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喀什-庫爾勒喀什市,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有三個,老城,清真寺和巴扎。
喀什老城的確沒有讓我們失望,這裡也是這次新疆旅游印像最深的地方之一,傳統的文化和異域的風情,深深的吸引了我們,我們把這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老城的游覽上了。可惜的是,開始是對維族人的一貫的防範心理,讓我們錯過了一些進一步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機會。
喀什所謂的老城就是喀什市的維族人聚居區,保存了比較完整的建築和生活習慣。從我們住的賓館的房間能看到整個喀什老城的面貌,一色的土黃的建築,街道狹窄昏暗,家家都有天台,一般都是兩層的建築,而且2層比一層要大,突出來一圈,兩排房子中間的街道就像帶了一頂帽子一樣,顯得更加的幽暗神秘了。
從我們住的地方到老城,步行也就10分鐘,我和Joann一大早就急忙鑽進了老城,此時大多數維族人剛剛起床,很多店鋪還沒有開門,街道很安靜,不時有從住宅深處傳來的悠揚的維族音樂。幾個趕著驢車的維族小孩衝我們招手,大聲說著hello,我們微笑著搖搖頭,他們一聲吆喝,驢車靈活的轉入了小巷。走在老城的大路上,每隔幾條街就能看見一座小小的清真寺,綠色的,橘紅色的,灰色的,都帶著阿拉伯特色的園園的尖頂,尖頂上有著大小不一的銅質的月牙裝飾。普通民居也很有特點,門口和窗戶都經過修飾,雖然新舊不一,但都鑲著附有當地特色的木器裝飾。從大路拐入小巷裡,光線立刻陰暗了下來,牆壁的顏色變成了灰黑色,反而是石頭鋪成的路面由於年代久遠,被磨的發亮,反射出大大小小的亮點。慢慢在這些路上走著,感受著這裡緩慢安詳的氣氛,有一種步入一千零一夜裡古老的巴格達的感覺,幻想著是不是下一條街道裡會出現一個坐著飛毯手持彎刀的阿拉伯王子,或者頭上帶滿寶石飾物臉上遮著白色面紗的公主。
我們在老城裡繞來繞去,聽說所有的路都通向一個地方,那就是艾提尕爾清真寺。果然如此,我們漫無目的的走著走著,穿過一片維族人的市場,就看見了艾提尕爾清真寺。可惜,運氣不好,清真寺正在維修,整個廣場都圍了起來,我們只能從工地的鐵皮圍牆縫中鑽進去看了看,大門沒開,也不知道裡邊是什麼樣子。
離開清真寺已經是11點了,我們坐車來到了東巴扎的所在地,東西亞國際交易市場。巴扎就是相當於內地的趕集,由於Joann行程時間安排的好,我們閑逛喀什的這天正好是周日,也是他們的巴扎最熱鬧的一天。這裡擠滿了當地的維族人,各式各樣的商販和我們這樣的旅游者。整個市場就是兩條彼此交叉的十字形的街道,其中東南到西邊的那條街比較長,一直向西邊方向延伸下去就是阿帕霍加麻扎也就是俗稱的香妃墓。從巴扎這頭走到那頭可真不容易,因為人太多了,這裡賣什麼的都有,尤其以布匹,手工藝品和酸奶水果攤居多,另外還有一些食品,干果,地毯商販,再有就是一些我也不知道賣什麼的商販了。穿過巴扎,花一塊錢坐驢車或者馬車就能到香妃墓,香妃墓不大,旅游的人很多,我們跟在好幾個旅游團後邊,聽導游講解這裡的奇聞逸事,有種大占便宜的感覺。中午在香妃墓門口的小鋪吃飯,老板的小女兒總是微笑的看著我們,熱情的維族大嬸送給Joann一只金屬做的蝴蝶。
從香妃墓回去,再次穿過巴扎,人更多了,有些攤子前經常走不動,只好從其他人少的攤販前繞行。出了巴扎,又走過老城區,這時這裡已經熱鬧很多了,店鋪都已經開門,有些店鋪很有意思,專門是賣水,酸奶和水果,門外很多坐位,類似內地的茶館,但是只是一個棚子,有一台小小的電視,放著我們聽不懂的維語的喜劇,很多人在裡邊看的津津有味。
傍晚,我們坐火車前往庫爾勒,原本Joann計劃去庫車的,但是由於行程提前了半個月,庫車到巴音布盧克鎮的217國道還沒開放,只能繞行庫爾勒,走218國道了。這樣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庫車大峽谷,大小龍池,龜茲古城等等地方。這時真是羨慕那些有自由時間可以旅游的人啊。
注:
1。在老城購物要侃價,不過幅度多少不好把握,維族人多數很友好,但是也有奸商。
2。香妃墓門票15元/張。
3。如果打算坐火車去庫車或者庫爾勒,最好提前買票,有時票也比較緊張。N945次車票硬臥229/張。
4。坐驢車也要侃價,不要怕維族人,一般他們覺得合適就不還價了,一般1塊一位,從東巴扎到香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