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藍花布衣的船娘搖著小船,咿咿呀呀聲中,搖過了古屋、古樹、古樸的橋洞。綠蘿中,我用力辨認著古橋的名字,卻看不分明,實在是年代太久遠了,字跡都已經磨淺淡了。行著香溪,讀著山塘,遙想著當年的綺麗富麗,卻不能不感慨,歲月的力量。曾經的繁華呢?曾經的紅粉呢?如今,香溪名依舊,接駕的山房依在,御道依然,西施脂粉卻盡,康乾御駕早消,只留下舊痕殘跡,供今人憑吊,游覽了。“九裡十三橋”的香溪,榆蔭深深的山塘老街,枝蔓中都透著古意。只聽這些地名吧:榜眼府第,古松園,接駕亭,古御道,御碼頭……,連一寺名也取得不同於一般寺院,叫:明月寺,給人以安詳的感覺。
一頭枕著靈岩,一頭接著斜橋,一個是蓊郁幽深,一個是繁華所依,枕香溪而臥的山塘老街,昔日的百船爭泊,商賈雲集的紅塵盛況已然不在,今天,這裡的古道上,是游人的腳步,綠水上,是游船的穿行。今人,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古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