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村居女主人帶我們看了一下房間,在二樓。掛著窗簾,光線很暗,看得不很真切,但是還可以接受,就在此住下。天黑的很快太陽一下山,氣溫驟降。本來還打算看山村暮色的我被寒冷驅進了屋。廚房裡生著火爐,還沒有來電,據說正在修電杆。只靠爐光和蠟燭光來照亮。又回到了原樸的生活。坐在火爐旁很暖和。
晚上吃犛牛肉面。一直都是主婦在干活。摘菜,切姜,炒肉,燒水,下面,加蓋頭,一直到入碗。男主人與兩個兒子都只是袖手旁觀而已。看來這種規矩在農村還是很普遍。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從他們家的三個兒子說到山上的蟲草,說到黃龍門前不准拉客,只能偷偷代人過來,諸如此類。男主人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雖然只是板凳,就像坐太師椅般腰板挺直。他告訴我們前一陣有兩個韓國人住在他們家。平時會下地干活,女主人則在黃龍門口開了一家小吃店。到封山之後,通常都是在家坐家務事,曬曬太陽。
面煮好了,大大的一鍋。加了牛肉特別香。女主人給我盛了大大的一碗,還問我夠不夠吃。山裡人的樸實由此可見。坐在昏暗的燭光下吃牛肉面也別有風味。
還是沒有電。兩個兒子不無遺憾的說有電就可以看電視唱卡拉OK了。
等到7點過了,來電了。我們被請進客廳。客廳的布置頗顯“豪華”。有一圈沙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放在牆角的那套長虹影院了。看到這套設備當真吃驚不小,實在沒有辦法把它同剛來那個黑黑的廚房聯系起來。
要看的節目還沒有開始,先唱卡拉OK。陸陸續續有近來幾個鄰居來看電視。看來住人家也算是這裡的富裕家庭了。大家興致正高的時候,忽然又一片漆黑。早就准備好的電筒馬上派上用場。看來這裡停電是經常的事。點燃了蠟燭,大家坐著聊天。並不是很能聽懂他們的話,於成都的四川話有很大的差別。
沒有爐火,寒冷很快侵如進來,讓我冷得直打哆嗦。沒有電,氣氛也沒有剛才熱烈。人們散了回家睡覺。才8點多,真正體會了日落而息。
出了客廳,一抬頭,滿眼的星星,清亮清亮。踩著咯吱咯吱作響的木梯上樓,想起小時候在奶奶家的閣樓樓梯。點燃蠟燭,紅色的燭光映著紅色的窗簾倒也蠻有情調。上了床,鑽進睡袋,再蓋上兩床厚厚的被子,一點都不冷了。看著燭火跳躍,有一搭沒一搭的和穎聊天。知道了很多廣西的事情,知道柳江的水很清,江邊有很多漂亮的石頭可以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