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陽朔縣城很小,景點我想只有“陽朔公園”和西街了。陽朔公園門票9元,我們的當地導游領著我們從後門進去的,故而省了門票錢。公園很大,被四周的山環繞著,到處是樹,因為綠化好,空氣好,公園幾乎成了中老年人們散步鍛煉打牌的好去處。園內有坐山登上可俯瞰全城,高倒不高,可我爬得也氣喘。從山頂望下去,樓房平房參差不齊,這裡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車水馬龍。陽朔是個沒有被工業喧囂所籠罩的大自然的饋贈,正如我後來親眼所見的那般。
西街是晚上去逛的。人很多,老外占了4成。這裡的每個攤主都能操幾句英語,討價還價不成問題,而且可以發現這裡的口語培訓班也比比皆是,西街上的英語普及程度真不亞於內地的大城市呢。西街上還有好多小酒吧,印像比較深的是一間“月亮下的咖啡屋”,很應景的名字吧。跟護士姐姐就是在那兒聊了一晚上,不過他們的奶昔實在難吃。漫步西街,你就不由自主地陶醉在那中西合璧的誘人香味和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去了。
2、遇龍河景區離陽朔縣城不遠,很多人都騎單車去的(租車5元/人/天),且都是捷安特,性能很好。這裡的雙人單車很風行。我跟張導游就騎的這種。她在前面掌握方向,踩剎車,責任重大哦,我在後面只要配合她踩踩踏板就行(不踩也不礙事的)。於是我把這麼省力的運動機會讓給媽媽,可她居然嫌車身太長不敢騎,全浪費了我的一片孝心,結果便宜了我一把,嘿嘿!
我們從“雙龍遇”開始漂,經過11個水壩到工農橋止,全程歷時3個鐘頭,漂得很過癮(60元/人)。那天太陽不是很大,坐竹排行於水上很涼快。竹排很長很寬,前面還可坐人,後面可以放單車,中間偏後是兩把躺椅,上撐大太陽傘,可升高放低。撐竹排的師傅們都是專業出身,水性極好,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安全問題。下水壩時,水花四濺,有點小刺激,千萬記得抓好你的鞋(穿著更好),不然很可能被水衝走。遇龍河人稱“小漓江”。傳說當年有一個秀才上京趕考,途經此地卻過不了河,哭了七天七夜,結果感動了玉帝,派龍女下凡助他過河,因此得名“遇龍河”。河水較漓江清,水流也較緩。所以最好下去游一游。我在水淺的地方游了游。第一次下河游泳還是很緊張的,不敢離竹排太遠。底下的水草還挺拌腳的,千萬得注意。聽師傅說遇龍河最深處8米,游泳選擇水深最好是1.6-2米為宜。
坐在躺椅上,兩岸皆是青山綠樹,滿目蒼翠。陽朔的山不是連綿起伏的,而是直直的突兀而起,但它們並不生硬,卻婀娜多姿,頗具靈氣。你會發現那些山像小狗,像駱駝,像狗熊,像海獅。當地人說“三分相像,七分想像"。任你怎麼看怎麼想,它總有點像什麼。
上岸時已近中午。工農橋碼頭泊船居然還要游客付人頭稅,我和媽媽兩個人,又去了趟廁所,共被索要了5元,真是巧立名目,可惡之極。媽說出門在外不要與人口角,只好忍氣吞聲了。我們接著往“龍門水岩”去。龍門水岩景區在月亮山對面。我們在景區入口處吃的農家飯。菜蔬倒是新鮮,可廚藝不佳,有點可惜了那菜。倒是那盤田雞肉,嫩嫩滑滑,好吃極了,這野生田雞的美味可不是城裡的牛蛙可以比擬的。可吃過以後還是覺得罪過,幸好我們那兒市場上看不到公然賣田雞的,不然豈不經常要受良心折磨?
言歸正傳說“水岩”。龍門水岩似乎還有待開發,也正因為它沒有過多的人工雕琢而顯得更真實有趣,在裡面轉了一圈跟探險似的。洞口很小,要撐船進去。水路不長,五六分鐘吧。我們人手一盞應急燈,頭戴安全帽,腳沓拖鞋(防滑的,由景點提供),像個礦工似的。上了岸打開燈便開始“跋山涉水”了。洞裡都是鐘乳石,西游記裡的人物這裡都有copy版,再經導游一解說,更像那麼回事了。給我印像很深的腳底下踩過的一塊石頭,叫“人腦”,還有腦溝和褶皺,特像!!!洞裡還有洗泥浴的池子。可我們一行除了幾個老外沒人進去玩那個,還是老外比較灑脫,我們都嫌沒法換衣服。洞裡還有一奇特的泉眼,不大,可清亮透徹,映得底下的石頭清清楚楚的,在黑色的岩洞裡仿佛是顆夜明珠。聽導游說,那是聖水,於是我們都去嘗了一口,微甜。再往深裡走,有幾處瀑布,下雨後水還會大些。我們的參觀以最後一個深潭結束,然後沿原路返回。我問導游,沒有其他出口嗎。她說有,但要走兩天兩夜才能走到。因為整個岩洞貫穿了八座山。又坐小船低頭哈腰才出來,重見天日,豁然開朗。我們的歷險結束了,很有趣。
3、興坪游漓江(7:30-10:00 a.m)
興坪一帶的漓江最出名,你可知道“20元”人民幣背面的桂林山水就取景於此。一大早我們就從汽車站往興坪去,票價5.5RMB/人。到了後找了艘私船,船價是40RMB/人。早晨載客游漓江是船東的副業,賺外快而已。清晨和上午9點以後就干本職工作——打魚。他說他那天早上還打了條30斤重的鯉魚呢,真是水深魚肥啊。船不算很大,我們一共四人,都坐到外面甲板上了。迎風破浪而行,青山綠水相伴,一個字“爽”!船東還向我們介紹沿途各個景點,什麼 “神女梳妝”、“九馬畫山”、“猴子看月亮”等等等等。說起那“九馬畫山”很有意思,它像一副潑墨山水畫,據說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總共九匹,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出來的,而能看出九匹馬的就是狀元了。我們幾個看來看去只看出5匹,看來資質不夠啊。還是那句老話“三分相像,七分想像”嘛。
4、“世外桃源”是我覺得去的挺不值的一個地方。廣告牌上打著4A級景區,心想一定得去瞧瞧。世外桃源是台灣人投資開的,應該算是個文化公園吧,裡面的人文景觀比較多。進去也是先走水路游“燕子湖”。途中會經過侗、壯、苗、瑤四個少數民族的寨子,還可以看到他們的歌舞表演。比較有意思的是一個原始部落(哪個族的我搞不清了)。岸上的野人會冷不丁冒出來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跟你打招呼,千萬別嚇著。導游教我們說“八邁”是他們語言中“朋友”的意思。於是我們一船八邁八邁地大叫,很是熱鬧。這些野人不論男女都圍著皮裙,皮膚黝黑,頭發長長,看到他們真感覺回到了遠古時代。還有他們的圖騰也讓人深思,古老的文明是一團謎。上岸後就參觀和“桃源”有關的人和物了,於是少不了陶淵明,他的生平,他的子孫,他的大事記還有最重要的他那些流傳至今的詩歌。
5、“銀子岩”聽說比桂林的蘆笛岩還要好看,我沒去蘆笛岩,所以無從比較。銀子岩很大很深很高,三層吧,已經開發了2000多米。洞內打有各種顏色的燈光,映村的鐘乳石格外漂亮。尤其是一些鐘乳石在燈光照射下顯在潭裡的倒影,讓你感覺既像是海市蜃樓又像是海底世界。潭水的清澈讓你分不清哪個是真像哪個是假像。全程看下來要兩小時。
6、龍脊梯田
我們跟旅行社去的,連來回車費加門票每人120元,感覺被宰了。可出門在外,哪有不挨宰的,盡量少挨幾刀就不錯了。龍脊離陽朔好遠,來回7個小時。那山好多好深,我們一直圍著山轉,但總也看不到頭。腳下始終始終有淙淙的山溪,5米見寬,也看不到頭,不知疲倦的淌著。溪水很清,溪石可見。山上時常可見“高山飛澗”或“高山流水”,正因為有了水,那山才顯得生動起來。進了大寨入口開始爬山,有名的龍脊梯田才初見端倪。吃過午飯我們才爬上山頂,極目遠眺,蔚為壯觀。水稻剛剛插上,遠看梯田像綠色的流沙。你可以想像一下到九月豐收時會是怎樣一番激動人心的景像啊。
還有個情景給我印像很深。當地的少數民族婦女帶的一種很大很沉的銀耳環。沉的把耳洞墜得老大,比小手指甲還要大點,還蕩啊蕩的,看了真揪心。他們的頭發也留得很長,黑黑亮亮在前額綁成發髻再蒙上頭巾,很是特別。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啊!聽說陽朔有很多百歲老人。也難怪,依山傍水,在如此優美清新的環境中生活怎能不延年益壽呢?所以陽朔人真是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