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印度十六天背包游記之八:克什米爾

作者: 王在田

導讀2004印度十六天背包游記之八王在田 4月16日 船屋小弟五點來叫床,五點半出發去水上市場。小弟駕船,我們給了他50盧比小費——還是在服務之前給小費比較有激勵作用。 水上市場在達爾湖,我們住的是納金湖,兩者之間有蘆葦叢相連。達爾湖被填湖而成的小塊陸地劃成網格狀,湖裡有村莊、學校、菜地等各種你想不到湖裡會有的東西,可以說別有洞天。湖裡的菜農每天割 ...

2004印度十六天背包游記之八王在田

4月16日

船屋小弟五點來叫床,五點半出發去水上市場。小弟駕船,我們給了他50盧比小費——還是在服務之前給小費比較有激勵作用。

水上市場在達爾湖,我們住的是納金湖,兩者之間有蘆葦叢相連。達爾湖被填湖而成的小塊陸地劃成網格狀,湖裡有村莊、學校、菜地等各種你想不到湖裡會有的東西,可以說別有洞天。湖裡的菜農每天割了新鮮蔬菜駕著小船來水上市場賣給船戶和菜販,幾十條船在小小一塊水域擠成一團,討價還價,熱鬧得很;交易完畢的則把船靠在一邊吸一筒水煙再回家,倒也是悠閑的很。

游罷返航,小船沿填地間狹窄的水道輕輕滑行,感覺就像是身處於河網密布的江南水鎮,別有情趣,難怪我和Grace公推清晨水上市場之行是斯裡納加的第一景點。

回到船屋結了帳准備走人,大當家的還不死心,問我們從帕哈爾干回來還住不住他的船。我義正詞嚴地對他說:你這條船沒水沒電,我們兩天沒洗澡了,實在不方便,回來我們准備住旅館。他無話可說,劃船送我們上岸。

花70盧比坐了個慢慢游去Batmalu長途汽車站,這裡是斯裡納加的交通樞紐,以斯裡納加為中心輻射開去克什米爾的其他鄉鎮。我們搭九點十分的車去95公裡以南的帕哈爾干(Pahalgam),車資40盧比。這段路的前一半是從斯裡納加到查謨的所謂印度一號公路,在Anantnag分岔向東拐,再開40公裡就是帕哈爾干。

我“神往已久”的“一號公路”居然只有兩車道,讓我小小跌了一下眼鏡。這條公路是印度把持印控克什米爾的戰略大動脈,重中之重,公路兩側可以說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但公路本身卻如此狹窄落後,實在是不相稱。

這個地區也以出產印度國技——板球的球棒聞名,一路駛過,不時可見堆得兩三層樓高的球棒毛坯,甚是壯觀。

Anantnag三岔口掛滿了印度共產黨的競選旗幟。印度有倆共產黨,分別在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執政,不知道這裡的是哪一個。

中午十一點長途汽車駛入Anantnag車站,司機和買票的都下車去了,乘客也都走光了。我們不知何故,問了人才知道在這裡吃午飯,下午一點再接著開。我們不願在這個僻野荒郊用餐,就另找了輛長途車,又花了20盧比,繼續趕往帕哈爾干。下午兩點到站,一堆當地閑漢早已等了半天,看到汽車進站就跟著車飛奔,我瞅了瞅車裡只有我們兩個外國人,就知道自己已經是眾矢之的了。

我們背了背包下車,當身邊的閑漢們透明,自顧自尋找旅店,最後住進了WoodStock Hotel。這是帕哈爾干最老字號的賓館,八十年代末進行翻新工程,完成80%的時候克什米爾開始動蕩不安,沒有游客來光顧,資金發生困難,工程因此撂了下來,一撂就是十五年。現在主要靠夏天的印度香客(他們來朝拜附近雪山上的一根冰柱,說是毀滅之神濕婆的生殖器)維持著,要完工卻也沒戲。

我們住在老樓,400盧比一夜加10%的服務費。服務費這個東西很討厭,在印度好像只有克什米爾有,大概是因為不景氣,老板需要把小費這項收入也控制在手裡吧。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付了這10%的服務費,卻還是要付些小費給侍者,這樣的話就相當於給了兩回小費,不劃算。

在賓館裡吃了午餐。這裡地處偏僻,又不是旅游旺季,東西不多,我們吃了點蛋炒飯、牛奶什麼的保證營養,至於口味什麼的就顧不得太多了——在印度壓根沒有嘗過好吃的蛋炒飯。

四點左右出門走了一回。帕哈爾干是個只有一條街的小鎮,十分鐘可以走個來回,沒什麼可看的。牽馬的過來搭訕了一撥又一撥,我們說了幾遍“今天不想騎馬”後也說得厭了,不勝其擾,只顧自己走。山裡天黑得早,不到五點天色就陰沉了下來,我們只得回到賓館,抓緊時間洗個熱水澡(這裡沒有淋浴,只有熱水龍頭,很不方便),泡了兩包方便面作晚餐吃完就睡覺了——今天清晨起得太早了。

這一天主要花在坐長途車和休整上了。

更多照片: http://www.wangyee.net -> photos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