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攻略剛才上樓梯的時候史無前例的差點摔了個大跟頭,心裡一直覺得是不是這幾天作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或者是該做沒有做的事情呢?等我打開門,終於想了起來。五一節到鳳凰旅游了,但是沒有給大家提供我的旅行日記。之前出門旅游,首要的工作便是到ctrip上搜羅各式各樣的游記、攻略,總要看個夠才能安心的出發。可能是老天爺在懲罰我只看不寫吧,今天讓我嘗試摔個跟頭試試看,警告警告我。老天爺的意思是不敢違抗的,所以就有了下面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的時候不要磕破額頭,否則那就罪過了。
鳳凰很早就聽說過了的,應該差不多和大家一樣是從沈從文老先生的湘西小說中知道的吧,反正我是這樣的。知道那邊有些吊腳樓、船夫、士兵,還有著名的湘西土匪什麼的(鼎鼎大名《烏龍山剿匪記》不就是那裡取景拍攝的嗎?)。五一來了。照例是到ctrip上搜羅一番,飽讀各位前輩的種種快樂或者是不快樂的旅游日記。大概也了解此處的一些注意事項。
我們買的是30日晚廣州到重慶的1076次的火車票,五一節車票的緊張程度我就不說了,反正我們如果想坐這趟車的話,最近也要買到貴陽的,我們半路下。
一路無話,只是到了1日11點左右懷化下車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我們買到貴陽的車票在懷化下,我們下車的時候找列車員換車票(我們是臥鋪),列車員說我們沒有提前告訴她,就這樣他要上車幫我們拿票,也就是說他上車的空當,車門就沒有人看著了,眼看車就要開了,在我死皮賴臉的道歉和說服下,我們達成了一個協議,我幫他看著車門,她上去幫我們換票。哈哈,站在列車門口把門的滋味還是第一次嘗到呵,想像一下角色調換的感覺吧,還真的有趣兒。在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我竟然攔住了兩個沒有票想混上車的家伙,被我彬彬有禮:-)的擋了回去(注意,我不是呵斥呀。我想讓他們看看真正的服務人員是怎麼做的。)。票到手,出站。
找地方吃了午飯,第一次在懷化第一次吃到南瓜花做的菜,感覺味道還不錯。
新奇之旅開始了。為了敘述的方便和各位驢友參考的方便,下面按照行、住、吃、游四大項類分別羅嗦一下了。
行:
從懷化到鳳凰。
說來搞笑,早在攻略上知道懷化火車站到要去的汽車站的走法:出站之後,有大轉盤,右轉,直走,大轉盤,再右轉,再往前走,差不多就到了。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半路上多嘴去問一個老太婆(大家不都說不要找年輕人問路嗎,所以我就找了個…,呵呵),結果人家不知道,剛好走過兩位可愛的湘妹子,一番指點,終於讓我們知道,車站是在完全不同的那個方向,一下子對湘妹的敬仰之情升華到珠穆朗瑪的高度了。幸虧問的早,不知道要耽誤多長的時間呢,感恩萬謝之後,為了節約時間,揚手叫了一輛TAXI,跟司機說去有到鳳凰的班車的那個汽車站,上車後剛剛把背上的包放下來,司機說到了,一看,離我們剛才上車的地方大概也就150M,只不過拐了個彎兒。氣的我~~~~~~~~.勝利就在眼前的呀。兩個夠辣的湘妹子,增長當地GDP也不該用此等絕招啊。
進得車站,已經有一大幫天南海北驢友等在那裡了,一問,原來到鳳凰因為人太多沒有車了,最後車站調來了一輛破破舊舊的臥鋪大巴把我們塞了進去,搞得我非常迷惑,懷化到鳳凰是那麼的遙遠嗎,要坐臥鋪才可以承受的嗎?我所學習的攻略不是這麼說的呀?
結果到鳳凰也用了3整個小時。路上也差點睡著了(看來臥鋪真的有必要)。只是路不太好走,可能司機還想趕回來,所以開的很快,在有坑窪的地方,車裡面的人就回做垂直的上下運動,把所有的人都拋向上方,車廂裡時不時地有驚天動地的尖叫聲,好不熱鬧。下車的時候大半人都在喊頭疼。
鳳凰到舒家塘、黃絲橋。
因為晚上聽我們住宿的那家當地人說,那裡的車不太好坐,結果我們那天到鳳凰汽車站租了一輛面包車(一汽佳寶。車號:湘U30488),講好是到舒家塘、黃絲橋,有時間的話再去奇梁洞,共RMB130.事實證明,我們錯了,如果到舒家塘,可以先坐到阿拉的中巴車,51的票價才RMB8。然後再包車去那裡回省很多錢的。
到黃絲橋的話,就更方便了,以來鳳凰汽車站裡有很多車是可以直接到的,是在運氣不佳的話,可以先坐到阿拉,在坐三輪車去,估計也就RMB3.
鳳凰到南方長城:
其實也就是坐到阿拉的車在半路下,就在路邊的。不過小心宰人,第二天我們不知道搭錯了那根筋,想到那裡去了,就自己坐車去,到阿拉的。結果車老板要價和到阿拉的一樣RMB8!在之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RMB3-4的,節日漲價也沒有那麼離譜的。黑!結果我說兩人給到那個數,他們不干,本來想和他們較真到底的,後來看到一車的人,我們雙方作了妥協,兩人RMB10.但還是不痛快,當天晚上了解到當天也有一個本地人以我們的那個價格坐了那段路,這才平靜不少。
鳳凰到奇梁洞:
在鳳凰車站外面坐到吉信的車,半路下.這次我們學乖了,上車前先問價,聽到RMB3的較為合理價格(也是從ctrip上了解到的,呵呵),我們才放心上車。
鳳凰到都羅寨:
(寫到2004年5月8日晚上23點41分,太困了,明天還要上班,再寫吧)
(9日晚上續)
坐到林峰的車即可。車資不祥。
鳳凰回懷化:
據我們當時了解的情況是好像早上八點以後到下午四點,每個整點都有車到懷化。因為是51的原因,我們回去那天12點不到就到了車站,擠破頭皮拼了老命將錢往售票員手裡塞才驚險萬分地買到了1點那趟車的幾乎是最後的兩個座位(你會體會到求人家收你的錢的滋味的)。當天有人因為趕火車,有沒有買到票的,就紛紛坐上了開往麻陽的車,希望那裡專車到懷化,不知道他們最後有沒有趕到火車?
回去之花了兩個半小時,比來時快了半個小時。
關於行的總結:自己坐車的話,要多問;租車的話,上車前先將當天的行程、價錢等談好,並且不要輕易改變。注意:如果到舒家塘的話,前往不要從鳳凰城裡租那種雲雀、長安、夏利等小出租汽車,因為他們的底盤較低,十有八九會被扛在半路上,到時候就夠你受的了。
住:
來之前也通過網上的攻略了解到一些客棧的情況並打電話預定客房,結果像“沱江人家
”“玲玲客棧”等反映比較好的都是早就被人預訂一空了。但是憑著諾大的鳳凰不可能沒有我的容身之處的想法,沒作預定直接就來了。
一下到鳳凰的汽車,就在路邊的冷飲攤上買了瓶汽水,痛飲一氣後,看著老板還面善,就問他哪裡有地方住。他打了一通電話後,告知我們他父母在新城有空房給我們住。由於我們想住古城,所以只好謝過人家告辭了。
剛走出幾步,一位剛才站在冷飲攤旁邊看好像是在等人的中年婦女走過來,說她家在古城,問我們想不想住。考慮到之前打聽的情況和當時的疲憊不堪,最後我們到他家裡看了後,把他們夫妻倆的騰我是給我們住,一張兩米寬的大床,兩個人睡,一晚RMB140。看到情況還可以,站在窗前可以聽到對岸沱江泛舟上船的人群的聲,還可以看到東門城樓的頂,成交。後來證明,我們的選擇還是很方便的,我們住的地方就在跳岩旁邊,出得大門,右走5米,前行3米,下6級台階,就到了跳岩上面的那個木板橋了。真的是很方便。
住在江邊吊腳樓雖然可以看到清清江水,但是首先不一定住的進去,二來價格貴(後來聽說江邊吊腳樓3、4號的時候漲到了150每單人床晚。),三來聽說沱江上一天到晚有人泛舟,吵得不行。
總之,關於住的話不用太擔心,有些時候不要老是想著非江邊的吊腳樓不住。附近的民居、稍稍偏一點的地方都可以考慮,價格便宜量又足:-)
吃:
來之前聽說那裡的飲食很辣,不管什麼菜都要放些辣椒在裡面,結果抱以重望(我外號:辣不怕:-))。但是到了之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辣,只是口味有些重倒是真的。只怕習慣清淡的朋友不會太適應。
在鳳凰古城裡,有很多的那種路邊小食攤,各種各樣的油炸小食(非油炸的東西印像中想了半天好像只有那種在平底鍋裡雙手持小鏟炒的米粉之類和那種把竹子劈開後的那種像是粽子一樣的東西)琳琅滿目,小螃蟹、香干、血粑、火腿腸等等等等,其中第一次看到把香蕉在油鍋裡炸著吃的(我太孤陋寡聞了:-(),本就不太喜歡香蕉所以就沒有吃,但總覺得非常的有意思。其中的小螃蟹因為之前看到某位ctrip的朋友中招的經歷,加上看到那種樣子後也作罷。
一路走一邊吃,一不小心就來到了鼎鼎有名的“沱江人家”的門口,當然是要進去坐坐了。一進去包大媽正在像媽一樣叮囑兩個要出門的女孩子,感覺很是不錯。我們就問大媽又沒有什麼好東西推薦給我們吃(進門就要吃的,是不是太饞了?),結果大媽就問我們要不要吃剩飯?一聽,老不高興,大老遠過來竟然讓我們吃剩飯,眼前的是不是大家都說好的的包大媽呀?看到我們一臉的不高興,窗邊的一對驢友忙著解釋,是剩飯不是剩飯,這個剩飯不是那個剩飯,一說越來越迷糊了。不管怎麼樣,先吃在說吧。後來等我們逛便了古城的時候,才明白他們說的飯的名字叫做“社飯”,發音很近,說的快的話,很容易聽混的。
之前,很多人提到的血粑鴨我也特意跑到潘長江餐館去吃,感覺到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既然很多人說是這裡比較有特色的東西,吃一回也不太冤枉。就是感覺有些貴,沒吃前感覺兩個人去吃可能吃不完,實際上我們三個人去吃的,能咬下的一塊沒有剩下。進去的時候,沒有看到潘長江的人,吃飯途中,趁著叫菜的機會,特意到收款台去看了一眼,感覺還真像。
至於其他的方面,倒沒有覺得特別的,在黃絲橋古城附近的岩砬窠苗寨裡特意吃了一頓苗家飯,覺得和外面都差不多,只不過便宜很多。
游:
這次到鳳凰,印像最深刻的應該是鳳凰古城和舒家塘。
鳳凰古城的吊腳樓、老街、跳岩等等大家說得都很多了,就不羅嗦了。
這裡要說的就是舒家塘了。
我們那天到舒家塘的時候,是一位叫做楊利平的放假在家的學生幫我們做導游的。據她講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裡經濟的原因沒有繼續讀下去了,現在在某個組織的資助下在附近的一個中專學校進行短期的電子技術的學習。通過他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關於舒家塘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她說,現在許多地圖、手冊上的舒家塘或者是的名字的錯誤的,正確的名字應該是書家堂,在剛剛解放的時候,一位識字不多的村支書,姓舒,就寫成舒了,直到現在。
書家堂據稱是楊六郎的後代居住的地方,現在在村子的可以隨處看到古時候大戶人家豪宅的殘垣斷壁,處處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是一些書香世家出沒的地方,在這麼偏僻的地方能有這樣的建築物,應該說楊六郎的故事是可信的。
據楊利平講,在以前,書家堂的外圍是由48口池塘包圍起來的,起到保護村莊的作用,不過現在大多被改造成農田了。
印像比較深刻的是,那天被帶著看了很多老房子留下來的大門,門柱上往往都寫有一些警句或者是家訓一樣的東西,現在記得是有一個“坦蕩常履”,大概意思好像是坦坦蕩蕩做人才能長遠的意思吧。還有很多別的,現在擠不起來了,大家下次去的時候,有興趣的話,可以那個小本子記下來,回來慢慢體會,肯定會很有意義的。
給我們做向導的楊利平介紹說,村子裡正在准備從他們所屬的黃合鄉修一條大路過來,我們也的確看到了一段還處於路胚狀態的石子路。所以想看原始狀態書家堂的朋友要趁早呀。
在這裡我們還了解到,南方長城其實應該是在書家堂附近的。最開始是被北京的一位文物專家發現的,後來爭取到一些配套的經費做修繕保護之用,可是當時鳳凰縣的一些領導認為這裡交通太不便,不利於游客的到來,所以就這筆經費放到現在的南方長城(那裡的確是有一個哨所,但是只有一個哨所而已,就是大棋盤邊靠馬路一側的那個哨所了,後來的那些全部是新修的,和哨所那邊的石頭明顯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南方長城為什麼那麼新大家都不願意去的原因吧)。北京的那位專家後來知道後氣的不行,但是木已成舟,就不了了之了。
就這樣,現在書家堂那裡的長城是鮮有人至的,所以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最最原始的面貌。當地人還說,站在那裡古長城古戰場附近的最高處,天氣好地時候可以看到貴州的梵淨山呢。我們因為時間的關系,沒能去成。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到那裡去看看,憑吊一下古戰場。
說說山江的苗族博物館。
本來苗族的博物館不在我們計劃之列的,但是那天我們的房東主人讓我們過去看看。結果就去了。
博物館的門票是30元每人。據稱是國內最大的家庭苗族博物館。
進去之後又一個穿著苗族傳統服飾的姑娘給我們講解。,從一號館到九號館很詳細的講解了一遍。從這裡我了解到,苗族有一百多個支系,區分主要是從服飾上來區別,鳳凰當地的苗族則屬於花苗,可能是因為他們穿的衣服比較鮮艷的緣故吧。歷史上的苗族受處於統治地位的民族長期的欺壓,不斷的反抗,而統治者總是要鎮壓的吧,所以才有了苗疆長城(南方長城),也就因為有了所謂的生苗與熟苗之分(生苗指沒有被受到統制的,熟苗指被統制歸化的苗族)。他們說,由於在反抗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收到其他民族的一些影響,所以湘西一帶的苗族現在漢化很嚴重,而貴州地區的苗族的民族傳統要原汁原味很多(這麼一說,是不是計劃下次到貴州去看看??:-))
還據他們講,根據考證,歷史上的屈原是苗人,而鼎鼎大名的《離騷》用苗語來講就是“我要訴說”的意思,很符合苗族被欺壓歷史現實。
我們很奇怪牆上為什麼有宋祖英來參觀的照片,才了解到宋祖英最開始是吉首當地文工團的一名普通演員,受到過當時任吉首文化局長現博館館長的恩惠,所以。。。。
總之,這次參觀了解到了很多關於苗民族的知識,獲益匪淺,收獲比預期的要大。唯一不和諧的地方是在參觀講解的過程中,有一些人總是不講公共道德,一直在吵吵嚷嚷,很是刺耳。如果對苗族歷史文化現實有興趣的朋友,這裡一定是要去的。
博物館到馬鞍山苗寨很近,走路15分鐘就到了。
進寨子每人10元。還沒有進去,四個村裡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得過來了跟著我們,自然而然的給我們做起了導游。整個寨子最大的特色是很多那種用一片一片的岩石蓋的房子,還有路上很多很多的農家化肥,像是電視裡的梅花樁,電視裡是要踩到樁,而這裡是要避開,很是驚險,還好我的功夫不錯,順利過關。
對馬鞍山的印像還有他們的貧窮。給我們做導游的四個小孩子有三個是半個孤兒(母親不在,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平日自己照顧自己。看到其中的一家,房子很我們老家的牛棚一樣,家裡估計最貴的就是那床還能勉強分辨顏色的棉被吧。這樣的情況下,聽說他們這裡最漂亮的那棟樓房是他們村長家的,感覺很是不公平。我估計門口那些游人的門票費都是被村長收走裝進自己的腰包裡了。
四人當中的有一個特別的樂觀,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來因為貧窮而委屈或者自卑的意思,反而一路上給我們才各種各樣的野花給我們,令我吃驚的是,他們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房子的前面竟然種有一顆玫瑰花,還給們一人摘了一朵,當時感動的不行。在去他們村子後一個地方的時候,那個摘花給們的小姑娘堅持要下河抓蝦子給們,結果沒有抓到,鞋子全部光滿了水,最後還站在河中央讓我們給他拍了照片。
走的時候,我們每人給了10元錢給他們,感覺很不好意思,馬上溜走。為了彌補,前兩天趁著給他們幾個寄照片的時候順便捎帶了些學習用品過去(四人中最大的11歲,最小的7歲,全部女孩),希望貧困的生活不會磨滅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希望他們永遠會有那份照顧一顆玫瑰、下河徒手抓蝦的樂觀心態吧。
奇梁洞。
在汽車站外作到吉信的車,三塊錢就到了。洞就在路邊,很方便。洞很大,進去之前,有人說要兩個小時才能走完勸我們買些東西吃,我們不信,後來一看,我們真的花了兩個半小時才走完,他們的話真不假。洞一般,其中裡面有一個叫做“十裡畫廊”的線路最好不要去,路程很長什麼也沒有,在別處看過洞的朋友不去也可以,門票太貴,要50元每人。
岩砬窠苗寨。本來沒打算去,卻被那個佳寶司機說裡面可以吃到正宗的苗家飯給騙進去了,結果裡面吃的飯在鳳凰的大街上到處可以吃到,裡面的表演很商業化,環境狠一般。關鍵是門票也要0元每人。千萬不要去。
還有一個地方也千萬不要去,就是雷家寨,再去都羅寨的半路上,新開發的,聽說1號才開始對外營業。什麼都沒有,沒有任何的東西,自然風光很一般,而且路很險,全部是山腰上的羊腸小路,路上差點還被蛇咬。
總算寫完了,算是鳳凰之行的一個小結吧。想要說的東西太多,可能都不像是游記了,但一切又是在旅游途中的所見所聞,雜、亂、沒有章法,請各位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