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會議安排在西安,也就是說我可以見到一個已經分開5年的同學了,興奮,除了興奮還是興奮。飛機如期降落在鹹陽國際機場,出了大門,吳同學先叫出了我的名字,還是老樣子,身材、模樣都沒什麼變化,特別是劉總仍苗條如昨。吳同學小姐親自駕車,技術雖說不算嫻熟,但比起北京的小胖來說還要高點,特別是倒車技術(小胖別向我扔磚頭)。一路上自然會聊起同學們,所謂互通有無,所以我也了解了很多大家的近況。聊得很是興奮,一點也沒覺得旅途的疲勞,不知不覺到了吳同學的豪宅,進了家門,細心的吳同學已經把拖鞋和茶杯都替我准備好了,真是感動啊!吳同學的房子真是巨大,我一點也不誇張,給大家舉個真實的例子,如果我站在房子的東邊叫站在西頭的吳同學,她肯定聽不見,反之同樣成立,這樣大家可以自由的想像了吧。放了行李我們出去大吃了一頓韓國菜,為什麼要吃韓國菜呢?我也不知道,不過劉總告訴我小吳是“哈一族”;另外為什麼是大吃呢?因為劉總說他自己一天就吃了那麼一餐,而我早就被飛機上惡心的午餐折磨得快要昏過去了,至於吳同學有沒有吃早餐或者午餐只有問她自己了,但“大吃”一詞是她自己說的,嘿嘿,大家可以自由發揮一下。
飽餐之後,我和吳同學去了古城牆。西安的城牆保存得非常完整,現在仍可從城牆上的一些設施看出當年它在戰事中的作用。上了城牆,在寬闊的牆上騎著自行車,可以環顧西安城的東西南北,夜色中、燈光下、人潮裡、車流中,古城西安散發著自身特有的魅力。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五千年的古城西安,站在城牆上立刻讓我覺得嬌小的身軀變的高大,頭頂蒼天,歷史的長河如流雲般一幕幕的翻過,耳邊古戰場的撕殺聲變成了現在的車水馬龍,歷史的畫卷不斷的翻卷著,從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到秦唐強大的國力,全部都濃縮在古老的城牆中,沒有吳同學的拍打,我會一直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去西安博物館溫顧歷史知識。下了城牆,去的是位於城正中心的鐘樓,經過幾千年的風雨滄桑,鐘樓仍巍然屹立。鐘樓後面的小吃一條街更是人聲鼎沸,生意火暴,各種各樣的西北小吃在這裡都可以吃到,走出這條煙氣沉沉的弄堂,才知道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了。回到家中,劉總已經開始了他在聯眾上的游戲,但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時間一起又出去小吃了一頓,這回吃的是“老蘭家烤肉”,嘻嘻,真好吃真的很香,可惜我那時實在是太飽了,否則的話又會是“大吃一頓”。
第二天,吳同學不辭辛勞的陪我去了她已經去了N次的秦佣。整個秦佣背靠著大山,山上雲霧繚繞。親眼見到的秦佣和電影裡電視上的一樣,高大、威嚴、肅穆,眼前的一切真實的讓人無法相信這些東西居然在地下深埋了幾千年。一號坑是最早建設也是規模最大的,空曠的大廳裡矗立著幾百尊秦佣和戰車,即使這樣展出的東西還不到整個秦始皇陵的10%,而且據介紹,國家在未來30-50年都沒有開發秦始皇陵的打算,古代的人是如此聰明,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超過了現代人,如果考古科技不能更加的先進,那麼很多東西都只能永遠埋在地下。秦始皇陵建在儷山上,站在儷山山端,山上山下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漫山遍野都是掛滿了石榴的石榴樹,綠中透著紅色的果實不僅告訴人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還證實了一個傳說,那就是儷山真是塊風水寶地,難怪秦始皇會把自己死後的家安在這裡。
回到西安,去吃了陝西的名吃—羊肉泡和肉夾饃,這是我已經等了兩天的東西。我和吳同學早就飢腸轆轆,風卷殘雲般的清掃著每一道菜,桌子上就只聽到老劉一個人的聲音,我們倆忙的根本沒時間說話。最後上來的羊肉泡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但是很可口,也很合我的口味,還有肉夾饃也巨好吃,上飛機前我還帶了四個肉夾饃(我就是邊吃肉夾饃邊寫這些的)。拍著飽飽的肚皮,去西安的高科技園兜了一圈。
第二天,我一個人去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從藍田人開始一直到鼎盛的唐朝,從人類的生活用品、勞動工具、戰事工具、到後來的錢幣、宗教,陝西的土地記錄了幾千年來歷史的演變。巍峨的大燕塔下是玄藏取經回到長安翻譯經書的地方,在千年古樹的辟護下顯得寧靜而神秘。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要離開西安了。吳同學和老劉想的很周到,派了車來送我,而且還叮囑司機一定要送我上飛機,另外還送我很多陝西的土特產,令我非常感動。這次去西安收獲很大,希望同學們有機會到西安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