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井岡

作者: anne110

導讀盛夏八月,頂著烈日,我們這一批新世紀學生們的心在飛奔,只為趕往那綿延的五百裡井岡,去親眼目睹那個紅色的革命搖籃。想像中的井岡是燎原星火,是剛強的像征,而實際上,她也用有綠嶺奇潭,涓涓清泉,都說井岡山是“紅色”和“綠色”的,“紅”是在於毛澤東、朱德在此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而“綠”則自然是指那良好的生態環境,於是在兩天中,我們 ...

盛夏八月,頂著烈日,我們這一批新世紀學生們的心在飛奔,只為趕往那綿延的五百裡井岡,去親眼目睹那個紅色的革命搖籃。想像中的井岡是燎原星火,是剛強的像征,而實際上,她也用有綠嶺奇潭,涓涓清泉,都說井岡山是“紅色”和“綠色”的,“紅”是在於毛澤東、朱德在此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而“綠”則自然是指那良好的生態環境,於是在兩天中,我們便穿行在“紅”與“綠”中。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我們到達井岡山後的第一站,沿著“49+60”,在兩個含有特殊意義的台階上步行,到達頂端後,“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躍入眼簾,在“死難烈士萬歲”的題詞下,無數來此瞻仰革命先烈的人們,懷著無比虔誠的敬意,獻上花籃和花圈,15744位烈士的名字雕刻在紀念堂內,帶給人們的只有尊敬和懷念,試著尋找與自己同姓的烈士,表達一下心中對革命先烈的感激之情,當然也有沒找到的,於是,便指著那塊無名碑,自豪地說:“一定是在這裡。”走出紀念堂來到碑林,是169塊名人的墨跡而雕成的碑文,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竟還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題詞!再往上,預示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標志,高高聳立。小英雄潘冬子,站在碑前,雙目望著遠處,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祖國的明天和將來。再走近雕塑園去看看,19座不同風格的井岡山鬥爭英烈雕塑,栩栩如生。極目眺望那被稱為最值錢的山峰——五指峰,感覺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山巒之中,無法把自己獨立開來。心中有這樣一個聲音:英烈們,這裡有青山為證,映山紅映襯,人民永記,你們不朽,浩氣長存!

黃洋界作為五大哨口之一,永久的記錄著1928年8月30日的保衛戰。黃洋界海拔1430米,是井岡山的天然屏障,山勢嵯峨,峰巒峻拔,站在黃洋界上舉目遠眺,只看見遍地雲霧,白茫茫的雲海淹沒了群山的山巒,只留下最高的峰尖,像是大海中的點點島嶼,那飄動的雲海真可謂是“靜如練,動如煙,輕如紗,白如棉”,導游介紹說,當年,紅軍就是在這裡,已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擊退了敵軍四個團的圍剿,更奇妙的是紅軍僅有一門迫擊炮和三發炮彈,兩發因受潮未響,第三發經紅軍戰士們用手摩擦消除潮濕後,終於打響,敵軍連夜逃跑,以為紅軍主力已至,上演了著名的“空山計”,在山頭,我不禁吟誦起了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消遁。”再看看那用來挑糧的小路,我在想,先輩們挑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革命、人民的前途和命運。

第二天旅途的中午,我們的車駛入了一個叫做大井的村落,這裡,群山環抱,綠樹成蔭,來到大井希望小學門口,我們紛紛下了車,與這裡的孩子們交流。這裡的孩子們開朗、純樸、熱情、好客,不一會兒,我們就打成了一片。他們熱情地向我們講述那兒的生活、學習狀況,和將來的願望,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是一個名叫周仙鵬的小男孩,他告訴我們說他想考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我們都為這樣的孩子有如此之大的決心而感嘆,更在心底默默地祝福他們能夠如願以償,短暫的交流後,我們將隨行攜帶的衣物等贈送給了他們,願能給他們一些幫助和鼓勵。出了希望小學,我們輾轉來到了紅軍舊居。舊居十分簡陋,除了床、椅、桌這些生活必需品之外,就沒有別的家具了,而且,每間房間只有小小的一扇窗戶,又陰暗又潮濕,條件的艱苦是可想而知了,就是在這裡,先輩們偉大的革命思想日益醞釀而成。此情此景,給我們的觸動很大,先輩們創業時的艱難,讓我們體會到了如今生活的幸福和優越,在舊居門口,有照相點的人忙於兜售“紅軍裝”,但是,我始終覺得,在這一時刻就算是穿上“紅軍裝”,還是無法使自己像紅軍,人們心靈深處的那份東西,是我們一般人,永遠比不上紅軍的,這一點,相信每位到過井岡山的游客都會有同感。

有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少了些靈氣,在井岡山則不會有這種遺憾,因為這個以山水聞名的旅游勝地也是“瀑布的世界”。泉水流過光滑的岩石,蒙上了清澄透明的面紗,沐浴在霏霏雨霧中,頓覺清涼。還沒有見到彩虹瀑布之前,便聽到一種隆隆的聲響,當看到彩虹瀑布時,剎那間,我便陶醉於這井岡山的“瓊林仙境”之中。當瀑布在眼前時,只覺有千軍萬馬飛奔過來,雨霧迎風飄飄,撲面而來,打濕全身,輕勇的碧水陡然飛躍正前方的那塊岩石,從百米高處直瀉而下,似銀龍出海,只可惜,我們未能看見彩虹,但光這山這水,已讓我們如旅仙境,閉上眼,耳邊是飛瀑與流泉,合奏的美妙交響,頓覺自己的渺小。驀然間,心中湧出彩虹般的憧憬,我的心也就跟著水汽一起蒸騰、飄揚。

在回上海的火車上,我想起了“請茶歌”和“十送紅軍”,想起了井岡山善良純樸的老區人民,想起了井岡山的山山水水。希望將來能用自己的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好,讓更多人能游覽更美的井岡山!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