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杭州許多回了,但幾乎每次都來去匆匆,不曾有太多時間逗留。當然西湖是不會錯過的,印像裡,那三面環山的一汪清澈湖水,攜著千載的流年,沉澱出無盡的風流人物,白娘子與許仙,梁山伯與祝英台。如果一個城市是有性別的,那杭州一定是屬於女性的,那一絲的柔軟,那一絲的我見猶憐,一直纏繞到人的心裡。7/17
星期五臨時決定周末帶幾個親戚去杭州玩,當時也沒有細想,反正杭州對我來說也算輕車熟路了。周六一大早,太陽剛剛出來沒多久就毫不客氣地顯示出它的威力,地面上的一切都像是要被它烤干,同樣接受考驗的還有我們的意志。我們坐的上海到蘭溪的火車在杭州後人幾乎下光了,由於出租車調度的問題,杭州火車站出站等出租車的地方擠得水泄不通,汗臭味,香水味混雜在一起,耐心好像一點一點被蒸發出來,人變得異常煩躁,看來太多人達到小康後,社會不見得一下承受得了。
到了住處把行李放下,稍作休整,就直接打車去西湖邊的斷橋。杭州的出租車普遍是帕薩特索納塔,比上海的要舒服,但服務一般。車子一繞過保俶塔,無邊的西湖美景立即湧入視線,時下烈日當空,游客如織,正是正午時分。
從斷橋散步經過白堤到孤山是我喜歡的一條路線,左面是寬廣的湖面,碧波蕩漾,幾葉扁舟點綴其中,遠處是新建的雷峰塔,湖光山色和諧的渾然一體,無與倫比。右面是荷塘,粉色的荷花在盛夏裡迸然綻放,稍遠處也是山,完全被郁郁蔥蔥的樹林覆蓋,只有鼎鼎大名的香格裡拉酒店依山而建。滿眼望去,隨處成景,真真應了那句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走過平湖秋月,往前就是游船碼頭,船先到湖心亭,然後換船前往三壇印月。旁邊有個導游介紹,其實西湖原來是和錢塘江相通的,後來因為潮汐的衝擊,泥沙把旁邊的吳山和寶石山連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瀉湖。而現在在西湖上盡展絕代風姿的三洲(阮墩環碧,湖心亭和小瀛洲)兩堤(蘇堤、白堤)則都是後來清理西湖底的泥沙時形成的,看來古代杭州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真是超凡脫俗。小瀛洲的面積比湖心亭大多了,信步島上,涼風習習,三壇印月在搖曳的柳條中更顯寧靜,許久不願離去。
那一夜,我相信我是枕著西湖的漣漪入睡的,在心裡,那面湖水顯得異常平靜而清澈。
7/18
今天打算體驗一下杭州的公交系統,早上在武林門廣場坐上游一線就直奔靈隱古剎。由於是旅游專線車,人很少,車上還有旅游景點解說。一進入山林,窗外的景色立即迥異,滿眼皆是綠色,很多西式的小洋樓隱藏在綠的背後,很多名人的別墅就坐落在這裡,包括武俠巨匠金庸先生的“雲松書舍”。記憶中我去過的地方只有南京的鐘山景區可與這裡媲美了。其實不管是哪種文明,居住都講究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住在這裡的人這一層次的需求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了。
車到靈隱,先是游覽飛來峰景區,大多人是從濟公的故事裡知道飛來峰的,真正的飛來峰是由一些天然洞穴組成的,洞裡冬暖夏涼,還有很多佛教造像,盡管不見得有多精美,但其規模之大也是較為罕見的。
一下飛來峰就是靈隱寺小小的入口,還要每人再買20元香花券才能進。但是一進入殿區,立即感到氣勢逼人,天王殿的天花板其高無比,四大金剛面露猙獰,善男信女們惶恐的磕頭如搗蒜。全廟分五進,依山而建,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藏經樓和??殿,氣勢恢宏,宮殿裡有很多精美的壁畫、雕塑,相當多是屬於國寶一級的文物,看得我等外行之人都頓生敬畏之心。再加上東方佛教的那份神秘感,那些高鼻子的西洋人更是嘴裡狂叫“very nice”。上到最頂端的殿時,人聲鼎沸的情形突然消失,狂躁的太陽好像也換了一幅柔和的面容,四周有一種清涼的感覺,仿佛真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面對著拈花微笑的佛祖,我不禁雙膝發軟。人畢竟是脆弱的動物,如果能有一種力量可以依托,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總會不由自主的向往之。當然,那只是一霎那,我能選擇的只能是逃離,畢竟這裡沒有我現在賴以生存的生活。
終於我有些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包括我妹妹)喜歡留在杭州,從淺層說,這裡有優越的自然環境,相對低廉的物價水平,極高的生活品質,又沒有上海那麼快的生活節奏,真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好地方,從深層說,這裡有更多中國文化的精髓,有比上海更讓人神往的漫長歷史,金庸先生的眼光不錯。也許真有一天,我也會選擇停留而不是逃離,那該是多麼愜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