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地方,有山,有水,山很綠,水很藍,自有清麗雋永的美,似小家碧玉。而西部則是我的夢,心中一直覺的那裡應該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大氣!經過三十個小時的奔波,終於在晚上十一點半到了嘉峪關,一路上帶來的新奇感讓自己很是興奮,晚上八點多了還是陽光燦爛,雖然早知道這裡和南方有兩個多小時的時差,可真正經歷了還是會有很奇特的感覺。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只是序幕----
因為要趕上八點去鏡鐵山的火車,四日早早的就起來了。走出酒店,撲面而來的是七月還略帶寒意的涼風,以及,火車站後面的戈壁和遠遠的雪山,那一刻的感覺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原諒我的這種驚訝和震撼,可這是從小生長在水鄉的女子第一次看到這種景致,在城市裡竟然抬眼就可以看到雪山,我在心裡縱容了自己的感覺。上車不久,就有一個鐵道工人和我們搭話,當了解到我們----看起來像高中生的三個女孩----竟然是不遠千裡自己過來玩時,感嘆我們的大膽之余就熱心的做起了臨時導游,習慣了南方人的七巧玲瓏心,乍見這種簡單的熱情還真有點不適應,可以後的旅程都映證了臨行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到西部旅行,走之前最擔心的就是安全,而到了就會發現,其實最不用擔心的就是安全。因為有了這位“導游”,我們的旅途變的輕松有趣了好多。坐上這躺車的人大多是去七一冰川,去峽谷的人似乎僅有我們一行三個,在“導游”的指導下,我們拍下了北大河最深的地方,拍下了第一墩的遠景,還有祁連山脈,並聽了他的話在70公裡處隨他們下車(這裡沒有站,是為方便鐵道工人而設的臨時停靠點,再走三公裡即是東水峽站)。
從這裡到東水峽站的三公裡果然很美,那是和南方截然不同的景色。兩岸是高高的卻寸草不生的石山,漠漠的灰色把河谷中罕見的綠色映襯的更加奪目,谷中奔流著的就是北大河,在車上時就聽“導游”介紹過這條河,河水是天山的冰雪融水,手伸進去,盛夏的季節竟然能感到刺骨的寒意。我們站在高高的峽谷邊上大聲的唱著我們喜歡的歌,看著藍的天白的雲,一切對生活在都市的我們而言都純淨的有些過分,原來白的像棉花糖一樣的雲就是這樣的。看著這種景色,突然就有了流淚的衝動,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會有人在特定的時刻會有希望時間靜止的想法,其實那不是幼稚,幸福的時候,就希望可以永久,多想就那樣唱下去。走了兩個多小時就到東水峽站,在這兒工作的是一對老夫妻,見了我們同樣是熱情的招待,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去了不遠的支流,又一番天地!水是透明的清亮,不再湍急,不再深不見底,不變的是刺骨的寒,和動人的美。我們找了樹蔭坐下,呼吸著干燥卻無比干淨的空氣,就著在耳邊呼嘯的風(毫不誇張,風奇大,如果再大我們可能就被吹走了),腳下潺潺的水,開始吃面包(記的自帶午餐,裡面除了風水天雲山,再無他物)。不可思議的事又一次襲擊了我們,伸手拿面包時還能感覺到是軟軟的,拿出來在風中停留一分鐘,哈,就有烤面包的效果了----竟然已經被風干,這個發現讓我們興奮了好久,直後悔沒多帶些面包。
五日上午去了關城,那是和八達嶺完全不同的感覺,不是完整的,不是青磚砌成,不是游人如織的,不是宏偉高大的,邊陲的感覺,蒼涼,落寞,還有尊嚴。
下午啟程去敦煌,不愧是沙漠綠洲,在離敦煌還有近一小時的車程時,就已經是滿眼綠色了。晚上抵達敦煌。作為一個旅客,需要的全部東西在沙洲市場幾乎都能找到,小吃,特產,而且人也好。敦煌的面食和水果只能用好吃來形容,尤其是李廣杏和各種瓜,百吃不膩。
六日上午去了莫高窟,那個吸引無數世人眼光的地方。雖然不太懂那些壁畫,可游完後還是驚嘆不已,精美,宏大----可以用的詞彙都已有人形容過了,多說無益,不如親歷。在莫高窟的外面有很多舍利塔,稍遠的一坐塔邊有一棵胡楊樹----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朽,朽而千年不倒的胡楊樹。雖然只是一棵枯木,可蒼涼的軀干依然讓我們為之動容。鳴沙山月牙泉,如果單純的坐電車進,然後沿木梯上沙山半山腰滑沙下來,再乘電車出,未免遺憾。要是體力允許,不妨從木梯旁的沙上爬上山頂,那幾乎是走一步滑一半,上山頂累的程度可想而知,但其中的樂趣絕對夠你回味很久。爬上山頂後剛好可以看鳴沙山的日落,面面沙山,僅泉邊可見一叢綠色,彎彎的月牙泉映著山頭斜照,海市蜃樓一般,讓人憑空生出虛幻。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下山時竟然遇到了七月極少見的沙塵暴,雖然不大,可天色在瞬間黯淡,風刮起沙粒打在臉上,讓人無法睜眼,眼見風愈刮愈大,只好橫下心,一閉眼,就往下滑,好在往下就沒山上的風那麼嚇人,到了山腳,臉上、身上、耳朵裡、口裡,能擱上沙子的地方都有沙子了。可關於這裡的記憶卻一下子有了感覺,變的鮮活。
七日包車走了玉門關,漢長城,陽關,雅丹。車開出市區半小時,視力所及之處,已只剩戈壁,除了駱駝刺和芨芨草,再也看不到其他植物。遼闊,蒼涼,美的大氣而孤寂。從小見慣了青山秀水,亭台樓閣,如今身處如此大氣的環境,震撼!除了震撼,依然是震撼!“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唐的曲子唱到如今,依然是那麼動人。時間裡,逝去了美人,逝去了英雄,不再宏偉,不再宣揚,可那些斷壁殘垣裡,時間留下的味道卻依然能撩動心靈最深處的
那根弦,再次彈起那首古老的曲子,只需一瞬,便湮沒在感動。
雅丹,俗稱魔鬼城,置身其中,無論是誰,都會感嘆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神奇,真的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不必去討論那些後人為旅游開發而給的名字,諸如人面獅身,孔雀開屏,是否合理,單是那種氣勢,就足以感動你。如果有條件自己駕車去的話,建議進公園時不要坐車,用自己的腳去感受,雖然他們都說面積太大走不現實,可是如果以公路為主線,玩來回半天夠了,很多地方只有自己走進去了才能真確的感受到真實的雅丹。當然,不可太深入,尤其風大的時候,畢竟安全最重要。
雖然圓夢之旅已經結束,可那千年的陽關,萬年的風沙,永恆的駝鈴,亙古的蒼涼,會藏在心靈的最深處,隨時感動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