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將近,公司組織活動,得以到井岡山一游。上海飛往南昌的航班原定17:05起飛,據說是空中交通堵塞,延誤了40分鐘。飛機起飛後約一小時,到達南昌昌北機場。
旅行社的導游在機場接機,金龍中巴沿昌(南昌)九(九江)高速南下過贛江八一大橋進入南昌市區。
入住酒店之前,在憮河邊的一家飯館用晚餐,嘗到了江西菜的辣。不管是雞鴨魚肉,一律剁碎了加辣椒加大蒜烹炒,以後的飯頓頓如此。好在我嗜辣喜蒜,飯量增加不少。
飯後聽當地導游介紹,去紅谷灘開發區參觀了據說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此類城市景觀求大求洋,與城市文化底蘊和周圍環境並不協調,實在乏善可陳。
乘車在南昌市內穿梭來回,數次經過三大名樓之一的滕黃閣。現在的建築為1984年所建,且已被上下八一大橋的高架道路包圍,已經難覓當年落霞孤鶩的意境。當晚宿南昌錦峰賓館。
翌日上午開始向井岡山進發。8:45離開南昌,金龍車沿贛粵高速公路南下。贛粵高速南北縱貫江西全省,北起九江,經南昌、樟樹、新余、高安、峽江、吉安、太和、贛州等地進入廣東境內,基本與京九鐵路並行,全長約650公裡。南昌至吉安約220公裡,沿途可見江西中部的平緩坡地遍植水稻,一派田園風光。公路路況極好,但車輛寥寥,兩邊也少見工礦建築,江西的經濟狀況可以想見。
車行江西紅土地,車內播放著當年的紅軍歌曲。一曲“十送紅軍”,勾起我對父親的深深懷念。老父當年戴罪發配江西,先後在鉛山、新建等地勞動改造。平反返滬後,父親常常哼唱江西小調。“十送紅軍”曲調凄楚悲涼,寄托了我對父親的緬懷和哀思。
中午時分,車由贛粵高速吉安縣出口轉入319國道繼續西行。319國道東起廈門西至成都,吉安到井岡山一段約為150公裡,下午一時半到達楠木林景區。楠木林景區是319國道的一個休息站,許多過往旅游車輛在此用餐,倒是沒有什麼人進景區游玩。午餐後,見路對面有漂流可玩,於是買票參加。漂流全程約3公裡,谷不算幽深,水亦不算湍急,只當是長途行車中的小小休息。
過了楠木林,道路開始向上爬升。車輛動力不夠,關閉了車內空調。好在打開車窗涼風習習。319國道大部分路況不錯,有幾段由於與泰(泰和)井(井岡山)高速公路的工地相交比較難走。到明年泰井高速通車後,到井岡山的交通將大大改善。
下午3點半,終於到達井岡山茨坪。井岡山位於羅霄山脈中斷,諸峰呈蓮花狀,而茨坪則是蓮花的花芯。入住茨坪的長青賓館。井岡山的賓館規模都不大,最高級的也只是三星。長青賓館是西式風格的小樓,黃牆紅瓦,雅致簡潔,沒有外地小賓館常見的粗俗之氣,實為難得。
進房間稍事洗理,隨即上車前往黃洋界哨口。黃洋界離茨坪16公裡,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五大哨口之一,因毛澤東的詞賦“清平樂 井岡山”中“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之句而名揚天下。上得哨口,果然山勢險峻,氣勢宏偉。在哨口可以遠眺湖南炎陵的山川田陌。哨口上有朱德題詞的界碑,有當年紅四軍駐軍的營房和朱毛帶領紅軍挑糧的小道。到了黃洋界,方才領悟到當年紅色政權之所以能夠在井岡山立足割據的地利。
次日上午傾盆大雨,就近參觀了茨坪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人的舊居和紅四軍的辦事處等。想起毛澤東的詞句:“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茨坪小城在群山環抱之中,氣候宜人,環境整潔優美。街道旁栽種的高大杉樹,樹齡估計在百年以上。市中心的挹翠湖公園,有高大的井岡山山體作借景,清秀玲瓏而又見氣勢。茨坪應該是一個作短期修養的好地方。
10時許,出發前往井岡山五龍潭景區。五龍潭實為一條向下傾瀉的山澗,層層跌落,形成數個高低不同的瀑布,最高一處瀑布落差達60多米。景區的入口在山上,沿山中小道逶迤向下進到谷底,沿途欣賞山澗、瀑布和郁郁蔥蔥的群山。由於大雨,水勢浩蕩,聲響震耳欲聾,山上樹木青翠欲滴。山谷幽深,空氣清新,真可謂蕩滌俗塵,樂而望返。到達谷底之後有纜車回景區入口,免除了爬山的辛勞。
中午在五龍潭景區門口用餐,用餐完畢即登車返回吉安,井岡山之旅就此告一段落。回吉安途中參觀了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此館為90年代所見。當晚宿吉安。
次日返滬的飛機起飛時間為晚上10:20,吉安並無值得一看的名勝,只能在青原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寺廟游覽了一下,吃了農家飯,下午回南昌到機場等飛機起飛。
這次井岡山之旅,名為四天三晚,還是飛機往返,實際上在井岡山僅住一晚,白天在井岡山的時間加起來不足10個小時,連井岡山最主要的景點五指峰(100元人民幣的圖案)也沒有去,實在遺憾。
不過,不管怎樣,總是去了心中的井岡山。來年有機會我還要再來,欣賞那滿山的紅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