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湘西鳳凰游在5 月17日到21日我和老伴帶孫子參加旅行團去湖南湘西德夯、鳳凰玩了一圈。
很早以前就聽說那裡是一個很美麗、去過之後使人很難忘的地方,以前想去,但是沒有機會,這一次總算了了自己的一個心願。
由於火車提速,宜昌的火車開車時刻表改變了,以前是夜裡開車的,現在改為下午一時了,這樣到達湖南吉首市時就是晚上9時30分了。我們的旅行團有80多人,吉首市大湘西旅行社接待我們,他們派了三輛旅行車到火車站等待我們。我與家人上了最後一輛旅行車,在開車時身著土家民族服裝的導游上車了,她自我介紹說她姓楊,叫我們以後有事直接找她。當晚我們被安排在吉首的金路飯店住下了。
第二天早飯後我們就上車出發開始了湘西旅游。
吉首市不大,旅行車一會就離開城市市區,沿著山區崎嶇公路,楊導游自我介紹她是土家族人,她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了吉首有關情況,還唱湘西歌我們聽。不一會就到了德夯村,這裡是一個苗寨,有一些老屋,有一條幾十米長的寨子裡民居形成的小街,可以想像以前這裡是沒有什麼商店的,但是現在這裡成了一條全是賣小商品的小街。裡面有兩戶用土織布機現場織布賣的老年人,一見拿相機的人對著他們,就伸手要錢。那裡兩條小魚或者幾只小蝦用竹簽穿上用油一炸就賣1元5毛或者2元。那裡的山與其他地方的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反正石灰崖的山經過風化之後都是那樣,憑您自己想像他像什麼就像什麼。如果沒有新建的一些旅游開發項目,那裡我只看中一座古橋----叫接龍橋的還使人留念。新建的一些旅游項目,全國各地都差不多,什麼民族歌舞互動表演,一些雕塑,一些旅游接待中心……。我的孫子只喜歡在那小溪邊向小溪裡摔石子,水濺到身上樂得他哈哈大笑。一些同來的旅游人租借當地苗人服裝拍照。在民族歌舞表演會上專業文藝團體表演了苗族的一些傳統舞蹈。最後的高潮是表現苗族的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如果那個人喜歡上誰,就往被喜歡人的臉上抹黑灰;會場上一時到處是竄動的人們,一些愛惡作劇的不管什麼人都向其他人臉上抹黑,大家在嘻嘻哈哈中結束了觀看民族歌舞表演。
午飯後又驅車回到吉首,向鳳凰進發。路上楊導游教大家唱了一首當地的民歌:“姐在屋裡坐,郎從門前過,。。。。”歌的大意說的是這個女孩端碗水給郎喝,但是慌裡慌張打破了碗,她的媽在裡面問出了什麼事?這個女孩回答:是她趕貓子,貓子把碗打破了。在不長的路途上,我們車裡的大部分人當時都學會了唱。車子經過鳳凰,直向鳳凰的一景----黃絲橋古城而去。到了那個古小城,圍著城牆上走一圈,周圍只有686米。修它的起因是古代漢人官兵想統治苗民,而苗民不服,因而時常起義反抗,結果是漢人官兵反而沒有了安全。官兵為了保護自己,就修了這個把自己關起來的城,自己造一個“監獄”關自已。目前還沒有開發好,城裡面沒有什麼規劃,到處是以前亂搭亂建的房屋。賣東西的商販很能宰人,我們旅游團的一個游客就上當了,他買了600元的什麼藥。一拿上車,其他人一看,說這在外面只值幾十元。我們不少同車游客一起去找那家賣藥的要求退,結果如何?吵了好半天,那個商販看我們的人太多,他才答應只退500元的藥,非要賣給那個游客100元的藥,否則一分錢也不退。那個游客只好吃點虧啦,否則吃虧大啦。出門在旅游點啊,最好不要在旅游點買東西。那兒的托兒也會欺騙人,他們也戴旅游帽子,冒充旅游人,很容易使人相信。我們團的那位就是看見戴旅游帽的二個人在那買,還在還價,相信了。結果----上當啦。花100元買了一點藥還捎帶買了個教訓。
由黃絲橋古城出來,又去參觀“南方長城”,這個長城沒有北京的長城雄偉,也另有一番風味。修該長城目的和修黃絲橋古城一樣,是個大隔離牆而已。
當天在鳳凰苗疆賓館住下,晚上參加了一個篝火晚會,那裡有一個苗家奇人的表演使人難忘,他可以用眼眶吊起一個有小半桶水的水桶,一邊旋轉,一邊拿著樹葉吹歌曲;還爬上利刀組成的刀山,在離地面十數米的刀山上把肚臍頂在刀尖上,人在刀尖上旋轉;讓人叫絕的還有他下火海,赤腳踏在燒紅的鐵塊上沒有一點被燒的感覺。還有那裡的舞牛,也是獨有的表演節目吧。
第三天就在鳳凰古城參觀,那天天氣不好,雨一直下個不停。也好,導游說雨中的鳳凰別有情趣,參觀了二個名人故居、一個楊姓詞堂,一個東門城樓。由於在那四個建築裡參觀的人太多,在那裡是人擠人,連拍照都困難,唧唧喳喳的連講解都聽不到,很掃興。但是在雨中游覽沱江,看沱江二岸風光的確是一種很美的享受。那風雨中的虹橋;那二岸的房屋;那岸邊的萬名塔;那在下船地方的亭子;還有那在沱江邊吹嗩吶飄來的聲音。。。。。。真迷人!
上午由游沱江的游船上下來,只給了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就按各人的愛好去游覽了,古城的小街上並排二把雨傘都顯得有些擠,何況有那麼多的游客。那虹橋上,現在是一個商場啦,裡面賣各種旅游東西的都有。接該橋頭的那條街稍微寬一點,有汽車了,那裡的觀光旅游車比較多,價格是上車一元。那裡的特產是姜糖,說白了就是大米熬的糖,不過用的水是用姜泡制的,在宜昌市叫做“打把糖”。
我們在東門城樓下的“潘長江飯館”吃午飯,飯店老板有點像潘長江,後來聽說,這裡還有一段故事:在去年非典後,中央電視台組織一批演員等游覽鳳凰,在那個原來姓楊的師傅飯館吃飯,有幾位演員看見開飯館的楊老板像潘長江,對同去的真潘長江一說。潘長江一看,他自己說楊老板像他年輕的時候一樣,很高興,就和楊老板合影留念。 楊老板很精,馬上請真潘長江給提留幾個字。真潘長江很高興的答應了....... 結果以後這個楊老板就改他的飯館為“潘長江飯館”了。
現在那裡成了鳳凰的一景,因為它地方好,在東門城樓的大門前。不少旅游的人幕名來那裡吃飯。 楊老板的飯館---“潘長江飯館”。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發啦。
不過在“潘長江飯館”吃午飯,的確那裡風光好,飯菜味道也好,價格也很便宜。
在潘長江飯館吃過午飯以後,我們開始返回吉首,離鳳凰不遠又參觀了一個叫奇梁洞的喀斯特大溶洞,那裡據說以前是苗民躲關官兵的地方,導游說那裡以前還出過土匪,有人把那洞也叫“土匪洞”。該洞的進口很宏偉:一條大溪流流入洞中,現在開發很有特色,裡面又有三層洞天。這裡特別有特色是那觀看溶洞在水裡的倒影,由於水流入洞裡很深處後形成一個小湖泊,水特別平,看不到水在流動,水面像鏡子一樣把溶洞的一切反照下來,在那裡洞頂很高,望不到頂,因而在水面向下看,只好像人們坐飛機一樣,看見下面是千山萬壑,給人感受大自然太神奇了,在那裡走幾步就倒影就變換成不同的風光,真叫人叫絕。那裡還有一些前人在洞裡制造炸藥用過的熬硝用的爐具遺址,一個一個大圓坑現在被用彩色燈光照耀下,好像在向人們述說那時溶洞裡的熱鬧的過去。在那裡還有一個“酒鬼”酒的貯藏基地,據說在那洞裡有好多酒封存在那裡。其它一些喀斯特溶洞有的奇觀,那裡也有,只是大同小異而已。由於下雨,來時看見公路邊的小溪現在水猛漲,渾黃的急流表示那裡水土流失嚴重。
又回到金路賓館,晚飯後在吉首大街上轉了轉,不大的城市,還是很熱鬧的。
不幾天,我的孫子與那導游挺熟悉了,在參觀的途中還不時替楊導游舉導游旗,在火車站分別時他連喊好多聲“楊阿姨再見!”。這裡要謝謝楊桂平導游了。
湘西鳳凰之游結束了,在火車裡我們同游的不少人說:要真正游好這裡,應當住下來慢慢的品味,才能體會那裡的城市美,才能了解那裡的歷史文化美,……
美麗的鳳凰,以後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