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淨土的美-鳳凰

作者: helen流浪記

導讀那片淨土的美6.9 大早, 拎著3個大包到了火車站. 和阿玲會合後上了車.由於不是節假日, 車廂顯得很安靜.中午時分, 見到了杭州的老朱, 隨後又和武漢的阿偉和小來確定了10號懷華車站碰頭的時間. 6.10 早上7:10, 火車抵達了懷化.叫了部出租車直奔汽車站, 和阿偉,小來一起趕上了7:30去鳳凰的巴士.路上的風景不錯, 只是路況太差, 車子一路顛簸搖擺了3個小時!在我要吐的前一分鐘, 終 ...

那片淨土的美6.9

大早, 拎著3個大包到了火車站. 和阿玲會合後上了車.由於不是節假日, 車廂顯得很安靜.中午時分, 見到了杭州的老朱, 隨後又和武漢的阿偉和小來確定了10號懷華車站碰頭的時間.

6.10

早上7:10, 火車抵達了懷化.叫了部出租車直奔汽車站, 和阿偉,小來一起趕上了7:30去鳳凰的巴士.路上的風景不錯, 只是路況太差, 車子一路顛簸搖擺了3個小時!在我要吐的前一分鐘, 終於到達了鳳凰.(建議1: 吉首到鳳凰的路況很好,時間也短, 只一個小時.應盡可能取道吉首)

剛下車, 就有個熱情的中年婦女迎了上來.初時還以為是旅店拉客的. 一問才知是陀江的船娘.她把我們帶到了傳說中的"陀江人家"客棧, 留下了電話號碼以方便我們確認晚上的夜漂時間.從我們後來的經歷來看, 她可真是個聰明人.要知道鳳凰城裡到處都是拉客的船娘, 她的捷足先登和免費帶路是個很好的前期服務!

到了旅店後的第一件事居然是"鋪床迭被"!!!因為"陀江人家"從衛生的角度出發,只有在客人來了以後才鋪床單的.接待我們的是包大媽的女婿, 可憐我的近視眼害的我一個勁的管他叫包大爺, 弄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一切弄停當後,已是午飯時間了.經包大媽推薦我們直奔"大使飯店".血粑子鴨, 小魚干燒, 蕨菜腊肉, 西紅柿炒豆渣, 土雞湯, 轉瞬間便灰飛煙滅了.真是貨真價實, 麻辣適中, 價格更適中!飯後, 經過他們的一致推薦, 從不理財的我居然成了公款保管員兼出納.慘!!!

飯畢, 鳳凰游正式開始了.

石板街在無聲的蜿蜒著, 兩邊的石牆錯落有致, 路忽寬忽窄.故居舊屋隱在深巷中如智者般的深沉,靜謐.牆頭屋邊怒放的繡球花和參天的古樹默默的表達著曾經的風雨故事.

慢慢走著, 細細品味, 青磚, 黛瓦, 粉牆, 春聯, 門神, 慵懶的看門狗, 飛翹連綿的屋檐, 一切猶如醇醇的濃茶在不經意間彌漫開芬芳……

逛了一圈, 回到旅店休息.坐在二樓的茶室, 望著陀江上來來回回的船只和岸邊的行人, 喝著包大媽泡的清火茶, 這個古老小鎮的韻味漸漸濃郁了起來.

近傍晚時分, 我們出門來到鳳凰的像征 - 虹橋.這是個兩層建築的磚木橋, 有兩個橋洞, 很美.但由於經濟的考慮, 一層被用於開店, 臨岸的窗戶全部封死, 只留二樓觀光, 但要收5元門票, 頗有買路費之嫌.

出了虹橋, 便沿著河岸往跳跳橋走.一路上開了不少酒吧, 多掛著紅燈籠.其中大風車和原始人較為出挑.對岸是連片的吊角樓.在近跳跳橋處有間酒吧還提供征游伴的服務!

跳跳橋和獨木橋是並排橫跨陀江的.一來一回, 一木一石, 很是有趣.江邊有婦人在"捶"洗衣服, 還有小孩裸著身子在嬉水.不遠處的天空中有只大風箏在飛著……

想著與船娘的約定, 我們在鎮上找了家臨江的飯店先打發了晚餐. (當地啤酒不好喝, 米酒很不錯, 喝多了也不上頭.南瓜花, 地衣, 牛肝菌, 苦瓜, 酸豆角挺不錯的.特別推薦的是鯰魚湯, 太鮮太美太濃了!)

吃著吃著, 夜色漸漸深了, 從窗口望去, 此刻的陀江暮然間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筆下的秦淮河.只是同樣的紅燈籠, 同樣的一懷水, 少了份俗世的喧囂, 多了些空靈和沉靜.

8:30分船娘如約而至, 開始了我們的夜漂.

夜晚的陀江溫柔細膩, 只有漿在水面劃過的聲音.兩岸人家大都熄燈入睡了, 只留少許酒肆還亮著燈火.紅色的燈籠在月色中搖曳, 同樣的安祥.夜風涼涼的吹過, 有螢火蟲飛來停在身上. 望著陀江, 我們劃入夢中……

鳳凰的夜有著家的寧靜, 無論你來自何處, 走在路上的異鄉人都會感受到踏實和平和.

6.11

由於前晚大家玩的太晚, 原計劃的都羅寨之行只能推遲到明天了.吃過早午飯後, 我們搭乘中巴去了阿拉.這是個小鎮, 趕集還可以, 但平時就沒什麼可看的了.好心的司機推薦我們去不遠處的石板岩寨.

這是個頗有特色的苗寨, 當地居民也很和善. 一直拒絕穿苗服拍照的我在一位大媽以拿出家裡的銀飾給我戴的"引誘"下終於當了一回與眾不同的苗家女.那銀飾可與一般用來拍照的大大的不同噢.是大媽當年出嫁時的嫁妝,衣服也是她當年自己一針針縫繡出來的!

隨後寨裡的小男孩帶著我們去苗家作客, 看他們自己的歌舞 (注意: 這是免費的).那戶苗家的民宅是當地保存最好, 雕刻最精美的.屋裡還掛著玉米和辣椒.好客的苗民為我們唱起了民歌, 跳起了舞.雖然表演是粗糙的, 但那真誠的眼睛和單純笑容卻是無以論比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苗家大鼓.鼓聲鏗鏘有力, 節奏歡快激昂.當我們離去時, 出乎意料的是屋裡所有的苗家人都湧到門口為我們唱起了送別的山歌, 弄的我們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戶人家家裡還有位老奶奶.她一身苗服.絲帶的編織手藝出神入畫.運氣好的話, 還可以當場見識.只是她不賣, 只自用.

這裡的狗也出奇的慵懶, 讓一向怕狗的我也可以朝著它們打招呼了.

石板岩寨最有特色的是"情人橋"了.一進寨迎面就是.氣勢雄偉端莊, 宛如一位藏於深閣人未知的大家閨秀.她分上下兩層.下層是情人們約會的地方.站在橋上, 放眼望去, 田野, 流水, 高山盡收眼底, 風景秀麗.從橋的一端望到另一端,只見一個門洞套著一個門洞, 洞洞相套, 卻是典型的現代派風格.第二層卻是出乎我們的想像 - 這是個水槽, 連接著水庫.橋邊還有姑娘在洗衣服.情人橋集古典, 現代, 浪漫, 實用於一體, 到了那裡 一定要去看看的.

當然, 情人如果在第一層談崩了, 建議可直接去第二層自我了斷!

分別時, 有感於小男孩的質樸, 我們給了他10元小費, 他反而顯的意外和羞怯了.

回到鳳凰後, 因為我和阿玲明晚就要離去, 所以一行人決定晚上瘋狂大掃蕩.

晚飯是在樓外樓吃的.菜還可以, 但服務員的態度很差, 只因店裡生意太好了的緣故.不推薦.飯館裡不時有流浪的藝人來賣藝, 通常5元一曲, 吹彈的不錯.

6.12

清晨, 在布谷鳥的鳴唱聲, 婦女的捶洗衣物聲, 對歌聲, 龍舟的訓練聲中, 我們醒來, 開始最後一天的行程.

吃過米粉, 8點, 我們如約來到"來吧" (離陀江人家很近, 同一條街) 與司機碰頭去都羅寨. "都"字原取"丟"音, 意為"竹子", 可現在竹子卻不見了.

從鳳凰到都羅約50分鐘的山路.路況不是很好, 車子只能以20公裡的時速開.

寨口有棵參天大樹, 估計有幾百年了.在寨裡3個小男孩的陪同下, 進寨了.

當地民居明顯的要比石板岩寨的破舊.一棟棟密密地挨著.屋前房後搭建著豬棚, 牛屋, 雞窩.房屋大都以磚木結構為主, 外覆黃泥.

穿過寨子就進入了山區.由於時間尚早, 又不是農忙季節, 山路上只有我們一行人,靜靜地站著, 山風習習, 只聽得泉水流淌, 鳥鳴婉轉, 和自己的心跳聲.一切都那麼的純粹.

走過了一段山路, 我們順著山歌聲來到了蘆葦灘.唱山歌的是個中年漢子, 有著山裡人的純樸和善良.他經營著蘆葦灘的劃船生意, 邊上還有配套的燒烤和泳衣出租.

脫了鞋, 穿上救生衣, 坐上小船, 開始了一個人的航行.

水很清, 山滴翠, 天藍藍, 慢慢的, 我們幾個人松開了槳, 頭枕著船, 閉上了眼睛, 讓小船輕輕地漂游在湖面上.靜靜的聽著孩子們在湖裡嬉戲, 漢子的山歌, 山上開洞的捶打, 游人的說笑……

當我們從青山綠水夢中醒來時, 已不知過了多久了.上岸, 付錢, 漢子只是憨憨的笑著.

5分鐘後, 我們又登上了大船, 開始漂流.一路上, 船工們此起彼伏的山歌在河面上飄蕩.過往船工揮著大手有點羞澀的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 仿佛我們是同一個村的.

上岸後的路是回程了.由於地形是先下後上的, 所以回程比來時要疲累很多.當我們滿臉通紅, 渾身是汗的出現在寨裡時, 已是45分鐘後的事了. (這裡建議要減肥的MM可以在7-8月份午後1點去那裡走來回, 效果奇速!)

回去時, 我們給了3個可愛的小男孩15元. 對我們而言,這不僅是小費, 而是我們的感謝和祝福.希望他們能有個好的未來.而此時, 他們卻沒了剛才的調皮, 害羞了起來.

這就是純樸無暇的山裡人.他們在路上發現路面石塊松動, 會馬上蹲下來修補.一如我們在村頭鄉間碰到的大媽, 大爺. 雖然衣衫破舊,補丁滿身, 但總是羞澀而單純的向我們微笑著打招呼.如果你去苗寨, 請你也用同樣的真誠與他們交流.他們像這大山一樣無私而可愛.

注示:

1. 鳳凰城裡的門票可以就地還價, 前提不要門票

2. 在苗寨, 請使用紙幣, 他們不收1元的硬幣, 多備零錢, 他們找不開

3. 在苗寨買東西時, 請不要討價還價, 他們特別貧窮, 生活艱難, 更何況他們的價格已很公道了

4. 如有可能, 請多帶些糖果給當地的小孩, 口香糖除外.

推薦:

住:其實大多數客棧都不錯.陀江人家在旅游一條街上, 左邊就是虹橋, 出入特別方便.店主包大媽很和善, 房間也干淨, 有24小時的熱水供應.

鳳凰城的小吃 - 陀江飯店隔壁 (其實是飯店開的, 沒有另起名字, 也在旅游一條街上), 涼粉是透明的, 冰冰的, 加上紅糖, 芝麻, 那個清涼,香甜, 讓人難忘.甜粥, 特別的稠, 不膩, 爽滑. 米粉, 特別有彈性. 泡菜, 特脆, 特清爽, 酸辣適中.這家店的衛生很好.

姜糖是當地的特產, 五步一攤, 十步一店.當場制作, 價格便宜.整條街都彌漫著姜的濃郁芳香.它有清淡型和香辣型.

苗妹兒米酒不錯

特色菜 - 血耙, 地衣, 牛肝菌, 南瓜花, 小魚, 鯰魚湯, 蕨菜, 土雞

銀飾: 基本上沒什麼特別的.但如果你懂得如何鑒別老銀, 那就收獲非淺了.

腊/扎染:當地的小店基本上是自己制作設計布料, 裁剪成成衣出售.價格便宜, 不錯

手工藝: 東鎮街上有家"三上手工", 專營手工皮具品, 頗有特色.價格較一般工藝品而言是貴點, 當就其獨特性來講, 值.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