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自由行

作者: Rabbitxu1977

導讀臨安游之經驗分享 臨安游之簡要篇 一、簡要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9點10分在漢中路乘到臨安的長途車(62元/人), 12點50分到臨安,出租車送至神龍川門口(44元/車), 2點多進神龍川(門票50元/人),近7點出來, 夜宿青溪山莊,含餐(40元/人)。 第二天:9點20分乘16路車(6元/人)回臨安汽車站,50分鐘, 轉乘依維柯(10元/人)去昌化,路上50分鐘; 下車後 ...

臨安游之經驗分享 臨安游之簡要篇

一、簡要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9點10分在漢中路乘到臨安的長途車(62元/人),

12點50分到臨安,出租車送至神龍川門口(44元/車),

2點多進神龍川(門票50元/人),近7點出來,

夜宿青溪山莊,含餐(40元/人)。

第二天:9點20分乘16路車(6元/人)回臨安汽車站,50分鐘,

轉乘依維柯(10元/人)去昌化,路上50分鐘;

下車後出租車(2元/人)送至去太平橋的小巴前,去太平 橋 (5元/人)車上無空調,50分鐘的盤山公路;

請徐老板購票(折後價全線70元/人)

2點到白馬崖,近6點出來,夜宿白雲人家(40元/人,含兩餐)。

第三天:8點多出門,9點至老碓溪,玩至11點;

11點半進劍門關,玩至2點(途中躲雨1小時),

乘摩托車去柘林瀑(15元/車),景點內轉悠了10分鐘,

3點半回到旅店(由於當天是周六,住宿50元/人)。

山核桃和長生果25元/斤、榛子和無花果14元/斤。

第四天:10點包車出發(25元/車,可乘坐5人),到太平橋10點半,等去昌化的車(5元/人)至11點半,12點半到昌化,再換車(10元/人)去臨安,1點半到,回上海的車(58元/人,就是來時那輛,每天跑一圈來回) 2點10分發車,5點50分到達。

二、友情提示:

1、 吃:我覺得既然到了農村,就應該吃些當地新鮮蔬果,不妨問問農民伯伯,當季鮮蔬有哪些。我的體會是:高山蔬菜很鮮美,因為不打農藥,如果看到有菜蟲,別大驚小怪。土雞湯真的很好喝!不可不嘗!不是雙休日,景點裡的售貨攤較少,所以出門玩時帶好午餐。總之,沒必要特地到飯店裡點菜吃飯,想吃啥跟住處老板娘說就行了,除了土雞另算錢,其余都不要付錢,到飯店吃肯定被斬。

2、 住:住在太平橋的旅店還不如住在景點旁的白雲人家(山民開的家庭式旅店都叫白雲人家,各景區都有,很方便的),因為那裡空氣更好、晚上涼快、還有置身大自然的感覺。雙休日都是50元/人,平時40元/人,包含早餐和晚餐,很劃算的。

3、 行:要換車比較麻煩,景點之間無公交車,可走路、可乘摩托車、可乘小車(4個人去的話最好,包車方便、價錢也不貴)。

當地人說:“要玩就乘今年,明年水庫造好,水被引去發電,你們來了也玩不到水了!”

所以,想去玩的同志們抓緊嘍!

臨安游之詳細篇

臨安游之一——神龍川(第一天)

7月29日,上海發布第十五個高溫警報之際,上午九點十分,我們在漢中路長途汽車站乘上了去臨安的長途客車,成功逃出了大烤箱!

一路上我們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想到即將到來的游玩,樂得合不攏嘴,好在車上人不多,總共才十來個,因此也沒引起太多的側目。中午十二點五十分,汽車停在了臨安汽車站,一下車,熱浪撲面而來!當地當日氣溫高達38度!還沒等我們喘過氣來,就有好幾個拉客的司機圍了上來,一路追著問我們去哪兒,企圖做上一筆生意。經過打探比較,決定先去臨安旁邊的太湖源玩,當地有16路車可到達,臨安北汽車站距離16路車站還有一段路,於是打的前往,很便宜,才四元。上路了,我們開始向司機打聽太湖源有哪些景點,司機很健談,說太湖源開發至今已有四五年,裡面已被游客踏去了不少原始氣息,人工的痕跡甚濃,倒是神龍川值得一游,因為去年剛被開發,自然氣息濃厚,植被也保護得較好。衝著這番話,我們立即決定改道去神龍川!經過一番還價,司機答應四十四元送到神龍川門口。(其實16路車也能到,6元/人,但車少,發車時間間隔約一小時,且無空調,所以就奢侈了一下。)一路上,繼續與司機閑聊,因此知道了神龍川那兒有當地人開的家庭旅店,如果玩得出來晚了,可以住在那兒。(16路從神龍川始發的末班車是下午五點,肯定來不及。)小車開了約四十分鐘,中途停在了一群民居前,我來到一家看上去最氣派的旅店門口打聽住宿費,老板娘說一百元不還價,我聽了調頭就跑,又來到另一家青溪山莊,這家老板娘不黑心,開價70元/間,於是看了三樓的房間,裡面兩張床,有電視、空調、衛生間,床單被套雪白,很干淨,比較滿意,還價至60元/間,還當場預定了一只土雞(38元),請老板娘燉湯等我們下山吃。定好後,丟下大包,帶上水和相機興衝衝地出發了!小車又開了四五分鐘就到了神龍川大門,下車後覺得這裡的空氣沁人心脾,涼涼的,很是舒服!(門票50元/人,憑學生證可打八折。)走進大門,看見幾個當地人正在裝運大毛竹,左側有一排兩層高的白瓦房,也是供游客居住的,由於是公家開店,因此缺少了一種農家自然的生活氣息。

越往裡走游客越少,大約走了十分鐘後,就看不到其他游人了,因為知道這裡的人不多,不是雙休日就更沒人來了,大門口雖然有幾個人但是住在這裡避暑的游客,他們要住上幾個星期,每天就到神龍川門口走走,權當鍛煉身體。

路不太好走,凹凸不平,還被各種顯然生長得極其愜意的野花野草占領了大半,不時和我的腿來個“親密接觸”(在此建議有意去玩的plmm穿長褲),各種見過的、沒見過的大小昆蟲“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著,我必須不時用手驅趕,免得它們因“好奇”於人類的長相而前僕後繼與我的臉!

繼續前進了一會兒,樹更高了,蟲也更多了,耳邊聽到的聲音也多起來了,有“嗡嗡”、“嘰嘰”、“吱吱”……再靜下心傾聽,就能聽見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像大型獸類的吼叫聲(據介紹,此山上有雲豹出沒,還有不少蛇,但能不能見到就看各人造化了),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零零總總的聲音使我這個城裡mm頓時驚起一身雞皮疙瘩、全身汗毛排隊立正!要不是有bf拽著,我肯定立即!馬上!迅速地原路返回!快速撤退!但bf拽得太緊,我只好繃著高度緊張的神經,邊把眼睛睜得大大地四處勘探邊跟緊前進。

大約半小時,我們順著山泉來到地圖上顯示是半山腰的一個景點,?這裡水勢不是很大,但絕對清冽,隨時都可以前去滿足一下嬉水的願望,這時候,我已少許適應了這裡的氣味、聲音,能騰出注意力於旁邊的美景了。看到地圖標示我們已走了一半,不由得高興起來,生升出一種自豪感,瞧!本姑娘體力也不錯吧!高興之於,在半山處留下了一張怪模怪樣的“倩影”。

往上行走了一會兒,看見一個竹子搭建的小棚,裡面有一當地婦女正在擺攤,賣些礦泉水、黃瓜類食物,我們向她打聽從這裡到山上還有多久,她看看我們,說“兩小時”。哇!太瞧不起咱們了!我還保存著剛才產生出來的豪情壯志呢!心裡暗暗地想,別人走兩小時,我一個小時就能到!

事實證明,不知天高地厚是我們這批城市ggmm的通病!半個小時後,不太出汗的我嘗到了汗流浹背的感覺!即使停歇,汗珠也源源不斷地順著脖子往下滴!一個小時後,我已開始產生了手足並用往上爬的念頭!(顧及到要在bf面前維持最最最基本的形像,終於沒真的手足並用)這時,什麼蟲叫、獸吼已通通丟在了腦後,唯一所想的是山頂在哪兒?還要爬多久?我還能不能留一口氣爬到農家喝夢寐以求已久的土雞湯?據照片顯示,當時的我滿臉通紅,身上衣服濕透,累得只能半彎著腰摹仿大猩猩走路,這次第怎一個“慘”字了得!(所以奉勸各位jjmm體力不好的別去!沒有隨行“保鏢”壯膽鼓勁的別去!)當看到展現在我眼前的仍是望不到頂的木梯時,我已經再也顧不得欣賞野景了,在心裡抱怨為什麼不乖乖地待在家裡孵空調?為什麼要到這人煙稀少的地方來自虐?(不好意思,但這的確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

這兩小時的路程中完全看不到山泉,只能聽到嘩嘩的水聲,旁邊的巨石倒是越來越有氣勢!路也越來越不好走,由於剛開發,有的分叉處連路標也沒有,有時候得面臨兩條道路進行選擇,如果走著走著沒路了,那就說明走錯了,得回到剛才的地方走另一條路。大概是人跡罕至的緣故,有些路段已基本被植被覆蓋,被蟲類占領。(這時,你能充分體會到一雙好的登山鞋是多麼的有用!)

邊走邊停邊抱怨,兩小時後,(的確需要兩小時。但同時也證明售票處所給的地圖比例尺絕對錯誤,沒有道理前半段路只走半小時,後半段路走兩小時!)我們終於到達山頂,那裡只有一個小小的紅亭子,但坐在亭子裡遠眺,看著歷經歲月洗禮仍滿目青翠、連綿的山脈,剛才的怨氣全都消散了。我沒有征服自然,但自然以它靜寂、威立之姿徹底征服了我!

在山頂休息了半小時,熱氣盡消,衣服也被涼涼的風吹干了,估計山頂上只有二十三、四度。再吹下去就要感冒了,於是再遍覽了一次周圍美景,深深地藏在了心裡,依依不舍地下山。

下山走了另一條路,比上山時的路更不像路,說它是流石滾下行成的坡還差不多,每一步都得先試探著踩踩,免得跟著搖晃的大石頭一路滾到山坳裡。上山時大腿酸,下山時小腿累,好在這段亂石坡只走了半小時,我們就來到了中途休息站——將軍台,終於在離開人群近三小時後,我又看到了三個人!那個激動勁兒,甭提了!那三人是山裡的原住民,山被開發後他們就在家門口開了個小賣部,他們得知我們才兩人上山並到達山頂後,說了句“你們真厲害!”我聽了不得頓時又輕飄飄起來。在那兒又休息了一會兒,喝了兩瓶來自於文明世界的產物——可樂,感覺自己沒有被大山抓走,沒有遇上豹子、蛇,這才徹底地松了一口氣!但他們一句話又讓我緊張起來,他們說:“到了夜間,蛇會出來,所以你們還是盡快下山吧,一路上沒別的游客,萬一有事就麻煩了。”這句話使我頓生許多力氣,拉著bf一路往山下衝,連他拍照片我也不停地催促!

不知是下山路短還是我走得快,離開將軍台後四十分鐘我們就到了入口處,又看到了悠哉的游客和仍在拖運毛竹的農民。回想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竟然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人真了不起!有人處和無人處竟有如此大的區別!

這時,已是傍晚近六點,剛走出大門,就看見住宿處老板娘的兒子開著摩托車來接我們,原來他們覺得我倆那麼長時間不出來,不放心,來門口等,這已經是第三次來等我們了。當地人真熱情!等我們散步一樣地走了十分鐘,青溪山莊的老板娘已經笑眯眯地在門口迎接我們了,中午還活潑地滿地亂竄的土雞已成了一鍋香得令人垂涎的筍干燉土雞湯,胃口大開!

經過簡單梳洗,半小時後開飯,高山蔬菜真美味!雞湯鮮得掉眉毛!好吃的我們搶了起來!就是有一點鹹,原因一、筍干是鹹的,原因二、當地人口味偏鹹。吃飽喝足,心滿意足地拍拍肚皮,有了聊天的興趣,從老板娘那兒我們知道住在她那兒的其他客人是杭州的一些退休老人,來這兒避暑,包吃包住每天35元,除了雞另外算錢,其他基本上自產的隨你吃。(好像很劃算噢!真想立刻把老爸老媽空降來此避暑!)他們每天吃飽了,在這青山綠水間走走、打打牌、跳跳舞,神仙過的日子!仔細數數,這裡附近居然住了二十多個這樣避暑的老人,幸福的嘞!我們睡前又吃了大西瓜,把肚子撐得圓溜溜的!

一晚酣睡,除了半夜凍醒拉被子(涼快啊!空調電扇根本用不上!),第二天早餐吃蛋炒飯;昨晚吃剩的雞湯再加了點水,不鹹了;四季豆;南瓜;絲瓜;一頓豐盛而又美味的早餐!結帳時除了土雞外,人均四十元,很劃算吧!

臨安游之二——白馬崖(第二天)

吃罷早餐,大約九點半,16路經過,我們乘上了回臨安的車。

仍到臨安北汽車站,搭上了一輛開往昌化的依維柯(10元/人,車次很多,每班車坐滿人就開,沒有固定時間),大約開了五十分鐘到昌化。下車後在一個同車當地人的帶領下,乘上出租車(2元/人,與不認識的拼車)四、五分鐘後到了能帶我們去大峽谷的中心——太平橋的小巴前,車沒空調,也髒兮兮的,但出門玩就不必太講究了,上車5元/人,五十分鐘的盤山公路,司機開慣了,又快又穩。一路上看見一個水庫,碧綠的水泛著漣漪、看著也舒服。到太平橋,下車就看見了苗苗山莊老板娘的烙餅攤,忙買了一個嘗鮮,第一口感覺不怎樣,可越嚼越香,終於又忍不住買了兩個啃。這時,事先聯系好的徐老板也到了(白馬崖白雲人家的老板,也是當地村委書記),與他講明了我們打算游覽全線,並請他想法幫忙買了打折票(原價九十元,折後價七十元,挺值的,任兩個景點的聯票都要六十元,全線包括四個景點,而且我們實踐證明,這四個景點能在兩天時間內篤篤定定地玩遍,後面將詳細介紹)。

徐老板建議,既然玩全線,就按地勢從高到低的順序游覽,於是,他的摩托車帶了我們兩人開了近半小時,到達了白馬崖門口(幫我們省了25元車費)。他叫我們帶好隨身小包和水,行囊由他先載回家,並拿了一份景點地圖並送我們進了景點(無微不至吧)。

當時是周五下午約兩點,景點裡又是人煙稀少,除了我們一伙,別無他人,但有了前一天的經驗,我已毫無怯意,而且與神龍川相比,這裡的植被已有了一定規模的休整,昆蟲也少了一大半。走進去一點點,就看見了一個活水潭,綠綠的泛著涼意,當下脫掉鞋襪,讓腿腳在潭水中放肆,水潭不大,也就十幾平方米大小,但不淺,剛離岸邊三步遠,水已淹沒至大腿,本人不諳水性,沒敢繼續前進,而且每挪動一步都小心翼翼,水裡的石頭很滑的!潭邊聚集著幾個農婦兜售黃瓜、野彌猴桃、嶸螈(農婦們說是娃娃魚,其實不是,國家保護的娃娃魚哪兒有這麼多任人捕捉?)生意清淡的轎夫當然不會錯過我們這批生意,圍著我們渲染著路途的遙遠與崎嶇,開玩笑,我就是出來運動的,哪有坐轎子的道理?後來證明不乘轎子是明智的,等玩夠了水上岸前進,轎夫所走的起點與終點這段路,我們邊走邊玩也只不過十分鐘。

一路上能玩水的地方很多,山泉從山頂上順著石頭跳躍而下,不深,大多數地方都只剛沒過腳面而已,干淨、清澈倒是相同的。(但提醒大家別麻痹大意,我就是踩在一塊綠綠的石頭上摔了一跤,蹭破了手肘上的皮。)一小時後到達鳳凰台,這裡有一個看上去水很深的潭,三面靠山,據說很少有游客至此,有了先前摔跤的教訓,我只敢謹慎地蹲在岸邊摸摸水,而且面對綠的不見底的水,不會游泳的人都會產生懼意。這時,天邊開始堆積起烏雲,黑壓壓的直奔而來,短短幾分鐘,天暗下來了,悶雷開始不斷地響起!有些雨滴已按捺不住先砸了下來。難道連續晴好了近二十天,今天終於要放水了?山上沒有避雷針,如果真下起雷雨可是一件挺危險的事,我一邊催促同伴關掉手機避雷,一邊帶頭順著另一條路往山下逃竄(上山時我總在後面,逃下山時我總衝在前面,不好意思。)雲還是很厚,雷聲隆隆,但過了十多分鐘,大雨終於沒下,我們又放慢了腳步。下山途中約有售貨亭二、三個,除了飲料等物品外,多了當地的特產——燉筍干,無不例外的與鹹肉齊燉。我們在半山腰處初嘗,味道不錯,5角/串。邊休息邊與攤主聊,她說租這個亭子每年上繳兩千,雖然她家離此處很遠,單程就要一個半小時,如果背著貨物上山就更累了,但家中兩個孩子上學開銷很厲害,也只得每天辛苦。雙休日生意尚可,但平時(例如今天)路過此處的游客不超過十人,且不會個個消費,只能掙個幾塊錢。農村人的日子的確不好過啊。

回到白馬崖門口已是傍晚六點,我們在裡面玩了近四小時,但想走就走,累了就歇,連吃帶玩,比跟團走自在多了。(很多旅游團都不去白馬崖,因為費時,導游也累,但這裡是最上游,景色也超棒!所以說,絕對不能跟團玩!)徐老板已在門口等我們,繼續上山,順著大路約步行二十分鐘到了村口,徐老板家地勢高,還得繼續上爬五分鐘,一只小黑狗一路尾隨我們至家門口。進門一看,標准的民居,一樓中間是廳堂,正中還懸掛著毛主席與周總理的畫像;左側是廚房,是那種城市人很少見過的灶,右邊有一間客房;兩樓有三間房,其中兩間是相連的,一間獨立;三樓一間房,另有一個大曬台。每間房內都有一張大床,一張小床,很適合三口之家居住。不過房間內都沒有衛生設施,一樓有一個,二樓相連的房間有一個。電視也只有一樓的房間有,從屋內擺設看,估計沒有游客時,徐老板一家就住這兒,有游客時他們就住旁邊的老房子。也是包兩餐,50元/人,土雞較貴,六十元一只,其他菜由徐夫人負責安排,不點菜,看當天地裡摘什麼就吃什麼,不過也挺豐富的,有筍干炒鹹肉、昌化豆腐燒肉、石斑魚(小小的,不太好吃)、杠豆炒青椒,還有幾個菜記不起來了,只記得筍干的出現頻率較高。徐老板的兒子幫我們把桌子搬到外面平地上,邊欣賞山景邊吃飯,才吃沒多久,尾隨我們上來的小黑狗現身了,在桌子下轉悠著討骨頭吃,不多時,又來了一只貓,這貓厲害!魚骨頭、雞骨頭、筍干、肉片通吃!小黑狗居然搶不過它!晚餐後,泡一杯香茶,翹著腳坐在平地上,呼吸著無比新鮮的空氣,任由貓兒蜷縮在椅子旁打盹,看著黑夜中猶如剪影般的遠山、莊稼、農房,靜靜地體會著久違的悠閑,心滿意足。

臨安游之三——老碓溪、劍門關、柘林瀑(第三天)

早晨五點起床看日出,剛推開大門,就看見一頭不知是誰家的大黑牛正在美美地享用著徐老板家的甘蔗,但只一吆喝,大黑牛就飛快地逃走了,別看它個大,動作可敏捷啦!但由於當天雲層較厚,等了半個多小時也只看到了滿天的紅雲,只得作罷,回屋睡回籠覺。當七點半起床時,太陽已完全升起,又有了躁熱的感覺。

徐夫人笑眯眯地招呼我們吃早餐,白粥和五、六個炒菜,平日老嚷嚷著要減肥的我吃了滿滿兩碗粥,這味道怎樣就不必多說了吧?

好問是個好習慣,我們在出發前又向徐老板打聽應該怎樣安排今天的游程,徐老板建議,今天是周六,會有較多旅行團來,他們大都中午前後抵達,一般情況下會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游玩,現在是早上,你們也按從高到低的順序玩這樣就會避開人群。

就這麼定了,徐老板用摩托車載我們到老碓溪門口。我們在檢票處一問,知道了我們是今天的第一批游客,好!任我在裡面蹦跳撒野都不會遭人側目了!

短短的檢票處門廳,被人為的用欄杆圍得七繞八轉,當地農婦的售貨籃在地上一個挨著一個的排隊,少說也有十來個,我們毫不心動,直往裡衝,一陣鑼鼓震耳欲聾地響起!這歡迎的架式真讓我受寵若驚!

在面前展現的,是一條“勇敢者的道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前面的景點被一條三、四米左右寬的小溪截斷,小溪上架了一張傾斜約45度角的繩網,空隙較大,不適合老幼婦孺攀爬,右側有空中攬車,10元/人,但這短短的距離實在沒乘的必要,也許左側也有其他路可過去,我沒仔細找。緊了緊腰包、檢查一下身上攜帶的易掉物品後就上繩網了。剛開始,手扶在旁邊捆綁繩索的大木頭上,但手指立刻就被戳到了小木刺,便改抓繩網打結處,只要每踩一步都看一看,爬上去還是不難的。到了對岸,有抬花轎的節目,我沒興趣。直往裡走,在一座晃橋上蹦達了幾下,看著橋身左搖右晃倒是滿過癮的。過了橋,是一條順著溪流方向築的寬約一米的路,看著水面在白花花陽光的照耀下晶亮耀眼,我們又忍不住脫鞋下水了。剛開始,只在岸邊潑水,但過了一會兒,覺得水不是很深,大多數地方都只齊腿,我們越看心越癢,就越走越遠,摸著石頭來到了河中央,樂滋滋地坐在大石頭上,看著水在腳邊翻滾著奔向遠方,石頭上還長著長長的水草、吸附著幾個羅螄,我們還意外地看到一塊石頭上蹲著一只石雞(好像就是青蛙),我們想逮住它,但它實在蹦達得快,三兩下就不見了,還害得我們差點跌個四仰八叉!我們再次體驗到了只有孩童才敢於表露的那種肆無忌憚的快樂!(就是在這裡,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由於早上防曬霜塗的太馬虎,玩好水上岸時,我的肩膀和腿已被曬成了深粉紅色,晚上洗澡時水衝在上面好疼啊!兩天後,我引以為傲的白皮膚成了難看的醬黃色!)在這裡一共玩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見到其他游客,大概他們還在盤山公路上前進吧。

我們順著這條路又前進了幾分鐘,看到一塊游客止步的牌子,路被中斷了,因為6月25日這裡下了一場大雨,把前面的橋衝毀了,正在修復中,玩瘋了的我們才不管這些呢,一個一個貓頭縮腰從牌子的空隙處鑽了過去,還囂張地發出了怪笑聲!

十多分鐘的路程中景色差不多,正感到無聊時,看到了傳說中被大水衝毀的橋,那橋高懸於離水面四、五米處,這樣也能衝掉?我禁不住閉上眼想像那天的水勢,……(我正在想像)哇!哇!!哇!!!太驚人了!太宏偉了!太……!……太可怕了!!!(幸好那時我不在)正當我陶醉在遐想中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上面顯示了徐老板的電話號碼,接聽,他說他看到我們了!我們連忙伸長脖子尋找,果然在橋的那端看到了他,走過尚未完全修復的橋面,看到徐老板正在向幾個工人了解橋的修復情況(他在大峽谷公司裡就是負責工程的)。他對於我們的擅闖禁地絲毫不以為暄,仍舊笑眯眯地告訴我們再往上走就是老碓溪的另一個出口了,出門後再步行二十分鐘就能到劍門關。(他的脾氣真好)

出了門就是盤山公路,有幾輛旅游客車開過,說明雙休日的頭批游客到了,這時是上午十一點,我們已經玩了好久了。

果然二十分鐘就走到了劍門關,先到劍門關旁邊的山貨市場逛了一圈,品嘗了山核桃、長生果等,覺得現在買太早,背著玩不方便,就走了(我們又在無意中作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劍門關和我們剛才在老碓溪玩水的景色差不多,它憑靠漂流吸引游客,不過,我個人以為在這麼淺的水裡漂流實在沒多大意思。我們又找了個看上去不錯的地方下水洗腳了,和剛才一樣,這裡的水也淺的能讓人摸著石頭過河,從旁邊干得發白的石頭看,現在的水只有平時正常時候水量的五分之一!旱情嚴重啊!過了一會兒,第一個漂流筏下來了,就從我們身邊一米處而過,一點驚險也沒有,後來又陸續漂了幾個下來,還差點擱淺了!得靠船工用槳撐過去。

大約十二點半,景點裡的高空走鋼絲開始了,就在我們頭頂上,我們坐在水裡仰望,比岸邊看的清楚得多,由於有風,藝人們走了一半就退回去了,我們也泡夠了水,上岸繼續前進。這時,太陽公公不見了,又隱隱約約地傳來雷聲(我們很有先見之明的准備了雨衣)。雷聲響了二十分鐘,天色越來越暗,當我們走到竹筏漂流處,大雨終於下了,竹筏上的游客、小路上的攤販都避進了溪邊的兩個塑料棚內,塑料棚被吹的呼拉拉的響著,很有拔地而起的希望,我們就困在這棚裡長達一小時,眼看著水面上的雨花越開越密、近處的山影也越來越朦朧、最後居然也絲毫看不見了。

一小時後, 雨漸漸地小了,涼意隨之而來,穿著短袖短褲覺得冷,於是穿上了雨衣,有了跨出塑料棚的勇氣。當地人都說連著干了十幾天,這可是場及時雨!

從劍門關的另一出口出來,已是下午一點多,肚子餓了。在幾個鍋前挑挑撿撿,吃了昌化豆腐一串(1元)、燉筍干二串(1元)、蕃茄一只(5角),餓的時候什麼都好吃。

劍門關離柘林瀑較遠,我們乘摩托車前往,一輛車帶兩人,共十五元,摩托車車開了二十分鐘,走的話要多少時間?我算不出來。

柘林瀑像個小公園,裡面有個小瀑布,有個小水潭,有很多很多游客!我們十分鐘就把一圈逛完了,真的很小吧。倒是門口賣山龜的地方讓我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只小紅盆裡養了兩只山龜,多少錢一只我沒問,反正沒打算買。我蹲在旁邊看,呵,小家伙真是活潑!為了逃命不停地揮動著四條小短腿,腦袋伸得老長,倆綠豆眼賊亮賊亮的!還差一步,再努力一下就能逃出小紅盆時,一只無情的大手輕松地一推,剛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好在,它很懂得棄而不舍的道理,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努力,但每次都在接近成功之際被大手摧毀,如果山龜會思考的話,它會不會把這大手當成怪物史瑞克?

在下午兩點半,小山龜第n次逃亡失敗時,徐老板幫忙聯系的小車來到柘林瀑接我們回“宿舍”了,與司機閑聊過程中詢問何處買山貨較劃算,他建議我們請徐老板代買,因為當地人總不會坑自己的村支書吧。

到了徐家,徐夫人一看我的兩條紅腿,笑了,當時看上去的確又滑稽又狼狽。她得知我們中午只吃了一點小吃,連忙去玉米地“拍”(他們就是這麼說的,為什麼叫“拍”,她也說不清)了幾個玉米煮給我們吃,還切了西瓜給我們解渴。(好人啊)

晚餐菜色和昨天差不多,由於已連吃了兩只雞,今天就不吃了,菜中最值錢的大概是石斑魚吧,這可是當地“三石”之一(石雞、石筍、石斑魚),如果去飯店點這道菜可得不少錢。聞到菜香,小黑狗先來了,還帶了一個朋友——一條大白狗,不多會兒,貓也覓香而來,但一看到那大白狗,嚇得直竄到房梁上, 待等到大白狗走了才委屈地邊叫邊下來,這時已連食物殘渣都被倆狗吃光啦!

徐老板下班回家,帶來了我們請他代購的山貨,我們也不太識貨,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總共買了筍干、長生果、榛子、山核桃肉、無花果等,應該比上海便宜吧。徐夫人告訴我們今年的核桃要到9月7日那天開摘(每年每戶都統一時間的,無例外),10月過後再上市,所以現在買的都是去年的成貨,還有一些黑心販把前年未賣掉地摻進去,那味道就差太多了!(我想,請徐老板代買應該不會上大當吧)

這一天玩的景點最多、看到的人最多、用的時間最少, 體力消耗最少、景色最一般。

臨安游之四——回家嘍(第四天)

昨天下午才兩點多我們就把三個景點玩遍了,時間尚早,當天回上海肯定來得及,但由於我們沒有料到,行囊都還在旅店中,所以就又回山上住了一宿。把這個經過寫下來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准備三天就可以了。

反正今天很空,所有的事就回家一項,因此,我們很篤定地睡到日上三更。(朦朧中還聽到徐夫人納悶地說:“他們怎麼今天起那麼晚?”)九點多,我們一行人才步履緩慢地陸續從房內晃出來(反正還早,不急)。早餐、結帳(住了兩晚90元,加上土雞、山貨等,人均210元)、打包(來時癟癟的包被山貨塞得拉鏈只能勉強拉上),請徐夫人聯系了一輛車送我們到太平橋(25元)。在太平橋等車時,我們又買了10個苗苗山莊老板娘做的霉干菜烙餅帶著當午餐。十一點三刻,我們乘上了到昌化的小巴,途中最後飽覽了美景;十二點半乘上到臨安的車,(這車很多,隨時都有,坐滿了乘客就開),一點半左右到達臨安汽車站,順利買到2點10分開往上海的客車票(58元/人)。和來時一樣,車上人很少,入座率只有三成(大概知道這班車的人不多吧),但無一例外的都是上海的游客,彼此交流了一下各人玩的景點和體會,比較後覺得還是我們玩得最開心!

車開至嘉定,天空呈現出壓抑的灰色,不是傍晚的暮色,也不是雷雨前的預兆,而是像個大蒸籠的蓋子,灰色一直彌漫到上海上方的天空,5點50分下車,我們從清涼世界回到了又濕又悶熱的、布滿鋼筋水泥的世界,郁悶!(早在半路上就蒙生了返回神龍川的念頭,但明天要上班的,嗚……)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