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納斯湖自然景觀位於新疆阿勒泰山深處、布爾津縣境內。海拔1370米,湖全長24公裡,寬1.9公裡,總面積45.73平方公裡,平均水深90米,是我國已知最深的高山湖泊。哈納斯湖四周峰巒疊嶂,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水會隨著天氣和季節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或湛藍、或碧綠、或黛綠、或灰白……有時諸色兼備,成為有名的“變色湖”。受強勁谷風的吹送,倒入哈納斯湖中的浮木會逆水上漂、在湖的上游聚集成千米枯木長堤,成為景區的一大奇觀。
哈納斯湖自然景觀保護區是我國唯一的歐洲----西伯利亞泰加林系“飛地”。生長在這裡的各種西伯利亞落葉松、紅松、雲杉和冷杉等各種珍貴樹種都是主要的物種基因。在原始森林和王花草甸中還棲息著眾多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哈納斯降水充足,土地肥沃。暖季來臨時,草場和森林的鑲嵌地帶充滿了詩情畫意:綠草如茵、赤勺、柳蘭紅花遍地,金蓮花、郁金香金黃一片,飛燕草、如同藍色地氈……恰似一個美麗的花園。
七八月份,雨後朝陽初升的清晨,哈納斯山區谷地往往被濃厚的雲霧遮蓋,只露出一座座海拔兩千米以上的頂峰。此時,登上佛光亭游覽觀望,腳下的雲海浪淘般隨風翻滾,雲海之上,遠近雪峰晶瑩如玉,千資百態的彩色雲朵迎面飛來,變換無窮,使人目不暇接。上午九時許,太陽升到一定角度,斜陽照射產生色散作用,迎日的霧中便逐漸顯現出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濃淡變幻,鮮艷奪目。特別使人驚異神往,這光環的中心同時映出山峰亭台和游人的影像,成為所謂“佛影”。用高倍望遠鏡,有時可以看到傳說中能借雲霧吸食小牛、小馬的“湖怪”平添了幾分神秘。
這裡生活的哈薩克族牧民,大多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綠海繁花之中,氈房錯落,牛、馬、羊在綠色的波濤裡時隱時現。秋季,大雪封山之前,哈薩克牧民會收起氈房,趕著大群牛、羊,舉家搬遷。他們翻山越嶺,渡水過橋,風餐露宿,儼然又回到了原始游牧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