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邊城山水間Stanley
一、夫復何求
“9月29日開往張家界的206次車取消。——廣州火車東站”, 望著這張布告,我們一行八人面面相覷,這時是早上10點,今天就是29日,206次正是我們要乘坐的火車。剛才還是興衝衝的,頓時心都涼了:“為什麼偏偏停我們這趟車呢?真是沒有天理。”無可奈何的,只好先把臥鋪票退了。
我們的目的地是湘西吉首,前兩天湖南株洲鐵路出了事,火車停了很多,昨日的新聞說一切已經正常。在東站門口我還對阿榮說不知火車會不會有問題,但這時不敢自詡先見之明,怕大家怨我是烏鴉嘴。大家忿忿不平,買了一張列車時刻表,一查,發現下午6點有一趟到懷化的車,於是Winnie馬上聯系與她相熟的票務代理買這趟車的車票,然後等待回音。
時間尚早,大家在售票大廳找了一處干淨又清靜的角落打起拖拉機。打到中午,車票還沒有著落,於是在附近找了一家飯店開飯。飯後一收拾完飯桌又開啟拖拉機。
到了2點多,票務代理答復Winnie沒有票了,臥鋪票沒有,坐票沒有,連站票都沒有了。我們開始慌了,難道要灰溜溜地打道回府麼?這麼瘀的事堅決不干,大家決心站也要站到湘西。
看看能不能買幾張倒票吧,回到東站,找了幾撥票販子,最後發覺什麼票都弄不到。這時已經是3點多了,呆坐在東站門口,大家滿臉沮喪,而早上在這裡集合時都是興高采烈的。現在的目標是要登上火車——只要是到湖南的就行。
“我們認識廣州站的人,看他們能不能把我們帶上車。”阿堂和龍頭說。這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翻開時刻表一看,4點半的376次廣州——成都的車經過懷化。阿堂和龍頭立即分頭打手機找人,大家抄起行李打的直奔廣州站。
廣州站一片人山人海,幾番周折聯系到要找的人,幾番周折進了站,再幾番周折,將我們轉給了376次車上的一個人物,把我們帶上臥鋪車廂。
當列車啟動時,我們龜縮在車廂裡,心中泛起一絲喜悅:終於踏上旅途了。因為阿堂和龍頭的單位有些名堂,又買了幾包煙送給了那位人物,他給我們弄到了8張臥鋪,當然是高價的。大家都明白這是初級階段的國情,既然不用站著去湘西,還有臥鋪睡,誰去計較什麼呢。經過如此大喜大悲,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躺在舒適的臥鋪上,Dionne感嘆道:“夫復何求!”
二、沉默的歷史
30日上午到達懷化,乘汽車下午到鳳凰,大家商量好首先游覽最遠的景點。第二天是國慶節,我們包了一輛微型面包車,首先到離鳳凰縣城約30公裡的黃絲橋古城。
黃絲橋古城是用石塊壘起的一個城堡,始建於唐朝,當時是渭陽縣的縣址,清朝時成了一個兵營。古城不大,東西長150米,南北長230米。古城有3個城門,城門上建有古樸的城樓。現在裡面住有幾十戶農家。
回到離黃絲橋不遠的阿拉營,有一個小山寨,山寨的建築全是由石板砌成,司機告訴我們這就是石板寨。沿著山坡往上爬,石板路上布滿了牛糞,龍頭邊走邊告誡大家:“小心路滑!”但話音未落,只聽見“啪”一聲他已經跌坐在牛糞堆裡了。爬起來連稱幸運,因為他剛將手機從後兜轉到前兜,不然的話手機早已粉身碎骨了。在村寨的山頂,安裝了一頂衛星電視天線。古老的環境,並不拒絕現代的文明。
在回鳳凰的途中經過一段苗疆邊牆,幾十米長的頹垣斷壁,一個殘舊的烽火台,今年有專家考證,黃絲橋古城、縣城沱江邊的邊牆以及綿延190多公裡的苗疆邊牆遺址是南方長城,是明清時期鎮壓南方苗族的產物。
沉默數百年的南方長城,一直無言地訴說著它的歷史。雖不再有刀光蔽日,卻仿佛隱約傳來昨日的戰鼓聲。
下午游覽奇梁洞,奇梁洞屬於溶蝕型熔岩,一條小溪穿洞而過,進洞時是坐在小船上撐進去。水流平緩,燈光打在岩壁上,皺襞倒影在水中,如夢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營造出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內有一大廳,據傳是土匪糾集的地方,廳裡立著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著小孔“嗚嗚”地吹,整個大廳會回蕩著低沉的號角聲,當年的土匪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
三、貴人游石橋
“貴人出門招風雨”,Kitty是貴人,1日下午她胃疼沒有和我們一起游覽奇梁洞,那天天氣涼爽,沒有下雨。2日她沒事可以出去玩了,卻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雨勢還不小。我們前一天約的車一早就在等候我們了。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烏巢河大石橋。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一路上的青山和稻田構成很美的風景。經過1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烏巢河大石橋,橋頭立有一碑,碑上寫著“天下第一大石橋”,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單拱石橋,全橋長241米,一個主拱跨120米,結構剛勁挺拔,集“空、懸、挑、精、美”於一體。橋兩端青山疊翠,兩邊的盤山公路迂回如帶,橋下是小溪般的烏巢河,還有金黃的稻田。正值中午時分,橋下的農舍飄出裊裊炊煙,隨著秋雨飄蕩在山野,青山更覺空朦。雖然已是大雨滂沱,但大家為這風景吸引,游興倍至。
回鳳凰時車過山江,那天不是墟日,而且是雨天,山江鎮的店鋪大部分關了門,苗歌台也孤寂地籠罩在風雨中,一片冷清。未能領略到苗家風情,不免抱憾而歸。
四、小城尋古
鳳凰是座古城,在這裡不時可以發現古跡。1日清早,我們走在城牆邊,發現一間古樸的建築,門上一塊橫匾寫著“珠聯璧合”,紅木板的對聯刻著“人紹書香志;家承世澤長”。當時大門還沒開。經打聽,3日上午我們購票進去參觀。這戶人家姓陳,祖上曾是大官,購下了這座大宅,其後人將其修葺後向游人開放。屋內有一廂房,房裡有一張大床,布置得像新婚的情景。當主人拿出苗家叮當作響的銀飾和綴花的衣裳時,靚女們兩眼發亮,爭相穿戴。我們男士也穿上苗族衣服,戴上頭帽。於是小姐們含羞答答,風情萬種,男士春風得意,躊躇滿志,齊齊作大喜之日狀,嘻鬧聲幾乎撳翻了陳家古宅。最後大家在床邊或坐或蹲地帶著心滿意足的表情合影,後來在一家快餐店看照片時Dionne大叫:“我們八個人一起在床上那張呢?”全店人為之側目。
城內的朝陽宮原是陳家宗祠,30日晚上我們在裡面看了一場辰河戲《目連救母》,雖然聽不懂,但聽得有滋有味。2日晚上觀看了儺戲,有《搬師娘》、《懲媳》等,同樣聽不懂,但伴奏的鑼鼓曲調明快,覺得很動聽。我們個個都是聚精會神的樣子,一位演員還走過來跟我們說:“你們很難得看到這戲的。”
3日上午,我們特意在白天參觀朝陽宮。宮內有一個戲台,台上嵌著一幅“觀古鑒今”的匾額,兩邊的柱子上雕有一對楹聯:“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大家來了表演欲,紛紛在戲台上做出各式各樣感覺良好的姿勢,上演著不知所謂的劇目,盡情展現出戲劇人生來留影。
我們逛得最多的地方莫過於旅游工藝一條街,倒不是為了買紀念品。而是覺得走在青石板上,一種心平氣和的感覺油然而生,親切而久違。兩旁的房子青牆黑瓦,雕花圍欄。沿街屋檐下的盞盞紅燈籠,為古老的街道添了一抹亮色。街邊的商店賣的多是蠟染、印花、苗族服飾,2塊錢一雙草鞋用來掛在牆上很有風味。可惜沒有鳳凰風景明信片賣(找遍全城也沒有),無法寄一張作留念。兩邊的電線拉得亂七八糟,像在一幅風景畫上劃了幾道黑線。
每個知道鳳凰的人幾乎都知道新西蘭女作家路易﹒艾黎的一句話,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城,一個是福建的長汀,另一個就是鳳凰。許多人因此而將鳳凰構想成一個世外桃源,到了鳳凰後發現與想像的不同,由此產生失落感。其實旅游是一種心境,風景是多姿多彩的,給自己加一個窠臼,就會失去發現的樂趣,錯過別樣的風景。悠然漫步在古城不知名的小巷裡,欣賞古香古色的建築,感悟小城的韻味,就是旅游的收獲。
五、山青水秀
碧綠的沱江蜿蜒地穿過鳳凰古城,江上有一條小橋,矮矮的橋墩鋪著尺余寬的木板,來往的人相遇時要側身而過。傳說以前沒有木板的,過橋時要在橋墩上跳躍,故名“跳岩”。但我發現現在兩個橋墩之間約有5米距離,不是武林高手沒有水上漂的功夫是跳過不去的。
清早的沱江邊有許多洗衣的婦人,走在岸邊的城牆上可以聽見一下一下沉沉的杵衣聲。
夜幕下的沱江另有一番寧靜,2日夜裡,我們坐在城牆根下的沱江畔聊天。望著對岸的零星燈光飄蕩在黝黑的水中,耳邊只有幽咽的流水聲,大家都沉浸在如此靜謐的夜色裡。Winnie哼起了美妙的《小河趟水》,在這迷人的夜晚。
3日上午,我們租了兩條船從北門順江而下。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游緩和,可以看到柔波裡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船過東門城樓,就穿過虹橋。虹橋是座古橋,原本橋上有風雨廊,後來修路時拆了,現在重修,3日那天剛好落成剪彩。虹橋一帶偶爾可見吊腳樓,但吊腳樓上沒有看風景的湘女。過了虹橋是沙灣風景區,可以看見兩岸的奪翠樓和萬民塔等名勝。
小船從北門游到聽濤公園,中間經過兩道壩。過壩時我們要上岸過壩,艄公則撐著船跌到下游,逆流而上時就要將船從一個斜坡拉上去。
我們在鳳凰落腳的旅店叫“青山如是樓”,在陽台可以望見南華山,山色蒼翠,“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3日下午,我們去登南華山。
南華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山峰不高,鋪有石級。樹木茂密,諸峰競秀。空氣清新,沁人心脾,用都市人的說法就是天然氧吧。山腰的綠蔭掩映了一座壹停亭。我們爬到了南華山莊,已經是氣喘吁吁。在一處茶館品茗打拖拉機,十分愜意。
六、人傑地靈
沈從文曾說,個人的浪漫情緒與歷史的宗教情緒結合為一的游俠精神,鑄成了鳳凰的人格與道德的另一種型範。鳳凰的歷史源遠流長,湧現了不少名人,現代人熟悉的有沈從文、黃永玉。
沈從文最知名的作品是《邊城》,描繪了湘西的風土人情。他的的故居在城裡,是一座典型南方四合院,磚木結構。裡面陳列了沈從文的相片、著作和用過的物件。裡面掛了一張他在軍隊時的照片,頭發蓬松。
“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這是黃永玉在表叔沈從文墓前題寫的碑文。沈從文的墓地位於聽濤公園,沒有塚,樹了一塊天然的大石頭。石頭正面的鐫刻的是集沈從文的字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石後是沈從文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心。”墓地還有一碑,刻著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在兩人書信集裡寫的序,字裡行間充滿愴人的懷戀之情。張氏四姊妹當年很出名,據說沈從文寫了3年情書才打動芳心。在當今這個快餐文化流行的年代,情書大概已經成了絕唱。
奪翠樓是大畫家黃永玉的新居,每個去過鳳凰的人都知道。奪翠樓建在沱江邊,是牌坊式結構,精巧別致。雖然門前有一塊小木牌:“私人住宅,謝絕參觀。”3日上午,我們還是鬥膽輕敲門環,一位年輕的女子開了門。我們說明是旅游者,想進去參觀一下,她和氣地說黃老正在家裡會客,不方便讓我們進去,改天可以讓我們參觀,並留下了她家裡的電話。經詢問知道她是黃老的侄女。我們第二天一早就離開鳳凰,沒有再去參觀,也是一件憾事。
如果問黃永玉的舊居在哪裡,卻不是每一個鳳凰人都知道。依照一張小地圖,3日下午,三輪車將我們帶到一個大約的地方,再詢問當地的住戶,我們來到一座普通的房子前,門口題有“家有惡犬,來客小心”。冒昧地敲開大門,果然聽見裡面有狗吠聲。現在房子的主人是黃永玉的弟弟,他同意我們進去參觀。院子裡立著一尊雕塑,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年青人向天空張開雙臂吶喊。大廳裡掛了一幅黃永玉的畫,畫了一對老夫婦,題記很有趣:“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廳裡的電視播放著黃老的講課錄像,我們看了一會就告辭了主人。
民間住宅能讓陌生人隨便參觀,我想可能鳳凰才有吧。鳳凰人很純樸,問路時他們會熱情指點。30日晚上去朝陽宮看戲找不到北,詢問一家飯館裡的人,裡面的人說要帶我們去,我懷疑他是去要回扣的,謝絕了他。到了朝陽宮發覺是免費看戲,才知道誤解了他的好意。
鳳凰處處不經意的散發著淳厚的人文氣息。建築大多是飛檐翹角,門口都會有楹聯,有的是用木板刻的。我看到過一家門口貼著“但求心中無鬼;何必門上有神”,主人的坦蕩磊落可見一斑。正值國慶,大街上有攝影展覽、籃球比賽,朝陽宮每晚上演不同的戲劇。在鳳凰,我們感受到一種遠離塵囂的悠逸和釅釅的淳樸。
七、文昌閣的篝火
文昌閣小學是中國最大的小學,也是沈從文的母校。3日下午,我們來到學校,開始學校守衛不讓我們進去,我們表明是從廣州慕名而來後,他就給我們開了門。
學校很大,樹木蔥蘢,沒有什麼人。有一個碑林,小學裡樹碑林是絕無僅有的。沈從文藏書樓裡有兩位年輕的女教師在出板報,板報上貼著幾張小學生的國畫。學校的教室外掛著幾條標語,其中有幾句很樸實:“學校要有學校的樣子;領導要有領導的樣子;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
坐在操場旁的石凳上,大家陷入了沉思,都在追尋童年那無憂無慮的日子。
縣文化局為了歡慶節日,國慶期間在文昌閣小學舉行篝火晚會。當晚,我們從南華山下來後回到學校參加晚會。晚會有民族歌舞、儺戲等表演,還有上刀梯。在操場中間立了一根10來米高的杆子,杆子兩邊是刀刃向上的尖刀,我在白天特意試了一下,發現還是挺鋒利的。表演開始時是一個法師念念有詞地作法,然後一個穿紅衣服的男人慢慢地往上爬,一直到頂。大家為他捏出一身汗來。但他下地後安然無恙。
晚會的重頭戲是搶香包和認新娘。
戴滿手鈴腳鈴的苗家姑娘伴著歡快的音樂蹦蹦跳跳,手中的香包掄得飛快,然後突然甩出去,誰拿到香包誰就是她的情郎,被她拉上台去表演一番。歡鬧的觀眾爭先恐後地搶著做苗家的情郎。阿堂在前一天晚上來過,搶到了一個香包,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說那香包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當操場的燈光暗下來後,人們逐漸靜了。一個中年婦女坐在椅子上抹著眼淚唱著凄涼的歌,她的女兒半蹲著伏在她身上,這是苗家女兒出閣前的哭嫁。做娘的想的是日後女兒生活的辛酸和離別的心酸,而女兒的心早已盼望與心愛的人在一起,4個與新娘同樣身材同樣衣著的姑娘與新娘亂作一團,然後都蓋上紅頭巾。這時燈光明亮了,誰能辨認出新娘,誰就能作苗家女婿。在前一晚,精明的阿榮發覺新娘剛才蹲過,只有她的褲腿後有皺褶,所以他認出了新娘,當回了苗家女婿。我們拍手叫好說我們可以留下來了,因為據說苗家的喜酒要喝上九九八十一天。
新郎上場後自然被捉弄一番,調皮的伴娘還乘機塗黑他的臉,引來陣陣哄笑。最後新郎背上新娘,大家相互搭著肩膀圍著熊熊的篝火歡轉。激昂的樂曲響徹雲霄,踏著歡樂的步伐,歡騰的人們縱情歡笑,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狂歡夜。
八、美麗的峽谷
德夯,苗語的意思是“美麗的峽谷”。我們4日作別古城鳳凰,到了吉首,包了一輛小面包車,驅車40多分鐘,來到德夯。
走進幽深的峽谷,我們沒有方向,只知道溪澗的源頭就是瀑布。沿著曲折的小溪,時而走在田野裡,時而爬上陡峭的山坡,時而越過溪水。由於前幾天下過雨,石頭非常滑,大家小心翼翼,互相攀援。Winnie不敢做先鋒了,不幸是越謹慎越遭殃,首先是她摔跤,繼而是Dionne、Kitty,好在都沒有大礙。
兩旁峰巒疊翠,絕壁高聳,路上沒有行人,後來才知道這條路不是去主要景點瀑布群的。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跋涉,終於看到了一掛細細的瀑布,如同一條素潔的白練懸在峭壁上。
繼續向上攀登,我們驀然發現海螺峰。雀然爬上頂峰,峰頂是一片平台,站在峰頂遠眺,絕嶺跌宕,錯落有致,此時披上一層夕暉,如同一幅圖畫。歷盡千辛萬苦,能欣賞到如此無限風光,其心情難以言狀。旅游的樂趣正是在此,我們是多年修煉才有了這般道行,而Kitty初出道就到了這個境界,真應該交學費。
路是不能走回頭了,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一路險像橫生。一個小孩把我們帶到了山上的一條公路,也就是湘渝公路。
在路上攔了半個小時也沒攔到一輛車,這時落日西沉,我們心中有些驚惶,決定邊走邊截。為了安全,大家排成單列沿著公路邊下山,拖著長長的身影,雖然路邊有一些苗家的房子也無心欣賞了。走了大概3公裡,終於截到了一輛中巴。
中巴走了不遠,公路變成彎彎曲曲的。這裡的山路不像其他地方是繞著山轉圈,而是在峭壁上走“之”字,所以汽車在公路上不時急轉彎。從車窗望出去,是空曠的峽谷,極為險要。山頂有一座紀念碑,還有一尊開路工人的雕塑,這就是公路奇觀。在6.7公裡長的盤山公路上有13處大拐彎。
九、吃在湘西
用Winnie的話說,我們到鳳凰的一大目的就是吃。一到鳳凰,不顧滿身征塵,按照網上的介紹直奔大使飯店。大使飯店不大,非常簡陋,店內擺的是一尺多高的大圓桌,坐的是小竹椅,地下粘滿油漬,走路要步步為營。
鳳凰的鴨子是久仰大名的,當香辣的紅燒鴨子端上桌,大家就搶開了鴨腿。整盤都是油油的紅辣椒,卻不覺得很辣,也不膩,很是開胃。鴨肉不韌不綿,鮮美味濃。紅燒小魚是沱江河裡的魚,味道鮮美。小白菜像西生菜一樣爽口,羅蔔葉又叫黃金菜,很甜嫩。還有地衣、罐罐菌等特色菜,物美價廉。後來吃了其他幾個飯店,還是一致認為大使飯店的菜最好。在這裡美食了幾餐,臨走前還在這裡大快朵頤。
入夜的鳳凰有一條食街,擺滿小吃,到鳳凰的第一天晚上,即30日,我們這群饕餮橫掃食街,一檔一檔地參觀,一檔一檔地品嘗。2毛一串的麻辣燙各品種來一些,吃完才發覺湯底是不換的,不知歷史有多悠久。1毛一串的烤羊肉要了100串,還就著當地味道古怪的啤酒吃。還有入口彈牙的湯圓,那天晚上的胃就像垃圾桶一樣塞滿了亂七八糟各式各樣的東西,第二天果然放到了兩位:Kitty胃痛,阿鶯肚子疼。
鳳凰的甜米酒一如她的風景,開始感覺綿和甘甜,繼而醉人。特別是用竹筒裝著放在水中溫熱的甜米酒,更有獨特的清香。
5日我們去了永順縣的王村鎮,也就是拍《芙蓉鎮》的地方,當地久負盛名的米豆腐我覺得很嫩滑,但其他人都淺嘗輒止。鎮上有一家號稱“天下第一螺”的飯店,裡面的大石螺直徑有一寸左右,趁熱吃時不覺得腥,口感爽,肉質甜美。
湖南人不怕辣,什麼菜都放辣椒。照理廣東人是最怕辣的,但我們幾乎每頓都無辣不歡,非吃個滿頭大汗嘴唇冒火不可,大概是水土原因吧。這次旅游得到的一個經驗是:同游的人最好滿一桌,這樣可以品嘗多樣的菜,而且吃完不浪費。
十、與我同游
我與其他同游者是通過攜程網上的“結伴同游”認識的。從9月29日上午10點集合,到10月6日下午5點回到廣州,在這八晝七夜裡我們朝夕相處。雖然大都認識不久,但大家都是旅游發燒友,志同道合,臭味相投,因而一見如故,甚至有一見鐘牆(情)的。
一路上笑聲不已,是因為有幾位“巔峰”級人物。這次旅行的網上發起人之一——Dionne便是其一。她征募旅伴的要求只有一條:會打拖拉機。她是性情中人,心裡一高興,分貝也高起來,5米之內都會覺得震耳。而且她沒有不得意忘形的時候。當然也有溫柔的時候,那就是在和龍頭說悄悄話。她這次旅程收獲最大——贏得龍頭歸。那時她與龍頭認識還沒幾天。
龍頭一天到晚總是咧開大嘴,他是唯一不會說粵語的。每當我們自然而然地用粵語交談,當說得興高采烈時,他會一臉茫然地追問什麼什麼。他是個話匣子,沒有人跟他說話就唱歌,唱《模範情書》:“我要你打開你掛在夏日的窗,我要你牽我的手在午後徜徉。”終於Dionne聽煩了,收下了這封情書與他牽手。
阿堂是龍頭的同事,卻言語不多。但不鳴則已,開口便有驚人之句。他在單位有“奇才”的稱號。他打手機的姿勢是右手把握手機,左手在下巴托著,龍頭解釋那是用來接口水的。
阿鶯是阿堂的同學,29日一大早從恩平趕來一起去旅游。她是一個個性很獨立的女子,不知是否阿堂的原因,她3日提前獨自一人回廣州了。
阿榮也是這個旅程的網上發起人,他是一個好玩識玩之人。有一次經過一壁峭岩,10多米高的地方怒放著一叢鮮花,不知哪位小姐贊了一句“花很美”,他就摩拳擦掌的要攀上去采下來,但發覺小姐們沒有流露一絲感動的表情,只好悻悻作罷。
Winnie是我們的財政大臣兼事務大臣。賬無巨細,她一有空就掏出本子記下;事無大小,由她出面解決。每次外出,總是一馬當先,我們尊稱她是“大姐大”。她相對較淑女,但也是外表文靜,內心狂野的主。她曾孤身一人游覽張家界。
Kitty屬於那種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的城市土著,她是初次出遠門旅行,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奇的。甫上火車就驚奇地發現火車有車頭,到了湘西更是笑話百出。見到豬就驚嘆這麼大的狗,以致我們見到狗就齊聲喊“好瘦一條豬”。她的“巔峰”程度不啻於其他人,年齡又最小,率真爛漫,倚少賣少,打鬧起來肆無忌憚。
結識這樣的旅伴,一起行走在邊城的山水間,一路領略湘西的古樸秀美,這個旅程能不是賞心樂事麼?
200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