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滿源頭“農家樂”太湖源頭第一村見聞
我急忽忽地走在大街上,去旅行社詢問避暑的地方。這是全家人早就計劃好的度假休閑方案。
驕陽似火,大街被烤得燃起了烈焰,走在冒著刺鼻焦油味的柏油馬路上,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心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
我從報亭隨手買了張杭州日報,躲閃在一棵行道樹下,當扇子搖起來。倏忽醒目的“涼涼涼”三個字,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太湖源公司的一則廣告,寫著:“把電省給最需要的人,去太湖源頭享受自然空調”。立時吊起了我的游興,好!就去太湖源頭吧!
農家庭園勝過避暑山莊
想不到這兒的風竟又如此涼快。當我們的車駛過楊嶺,登上裡畈水庫,從車窗外吹進來的風比空調還涼,一下子把我們身上的汗全吸光了。
開車的師傅告訴我們,眼下源頭的農家都住滿了城裡游客。我還有些不信,可在一家被叫做太子瀑山莊那裡得到了證實。山莊的主人叫他李朝火,剛過四十,曾經開過小木加工場,也辦過小木地板廠。太湖源景點開發後,他辦起了“農家樂”。開始只有十幾個床位,生意越越好。去年他投資了60萬元,建起了40只二星標房,現在可同時接待80名游客。我們問及他,有沒有空房?他笑笑說,沒啦!到下個月20日全滿了,要早一個月預約才能排上去。他告訴我們,每年從三月到十一月的八個月時間裡,我不需要出門攬客,只要在家裡接接電話,接待回頭客都來不及,今天就回謝了一個團隊。這幾年來太湖源景區游客火爆,我的生意也好做多了,投資款四年就可以全部收回。
我們坐在山莊的涼亭裡聊著,涼亭橫跨小溪,既是橋又是亭,橋欄是兩排靠背木椅,可供客人欣景、乘涼、休息。橋下溪瀑潺潺而過,橋上山風呼呼而穿。吃過午飯的游客們也紛紛圍過來聊天。那位來自上海普陀區南洋機械廠的老師傅說,住在這裡,真舒服,白天中午還好乘風涼,山風吹來,連汗都沒有。晚上睡覺不蓋薄被還真吃不消。他們一起來了十八個人,要住半個月。回去後,下個月還有二十多人來住。他興致勃勃地說,住這樣的農家山莊真比五星級避暑山莊還好,是上海城裡享受不到的。
愜意舒服好像在自己家裡
在源頭第一村的夏華林“農家樂”, 我們碰到了來自上海姓張的一家十個人。他們是開著兩輛轎車,四兄妹一起來避暑休閑的。原來他們差不多隔個把月都要來鄉野休閑度假,早就想找個固定的舒服的地方了。今年三月,他們到安吉長龍百瀑游玩,是抬轎的師傅介紹他們來小九寨溝的。一到這裡,山青水秀的源頭風光就把他們吸引住了。而那淳樸熱情好客的農家人,更讓他們成了親戚一般。今年已來過四次了,每次都要住上一個多星期。
老張是四兄妹中老大的丈夫,今年六十五了。談及主人時,有些感動地說,這兒的山好,水好,人好。山裡人家老好客,當自家人待我們。為了讓他們吃好,住好。女主人劉春芳變著化樣設計著餐譜。早餐就有甜玉米、玉米粥、梗米粥、饅頭等。為了適應我們城裡人愛喝豆漿的口味,她每天早上五點不到,就趕到遠離山村十裡外的小集市上去采辦正宗豆漿。中餐和晚餐都有兩只暈菜,六七只素菜。保證他們夠吃,吃好,如果客人需要,她會加餐。她的餐譜都以農家菜為主,是在城裡吃不到的東西。老張高興地說,那山上自家地裡的黃瓜、南瓜、玉米、豆莢、還有野菜,太好吃了,清淡新鮮,清香可口。價格也實惠,一天吃住才四十元。老張的是四姨妹夫,是日本人,雖不能用言語表達,但每當女主人在廚房裡燒得汗流浹背,把香噴噴的飯菜端到他面前時,他的眼眶裡溢滿的淚水告訴主人,他是從心底裡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啊!在談及主人的熱好客時,老張還特地講了這樣一件事。那天晚飯後,他們出門到山溝溝散步,女主人見他們九點還未歸來,就照了手電來接我們。走在崎嶇曲折的山道上,女主人為他們照著路,還再三叮囑他們走好。像自家人一樣,真是好感動啊!
他們的家屬旅游團隊中,有位八歲的小孩,是老張的外甥。我們在聊著,他忙著捉起蟹來。一會兒進,一會兒出,白晰的嫩皮膚曬得微微發紅。他把從小溪裡捉來的蟹放進一只玻璃瓶裡。每捉到一只,都要在他外公面前炫耀一下,天真快活得像只小猴子。老張告訴我們,在城裡他外甥吃飯要他媽逼著,這些天餐餐一滿碗。
老張坐在農家堂屋的小椅子上,赤著膊,搖著蒲扇,悠閑地與我們聊著,像在自己家裡拉家常一樣地舒坦。他說,住在這裡,風風涼涼,清清靜靜,沒有煩惱,沒有污染,真是神仙過的日子啊!
休閑度假還是太湖源頭好
想不到源頭的百來戶人家,家家爆滿。為啥城裡人不住賓館住農家呢?在游江成的農家我們找到了答案。我們走進屋去一問,入住這家的正是前杭州市規劃局的葉德詠老局長與他的親朋好友一行,他雖已八十高齡,可精神矍爍,氣色很好。他告訴我們,每年夏天都要到鄉下來避暑個把月。因為他曾在二江一湖(新安江、富春江、千島湖)辦公室管過旅游,談及生態游是熟門熟路,真不愧是個老行家。他說,前幾年他們都去浦江的仙華山避暑,因為那裡缺水,就顯得奇熱。太湖源在開發時就來過,這地方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山林繁茂,山溪常流不息。是觀光旅游與休閑度假的好地方。這裡的每條山溝,每座崗巒都是風景,個把月是跑不完看不夠的。說話間,他的同事湊過來說,在這裡吃到的都是新鮮的,那碧綠鮮嫩的葉子上還掛著露水的西瓜只要四角錢一斤,在城裡起碼要一塊。他們來了十二個人,上午爬山賞風景,下午睡個午覺,看看書,聊聊天。在這樣的天然大氧巴裡,休心養心最適宜了。現在城裡人們多麼渴望森林,渴望淳樸的大自然呀!
老局長還建議,要保護好這片純土,這是臨安人的自豪,也這是臨安的財富。讓這片源頭山水永遠成為休閑度假的勝地,讓更多的城裡人享受到大自然的快樂。
臨別時,老局長一行人像主人似的,站起來送我們,個個臉上洋溢著愜意的快活。從他們臉上我終於讀出他們對源頭山水的熱愛之情,讀懂如今城裡人對大自然的渴望之情……
跑了差不多一整天,我們終於把避暑度假地落實在白沙村的“太湖源頭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