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亞回家後的第一個夜晚,我輾轉難眠,忽夢忽醒……,耳朵還在努力搜尋窗外的海濤聲:沒有,除了偶爾滑過黑夜的汽車聲,還是沒有;我已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心還在1千公裡外的亞龍灣。下午,一場暴雨席卷而來,還好在出發去機場前,雨停了,卻讓我不由地擔心:同處亞熱帶氣候帶的三亞是否雷雨交加?難道我們飛過去就困在酒店裡觀雨?在沙灘上冒雨玩沙砌?航班會延誤嗎……?不敢再想,坐上車直奔機場。因為是下班搭八點機,帶M記外買在出租車上解決了晚餐。
謝天謝地,在下班高峰期而且穿越剛被暴雨洗刷地市區,居然沒有塞車, 按計劃時間到達機場,迅速辦理了登機手續,航班還是延誤。在候機室無聊地拿出《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世界篇》來打發時間,一早准備的,就知道中國的航空從來都不急,這時候在登機口看書是最好的選擇:不會因為到處閑逛聽不到登機通知,或者改登機口也不知道,還可以磨練自己的心智:耐心等待,再耐心些。覺得有些滑稽,三亞不在這50必到地之列,好像有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之嫌。
上機後發現老外居多,和去陽朔、雲南的不同,他們大多看上去富裕悠閑,帶很多行李箱,三亞能吸引他們去度假必有原因。雖然飛行時間只有50分鐘,但機上有些悶熱,沒有任何服務連安全演示都省了,我覺得缺氧迷迷糊糊睡過去了,好像還聽到嬰兒的哭鬧聲,大家都要衝到海邊去度假嗎?飛機快下降時,才有茶水供應,而且只有茶和咖啡,我沒有計劃今晚不睡覺睜大眼等日出,所以要礦泉水,服務員(空姐的真實職務)遞過一只產地不詳、不知什麼牌子的瓶裝水,我拒絕了,“拿著吧,明天旅行時用”,她執意遞過來還拿了罐涼茶。哇,搭乘了這麼久的國內航空,第一次聽機上服務員講了次人話,雖然下機時機組人員依舊保持麻木的表情目送乘客離去,我的心情卻一下調動起來,沙灘我來了,星空我來了。
22:30達到三亞鳳凰機場,訂房的旅行社安排接送的司機已經等在出口處。接過行李,司機大步衝向他的車,容不得我把這簡陋的機場打量清楚,也好,終於可以躲進車裡享受空調了。司機把車窗搖下來:“來了海南島就要吹吹海風”,在飛機上悶壞了,我剛要開口制止,一陣陣潮濕、清新的海風灌進了車裡,我貪婪地大口的吸著,把身體裡的廢氣都呼出來……轎車在環島公路上飛奔,公路一側就是海岸,天已經黑盡,看不清窗外的景致,間歇能見到一兩部車,聽到由遠致近的海浪聲,奇怪整部飛機的人都去哪兒了。我一直沒搞清楚的事,空氣中偶爾間雜中藥的氣味,問過司機,他好像忙著敢路沒搭理我。
約40分鐘後,見到一排排好像高爾夫球度假村式的建築,燈光也密集起來,估計到了我們下榻的亞龍灣,心裡暗喜,明天就可以開始逛酒店在散步。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