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笛聲聲纖塘路——紹興記行(一)

作者: 雯珊

導讀浙江多名山勝水,紹興自古為世所艷稱。丘陵如畫,山脈連綿;平原如繡,水網交織。那一片澄明如鏡的雲水鄉,或脈脈含情,或盈盈若睇,或淙淙細語,或浩浩無邊,真的是“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書聖王羲之贊曰:“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紹興水鄉景觀,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柯橋。柯橋是紹興城往西約12公裡的一個大鎮,商業發達,有一條典型的水鄉街 ...

浙江多名山勝水,紹興自古為世所艷稱。丘陵如畫,山脈連綿;平原如繡,水網交織。那一片澄明如鏡的雲水鄉,或脈脈含情,或盈盈若睇,或淙淙細語,或浩浩無邊,真的是“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書聖王羲之贊曰:“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紹興水鄉景觀,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柯橋。柯橋是紹興城往西約12公裡的一個大鎮,商業發達,有一條典型的水鄉街道,河寬約10余米,水道每隔數十米就有石橋,使兩岸相連。有人說江南水鄉文化是以橋為中心的,這裡交通最集中,人也最集中,但那已是過往的繁華,如今只依稀可見河道兩旁白牆青瓦的茶店、酒肆的遺跡,而喧鬧的人聲都已去了車笛聲聲的通衢大道。

柯橋有座亭,叫柯亭,又名千秋亭,位於柯橋永豐壩口。此亭所以出名,是因為中國音樂史上有名的曲子“柯亭笛”。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蔡邕為儀郎,因生性耿直,上書議論朝政闕失,得罪了權臣,遭誣陷而流放北方,赦免後便在江南一帶流落。他來到紹興,游柯亭時,聽得悠揚悅耳之聲,細細察聽,原來是從亭東第十六枝椽竹因風動而發出之聲,他便取下那枝椽竹,做成笛子,一經吹奏,果然音韻獨絕,便將此曲取名為“柯亭笛”。

從柯橋往西,在寬闊的河中央可見一座石板鋪成的路,這便是纖塘路了。纖塘路其實是古代行船時纖夫所走的路,這是唐代所建的原物,長達7.5公裡,一個個的橋墩相距約2至3米,上鋪三塊石板,共寬約1.5米,遇有港汊,則有小石橋。在夕陽的余暉裡,河水靜靜地流淌著,沒有烏氈帽來往,也沒有烏蓬船穿梭,纖塘路無言地伸向遠方------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