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巧奪天工的藝術殿堂

作者: xuehouse

導讀源位於江西省,以前媒體、電視上宣傳不多,由於是江總書記的故鄉,逐漸被世人所關注。冠以中國最美的農村,一定要去看看。周末單位一行人組織集體前往,大家都沒有去過婺源,無不懷著憧憬。周六的早上6:00跟隨旅行團在人民廣場的上海大劇院門前集合,乘坐沃爾沃大巴車開始了本次婺源之行。 江西離上海較遠,汽車長達6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是很容易讓人疲倦的,� ...

源位於江西省,以前媒體、電視上宣傳不多,由於是江總書記的故鄉,逐漸被世人所關注。冠以中國最美的農村,一定要去看看。周末單位一行人組織集體前往,大家都沒有去過婺源,無不懷著憧憬。周六的早上6:00跟隨旅行團在人民廣場的上海大劇院門前集合,乘坐沃爾沃大巴車開始了本次婺源之行。

江西離上海較遠,汽車長達6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是很容易讓人疲倦的,伴隨著導游耐心的講解和悠揚的音樂,我們慢慢進入夢鄉,山水相映,小橋流水的鏡頭常在夢中浮現,令人心曠神怡。

經過6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總算到了婺源,從婺源上來一位當地的導游,清秀、美麗、大方,她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婺源的景點和歷史,專門介紹了婺源的紅綠黑白四種顏色,還唱了一首當地的采茶歌,悠揚婉轉的歌聲將我們帶入無境的遐想中。由於時間緊張,我們在一天的時間當中要游覽7個景點,所以此行的一個最大的遺憾就是時間太倉卒,有點像打仗。

中午到達婺源,沒有進入酒店我們就馬不停蹄的趕往第一天的景點思溪-沿村-彩虹橋。這三個景點是連在一起的,相隔不遠,特別是思溪和沿村。來婺源首先要看的就是灰派建築,特色分明,突出了一黑一白兩種主色調,房屋一色是黑瓦白牆,在山水相映的綠色環抱中,尤顯出古樸和素雅,我想如果是細雨朦朦,那將一定會是一副絕美的墨色山水畫。進入思溪是一色整齊的灰派民居,高牆深院是建築的另一大特點,飛檐走隔,巧奪天工的雕刻更襯托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精美的木雕、磚雕更是灰派建築的一大突出特色。在建築上有分為官宅和商宅,婺源在外經商的商人很多,他們把在外經商賺到的錢寄回家中,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精美的房屋留給後代居住,盡管他們經商,由於商人的地位在當時很低,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走仕途之路不再從商,這也是婺源商人逐漸消聲匿跡,沒有形成氣候的一個重要人文原因。

房屋雕刻十分精巧細致,以中國歷來吉祥物居多,比如:四季花卉、牡丹、龍鳳、麒麟、還有人物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據說思溪是聊齋的拍攝地,我們專程去看了這幢老宅,還有那口狐仙出入的古井,用了水井中的井水,清澈、冰涼、刺骨,在夏日炎炎中給人一絲格外的清涼,婺源有最好的綠茶,難怪婺源茶美水美孕育了婺源源遠流長的茶道和茶文化。

往前行就是沿村,沿村也都是灰派建築的典範,多以商宅為主,巷深,像是陶老筆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正是這裡真實的寫照。

彩虹橋是當天的最後一站,位於清華鎮,想像中一座彎彎的虹橋橫跨江面,但是真正的彩虹橋與我們的想像大相徑庭,這是一座很長的棗紅色的木結構長橋,橋下的水塘裡水不多,有很多忍受不了酷熱的旅客已紛紛下水了,水中有奇怪的小魚,有幸抓了幾條,不過條件惡劣,無一生還。

結束了周六的行程,飢腸轆轆的我們入住了凱悅賓館,條件不錯,整潔干淨。在天然居吃了一頓晚餐,聽說江總書記曾在這裡吃過飯且贊不絕口,今天我們也享受一回這樣的待遇,有荷包紅鯉魚,這就是婺源的另一種顏色紅色了,遺憾的是沒有吃到土雞和粉蒸肉。晚上在酒店附近的大排檔又吃了夜宵幾個小菜,味道不錯,價格適中。

經過一夜的酣睡,早上六點鐘我們用過了早餐就又開始了一天的行程,去的是有“小橋流水人家”之稱的李坑,進入正門,有電瓶車一元/人進入景點,前行大約一公裡,道路兩邊是翠綠一片,李坑的巨大牌樓威嚴樹立,小橋流水陪伴我們一路前行,穿過別具鄉土淳樸氣息的民居,小溪中的小船,溪水邊勤勞洗衣的婦女,小山上一眼泉水終年不枯,大家紛紛接泉水飲用,格外清涼,一直涼到心底。從李坑原路返回,已是驕陽似火了,我們上車去下一個景點,欣賞中國精湛的木雕藝術,汪口的俞氏宗祠,相傳此人是當時皇帝的老師,所以他的祠堂才那麼氣派,這座祠堂可謂是雕刻藝術的結晶,不論是牌樓、門柱、梁拄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不但像征雍容富貴,還代表了祖先對宗族家族興旺及子孫後代無限的祝福和希望,在雕刻的所有圖案中,每樣東西都有其深刻的寓意,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古代深遠的文化底蘊。

下一站就是探尋江總書記的祖籍地--江灣,婺源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歷代出了很多的名人,比如朱熹等,在江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蕭江宗祠,為何有蕭呢?聽導游介紹,江家的祖上其實姓蕭,江家是蕭何的後代,由於當時被奸人所害,蕭家流落江灣隱姓埋名改蕭姓為江姓。這個祠堂也是後來江主席的妹妹江澤惠重新的,耗資1600萬元。我們通過三個特點終於找到了江氏遺址,但是無奈年代久遠已經倒塌不復存在了。只看到牆壁上一幅用電腦恢復的圖了,很遺憾。

告別江灣,正值中午,我們在曉起村的梅花飯店吃了一頓農家菜,15元/人,終於吃到了燉土雞等,給我們的婺源餐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飯後游覽曉起村,見到最多的是千年古樹--樟樹,樟樹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所以不招蟲蛀。還有巨大的楠木,在導游的解說下,我們每人都尋找了一片完整的紅色的楠木葉,許個願帶回去,聽說很靈的。之後我們開始了兩天中最悠閑的時間,漂流,坐在橡皮筏上,順流而下,欣賞兩岸風光,嬉戲清澈的溪流,那種心境只怕在喧囂的都市是無法體會的。

結束了漂流,也給我們的婺源之行畫上了一個句號,面對美麗的婺源,我們依依不舍;面對遠離城市的喧鬧,我們戀戀不舍;面對淳樸善良的婺源人,我們戀戀不舍。

據說二月油菜花開,朦朦細雨中的婺源才是最美的,婺源讓我們在下個油菜花、杜鵑花盛開,煙雨朦朦的二月再次相會吧!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