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陀歸來(6月21日)海陀歸來,帶著傷痛和關於美麗的記憶。
漫長而壓抑的螞蟻谷的道路,沒有陽光,沒有風景,沒有盡頭,有螞蟻,有毛蟲,有蜘蛛。
雨水從樹葉上、灌木叢中灌入登山鞋,浸泡著我的雙腳,每走一步,鞋子中都會發出奇怪的聲音。停下來,倒出靴筒中的水,十分鐘後,依然如故。
在山脊的營地午餐時,終於盼來了一束溫暖的陽光,再向上,小海陀的山腳下有一簇簇的野丁香怒放,高山草甸在望,直到這時,我才相信海陀一定不會辜負我追尋它的辛勞。
登上小海陀頂看那片茂盛遼闊、如童話一般美麗的高山草甸,那片鋪著鮮花的綠色地毯,對於獨自穿過螞蟻谷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福利。怪不得大家稱這裡是北京最美的營地。可正當我准備衝向那無邊的綠色時,卻發現右腿的膝蓋明顯無力。
因上周在靈山古道迷路導致的膝傷恐怕要難以避免的復發了。
登上大海陀時,大雨和冰雹不期而至,能見度不到10米,雷電在與我平行的位置,而不是頭頂的天空中炸響,下撤下撤,越低越安全。
撤回大、小海陀間的鞍部時,卻見西邊的河北境內已經放晴了,雲海在太行山脈的群山之間變換著萬千姿態,而雷電已經翻越了海陀,向東邊,向山腳下遠去了。
下撤的過程中,右膝漸漸無法承受反復的衝擊,疼痛一步比一步更加強烈,待下到大海陀村時,我已是寸步難行。
為了紀念膝蓋的傷,我決定戒山一個月。
而一個月後,當我重新開始登山時,必然還是從海陀開始。
我似乎已經聽到海陀頂的花兒在月光下悄悄綻放的聲音了。
海陀歸來,海陀歸來。
帶著傷痛和關於美麗的記憶。
行程記錄:
05:50德勝門919快車發車。
07:20到達延慶汽車站,包車
07:40經過下扳泉村
07:50下車,從啤酒溪山口進山
08:06瀑布岔路,右拐
08:17岔路,走右邊明顯上升的路
08:25岔路,走右邊較明顯的路
08:35岔路,走左邊上升的路
09:00啤酒溪埡口,面前三條岔路,左轉
09:22石門埡口
11:59無名山山脊營地,午餐20分鐘
12:59無名峰,小海陀前的最後一個山峰
13:22小海陀登頂
13:30在兩峰的鞍部遇到鳳凰的隊伍,約定一起下大海陀村,休息20分鐘
14:17大海陀登頂,下撤。
木吉他 200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