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的幾點建議7月中旬到黃山一游,感覺到,黃山的美是無與倫比的,我們以後肯定會重上黃山。在三天的游程中,對黃山產生了一些想法,現借“攜程”這塊風水寶地,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一、關於游客的消費
黃山門票130元,門票價格太低了,這是許多游客的共識。我們是浙江人,剛去過千島湖,那邊的門票已經漲到120元,黃山如還保持130元的水准,那真是自甘墮落,與黃山的美景不相稱。建議提價到200元以內,不要超過200元。
門票提價的費用不要全部轉嫁到游客身上。可讓黃山自我消納一部分。山上物價昂貴、暴貴,這也是游客的共識。某日想到北海賓館餐廳用餐,餐廳報價是蔬菜40元起步,帶點葷腥的70元起步。如此天價,只好尷尬退出。後到獅子林大酒店用餐,要便宜一些。山上的飲用水、食品等也是這種狀況。我們知道黃山上所有消費的東西都是挑夫辛苦背上去的,有些還要背下來。但打入成本中,每公斤也只不過增加了幾毛錢,有必要弄得這麼天價嗎?要游客在每天欣賞黃山的美景之余再享受一下挨宰的感覺,然後再讓自己歡愉的心情蕩然無存?上山的纜車上幾乎每個游客都是大包小包的,那大都是吃的。爬黃山本來就費力,這更增加了游客游山的體力負擔,影響了旅游的質量。建議把房費、餐費、購物費降下來,讓人承受得起,不用再背那麼多的糧草上山。
二、關於路標、地圖和景區配套服務
黃山上有路標,每到岔路口都有路標。但有些地方的路標,卻令人費解。這次從西海下大峽谷,走到一環上端,一邊一塊路牌,左側是“距步仙橋3.4公裡”,右邊是“距步仙橋3.5公裡”,一頭霧水,到底哪邊是步仙橋?後來才知道是循環道,兩邊都可以走。二環也是這樣。游客搞不清楚呀!所以要有更詳細的說明。
最糟的是步仙橋那兒。不少游客滿懷壯志豪情,要結伙或單獨穿越西海大峽谷,尤其是從天海下的,到了步仙橋,往往被步仙橋的美色所迷惑,以至走上不歸路,最終兵敗釣橋庵。多麼悲壯呀!到了釣橋庵,又無力原路返回,而要從焦村迂回到太平,再繞道到湯口,幾乎繞山一周。如果有貴重物品寄存在山上賓館,是否還要再買一次門票,再上一次索道?建議步仙橋去釣橋庵路口趕緊立一警示牌,以免更多游客重蹈覆轍。
黃山有地圖,地圖都是花裡胡哨的示意圖。團隊游當然無所謂,但我們自助游的就慘了。這次從北海下到鰲魚背,就不知所措了,這邊下是一線天,那邊下是鰲魚洞,但地圖上沒標明呀!怕走錯,不敢下,終於來了一個團隊。問導游,才明白,原來又是條循環道,兩邊都能走。再如百步雲梯,誰想得到下山路上的百步雲梯竟會是向上爬的呀!黃山是這樣折磨人,黃山的地圖、路標也是這樣欺負人。建議某些地方的路標要有更詳細的說明。地圖要有供團隊用的示意圖,也要有供自助游使用的明細圖。景點、路口最好標明海拔高度。
西海大峽谷裡面幾乎沒有手機信號,也看不到工作人員。如果游客出了意外,很難得到救助,既然景區已經開發,配套服務也必須得跟上去。配套服務跟上了,趕緊推出西海大峽谷,有許多游客會重游黃山的。對他們來說,西海大峽谷終究還是個夢。
三、關於黃山自身的宣傳
黃山美,這地球人都知道。但黃山美到這麼一塌糊塗,不是身臨其境,決不會體會得到,所以黃山還是需要“吆喝”。建議成立一支專門的攝影,攝像隊伍,經常性的進行一些創作活動。擇優把黃山的美景、奇觀制作成DVD、VCD、CD PHOTO三種格式的光盤。游客下山時作為禮物送給游客,由游客任選一種,人手一份,回家一放,不是最好的廣告嗎?光盤成本大概只要幾塊錢吧!還有,最好花點小錢,到中央電視台“黃山,China!”一下!
四、關於黃山民風
游程三日,來去匆匆,幾乎沒有與黃山當地人進行接觸,不好隨便發表意見。網上不少朋友這樣說:“黃山景色很美,但民風正好相反。”這種說法,肯定言過其實,不敢苟同。我們要考慮到特殊性和普通性的關系。
山民淳樸,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識。我想,改革開放之初,黃山的風氣不會是這樣的吧。也許是受到了“城裡人”的影響呢。在我的印像當中,中國南方某一大都市,那裡的人特別喜歡旅游。而且那裡的人有些也特精明、勢利、愛貪便宜。可以想像,當年他們成群結隊地湧入黃山的時候,淳樸的山民肯定是吃盡了苦頭讓人占盡了便宜,於是,覺醒了,抗爭了,在以後的數十年與城裡人的抗爭中,終於百煉成鋼,青出於藍。報應!!
此次游西海大峽谷,在二環底廁所處,一隊友膝蓋受傷,由兩人護送原路返回排雲亭,同時向景區求助,他們終於在排雲亭西南約5分鐘步行路程處遇到“公司”派來救助的轎夫,傷者被抬回北海賓館,付費400RMB。我不了解黃山轎子的行情,不敢對這個價格妄加評論。
以上四點,僅表示游客的美好願望,希望黃山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希望黃山更美!
浙江游客
(有誰知道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的E-MAIL,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