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三清

作者: 筱瀟

導讀第一次聽說三清山還是今年五一,好友從北京跑來去那裡游玩了兩日,回來後便贊不絕口,耳濡之間,好奇與期盼暗暗漸生,沒想到願望的實現竟隨公司outing的組織轉瞬來臨。雖然決定的行期改了又改,雖然錯過了杜鵑花開的時節,但這些並不會影響積攢下來的期待和最終擁有的精彩。經過一夜火車,凌晨時分抵達上饒。在略微顛簸又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我們從導游的口中得 ...

第一次聽說三清山還是今年五一,好友從北京跑來去那裡游玩了兩日,回來後便贊不絕口,耳濡之間,好奇與期盼暗暗漸生,沒想到願望的實現竟隨公司outing的組織轉瞬來臨。雖然決定的行期改了又改,雖然錯過了杜鵑花開的時節,但這些並不會影響積攢下來的期待和最終擁有的精彩。經過一夜火車,凌晨時分抵達上饒。在略微顛簸又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我們從導游的口中得知了:玉山縣,冰溪鎮,玉玡河這些美麗質樸的名字,就像眼前隨著山路彎轉環繞的河水,清澈通透干淨而又純潔。從名字上來看,這裡就是一方純樸的土地,那深藏其中的三清山呢,想必也該是靈秀雋美的吧。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之後,終於來到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三清山腳下。向上仰望,山峰的輪廓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仙氣逼人。纜車像飄浮的氣球在山間緩緩移動。經過一個小時的排隊等候,我們也坐上了這裡號稱亞洲最長的索道。游走在群山之中,身下是延綿蒼翠的山谷,眼前是漸近的繚繞雲霧,整個身心不禁融化在這一片山氣之中。纜車足足走了四十分鐘才到達終點,這裡是山中的一處平台,棲身的賓館就坐落於此。回望身後蒼茫山影,抬頭遠眺縹緲仙境。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設置相機把所有美景真實完好地攝入鏡頭。

安置好行李,便來到山裡最小的一處景點:萬壽園,短短的七百米行程暗藏玄機,各處千姿百態的奇松怪石都有著或形像貼切或充滿想像的來由,每當聽過導游的一番解釋之後,恍然稱是間,除了感慨發現這些景致的專家能有如此豐富想像力之外,更對造化自然的神奇產生由衷贊嘆。

午休過後開始游覽三清山的精華之一:西海岸。早就聽說那裡的風光讓人稱奇震撼,要是運氣好還能遇到雲海,不禁暗自盼望能下場雨,好看看雨過天晴的壯美雲海。也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太強,也許是山裡的天氣本來就變化多端,中午時還好好的天,忽然間風雲驟變,剛出發的我們還沒走到西海岸就遭遇到突襲而來的山雨,氣勢洶湧得讓人無處躲藏。披上臨時的塑料鬥篷在雨中躑躅前行,狼狽卻也有種淋漓的痛快。雨中的三清山包裹在茫茫水霧之中,朦朧中隱現著綽約玲瓏的風姿。漸漸雨小了,太陽卻並沒有如我所願地立刻露臉,而老天像是沒下過癮,持續地陰沉著,還時不時地散落一些雨珠。山間的霧氣更重了,走在西海岸的高空棧道,滿眼盡是茫茫的白色,偶爾能看見幾棵松樹在白霧的背景下勾勒出奇特的造型,而遠處的山石卻只能在想像中浮現。一路行來,一直盤旋在腦海中的便是“山色空蒙雨亦奇”這句話。雖然沒有見到期待中的雲海,甚至連遠景都未曾看到,不過“雲中漫步”的真切體驗也算是難得而幸運的吧。

走過長長的雲霧海岸線,開始攀爬三清的至高點玉京峰。沿著山路拾階而上,連續的石階雖不陡峭卻足以讓人氣喘。在蒙蒙的水氣中埋頭前進,早已分不清臉上濕漉的是汗水還是霧水。為了不讓自己懈怠,不曾停歇地奔走,因為向往登頂所以堅持向前。終於,在沉重的雙腿快要支持不住期待的信念時,峰頂咫尺眼前。踏上“德配天地,三清福地”的巨石,興奮與豪情油然而生。凜冽的山風撲面而來,把汗水和疲憊在瞬間蒸發,一種透心徹骨的涼意濾過全身,望著四周依舊白茫茫的雲霧,征服過後的平靜悄然浮上心頭。

下山的時候,霧色減淡,遠處的山逐漸變得清晰,而那邊的天空正是一片明媚,看來在這裡,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境況還真的並非偶然呢,或許三清山的風韻就隱含在這“倒是無情卻有情”的變幻之中吧。

當晚,在賓館裡經過了三輪殺機四伏勾心鬥角懸念迭生的殺人游戲後,三清山之夜就在一屋子人紛嚷的評論分析中混亂收場。回到房間拉開窗簾,皎潔的月光映射進來。窗外,整個山脈都在酣然沉睡,純淨的月色是它均勻的呼吸,平靜柔和,脈脈溫情。而連接在山峰之間的索道上停運的纜車像是掛在晾衣繩上的彩色襪子,在寧謐的夜色之下愈發顯得可愛。

清晨,推開窗,遠方的山清晰可見,縹緲的雲霧漫射出熹微的晨光,如同錦帶般環繞在山間,恍惚中讓人以為看到了神話中的仙境。

上午游覽了此行的最後一個景區南清園。這是山中最大的一個園子,擁有更多奇異的山石,姿態獨特,各具風情。

午飯過後隊伍便下山了。回到山腳下,久違的熱浪不禁讓人懷戀起山上涼快舒爽的空氣,避日遮天的樹蔭,然而那個寧靜和諧的世界卻只可能隱藏在深山之中,但是它那種不張揚的美麗卻可以作為回憶給現實帶來一絲清涼。

2004/7/5 晚22:33


精選遊記: 三清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