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鳥大概是一種鳥的名字或者概念吧,不過,當我想寫寫蘇裡南的鳥兒的時候,我想起了這個題目。我記得我曾說過蘇裡南是鳥的天堂,所以,我就稱它們是天堂鳥吧。寫下這段話時,我特意留意聽一下窗外,遠遠近近,不下五六種的鳥叫聲清晰地此起彼伏。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只要用心聽,完全就是鳥的嘰啾鳴唱的交響曲。很奇怪的是,你要是不去注意,似乎也感受不到嘈雜和驚擾,鳥兒像是最理想的情人,只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愉悅。
這個到處是綠色的熱帶森林國家,的確是鳥類的理想樂園。具體有多少種、多少只,我無從得知。但只要是在室外,各種顏色、各種形態、各種大小的鳥兒確實是無所不在。即使是室內,比如我們的辦公室,因為喜歡自然風而常年開著窗,一年下來總會有幾回鳥兒來做不速之客,只不過惟恐室內的環境委屈了她們,馬上會多開些門窗好讓它們自己飛出去。
到了曠野中,最搶眼的是白鷺,在小河邊、在推土機剛剛推過的草地,最容易見到他們的白色身影。在牧場的牛群中,更是常見悠閑快樂的白鷺,牛的笨重、鳥的輕盈,牛的深色、鳥的雪白,牛的慢行、鳥的飛舞,時時相映成趣。其實,這些地方都是容易吃到蟲子等食物。也有些白鷺,到很遠的地方去覓食,傍晚時分,才一隊隊對翩翩歸來,在彩霞的天空,舒展優美的身姿和漂亮的隊型。
拍攝這些鳥兒,實在是不容易,首先他們多半在飛,即使停留在草地上、樹梢間,也總保持著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就飛得遠遠的。不過,我還是發現一個竅門,對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他們是不在意的,如果發現路邊有白鷺,開著車慢慢地經過,有時能離他它們很近,千萬不能下車,就在車上,有時甚至不敢放下窗玻璃,就能拍到他們的近影。
成群的白鷺,自然別有一番風致,但飛的時候離得太遠,我一直留意著尋找那些他們傍晚歸來的地方。無意中在一條公路附近發現這麼個地方,七拐八拐,找到了,在一個水塘中的小島上,幾棵大大小小的樹成了上百只白鷺的巢窩。可惜,240毫米的長焦鏡頭還不夠長,另外歸來的鳥兒似乎很懶,除了偶爾的嬉鬧,再沒有集體的飛舞,我一直無法拍到理想的照片。即使如此,只要在合適的時間、天氣下路過,我都會拐進來看看,終於在一個中國新年後的一個傍晚,當地一個少年在我觀察那些懶洋洋的鳥群的時候,放了一顆驚雷般的爆竹,頓時數百只白鷺翩然飛起,盤旋在晚霞初彩的天空,我正好剛剛換了膠卷,自然是連連按下快門。
還有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早了些,西斜的陽光還很濃烈,數十只早歸的白鷺,居然在我行走的路的前方,悠閑地散步在大樹的樹蔭中,我一點點輕輕地前進,對著它們一次次按下快門,直到最後實在不忍有衝軋過去的樣子,就躡手躡腳地下了車,這次它們卻驚飛起來,給我的鏡頭,留下一個舞姿翩翩的背影。
在大自然的舞台上,鳥兒就像羞澀的少女,美麗吸人,卻永遠不好意思做鏡頭中的主角。要想拍到它們的特寫,除非用非常高科技的器材,再就是用百分的細心和萬分的耐心了。當然有時也可能無意中讓他們占據了鏡頭,權做為我的妙手偶得吧。一次在拍攝路邊的野花時,一只嬌小個頭卻有著雪白豐滿胸脯(天,不是說女人!)的鳥兒飛落在離鏡頭兩三米的一根鐵絲網上,也落進我的鏡頭裡,那可愛的身姿立即讓花兒失色,我抓住這難逢的機會迅速按下快門……。論起鳥兒做鏡頭中的主角,一群一群的最常見,一只一只則少得多,但一對對的,就更難得。我拍過幾回。很早一次,是用數碼機拍到一對小白鳥分立在牧場籬笆柱子兩邊的鐵絲上,和柱子組成“小”字的圖案,還有一次是兩只長長的黑鳥一起站在木樁頭上,身體交錯成“X”。這些照片內容不錯,但因為像素低不能放大。許久以後,我碰到一對黃鳥落在電線杆前後的電線上,一起面向我,讓我用單反相機為他們拍了合影。
鳥兒排在平行的電線上,就像豆芽畫在五線譜上,記得在小時候的國內,這還是尋常的風景,但現在再難看到。倒是在蘇裡南可以時時重現。第一次注意是在機場,出發廳外邊是一排電線,我辦了登機手續出來,忽然發現電線有點不同,仔細一看,原來是上千只小鳥聚集其上,我丟下送行的人,拿起相機去拍。偶爾幾只鳥兒起飛又飄落,讓這五線譜的畫面不那麼單調。這麼多朋友給我送行,讓我飛行的一路心情好極了。
在市區,主要是小鳥的世界。出城的路上,則印像最深的是那些雕、鷹、鷲之類的大鳥,他們多以陸地上蛇等動物為食,包括在路上被撞傷軋死的各種動物。對這些鳥,我沒什麼好感,也幾乎沒去拍攝它們。
真正進到原始森林裡,鳥已經不再是最值得留意的動物,但如果你留意的話,你會有不俗的發現,。森林中以大鳥居多(也許是大鳥才被看到或才被注意),這些大鳥往往有長長的尖尖的大嘴,非常華麗的羽毛,翩然飛過時,空氣中的聲響很大,這樣的鳥,讓你根本無法跟鳥籠聯系起來,甚至那些野生動物園巨大的網罩,也一定會委屈他們。它們的錦冠霓裳,足以讓畫家汗顏,更讓我這業余攝影師頓足,大概我們就只能在這熱帶森林的上空用眼睛去欣賞它們。
盡管是在這個處處聞啼鳥的國度,當地人卻喜歡用鳥籠來養鳥,據說一些不算怎麼好看的小鳥,價格也不菲。我可不怎麼欣賞這點,但每到星期天,一大早人們開車帶著自己的籠中鳥到市中心的廣場溜鳥比鳥的情景,確實令人印像深刻。或許是大自然中鳥兒過於自由自在,物極必反,有些鳥享受些人工的東西,可能是平衡些。
在我看來,欣賞和鳥和諧共處的生活,莫過於我所擁有的這樣的境界:兩年多前從野外挖來兩根竹子,留根、斷枝,栽在院子裡我的窗下,幾個月後已經長到我住的二樓的高度。現在呢,躺在床上,秀美的竹影透在整個窗戶上,已經是一副完整的國畫了。房東嫌竹葉掉得太多要打掃,建議砍掉,我卻一直不願意,只是答應不讓竹子再長新枝(這樣就不時有竹筍吃!——對喜歡竹子的人,吃竹筍是不是殘忍了些?如果不是房東,我寧願不吃而讓竹子發得更茂盛)。現在,幾乎是每天早上,鳥鳴把我喚醒,陽光橫灑在帶著露滴的竹枝竹葉上,為這畫面點睛的,是不時飛落在竹子上,甚至在其上嬉鬧的鳥兒。多半是那種純黃的胸脯,面對著我時也側迎著陽光。有時我拿出相機,伸出窗戶時,它們飛走了,但有時又有別的鳥兒飛上來。其實,鏡頭裡能拍到什麼精彩,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這份閑情,這份雅致,這份清新,這份舒暢,我怕是照片上無法體現一二啊。如果是詩人,我想馬上可以做詩了,比如兩個黃酈鳴翠竹雲雲。我雖不會寫詩,看到一只鳥兒輕輕地停落,卻把細細的枝梢壓彎,便想起了“輕鳴已壓細竹低”的詩句,算不算什麼絕句呢?
陪伴著這些天堂鳥,好像我在這裡的生活,也明麗了許多。
2004年8月3日寫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