿。
請教了方丈,才拿到了喚醒它們的殺手解。我開始搖動裝魚干的塑料罐子,噠噠聲響起,貓眯一只只站了起來,向我靠近。我得意的越搖越起勁,聲音也越來越清晰。竟然門口的那3個小家伙也飛奔到我身邊。方丈看到它們都起身了,便拿來了圈圈,讓貓眯給我們表演拿手好戲:跳圈。
方丈隨手抓起一只小貓,放在自己腳邊的地上,然後用手抬撥一下貓眯的下巴,讓它看到左手持著的圈圈,然後說“JUMP”。貓眯就那麼輕身一躍,穿過去了。接著方丈就賞給它幾條魚干,旁邊的貓眯也就乘機分享。
方丈就這麼左手拿圈,右手抓貓,一放,一抬,JUMP,貓眯一跳便有了美食。每只貓眯都訓練的身輕如燕的。我也試圖拿來圈圈發揮下,誰曉得沒有一只貓眯聽我的話,到引來旁邊游客的嬉笑。
船夫還帶我們參觀了湖邊的很多手工品市場,出沒於INLE湖上的一個個村莊。一天游就很快的接近尾聲。在返回的船上,我望著遠處被落日鑲上金邊的山的輪廓,起伏的湖水中白雲的倒影,岸邊高大的椰子樹和屋子錯落相間,湖內浮萍開出紫色的小花觸手可及。幾頁小舟停於湖面,在落日的風景中燦燦發光。羨慕於當地人能在這麼一片湖水中生活。
恬靜,愜意,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