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自由行(二)

作者: Rabbitxu1977

導讀臨安游之二——白馬崖(第二天) 吃罷早餐,大約九點半,16路經過,我們乘上了回臨安的車。 仍到臨安北汽車站,搭上了一輛開往昌化的依維柯(10元/人,車次很多,每班車坐滿人就開,沒有固定時間),大約開了五十分鐘到昌化。下車後在一個同車當地人的帶領下,乘上出租車(2元/人,與不認識的拼車)四、五分鐘後到了能帶我們去大峽谷的中心——太平橋的小巴前, ...

臨安游之二——白馬崖(第二天) 吃罷早餐,大約九點半,16路經過,我們乘上了回臨安的車。

仍到臨安北汽車站,搭上了一輛開往昌化的依維柯(10元/人,車次很多,每班車坐滿人就開,沒有固定時間),大約開了五十分鐘到昌化。下車後在一個同車當地人的帶領下,乘上出租車(2元/人,與不認識的拼車)四、五分鐘後到了能帶我們去大峽谷的中心——太平橋的小巴前,車沒空調,也髒兮兮的,但出門玩就不必太講究了,上車5元/人,五十分鐘的盤山公路,司機開慣了,又快又穩。一路上看見一個水庫,碧綠的水泛著漣漪、看著也舒服。到太平橋,下車就看見了苗苗山莊老板娘的烙餅攤,忙買了一個嘗鮮,第一口感覺不怎樣,可越嚼越香,終於又忍不住買了兩個啃。這時,事先聯系好的徐老板也到了(白馬崖白雲人家的老板,也是當地村委書記),與他講明了我們打算游覽全線,並請他想法幫忙買了打折票(原價九十元,折後價七十元,挺值的,任兩個景點的聯票都要六十元,全線包括四個景點,而且我們實踐證明,這四個景點能在兩天時間內篤篤定定地玩遍,後面將詳細介紹)。

徐老板建議,既然玩全線,就按地勢從高到低的順序游覽,於是,他的摩托車帶了我們兩人開了近半小時,到達了白馬崖門口(幫我們省了25元車費)。他叫我們帶好隨身小包和水,行囊由他先載回家,並拿了一份景點地圖並送我們進了景點(無微不至吧)。

當時是周五下午約兩點,景點裡又是人煙稀少,除了我們一伙,別無他人,但有了前一天的經驗,我已毫無怯意,而且與神龍川相比,這裡的植被已有了一定規模的休整,昆蟲也少了一大半。走進去一點點,就看見了一個活水潭,綠綠的泛著涼意,當下脫掉鞋襪,讓腿腳在潭水中放肆,水潭不大,也就十幾平方米大小,但不淺,剛離岸邊三步遠,水已淹沒至大腿,本人不諳水性,沒敢繼續前進,而且每挪動一步都小心翼翼,水裡的石頭很滑的!潭邊聚集著幾個農婦兜售黃瓜、野彌猴桃、嶸螈(農婦們說是娃娃魚,其實不是,國家保護的娃娃魚哪兒有這麼多任人捕捉?)生意清淡的轎夫當然不會錯過我們這批生意,圍著我們渲染著路途的遙遠與崎嶇,開玩笑,我就是出來運動的,哪有坐轎子的道理?後來證明不乘轎子是明智的,等玩夠了水上岸前進,轎夫所走的起點與終點這段路,我們邊走邊玩也只不過十分鐘。

一路上能玩水的地方很多,山泉從山頂上順著石頭跳躍而下,不深,大多數地方都只剛沒過腳面而已,干淨、清澈倒是相同的。(但提醒大家別麻痹大意,我就是踩在一塊綠綠的石頭上摔了一跤,蹭破了手肘上的皮。)一小時後到達鳳凰台,這裡有一個看上去水很深的潭,三面靠山,據說很少有游客至此,有了先前摔跤的教訓,我只敢謹慎地蹲在岸邊摸摸水,而且面對綠的不見底的水,不會游泳的人都會產生懼意。這時,天邊開始堆積起烏雲,黑壓壓的直奔而來,短短幾分鐘,天暗下來了,悶雷開始不斷地響起!有些雨滴已按捺不住先砸了下來。難道連續晴好了近二十天,今天終於要放水了?山上沒有避雷針,如果真下起雷雨可是一件挺危險的事,我一邊催促同伴關掉手機避雷,一邊帶頭順著另一條路往山下逃竄(上山時我總在後面,逃下山時我總衝在前面,不好意思。)雲還是很厚,雷聲隆隆,但過了十多分鐘,大雨終於沒下,我們又放慢了腳步。下山途中約有售貨亭二、三個,除了飲料等物品外,多了當地的特產——燉筍干,無不例外的與鹹肉齊燉。我們在半山腰處初嘗,味道不錯,5角/串。邊休息邊與攤主聊,她說租這個亭子每年上繳兩千,雖然她家離此處很遠,單程就要一個半小時,如果背著貨物上山就更累了,但家中兩個孩子上學開銷很厲害,也只得每天辛苦。雙休日生意尚可,但平時(例如今天)路過此處的游客不超過十人,且不會個個消費,只能掙個幾塊錢。農村人的日子的確不好過啊。

回到白馬崖門口已是傍晚六點,我們在裡面玩了近四小時,但想走就走,累了就歇,連吃帶玩,比跟團走自在多了。(很多旅游團都不去白馬崖,因為費時,導游也累,但這裡是最上游,景色也超棒!所以說,絕對不能跟團玩!)徐老板已在門口等我們,繼續上山,順著大路約步行二十分鐘到了村口,徐老板家地勢高,還得繼續上爬五分鐘,一只小黑狗一路尾隨我們至家門口。進門一看,標准的民居,一樓中間是廳堂,正中還懸掛著毛主席與周總理的畫像;左側是廚房,是那種城市人很少見過的灶,右邊有一間客房;兩樓有三間房,其中兩間是相連的,一間獨立;三樓一間房,另有一個大曬台。每間房內都有一張大床,一張小床,很適合三口之家居住。不過房間內都沒有衛生設施,一樓有一個,二樓相連的房間有一個。電視也只有一樓的房間有,從屋內擺設看,估計沒有游客時,徐老板一家就住這兒,有游客時他們就住旁邊的老房子。也是包兩餐,50元/人,土雞較貴,六十元一只,其他菜由徐夫人負責安排,不點菜,看當天地裡摘什麼就吃什麼,不過也挺豐富的,有筍干炒鹹肉、昌化豆腐燒肉、石斑魚(小小的,不太好吃)、剛豆炒青椒,還有幾個菜記不起來了,只記得筍干的出現頻率較高。徐老板的兒子幫我們把桌子搬到外面平地上,邊欣賞山景邊吃飯,才吃沒多久,尾隨我們上來的小黑狗現身了,在桌子下轉悠著討骨頭吃,不多時,又來了一只貓,這貓厲害!魚骨頭、雞骨頭、筍干、肉片通吃!小黑狗居然搶不過它!晚餐後,泡一杯香茶,翹著腳坐在平地上,呼吸著無比新鮮的空氣,任由貓兒蜷縮在椅子旁打盹,看著黑夜中猶如剪影般的遠山、莊稼、農房,靜靜地體會著久違的悠閑,心滿意足。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