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采風未到新疆時就聽說這麼一句話:“不到喀什,就不算到過新疆”,所以我們一行三人第一站便是喀什。沿著地圖上的路線望過去,所經之地焉耆旁有一片藍色在誘惑著我們,便決定先從烏市乘車到焉耆,玩了博斯騰湖再由庫爾勒去喀什。
開往焉耆的一路景色荒涼,尤其是過了吐魯番之後,偶爾會在高山夾繞中發現幾個低矮的土房,房子顏色與黃土一樣,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住在這裡的人過得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當做為個體的人置身這麼荒涼的土地上時越發顯得渺小,但他們堅強不屈地生活,頑強地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鬥爭,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卻是人的偉大。
由於火車晚點,車到焉耆已是深夜。焉耆車站又小又破,打聽了去市內的方向後,我們摸著黑前行,(由於是頭一次背包旅游,竟忘記了用包裡的手電。)仿佛走在農場的林帶裡,周圍的農家可能早已熄燈入眠了,蚊子不時前來攻擊,它們比較欺生。一個濕乎乎的東西跳在腳上,然後又蹦開,我的心隨之一緊,差點叫起來,希望是只青蛙,而不是賴蛤蟆!
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十幾分鐘後,在黑黑的夜的盡頭終於看到了城市的燈火,以它做指路方向該不會錯了,但感覺那兒離我們還很遠。正在惴惴間,一輛摩的開了過來,我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快攔車問價,車主說2元錢,怎麼這麼便宜,我們還以為聽錯了,車主見我們猶豫以為我們嫌貴,一個勁地解釋說路有很遠,這麼晚了,2元不算貴。。。上了車我們忍不住相視而笑,便宜的味道就是不錯呀。
在焉耆住了兩天後我們才知道這兒的摩的很多,倒把的士的生意搶去了不少。我們住的焉耆賓館可能是當地最好的賓館,房價也夠貴的,100元/標准間。
對於這次的旅行我們安排得不太充分,只是想著目的地是喀什,去看看南疆的風情,便背著個包出來了,所以對於所行的線路安排完全是走哪算哪,隨心所至。行在路上,面對未知的旅途,感覺上到是有些打游戲的味道:對於下一步不甚清楚,但可以從一些不確定的地方找到些線索,摸索著走下去,解決可能突如其來的困難,最終完成任務。這與周密的安排路線,精確的計算時間的旅游可能會是不同的心情吧。
在汽車站裡打聽到每日都有往金沙灘去的小公汽,往返票價20元。沒有猶豫我們立刻買了往返車票上了車。窗外的景色是一派田園風光,和北疆的農場差不多。一路路況還算不錯,只有兩處被前幾天的大水衝斷了,正在搶修。我們的運氣還不錯,如果早兩天還去不成呢。
車行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車主和我們這些買了回程票的游人約好晚上六點再來接我們。有六七個小時玩呢,應該足夠了吧。
我們大連的海邊也有一處叫金沙灘的風景區,所以聽到這個景區的名字時是一份親切,很想比較一下這兩個金沙灘的不同。
看見這金沙灘的第一眼我沒有想像中的激動,因為它太像海了,而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它是湖。
走到湖邊細看腳下的水,很清澈,能看清在近岸邊暢游的魚,細細的沙被輕輕的浪拍成一折一折的,層層疊疊地鋪向湖的中心,不太合時宜地我卻想到了沙漠這個詞,就算這是水中的沙漠吧。
岸邊的細沙軟軟的,踩在腳下特別舒服,這兒的沙比我們海邊的沙要細得多,湖邊竟有這麼多又這麼細的沙是我沒有想到的。但如光腳踩在岸邊的沙子上,一會兒你可能就要手舞足蹈起來,因為太燙了,陽光不經任何遮攔直直地撒將過來,地表的一切都熱熱的。終於發現一個湖與海的不同,那就是湖邊的溫度並不涼爽,只有下到水下才能將溫,不像我們的海邊會有涼涼的海風吹著,即使不下海,也不會感覺燥熱。
水天相連的一線畫得沒有什麼障礙,這就是它給我感覺特別像海的原因吧。再次提醒自己是站在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邊時,這個像海一樣的湖才輕輕地撞擊了我的胸口,為她的大所感嘆,被它的大所震憾。
有很多人在湖裡游泳,但離岸大約五十米的地方就攔著浮球,可能再往遠水就深了吧,不適合當地不太通水性的游人。岸邊的人也很多,大多坐在租來的遮陽傘下,也有的就那麼欣欣然地坐在大太陽底下享受著這份美景,在這遠離海洋的地方能見到如此壯美的水色,也難怪他們會由衷地贊嘆。
博湖上連開都河,下接孔雀河,東北處湖區水域遼闊,而湖西則是許多小湖相連構成,風格不一。金沙灘位於和碩縣阿什塔拉鄉,屬於博湖寬大的一頭,是博湖景區裡最為著名的天然浴場。
雖然博湖風景如畫可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印像裡最深的卻是它的整潔衛生。在我的感覺中,沿海的景區開發一段時間,游人一多,稍疏忽管理就會污穢遍地,髒髒的海水讓人不忍目睹,所以大了以後,夏天都不去附近的海濱公園游泳了,那是賺外地人錢的地方,找個沒太開發的小海灘幾個人邊燒著烤,邊游著泳,那才爽呢。可是沿著博湖邊走,我看到的只有清清的湖水,干干淨淨的沙灘和藍藍的天,心情很是不錯。
看來用六、七個小時玩這個地方對我們有些奢侈,曬到最後,我真是盼望著車趕快回來接我們,有些後悔早早地買了回去的車票,不能自由地安排時間。
回到住地已是晚上8:30,看來是去不成阿洪口了,只好在焉耆市內逛逛。打聽到一個夜市,但當我們趕過去時也就是幾個人在賣點肉串和水果,我們大概是唯一的客源。於是早早回去休息,為明天的行程做好准備。
在烏魯木齊時,街上走過的每一個維族人都會吸引我好奇的目光,隨著行程的越往南,離少數民族的生活越接近,那份好奇也越來越多,還有了些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