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的登山客在登山過程中極易陷入神智不清的狀態,在通往珠峰的登山道路上,常能見到大批大批登山客的死屍,看上去令人心驚肉跳。
近四十年來,雖有六百人成功登頂,六百人喪生,但仍阻擋不了後來的無數登山者蜂擁而來。雖然登山死亡人數過半令人心驚肉跳,但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登山人仍舊源源不斷。
一度令人敬畏的珠穆朗瑪峰如今已經快成為“旅游聖地”,盡管這麼多年來,全世界有不少人死在那裡,但是,可以預見到的前景是,這座山一定是越來越“熱門”的國際山峰。
根據尼泊爾旅游部發布的新聞公報,在去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的登山季節中,至少有來自十七個國家的四十個登山隊伍准備攀登喜馬拉雅山脈的十九座高峰,其中法國隊和墨西哥隊將挑戰世界最高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的珠穆朗瑪峰。
一九五三年之後,珠峰就開始在國際上搶手,現在的珠峰,已經是人來人往的景像了。
自從一九五三年新西蘭登山家希拉裡和他的尼泊爾向導天金諾格成功登頂後,珠穆朗瑪峰已成為世界登山家的終極目標,挑戰者絡繹不絕。
一九七八年梅斯納和哈貝拉兩人又成功地做到不用氧氣面罩登頂後,攀登珠穆朗瑪峰更成了時髦運動,躍躍欲試者大有人在。
職業登山家希望征服世界最高峰以大幅提升知名度,好得到贊助者從事新的挑戰;業余登山者純為興趣和圓夢的激情,也一古腦兒地奔向珠穆朗瑪峰的懷抱。
由於向往者眾多,生意眼光獨到的不少國際旅行社干脆辦登山團招徠游客,像德國就有旅行社打著“本世紀最後冒險”的招牌,登山一趟收費五萬到十萬馬克,這種收費據說是能夠保證團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數字。
前來登山的許多人都帶著衛星電話,打算登頂成功時,在現場和家人親友通話一同慶祝;曾經有位三度參加登山團的紐約婦人更是引人側目,一九九三年她初次登山時還帶著九歲的兒子和女佣,去年她第三度參加,行囊中除了兩台手提電腦、錄影機、數位攝影機、光碟機等重裝備外,還有咖啡機和四個復活節彩蛋。這些“行頭”真讓人看上去哭笑不得。
盡管國外的不少旅行社對自己的客人都下過保證,保證大家都能夠登上峰頂,但是極端嚴苛的高山環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受得了的。
根據專家的說法,從山麓到五千三百三十七米處的基地營,山路雖也艱險,但還算輕松,一般人多能應付。但是危險的事情還在後面。
登山人來到七千米以上的時候,人體就因為缺氧導致大腦反應遲鈍而產生幻覺,就算運氣好能走到七千九百五十五米處的第四營地,此後的登頂之路更加艱險。
一般人這時已需要使用氧氣罩輔助呼吸,否則,登山者走不了三十米。在這個時候,登山者體內水分極度減少,呼吸困難,腸胃機能下降而覺飢渴,加上紅血球增加,血流緩慢,肢體容易凍傷,還有不時襲來的睡魔,登山人如果稍微疏忽,順從了自己身體的需求,很可能就此長睡不醒。尤其是在八千米以上的死亡區,溫度已是攝氏零下三十五度,冷到把雪融了煮壺茶需要兩個鐘頭。
而且,珠峰地區的氣候也變化激烈,不時會出現有如轟炸機起降時的暴風突襲而來,登山者即使登頂成功,下山的時候也可能遭遇風暴、雪崩而命喪高峰。國際上一直有有關的死亡報道但是大多數人似乎無動於衷。
事實上,國際互聯網上的珠穆朗瑪峰網址幾乎每天都有相關資訊發布,內容不外是峰頂風雪肆虐,多少人不幸遇難等等;在德國“Stern”周刊前幾期所做的珠穆朗瑪峰頂山難圖片故事專題報道中,多次出現在皚皚雪地上裹著鮮艷登山服的屍骨,叫人觸目驚心。
從希拉裡登頂到今天,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不過六百人,不幸遇難的也差不多是這個數目。盡管如此,世界各國登山愛好者到珠穆朗瑪峰,登山的熱潮仍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