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游第三天--8.14

作者: 小彬彬

導讀今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細雨,公路有些泥濘。一路搖擺著來到黃洋界景區,進門左手是懸崖,山壁陡峭,雲霧騰升。右手是營房,一個黃土房子,裡面記載著黃洋界戰役的歷程。營房向右轉有條山路通往哨口。所謂的哨口是個不足5米寬的土堆堆成的壕溝。溝下面還是陡峭的石壁,就是在這裡,紅軍的一個連擋住了白軍四個團的攻擊。再往裡走是炮台,這個炮台當年只打出一發 ...

今天一早就下起了蒙蒙細雨,公路有些泥濘。一路搖擺著來到黃洋界景區,進門左手是懸崖,山壁陡峭,雲霧騰升。右手是營房,一個黃土房子,裡面記載著黃洋界戰役的歷程。營房向右轉有條山路通往哨口。所謂的哨口是個不足5米寬的土堆堆成的壕溝。溝下面還是陡峭的石壁,就是在這裡,紅軍的一個連擋住了白軍四個團的攻擊。再往裡走是炮台,這個炮台當年只打出一發炮彈,神助般的打掉了敵方的指揮部。此後,我們參觀了上井紅軍造幣廠,看到了紅軍開創的紅色中華金融史.

下一站是小井紅軍醫院,這是一座木制的兩層樓房,簡陋。讓人印像最深的是這裡的手術台只是一張木頭桌子。據導游介紹,當時沒有手術刀,動手術使用的是菜刀和鋸子。所有的傷員都睡在直接放在地上的一塊木板上,缺衣少藥。革命是艱苦的!

最後,前往井岡山五龍潭景區。五龍潭實為一條向下傾瀉的山澗,層層跌落,形成五個高低不同的瀑布,它們分別是青龍瀑(碧玉潭)、黃龍瀑(金鎖潭)、赤龍瀑(珍珠潭)、黑龍瀑(飛鳳潭)、白龍瀑(仙女潭),最高一處瀑布落差達60多米。

雨大起來,大家都打上了傘或穿上一次性的雨衣。下車的地方三面環山,進入龍潭門,小路盤山向下。樹木繁茂,雨水和著瀑布的水汽在枝葉打下來,一片青翠。路面變得十分濕滑,我們順著小路而下,數百級台階,路面開始時尚平緩,不久便陡直,環著山體東游西轉,走起來有些吃力。行數百米,忽聞水聲湍急。我們到達了碧玉潭,一條長鏈從山澗流下,狀似一個玉瓶,潭池中碧水瑩瑩。再往下走勢珍珠潭,池水上泛起點點珠花,宛如珍珠開遍。珍珠潭下水流很急,一片白芒,水花四濺。

沿山中小道繼續逶迤向下,沿途群山郁郁蔥蔥。由於大雨,水勢浩蕩,聲響震耳欲聾,山上樹木青翠欲滴。山谷幽深,空氣清新,真可謂蕩滌俗塵,樂而望返。進到谷底是最具特色的仙女潭。瀑上有一石將水流一分為二,在瀑中再彙合,瀑下水流散開,婉若身著白裙、手曲向天、翩翩起舞的仙女一般,形神俱似,令人嘆服上蒼神來之筆,雕琢得如此真切。

我們一行人在此稍事休息。此時每個人全身濕透了,於是把雨具全部卸去,返身原路返回。一路上並無歇腳之地,雨水打在身上,也不覺得冷。走到碧玉潭時,大家都已十分疲憊,對著瀑布大喊,掃盡一身的疲憊。後面的路,我和陳、袁一路遙遙領先,邊走邊聊邊唱,愈發振奮。

在附近的餐廳用餐,品嘗到了南瓜湯和紅米飯。有一首紅軍歌謠唱道:“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我們走了“紅軍路”後也吃得精打光,呵呵。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