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青島呼吸的第一口空氣,凜冽。套上我的全套行頭後,我仍然凍得有點哆嗦。冬天北國的天空明淨清澈,太陽出來後,照得天空像一面純淨的鏡子,閃著明媚的暖光,讓人很透徹的舒服。站在馬路上,我才發覺,原來昨天出租車下來的地方對面也是部隊院校,空曠的兩所大門對望著,寒意徒生。先生指點說,呶,那所學校就是我進修的院校。努力的伸長頭往大門裡面看,一個大草地,然後就看不見什麼建築,全部被草地擋住了。怎麼什麼都沒有啊?我疑惑的還在努力伸頭。部隊院校嘛,當然要神秘點,教學樓在後面呢,你當是你們地方大學,一眼都給人看穿了。先生搖頭晃腦的得意道,順便在我伸長的腦袋上敲了一下,要變成小烏龜啦。我趕忙把頭縮了回來。
在學校門口不遠處乘302路,一站路到勝利橋下。馬路對面有個22路終點站,站牌後有家門面蠻大的鍋貼店,叫了我最愛的鍋貼和粥當早飯。鍋貼是20元的套餐,牛肉、三鮮、海鮮、蝦肉各二兩,單買好像是除蝦肉和三鮮是3.8元一兩,其他都是2.5元一兩,一兩有4個。粥是小米粥,裡面有枸杞數個、紅棗3只。鍋貼味道不錯,底脆面黃滑軟,海鮮裡有墨魚、魷魚、碎蝦米和切成細末的裙帶、香菜和蔥,鮮鮮香香的;蝦肉裡有一個蠻大的海蝦,嫩嫩的,口感很細膩;牛肉和三鮮就做的差勁很多,不知道是什麼餡料,一團白白的,吃不出味道,比較失望。粥熬的很軟,但是火候好像猛了點,香味欠缺,沒有以前喝的小米粥那麼香滑,吃了幾口我就丟給先生了。先生把鍋貼每種吃了2個後,就埋頭狂喝粥去了,剩下的被我全消滅了,起身的時候發覺很不爭氣的出現了個小肚腩,圓圓鼓鼓的,被狠狠嘲笑了一把。
本來計劃去先去棧橋再去台東,結果先生在艦艇學院辦事就辦了一個上午加中午,只好把計劃取消。考慮到2號晚上22:00的火車去曲阜,決定吃點東西直奔台東,棧橋等明天上火車前再游。從艦艇學院後門出來,一條斜斜的上陂小馬路,兩邊多是老式公房。和上海的老式公房不同,這裡的一樓造勢很高,要上十幾級台階才能到,很多小店鋪就開在上面,不知道一樓下是不是還有地下室。路邊的樹也很高大,像及了北方漢子,豪爽挺拔,樹杈分散的很開,還有間或分布的碩大鳥巢,夏天應該有樹蔭蔽日,可惜現在是冬天,只留下光凸凸的枝杈。看著這些樹,我納悶了半天,葉子掉的精光,到了夏天,這些樹來得及長出濃茂的樹蔭麼?問先生,他用啊……啊來回答我。怒目十秒後,沿著馬路繼續往左走,看到一家兩層樓的超市,逛了一圈,不大,買東西的人倒不少。在底樓買了一斤糖炒栗子,8元,袋子上寫著遷西油栗。嘗了幾個,小小的個頭,香甜軟糯,上海的栗子沒法和它比,先生說是先煮過再炒的。看看時間,一點過半了,正在想是不是就拿糖炒栗子當中飯了,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用透光板做的圓弧形的房頂,很大一座,著實把我嚇了一跳。
繞過去,上面寫著“小倩倩餛飩店”,塑料門簾,水泥地面,靠牆一溜簡易塑料桌椅,中間一堵大牆,兩邊又各是一長排座椅,牆面灰灰的,不是很干淨的樣子,但靠牆的一溜桌子上坐滿了人,我和先生相對一望,這麼多人,這家店的東西應該不錯,當即衝了進去。就在送菜窗口旁邊找好位子,開始討論吃什麼,抬頭看了一圈,發覺這家店只有餛飩和一些自己腌制的小食、微波燒烤的串烤。環顧四周,發覺無一例外的人手一碗餛飩。於是我們也叫了兩碗餛飩,另要了一份火燒,兩只腌兔腿,一碟腌豆干,14元。兔腿不知道是怎麼燒出來的,干干的,紅褐色,不大,入口香鮮,肉很有嚼勁,估計汁料已經滲透到肉中,絲絲入味。豆干有七層,層層疊疊,用線捆扎著,浸在醬汁裡,沒有想像中那麼鹹,鮮味過後有點甜,蠻合清淡的口味。人手一碗的餛飩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有點像上海的小餛飩,但比小餛飩大半圈,湯鮮美不膩,應該是慢慢熬出來的,不是那種為了吊鮮放上半缸味精的,餛飩皮很薄,柔韌軟滑的包裹著的餡,餡是用雞肉和肉糜拌出來的,稍微有點肥,一口一個,味覺很是鮮美,再配合烘烤的黃黃脆脆的火燒,讓人意外的念起江南水鄉的溫婉女子,恬靜柔和,很是舒服。吃完站起身來,發覺這家餛飩店的衛生環境有待改善,地上到處都是丟棄的餐巾紙、一次性筷子的包裝袋和動物骨頭。本以為是食客丟的,結果一看,原來是服務員收拾台面的時候,把食客留在桌上的廢棄物以很瀟灑的姿勢一咕腦的抹到地上,然後端著盤盤碗碗走了,看得我們目瞪口呆,只能快點逃之夭夭,生怕把我們也一起抹了。
從餛飩店裡出來,往後走幾米就可以看到一個公交車站,基本上所有的車都可以到台東,隨便跳上一輛,開始前往被許多人稱為青島最繁華的購物場所的台東。
個人感覺,作為一個旅游者,台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游玩場所。林立的商鋪和比比的食肆,為青島人購物休閑的主場所。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地方,就好像上海的襄陽路、深圳的東門、北京的王府井、廣州的天河、香港的旺角,有裝修蠻有特色的小店卻無知名品牌,衣服也以大眾化為主,如果是我寧可在棧橋後的百盛、伊都錦買衣服。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如果沉醉於淘貨的樂趣,這裡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出門在外,買這麼多衣服乘飛機要收托運費、乘火車扛的累死、乘汽車加收行李費,好容易背回去了,到自己居住城市一看,買的衣服已經開始打折了,實在不劃算。
逛了一圈下來,先生說,明天去曲阜,去超市買點吃的東西吧。於是來順著一家賓館來到沃爾瑪超市,在深圳時,我就在沃爾瑪撒下大把銀子,上海則是歐尚、易初蓮花、家樂福,不知道為什麼上海到現在都沒有沃爾瑪,想想超市業幾大巨頭大打價格戰的場面就無限期待了(^@^)台東的這家沃爾瑪在二、三樓,一樓則是萬達購物廣場,說是廣場其實就是N多零售商鋪,有點像上海的迪美,滿目琳琅的衣物和小商品,質地還錯,款式也多,不過看到很多從廣州虎門過來的衣服和溫州的小飾品,這麼老遠過來的東西要價不貴,可見這幾個地方對全國商品的流動真是貢獻不小。在沃爾瑪買了一大堆食品和水果,還有我喜歡的QQ糖,沒料到青島實在是太冷了,QQ糖咬在嘴裡僵硬如石,費了好大勁才啃完一個,剩下的只好帶到房間裡烤烤暖氣再Q了。
通常女孩子逛超市都是比較慢的。就算不買,也會在商品前研究半天,等我們出來已經是5:30以後了。北方的夜晚來得特別早,仿佛直接就從下午進入了夜晚,沒有了傍晚的過渡,出了商場的門已經是華燈出放,一片琉璃璀璨了。那一刻給了我們回到上海街頭的錯覺。青島其實真是個適合好好把玩的城市,有著都市女郎的妖艷和嫵媚,又帶著田間女子的清純和羞澀,工業化留下的痕跡深深淺淺,點滴處卻又透著原始的樸質。
一直想找網上好評的那家排骨米飯,不知道是不是方向有問題,兜了好多條路都沒有找到。吃飯的地方沒有找到,卻意外的在台東步行街銅基座的後面發現了一條夜市街,顧不得先生的驚恐,立刻欣喜的殺了進去,淘東西的樂趣開始慢慢迷漫在我的胸腔。以前讀三毛的書,很羨慕她能從垃圾場裡揀回個家來,更驚嘆她能從舊貨市場發掘出古式西班牙繡花披肩,上了歲數的紫銅面盆和數不清的粗陶器皿。從此,我對三毛仰慕的五體投地,也立志成為三毛第二。可惜,生在中國,如果從垃圾堆裡淘東西,爸媽會哭死,朋友會暈死,先生會罵死,更何況,中國人的垃圾堆除了爛骨頭爛菜葉破紙屑破塑料袋外,就看不出還點有什麼了,這個志向是沒法去學來的,也就只好在夜市上先練練眼,於是我對各種大小夜市樂此不疲,大有非在夜市裡成就出個人物來的豪情。我這邊夜市逛的起勁,那邊先生背著從沃爾瑪買的食品和水果怨聲載道、步履艱難,常常拉下我一大截,還趁我不注意一會啃掉個蘋果,一會消滅個桔子,好給自己減負。淘東西得有個志同道合的,先生既然不是荷西,我也注定變不成三毛,看著慢慢干癟下去的袋袋,當即決定乘229路回駐地找東西吃。一說到回去,先生立馬快步如飛,不一會就站在229路站牌下笑容如花。
在229的終點站勝利橋下車後,順著車站往左走,漫無目的上橋下橋,正飢寒交迫中,突然很欣喜的在馬路對面發現一家新疆菜館。
進得店門,一個大爐子爐火正旺,擦的精亮的鐵水壺冒著熱氣,胖胖的新疆大媽招呼我們坐在爐子邊上,溫暖的讓人想打瞌睡。翻開菜譜,點了個烤羊排、六串羊肉串、炒生菜、酸辣湯和馕。幫我們點菜的是個新疆小伙子,溝通很有障礙,我們說的話,他怎麼也搞不明白,只能指著菜譜給他看,我們想看看點了什麼菜,他也報不清楚,只能拿點菜單給我們看,可點菜單上一圈圈的新疆文字,像蚯蚓,這些蚯蚓還不講普通話,我們只能瞪眼作罷。羊肉串烤的一般,雖說香鮮,卻有點老;羊排是拌著洋蔥一起烤的,點點胡椒和孜然襯托的更是濃香撲鼻,難得肉不油不膩,卻也有點老,不知道是這家店燒的時間太長了,還是做了我們下酒菜的那只羊年紀太大。最不錯的要數酸辣湯,不是通常所吃的那種,而是用羊肉、牛雜、西紅柿、胡蘿蔔、芹菜、紅椒、青椒、蘑菇和不知名的調料一起燉出來的,最上面還灑了一層細細的香菜。鮮的可口、酸的到位、辣的適度,泡著囊一起吃,味道真是好的不得了。老板看我們吃的這麼開心,又免費送了個馕,還用夾生的普通話說,泡泡,好吃。讓我們開懷了很一陣子。結帳42元,大盤子裡還有很多剩余,把吃不完的東西打包後,我們心滿意足的回到駐地,提前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