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游記。今年又有出游的打算。又回到攜程網來看。忽然有了把自己的游記和大家分享的衝動。06/19/2004
這次中國之行, 我有一種莫名的衝動, 一定要自己一個人背個簡單的行囊出去走走. 以前每年回到廣州, 大多數都是不停的和朋友相約吃飯喝酒, 回來後依然是空落落的感覺.
心目中沒有明確的目的地, 在旅行社訂票的時候, 給朋友打個電話, 朋友說: 去雲南吧. 坐飛機到香格裡拉, 到那兒了再給我打電話, 我告訴你怎麼走!
-------------------------------------------------------------
09/02/2003, 陰,陣雨
飛機在早上八點多就降落在中甸機場. 中甸是從去年正式改名為香格裡拉. 一下飛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朋友打電話, 打聽住宿的地方, 但朋友卻在開會, 沒有時間回答我, 我只問了一句: 打出租車到市區多少錢?朋友的回答很簡單: 20塊. 沒有人會騙你的.
剛走出候機廳, 和其他任何一個我去過的地方一樣, 馬上有一批司機模樣的人上前來, 熱情的讓人生疑. 經驗告訴我, 這時候我要裝成一個老油子, 眼裡不能有一點的猶豫和膽怯, 我從口袋裡抽出一根煙, 點上, 然後不緊不慢的和他們說: 都別忙, 讓我先抽根煙. 然後和他們聊些別的. 很明顯, 他們都很失望, 假期剛過,像我這樣自費旅游的人不多, 這個航班就我一個人是獨行俠.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落入狼群的羊, 連一個陪著挨宰的都沒有, 好恐怖呢.
我把煙一掐, 豁出去了, 隨便問其中一個司機: 到市區多少錢?"20! " 回答的很干脆, "真的嗎?" 我問."一直沒有變!"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的擔心純屬多余. 在後面的幾次租車和住旅館的經歷中才知道, 很多的服務都有了大家都知道的公價, 而且, 這兒是和黃山一樣, 是旅游的熱點, 人卻是一直都保持著那種樸素.
去雲南和西藏旅游, 完全可以放心做一個背包旅行者的, 特別是雲南, 很多的地方都有類似我住的青年旅館,裡面的住客大多是真正的旅行者, 他們不願意受到旅行團的約束, 行程隨時可能因為時間, 天氣和旅伴的不同而改變. 他們都特別的隨意和健談, 毫不吝嗇的和你分享他們的旅游經驗. 大家豪不客氣, 見面的時候熱情的打個招呼, 離別的時候只輕輕的揮揮手. 旅館的大門邊上一般都有一塊大大的公告欄, 希望結伴去什麼地方, 只需要寫下留言.
到青年旅社的時候正下著小雨, 住客大概都出去玩了, 院子裡顯得很冷清, 地上的鵝卵石被雨水衝刷出微微的光亮.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YouthMotel.jpg[/img]
再給廣州的朋友打電話詢問行程, 誰料到他給我扔下一句話: 你也是總出門的人了, 怎麼自己就沒有一點主見?登記好房間, 我就問旅館老板: 有上網的嗎? 老板領我到二樓的一個小房間, "你稍等," 然後對房間裡大聲喊到, "喂!有人要用用電腦!!!!!!!!" 他領我到電腦前坐好, 連接上線, "六塊錢一小時."
昏暗的燈光下, 依稀看到是一個女孩子還在蒙頭大睡. 我也管不了那麼多, 坐到電腦前急急忙忙的找有關的資料. 從來沒有那麼匆忙的出來旅游, 看了半天也沒有頭緒. 干脆什麼也不想, 先回房間把手機和照相機充電.
我租的是八人的大房間, 中央放著一輛半新舊的自行車, 進門的時候差點和一個瘦高的男生撞上了, 厚厚的眼鏡片後的眼神分明有內疚的神情, 急忙中我也沒有理他. 把電源都插上, 抬頭卻看到對面床鋪坐著一個也是一個瘦瘦的老外. 下意識想到: 難道出來旅游的都一定不能是胖子?還是旅途的勞累讓人消瘦下來? 閑談中知道他的名字是HAM, 新西蘭人, 半年前開始出游, 從俄羅斯進入中國內蒙, 然後經過新疆, 西藏, 到雲南, 打算從雲南到緬甸, 再取道東南亞回國.
"來香格裡拉多久了?" 我問.
"幾天."
"都去什麼地方了?做什麼了?"
"隨便走走, 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的" 他停頓了一下, "基本上, 在這兒沒有什麼好做的."
"感覺如何?"
"很舒服!" 他說這話的時候一點開玩笑的意思的都沒有.
這種什麼也不做的閑暇, 一直到我離開雲南的時候才可以理解得到.(待續)
中甸的旅館大多有自己的一個小酒吧, 青年旅社也不例外. 酒吧就在登記處的旁邊, 掀開門簾一看, 房間一分為二, 左面有一個不大的酒吧台, 只有四, 五張桌子, 空無一人. 右面卻是一個開放式的廚房兼休息室, 中央是一個火爐, 圍放著幾張長木凳, 牆角是爐灶, 牆壁被熏成陳舊的黑色. 火爐旁圍坐著幾個人, 除了老板, 服務員, 還有一男一女. 在以後的旅途, 我總看到像他們一樣的人, 一眼看去, 雖然我不能說出他們和別人有什麼具體的不同, 也許是眼神, 行為舉止,還有衣服上洗不去的旅行的痕跡, 都讓我過目難忘.
我剛開口問老板到什麼地方玩好, 那個女孩就用很純正的普通話對我說: “跟著我們上雪山吧, 中午就走!我們三缺一。” 當知道我是廣州人的時候, 忽然又用很流利的粵語和我說:“我們上梅裡雪山, 把兩個小日本甩了!” 然後還壞壞的笑一笑, “還有兩個重慶的漂亮妹妹一起去, 這樣你可開心了!" 本來說好中午就動身的, 但兩個漂亮妹妹卻一直沒有出現, 那個女孩, LILY,不停的給她們發手機信息。 原來她們是跑去買上雪山御寒的衣服, 因為找不到好看的,還在到處找。LILY有點生氣了,”出門了還那麼挑剔, 怎麼像是出來旅游的人?”
好不容易等到她們回來了, 急忙給司機打電話。 司機姓龍, 和他一起來的的是肖勇, 但大家都叫他犛牛。 “犛牛”在中甸是赫赫有名, 我廣州的朋友在我出發前也告訴我, 如果真的找不到門路, 就找他, 還給了我他的手機號碼, 沒有想到這樣就遇見了。
在這兒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提到過的這些人吧。
我廣州的朋友, 是我的高中同學,現在開著一家不小的廣告公司。 但無論工作多忙, 每年都要抽時間出去旅行。 幾年前幾乎也算是旅游頭條新聞的羅布泊探險旅游, 廣州是第一個團隊, 他也報名參加了。 去年他和北京神學院的一個傳教士去了雲南。 在中甸, 大多數的藏民信奉佛教, 但卻有三千多的基督教徒, 起源於從越南流浪而來的四個法國傳教士。(當時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藏民對宗教的虔誠的確讓人感動。和朋友一起到中甸的教士並沒有穿神職人員的服裝, 令人驚訝的是,當他們到達教區所在的村莊的時候, 卻有村民問他:你是神父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後, 馬上欣喜的發出只有他們特有的歡呼, 繼而相同的歡呼聲在村莊裡一呼百應,此起彼伏, 家家戶戶的門口, 窗前都站滿了心懷敬仰的人,然後慢慢的聚集在傳教士的面前。“他們期望得到他的教誨和祝福”,朋友這樣和我描述,"當時的情景,只有在電影裡才可以看到。那種莊嚴和崇敬, 讓人忘我。” 我很清楚的知道, 我匆忙中把原來到九寨溝的行程改為香格裡拉, 和我朋友的這些經歷有直接的關系。
當時他們的導游兼司機就是肖勇(犛牛)。我在投宿後的短暫時間裡上攜程網查有關雲南的資料的時候, 我就看到過他的名字。 有游客投訴他打人。LILY後來告訴我,他們確實有過衝突,具體情形我不記得了, 但最後犛牛說:你說我什麼都沒有關系, 但你不可以侮辱我們藏民!那一拳就是這樣打出去的。(待續)
就這樣有點稀裡糊塗的, 我就踏上了去雪山的路。 到了車上, 我才真正知道我們的目的地是梅裡雪山。
除了司機龍師父, 同行的還有前面提到的LILY, 小渝和小芳, 一對重慶的姐妹。
LILY 無論從身形和說話的語氣都完全不像是廣州人。萍水相逢, 大家很少會把私人問題問的很清楚。 言談當中我感覺她應該是生長在軍區大院裡, 因為偶然的機會自己出去旅游過一次, 從此喜歡上了那種感覺。這次也是一個人出游, 上雪山後也許就和我們分手, 自己到雪崩徒步旅行。她是一個非常干脆, 直接了當的女孩。 在梅裡雪山投宿的時候, 因為沒有房間了, 安排好小渝和小芳姐妹兩個後, 就只有一個房間了, 我還在猶豫著是否提出來的時候, 她倒是很大方的提出和我共處一室。那天晚上我們談論了很多, 喜歡的音樂, 更多的是分享旅游和攝影的心得。 她告訴我, 在我的房間裡那輛不起眼的自行車的主人, 那個瘦高的男生, 用圓珠筆在一塊布上面寫了四個字: 環游西藏。 在這兒, 什麼都是那麼不起眼, 那麼自然,沒有鮮花, 連出游的動機都很單純。
(照片說明:照片中的女孩就是LILY。這是我這次旅行中最喜歡的照片之一。旅游的全程天氣都是忽陰忽晴的, 所有的山峰都被濃厚的雲霧遮蓋。而那雲霧中的一絲亮光, 卻是那麼神秘而誘惑,和地上散落的寫滿經文的經幡都給我一種異樣的感動。)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Lily.jpg[/img] (待續)
因為小渝和小芳對衣服的挑剔, 很讓我們這些自以為很"灑脫"的"旅行者"不以為然。LILY和我都擔心將是和兩個嬌氣的女孩一起上路。其實我們都錯了。 她們已經出來兩個月了, 在昆明附近玩了將近一個月, 讓後坐公交車一路走到中甸來,雲南幾乎每一個地方都走遍了。衣服要漂亮, 每天要洗澡, 這樣的要求也不算過分吧?在後來幾天相處的時間裡, 她們和我分享了許多在雲南的見聞。 她們和我一樣, 更多的時候是對這兒的人更感興趣。去雪山的路上, 我們經過很多的小村莊, 都能看到沿街叫賣的小販, 懶洋洋曬太陽的喇嘛, 放學的孩子,放牛的村姑,都是她們特別喜歡攝入鏡頭的, 偶爾車子開的太快, 錯過了一些有趣的人, 她們總發出很可惜的惋惜。
照片說明:
[b]去梅裡雪山路途上看到路旁的小村莊。第二張右上角的是在此地到處可見的白塔。從塔的大小可以看出附近村民的富裕程度。 和寺廟一樣, 香火盛, 裝潢美觀的, 說明捐助的人多。任何宗教都如此, 人們總是把最好的奉獻出來, 如果最好的也是破破爛爛, 附近的人民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VillageDQ.jpg[/img]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VillageDQ1.jpg[/img]
[b]長江第一灣 2003年9月2日[/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DiYiWan.jpg[/img]
[b]河道彎彎 2003年9月2日[/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Wan.jpg[/img]
[b]白馬雪山 2003年9月2日[/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BaimaMoutain.jpg[/img]
[b]東竹林寺。 石獅。 2003年9月2日[/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StoneLion.jpg[/img]
[b]東竹林寺。從窗口偷看的喇嘛。2003年9月2日 [/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MonkInTheWindow.jpg[/img]
[b]金色的山頭。2003年9月2日 [/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GoldMountain.jpg[/img]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GoldMountain1.jpg[/img]
[b]尼西河,金沙江交彙處。2003年9月2日 。
河流有一條很明顯的江水分界線。金沙江的河水是黃色的, 尼西河的河水是綠色的。[/b]
[img]http://www.xqyzh.com/bill/images/2003/TwoRivers.jpg[/img]
到達梅裡雪山的時候, 已近黃昏。 遠處的梅裡雪山籠罩在濃霧和密雲中。1997年, 21位日本登山隊隊員, 在登山途中遇到不測,全部遇難。因此有了從此日本游客都不能看到梅裡雪山的近乎無稽的說法。 難怪LILY說不要和那兩個日本人一起來雪山呢。後來我到麗江的時候, 住宿在茂恆緣客棧, 老板還很得意的告訴我, 到她那兒住的客人,包括日本人, 後來去梅裡雪山, 都會遇到好天氣, 能看到山峰。
[b]梅裡雪山。 2003年9月2日[/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meilimt1.jpg[/img]
早早吃過飯, 她們都覺得累, 洗漱完畢就睡覺了。我卻留意到在附近有一個小酒吧。 早聽聞香格裡拉的酒吧於別不同,一個人慢慢的散步去了。 幾乎沒有路燈, 天還下著毛毛雨, 夜色深沉。 酒吧裡也是燈光昏暗, 靠近門口的台邊坐著幾個人, 其中一個看我來了, 起來招呼我。 我隨意的點了個“西藏紅”, 純粹是入鄉隨俗而已。菜單很特別, 像是手寫的, 每頁還都有一幅小小的哲理漫畫, 能感受到主人的用心。小芳告訴我在麗江的很多飯店都有留言本,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飯店, 旅館的主人總是和客人坐一起, 而不是總在櫃台後面, 只是在結帳的時候才笑臉相迎。 雲南麗江,香格裡拉地區成為旅游熱點, 風景固然秀麗, 但我覺得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所有的經營者都很用心的去培養一種氣氛, 讓人流連忘返。
-------------------------
09/03/2003 多雲
第二天醒來, 已是6點45分。 昨晚和LILY聊天快到一點, 臨睡覺前她還很得意的和我說, 從來都是睡六個小時就很准時的醒來, 我拍醒她的時候她還是睡的死死的。撩開窗簾看看, 梅裡雪山依然是被雲霧籠罩著, 觀景台上卻已經有不少死心不息的游客, 架好了攝影器材, 等待奇跡出現。 雖然不能看日出了, 但我還是按照往常的習慣, 清晨到外面走走。 每到一個旅游點, 我總喜愛在清晨和深夜的時刻漫無目的逛逛, 這個時候本來的生活氣氛沒有被喧囂的人群所湮沒, 路人也特別的願意和你交談。
旅館的街道邊上就是一個小小的集市。 除了一,兩家旅館,一個旅游紀念品商店,更多的是出售祈福用品的小攤。 燒一把松枝, 撒下一杯酒和一小袋無谷, 然後掛上寫有祈福經文的布幡, 就完成了整個祈福的過程。
[b]
我和農布永宗。 永宗是姓, 農布的意思是寶石。她教會我怎麼祈福。 我不信佛, 只因為聽了她說的一句話:來梅裡雪山一定要祈福, 掛上經幡, 每次山風吹動, 都是在為我和我的親人朋友祈禱。[/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qifu2.jpg[/img]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qifu3.jpg[/img]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qifu1.jpg[/img]
天氣不好, LILY決定放棄去雪崩徒步的計劃, 跟隨我們返回香格裡拉。吃過早飯, 去參觀飛來寺, 我們從原路返回香格裡拉。 相處的一天多的時間裡, 我們難得都坐下來[b]一起[/b]吃一頓飯, 總有人晚來, 或者早退, 或者中間走開一會兒。LILY總走開去買禮物, 紀念品, 我總找人閑聊, 小芳和小渝兩姐妹就不停的用照相機記錄下形形色色的人。 來雪山的路上停車奔子欄鎮吃午飯, 我跑去和一個雜貨店老板侃大山去了, 了解到當地居民原來多以砍伐樹木賣錢為生,犛牛肉7塊錢一斤, 面粉1塊5一斤, 大米也是1塊3左右。 老板正在建一個小旅館和飯店, 造價是10來萬。她們就取笑我,了解那麼清楚,是否想在這兒找個媳婦過日子啊?
[b]喝酥油茶。 09/03/2003。 梅裡雪山[/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megrandma.jpg[/img]
[b]搭便車的孩童。
山裡人搭便車的隨處可見。路途中不斷的有放學的孩子在向我們的車子招手。[/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boyontruck.jpg[/img]
[b]山村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 梅裡雪山。 09/03/2003
孩子手裡捧著的是剛從深圳寄來的舊書本和文具。 學校和孩子們都需要這些捐助。我們互相留下了地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給我留言, 哪怕是最微薄的一些捐助都是一片心意。[/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schools.jpg[/img]
[b]小芳在藏民家吃面條。 飛來寺對面人家。 梅裡雪山。 09/03/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fang_zang.jpg[/img]
[b]互留地址。 飛來寺對面人家。 梅裡雪山。 09/03/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sisterszang.jpg[/img]
[b]開懷[/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grandma.jpg[/img]
[b]大門內外。飛來寺。 梅裡雪山。 09/03/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megrandma2.jpg[/img]
[b]看看自己的模樣。飛來寺。 梅裡雪山。 09/03/2003
飛來寺裡遇到一個家藏民, 大約有十來人。 他們從很遠的地方專程而來上香。[/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yucamera.jpg[/img]
[b]藏家人。飛來寺。 梅裡雪山。 09/03/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zangfamily1.jpg[/img]
[b]藏家廚房。飛來寺。 梅裡雪山。 09/03/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zang_kitchen.jpg[/img]
[b]青稞酒。飛來寺。 梅裡雪山。 09/03/2003
前面的就是制作青稞酒的器皿。主人請我喝了一碗新鮮做的青稞酒。一個字來形容: 好![/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zang_jiu.jpg[/img]
[b]支撐水渠的石頭。梅裡雪山路旁。 09/03/2003
藏民房頂上都擺放有石頭,以免風吹刮走房頂的油氈。 還有圖片中的石頭, 都是沒有做過任何加工,凌角分明。估計在這兒建築工程師的飯碗要比那些石頭還危險。[/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stone.jpg[/img]
回到中甸已經是傍晚。吃過晚飯, 和Lily匆忙的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 《消失的地平線》。 這本書我也聽聞過,一直到回到美國後, 我才真正靜下心來閱讀。沒有去過雲南, 沒有去過香格裡拉的人如果看這本書, 也許一點感覺都沒有。 而我是那麼的入迷,太太甚至還調侃我:你的魂還在那個山溝溝裡吧?
點擊右面連接這裡閱讀《消失的地平線》全文。http://www.xqyzh.com/phpbb2/viewtopic.php?t=8399
剛踏入青年旅舍的門口, 就聽到從休息室裡傳來的歡笑聲和歌聲。小方桌旁圍坐著十個人左右,除了肖勇,老板娘,幾乎都是陌生的面孔, 但大家一點也不拘束。今天是老板娘的生日,啤酒,青稞酒和一點花生只是點綴,大家輪流唱歌才是正戲。老板娘顯然喝的有點多了,興奮的重復說著誇張的感謝話。 抽煙喝酒,嗓子全都是沙啞的,但都很用心的吼。 我沒有誇張或者調侃的意思,是在吼,很盡興,很盡情的吼。
輪到我的時候, 我腦袋裡忽然一片空白。 平常在聊天室裡人越多越敢唱的我, 那一刻卻找不到一首可以唱的歌曲。 那些深情款款的情歌,真的不合時宜。最後以老狼的《流浪歌手的情人》應付過去。
----------------------------------------
09/04/2003 難得晴天。
昨晚和小渝,小芳約好今天一早去松贊林寺寺。松贊林寺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寺廟依山而建,燦爛的金頂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之下,散發著攝人魂魄的宏壯。 我不敢用美麗兩個字來形容,只怕美麗二字在它面前太蒼白。
廣州有兩座名寺:光孝寺和六榕寺。光孝寺是達摩到達中國後第一個開壇講學之處。 後來六祖慧能因為一句妙答:“非幡動,亦非風動,而是心動” 而成為光孝主持。他的另外一句慧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更是家喻戶曉。
我家就在這兩座寺廟的附近,暮聽六榕鐘聲, 走出我家小巷, 即可看到光孝大門。生於六十年代,我們大多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但對宗教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漸濃厚,並非相信鬼神之說,而是宗教的智慧讓人折服。 只要有閑暇,或者心神不寧的時候,我都喜歡到光孝寺裡走一圈, 看看回廊上張貼的佛家短小偈語,或者在供奉六祖舍利子的殿堂旁邊的空地上和人閑談。 後來養成習慣,旅游或者出差的時候, 有機會到各地名剎,都只略略看看大殿,而走入後院,伙房, 與出家人攀談。偶有所得,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1997年出國前,心中有很多的迷惑和對未來的疑慮不能開解,有過尋找高人指點的念頭。身邊熟悉的朋友給我介紹過兩個“神仙”,一個在廣州的海珠區,一個在南通附近的小村莊。因為是朋友親身經歷,而非道聽途說,豈容我不信。見過這兩個高人,但他們的言語不能讓我信服。但也許是工科出身,我一直認為,不能證明有,我不能說是有;沒有證明無,我亦不信無。我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但總有很多的時候,非人力所能及,究竟有沒有什麼力量在冥冥中主宰或者影響著我們的命運呢?更讓我迷惑的是,在我和這些人閑談的時候,無論這些高人是真是假,只要我請他們指點迷津的時候,他們大多“顧左右而言它”。 難道“一切皆是緣,只是未到?” 我和我生命中的指引者依然是緣差一面?
扯的太遠了, 言歸正傳。
我們一行三人, 天色剛亮就出發了。 這些旅游熱點,一旦到了上班的時間,人群熙熙攘攘,寺廟變公園,難有細細品味的心情。
[b]松贊林寺 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temple1.jpg[/img]
[b]松贊林寺 辨經廣場 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songtemple1.jpg[/img]
[b]辯經是西藏宗教信徒進行學習的重要手段。親眼看到的場面,真是又熱鬧又好玩:場地上方,答辯者盤腿而坐,提問者揮拳掄掌,吼聲連連,動作誇張,真有當頭棒喝的架勢!據了解,辯經的內容相當廣泛,涉獵天文、地理、哲學、醫藥等方面。這與我們平時的想像大不一樣。
松贊林寺 辨經之一 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bianjin1.jpg[/img]
[b]松贊林寺 辨經之二 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bianjin2.jpg[/img]
[b]松贊林寺 辨經之三躲在陰涼中偷懶 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bianjin3.jpg[/img]
[b]松贊林寺 辨經之四09/04/2003[/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bianjin4.jpg[/img]
[b]待續[/b]
-------------------------------------------------
離開松贊林寺已經是中午。匆忙吃過午飯,准備自己包車去麗江。非常巧合,在大街上隨便叫停一輛出租車,竟然就是當天從飛機場帶我到青年旅舍的那位女司機。
一回生,二回熟,再次見面的時候,話也多了。
格桑拉姆的中文名字是羅麗萍。出租車牌上照片中的她,青春亮麗,和眼前的人判若兩人。多年前丈夫死於車禍後,自己獨力撫養著一個男孩。孩子已經上高中了,成績很好。供養孩子上學是她最大的心願。
談到再婚的問題,她也沒有回避。
“參經有過一個深圳的男人,經常來香格裡拉,大家也很投緣。但他不能來這兒居住,除了開車,我別無所長,我去他那兒,也是閑人。這事情也就這麼不了了之。”
她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十萬左右,即使負擔起四個老人和弟弟的生活,生活也還富裕。
我也能感覺到商業的氣息正慢慢的侵襲著香格裡拉,我問:喜歡現在還是喜歡從前?
“喜歡不喜歡也由不得自己呀!我們一天到晚在街上跑,看到的事情多了。現在的髒東西越來越多。”
我明白她說的髒東西是什麼。
“那些女孩子又年輕,皮膚又好,誰不喜歡?我朋友的丈夫,甚至我叔叔,都讓我碰到過,甚至還坐我的車。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就當沒有看見吧! ×× 以前的女朋友是從哈爾濱來的,如果不是家裡反對,他們都可能結婚了。” 說到這兒,她似乎下定決心了,“還是以前的日子好,以前的簡單,清淨。”
去過的很多地方,和朋友再說起的時候,大多是聽到抱怨,“和以前不一樣了! 現在人多的不得了!” 周莊,黃山,還有一些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地方,現在也無一幸免的在投訴的名單上。父輩和我們講述的世外桃源,現在已經面目全非,蕩然無存。 將來,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同樣的感覺呢?
[b]去麗江途中看到的一座不知名的山。遠遠望去,翠綠中點點嫣紅。直至車子在山中行走,才知道那些只是裸露的紅泥土!那些是過度伐木取材的痕跡。所幸已經得到控制。[/b]
[img]http://owen8.8u8.com/bill/Images/ljmountain.jpg[/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