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香格裡拉

作者: joejoezcx

導讀香格裡拉,我僅僅讓身體輕輕地掠過。掠過而已。一個晚上,一個白天。22小時。 由於修路,在橋頭上車後是持續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幸好我胃裡已沒有多余的積蓄來折磨我的情緒。 接著班車又在群山環抱的山路上蠕動了一個多小時。 當班車駛上中甸郊外的康莊大道時,一屢陽光衝破雲層斜斜地投在公路邊的草甸上,零星的牛羊點綴其間。一片片鮮黃的油菜花在眼前閃過。 ...

香格裡拉,我僅僅讓身體輕輕地掠過。掠過而已。一個晚上,一個白天。22小時。

由於修路,在橋頭上車後是持續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幸好我胃裡已沒有多余的積蓄來折磨我的情緒。

接著班車又在群山環抱的山路上蠕動了一個多小時。

當班車駛上中甸郊外的康莊大道時,一屢陽光衝破雲層斜斜地投在公路邊的草甸上,零星的牛羊點綴其間。一片片鮮黃的油菜花在眼前閃過。溫暖。

到達車站的時候將近7點,但高原的天空依舊明朗。

在車站附近的小店解決晚飯時,遇到了那個在麗江的客棧裡和我大談中國文化的法國長發男子。

我倆叫了兩份青菜雞蛋粉邊吃邊聊。他把剛買來的烤土豆慷慨的分給我一半。

吃完後他慷慨地拍著我的肩膀讓我一起結帳。

分別時又慷慨地留給我一個微笑。

由於一時粗心,徒步虎跳峽時忘了把中甸的功略帶上,只能草草的找了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旅館。

在旅館聯系到有一對老年夫婦,他們和另幾個人包了輛車次日去屬都湖,碧塔海。我以10元的價格約定搭他們的順風車去屬都湖。然後自己去松贊林寺。

安排完次日的旅程。我決定出去走走,看看這高原的小城。

夜幕降臨,月明星稀。

我漫無目的的徜徉在中甸的大街上。街邊烤犛牛肉串的香味撲面而來。賣藏飾的小攤一路排開。

路過許多酒吧和網吧,卻沒有走進去的衝動。而是駐足於一間新華書店,聽著容中甲爾的高原歌曲,翻著香格裡拉的畫冊。沉湎在一種情緒中。

走出書店,接著在一間一間的藏飾小店裡飄來飄去,為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挑選禮物。

陌生的城市,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如一抹魅影,飄蕩在迷離的燈光下。

高原的夜,透著一股涼意。

回到旅館,給父母打了個電話,溫暖的聲音讓我感到一種被牽掛的幸福。

每一次出行,這種幸福就長伴身邊,直到每一次回歸。

一絲疲憊掠過心頭。

在感激的溫床中我沉沉睡去。

醒來時,陽光燦爛得一塌糊塗。

我趕到集合的地方,除了老年夫婦,一起同行的還有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個戴眼鏡的青年。

上車後大家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後一路歡聲笑語。

車子徑直駛出城外。然後車窗外不斷閃過一片片草甸,一道道山梁,一叢叢野花,一間間民房,一排排曬草架。

在距離屬都湖不遠的路上,路邊奔放的野花讓我們按耐不住拍攝的欲望。

車一停,大家就開始肆意揮霍膠卷,並擺出一個個和野花相親相愛的撲士。

孩子般的笑容讓大家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屬都湖是一個精致的高原湖泊。

可能是季節不對,當我見到她的一瞬間並沒讓我有興奮的感覺。

據說在秋天,環繞在湖面周圍的漫山白樺林都變金黃時,屬都湖才是最迷人的。

但這並不影響我游玩的興致。沒有盛裝映襯的湖水顯得更加清婉。

離開喧鬧的人群,獨自漫步於湖邊。朵朵白雲在湖面綻放,叢叢野花在腳邊盛開。遠處是星星點點的牧棚,悠閑吃草的牛羊,層層疊疊的山。

我躺在湖畔曬著高原的太陽,暖融融的味道慢慢地浸潤了整個體腔。剪剪的風劃過胸膛,帶著花兒的芬芳,藏著湖水的幽情。我舒展著每一寸肌膚,任憑不帶一絲雜質的單純欲望四處流溢,直到彙入湖中,蕩起一道道漣漪。

時間就這麼慢慢的流逝,從容得不帶起一粒塵埃。

驀然回首,二十載的春秋卻是如此匆匆,曾經的歲月和故事都已化做不可拾掇的殘片,如流雲般轉瞬即逝。

在如此寧靜的生命切片上,我卻感到一絲不諧和的疲憊。

也許,在某一年的秋天,我會再回到這裡,再一次躺在湖畔。

出了屬都湖的大門,我一直找不到回縣城的順路車,只好和朋友到碧塔海碰碰運氣。

我想我的運氣是糟透了,碧塔海的入口就只有一輛被別人包了的吉普。

於是我走到公路邊等待。路口有一個瑪尼堆,我希望它能帶給我好運。

或許我不是女孩,或許我長得不夠帥,或許我招手的姿態並不曼妙幽雅。

一個半小時後,我還是站在路邊不停地企盼。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曾經有一輛班車在我為路邊的犛牛群拍照時絕塵而過。當我回過頭時,只留下一個風塵僕僕的背影。犛牛依舊在悠閑地咀嚼著青草,而我卻一臉無奈。

兩個小時後,我走向那輛吉普尋求幫助。碰巧車主是一個在網上口碑不錯的司機。我們聊了一會,他讓他的表弟從縣城開車過來送我去松贊林寺。我迫不得已奢侈了一回。

再次停車的時候,我站在了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松贊林寺門口。

既然有這個別稱,說明松贊林寺還是有一定氣勢的。一座集鎮規模的建築群在山頭鋪展開來,宏偉卻不霸道。紅,黃,白的牆身與藏式的建築結構諧然搭配。

松贊林寺於藏國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公元1679年)興建,於陰鐵雞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在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沉澱下,松贊林寺少了一分沿海寺廟的矯揉造作,多了一分和藹可親。

登上高高的台階,鎏金銅瓦的屋頂熠熠放光,一幅巨大的經幡在風中呼呼作響。

對於佛教,我不信奉,但一直敬畏。精神的光芒持久而極具穿透力。

剛想步入正殿,正巧趕上一班年輕的扎巴下課,還未來得及舉起相機,那片紅色的僧袍便在一陣騷動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管在哪裡,下課的步伐總是那麼輕盈矯健。

正殿前座供奉著五世達賴的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層。幽暗的光線使人看不清銅像的面孔,卻給人一種肅穆的氛圍。

踏上吱嘎吱嘎的木板樓梯,來到頂樓向下俯視,寺院外,兩片油菜花在微風中扇動著嫩黃的羽翼。遠處的草坡上,“松贊林寺”幾個大字方正威凜。

抬頭望天,高原的天空是如此湛藍動人。抹不去,忘不了。

在離去之前,我走到了主殿側面高大的瑪尼堆,為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留下祝福。

在寺門口,我坐上回縣城的中巴。搖搖晃晃中,我離香格裡拉越來越遠。

回到縣城車站,買了4:30回麗江的車票,才發覺自從昨天那碗粉後一直沒有吃過東西,飢腸轆轆。

從車站邊的小食店裡買了三個煮雞蛋,再次匆匆上路。

香格裡拉,我只是一個路人。但我知道自己將不止一次路過這裡。為了聖潔的梅裡,夢中的西藏,我還會回來。一定。

而這一次,我僅僅讓自己輕輕地掠過。掠過而已。

當我重返麗江那潮濕朦朧的燈火時,一股暖意緩緩滴落。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