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穩穩地降落在雲貴高原的藍天白雲下。一下飛機我們就不禁驚呼:天是那樣的藍,雲是那樣的白,微風是那樣的涼爽,陽光是那樣的耀眼!踏上這塊四季如春的土地,我們這些飽受高溫酷暑、嘈雜污濁之苦的南方人,精神無不為之一振。
七彩雲南
雲南,以地處雲嶺之南而名,地處雲貴高原,西北部與青藏高原相接,地形錯縱復雜,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如路南石林、麗江、西雙板納、香格裡拉等。這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全國50多個民族,這裡有40個以上,各種民族風情交織,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昆明市位於滇東高原中部最大的盆地中,但平均海拔亦有1800米,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19度左右,有“春城”之稱。這裡幾乎不見空調機,而代之於樓頂蜂箱狀的太陽能熱水器,利用豐富的太陽輻射資源,既節能,又環保。昆明人皮膚黝黑,也是因為紫外線輻射強之故。這裡的天氣讓人捉摸不定,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和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氣候變化無常,東邊日出西邊雨,十裡不同天。我們外出參觀,只好向酒店租借雨傘,以備急時之需。雲南還素有“植物王國”之稱,鮮花論斤賣,水果以堆計,茶葉、煙草、藥材是這裡的支柱產業。滇池是雲南第一大淡水湖,但近年來受到嚴重污染,從西山上看滇池,250平方公裡的湖面呈一片青綠色,局部墨綠色,對此風境,我懶得拿出照相機。
三天的參觀考察,雲南給我的印像非常復雜,難於用准確的詞語來形容。這就是七彩雲南。
世博會招來四方客
世博會是我們這次參觀考察的主題,我們安排了一天來參觀。世博會位於離昆明市區13公裡外的郊區,占地3300多畝,投資120多億元。舉辦如此大型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我國尚屬首次。我們一早就出發,還未到世博會,車子便不准往前走了。我們只好遠遠地下了車,提著行李走了長長的一段路。大門口廣場上,人山人海,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人的博覽”。據了解,當天接待量達8萬左右,開館以來最高峰超過10萬人。我再次感嘆:中國人真多!
雖然名為“世界園藝博覽會”,但園藝展覽並不多,所展出的東西對廣州人來說也不算珍稀。更多的是異國異地風土人情、工藝特產。倒是廣東館辦得不錯,還有幾家企業展點,體現了我省的綜合實力。
每個展館都排起了長龍,走完幾大展館,重點觀看了世界館和中國館,雙腳早已不聽使喚。人太多了,根本容不得你細看,只能是走馬觀花。觀後收獲並不多,主要的感想是,世博會帶動了雲南各行各業特別是旅游業,大力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自5月份以來,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雲集昆明,昆明成為全國最熱門的旅游線。賓館暴滿,交通繁忙,各種服務行業應接不暇;各旅游點人多為患,石林人頭多於石頭,西山游客塞滿窄道,圓通寺、金殿香火旺盛,善男信女接踵而至;昆明市首次出現塞車,害得我們差點趕不了火車;遠道而來的游客,少不了買些特產,購些物品,離開昆明的時候,各種特產塞滿了我們的旅行包。世博會的投資不一定能很快回收,但帶來相關的收入和產業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
從導游小姐身上看到的
經過長達12個小時的火車旅途,我們平安順利地到達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的貴州安順市。貴州的氣候更加宜人,空氣比昆明濕潤,太陽比雲南溫柔。特別是貴州的人更好,這一點集中體現在我們的導游小姐身上。
小姐名叫李亞玲,23歲左右,是地道的貴州女孩,出生在遵義,從事導游工作三年。她身材並不苗條,有貴州女孩所共有的豐滿體態;膚色不是很白淨,也許是從事導游工作風吹日曬的緣固。總之,她不算十分漂亮,但有一種端莊秀麗的氣質,大方而不失得體,熱情而不失矜持。她愛自己的家鄉,一路上娓娓動聽地向我們介紹貴州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經濟,總想讓我們多了解一下貴州,言語中充滿著對家鄉的熱愛。她富有責任心,對我們關心倍至,吃飯時總是手腳麻利地幫助衝茶上菜,安排食宿也能充分考慮我們南方人的習慣;到一些工藝廠或特產店參觀,她誠懇地解釋說旅游局規定這樣做,並提醒大家不要隨便購買,要耐心討價還價。她具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在甲秀樓前與我們合影,她很自然地把公司的導游旗展開,“貴州康輝”清晰地影在相片中,也留在我們的心裡。
干一行愛一行,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保持一顆愛心,真誠待人,這就是一種美,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內心共鳴的美。從她身上,我們看到貴州人民熱情大方、吃苦耐勞、真誠純樸的良好品德。我們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沾上了銅臭味,正是少了這種純樸的人情味。在這裡,我們找回了已經久違的感覺。
有水皆成瀑,首推黃果樹
貴州省地形呈現西高東低之勢,東西海拔相差千米以上。東流之水,隨地勢之落差形成大小各種瀑布,故稱“有水皆成瀑”,其中最為壯觀就是黃果樹瀑布,也是我國第一大和世界五大瀑布之一。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人李白對飛瀑流泉非常生動形像的描繪。但用於形容黃果樹瀑布卻不甚合適,而是另外一種境致。遠遠地我們就聽到了瀑布的巨響有如雷鳴虎吼,震憾著整個山谷;還未看到瀑布,飛濺在空氣中多情的水霧已撲面而來,迎接著每一位游客;再走近一些,眼前為之一亮,只見懸崖斷處,長河飛落,氣勢磅礡;犀牛潭中,巨龍翻滾,吐霧吞雲,經久不息地上演著這得天獨厚的故事。我們得取下皮鞋,穿上草鞋和雨衣,才能走近瀑布,去領略那驚心動魄的宏偉氣勢。從正面看,瀑布高74米、寬81米,鬼斧神工的構圖,一瀉千裡的力度,尉為壯觀;從水簾洞裡觀瀑,更有泰山壓頂之勢;再看那沸騰的水霧,化成一道七彩長虹,為瀑布在渾雄中增添了一道秀麗的景色……
以往對黃果樹瀑布的印像只是停留在風景畫上,今天才得以進入畫中,與她融為一體。汽車遠遠地離開了瀑布,但她仍不斷地回蕩在我的心底,久久不能平靜。
苗寨之行,樂而忘返
貴州是苗族分布較多的地方,苗族人民的生活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他們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吸引了各地游客。
我們的汽車才到寨門口,只聽見三聲炮響,鼓樂齊鳴,熱情好客的苗家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活,列隊迎接我們。苗家嫂子先奉上自釀的迎客酒,入口香醇,沁人心肺;美麗的苗家姑娘身穿一色的盛裝,為遠方的來客送上歌舞,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使我們忘記了旅途的顛簸勞累。
歌舞之後,是搶“新娘(新郎)”的節目。大家都忘記了一切的世俗和煩惱,臉上綻開了在辦公室看不見的燦爛的笑容,與苗家青年男女一起追逐嘻耍,非常投入地做了一回苗家的“女婿(媳婦)”。大家都說我搶的“新娘”是最漂亮的,這是因為我有一半血統是苗家的,更善於發現我們苗家的美。我們與各自的“新娘(新郎)”合影留念,互贈禮品,漢苗兩族,情深意厚。這個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的節目,充分體現了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青年男女大膽追求愛情的精神。
還有吃糍粑、對歌、跳竹板舞和團圓舞,節目豐富多彩,高潮迭起,使人樂而忘返。離開的時候,苗家大嬸給每人勃子上掛上一只雞蛋,送我們出寨,祝我們一路順風。
發展中的貴州
在貴州的參觀僅一天半時間,但卻改變了貴州在我們心目中原有的印像,對她有了新的認識。
過去的貴州,地無三尺平,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據說,貴州第一輛汽車是通過水運和驢子馱進來的。貴州省政府和人民充分認識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遇山鑿山,遇水架橋,修築了不少高等級公路。如今貴陽市是黔桂、川黔、貴昆和湘黔鐵路的交點和全省公路網絡的中心,各縣、鎮都已開通汽車,為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貴州以山多著稱,耕地極少,所謂七山二水一份田,農業的發展受到自然條件的局限。但勤勞的貴州人充分利用山上僅有的一點泥土,只要能種的地方,都種上了玉米等作物。
貴陽市的建設近年來也得到發展,市區繁華不亞於南方城市,晚上燈火輝煌,夜市、食街熱鬧非凡,難怪有“西南小香港”之稱。市內交通便利通暢,幾乎看不見自行車和摩托車,的士和公共汽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環境也搞得不錯,市容清潔衛生,馬路整齊統一,綠化錯落有致。離市區1.5公裡處還有一座黔靈山,此山不同於遍布貴州的岩石山頭,樹木蔥郁,鐘靈毓秀,山上還有數百靈猴,增添了不少靈氣。黔靈山比我們的白雲山保護得要好,成為貴陽市的天然屏障和一處好風景。
我們要走了,李亞玲小姐幫我們辦好登機手續,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看著我們進入候機室,不停地向我們揮手告別,直到看不見我們的身影。我們都說,在貴州的時間太短了,今後有機會,一定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