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纖夫的故事(1)

作者: 00332299

導讀五一的三峽之行我們宜昌進,武漢出,位於湖北巴東境內的楠木園便成我們進出的必經之地。楠木園鎮有個叫移民旅館的家庭旅店,向家雄,它的主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我們親切地稱他向大哥。 由於三峽庫區水位的提高,加上我和Paula是舊地重游,我們本次的重點放在三峽的古棧道上,希望我們還能沿著古人和前人的腳印走一走,看一看。從沿途聽到的消息,到從向大哥那 ...

五一的三峽之行我們宜昌進,武漢出,位於湖北巴東境內的楠木園便成我們進出的必經之地。楠木園鎮有個叫移民旅館的家庭旅店,向家雄,它的主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我們親切地稱他向大哥。

由於三峽庫區水位的提高,加上我和Paula是舊地重游,我們本次的重點放在三峽的古棧道上,希望我們還能沿著古人和前人的腳印走一走,看一看。從沿途聽到的消息,到從向大哥那裡確認到幾乎所有的棧道都已被當前的135水位淹沒時,加重了我們曾因去年的SARS而未成行的遺憾。

棧道永久地長眠於三峽庫區,我的話題自然落在那些曾是三峽棧道主人公的纖夫身上,沒想到,向大哥竟告訴我他年輕時曾做過纖夫。這競提供我一個了解纖夫和他們生活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趁向大哥閑暇之時分享他的經歷,對話總是斷斷續續的,得到的信息也大部分是支離破碎的,在此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向大哥是纖夫世家出身,初中畢業後,便於1975年至1978年開始纖夫的學徒和拉纖,其中拉纖的時間約2年。

纖夫的拉纖壽命

因耗體力,運動量大,反映要機敏,一個纖夫一般只能干20個年頭。纖夫除有可能隨時失去生命外,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關節炎”。纖夫們的雙腳、腿常年地浸泡在江水中,這使得他們無一幸免地患上關節炎病。向大哥雖然只短短地干上兩、三年,也不幸染此疾,直到現在遇有陰雨天氣時還隱隱作痛,而當年他父親的關節炎病則嚴重的多,以至於他父親的膝蓋上最多時有七個“眼”往外冒水,那痛苦可想而知。本地人一般用山上采的藥泡酒來醫此疾,既富有療效,又經濟實惠。

纖夫的辛苦

“太辛苦了,不是人干的活”向大哥這樣感慨道。除三峽獨特的地質特征造就的險外,他認為纖夫的存在多少顯示出我們國家當時的航運能力落後。當地鄉政府於1982年才擁有一艘20馬力的柏木船 (傳統的木船上安裝一部發動機),而現在的貨船能達到5000馬力。正是航運能力跟不上貨運的需求,纖夫這個職業在新中國誕生後還得以繁衍。

拉纖的季節是每年的三月至八月,而三到七月是漲水季節,而九月至十二月因水少灘淺不能拉纖而歇工。向大哥覺得夏季拉纖最苦,背部被曬的脫無數層皮,長年累月就形成一層不沾水的黑皮。

當問起向大哥是否知道世上還有其他國家也有纖夫時,向大哥回答道不知道,並說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國外也曾有纖夫,或許纖夫真只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特產”。

最大的客戶

向大哥拉纖時,他們最大的客戶是當地糧管所,當時的貨運服務市場大,國營的運營能力跟不上,私人運營服務便應運而生。運輸的主要貨物有:玉米、小麥、大米、棉花、花油、農油和肥料,而由於受地界的限制,向大哥他們當年的運營地段以巴東到沙石為主。

船工們通過貨單來接運貨物,憑單交貨及領取報酬。向大哥他們船隊招攬生意的方式很獨特但也很有效,岸上有專門拉生意的人,都是船工們的親朋好友。

纖夫船的人員搭配

3噸柏木船:上水 – 3人拉

下水 – 3人推(舵)

5頓柏木船:上水 – 4人拉

下水 – 4人推

10頓柏木船:上水 – 6人拉

下水 – 6人推

* 如果是十幾噸以上的柏木船則要把舵換成櫓,且是雙排櫓,即一邊2個櫓。

除以上的拉/推船工外,每條船上還配備一名撐杠人,不需要撐杆時他則負責做飯、拉帆、清理船艙及兼做雜物;還有一個專門負責掌舵的,另外一個人則專門負責收纖夫們的繩和為他們拋繩。大家雖然分工明確,但船上的活計誰都能拿的起來。

如何拉纖

所謂拉纖就是上水(逆水)時靠人力拉船使其在水中行進,既逆水而上,下水(順水)時則靠船工們的掌舵技巧和控制船的行使速度使船安全地順水而下,躲避暗礁是下水時最難掌握的技巧。

上水時由於阻力大,纖夫們在棧道上拉纖時手裡一定要抓住江邊的草或石頭來借力,這無形當中也提高他們的安全系數。纖夫們拉纖時都只用前腳掌著地,以便節省體力和提高速度。他們為使肩部更舒適,一般都用棉質的白布纏繞在肩部的繩套上,千百年來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來直至拉纖消失。

拉纖因葛洲壩當年開始蓄水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也正是由於葛洲壩的建設,三峽水道才變得相對安全許多。向大哥形容當年三峽被截流之前的水特別洶湧,沿岸的人家在夜深人靜之時常常被江水發出的“轟轟”轟鳴聲而不能入睡。但當年的蓄水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一些險灘、險段從此消失,但又不影響三峽段江水“萬馬奔騰”的本性和氣勢,從此也減少了纖夫的死亡率。

光膀上陣

由於水大,特別是在漲水季節,有些地勢低的棧道便被水淹沒,纖夫們經常要在水中游走。這樣,纖夫們都盡量少穿衣服,大家都只穿褲頭和草鞋。

纖夫的收入

向大哥當年的月收入是根據提成決定的,提成大約是運費的10%。從巴東到沙石,一個3噸柏木船的貨款約250元,運程約十天,比如,一個舵手的月工資約50元左右,一般的纖夫工人則25元。多干多提成,但由於要冒著貨丟(沉入江底)或損壞(船上的貨物雖一般都由氈布苫著免受雨林日曬,有時還是會破損)的風險,很可能一趟活兒一分錢都掙不到。

纖夫的吃住

纖夫們路上吃的糧食和菜都是各船工從自家帶的,主要是玉米、紅薯、土豆等,船工們吃住都在船上,夜晚來臨時他們就搭鋪而寢,第二天早上再收起來。就這樣,他們吃著簡單的飯菜,卻干著繁重的體力活,年復一年,沒有毅力的人很難做到並堅持下去。

纖夫的作息

水大、灘急的雨季時節,船工們一般都不拉纖超過5個小時,而夏季時在運貨時間不趕的情況下也都盡量避開上午11點到下午2、3點的火辣陽光 。

纖夫的生命

除了苦,向大哥感慨最深的是纖夫的生命瞬間即可消失,他說:“早上還一塊吃飯,下午就沒了”。還好,向大哥拉纖的2年時間內他們的船隊從來沒出過事 (這裡,他指死亡而言),但有一次,他們前面的船一下子便摔進江裡3個船工。當我問到他們怎麼在半路上補充船工時,向大哥表情沉重地回答我:“整個船都沒了,已沉入江底,沒活了,還補充人干嗎?這趟活就算白干了。”

吃飯的手藝世代相傳

當地世代沿襲著祖輩兒們的手藝,祖輩是石匠,後代一定是石匠,爸爸傳兒子,世代相傳。開麻繩作坊的則不干別的,因而,向大哥也沿襲了他祖輩是船工的生活方式。這些有手藝的人只傳自家人,不傳外人,例如,纖夫就不是想當就能當成的,如果不是祖上世代相傳手藝,一個人很難學怎們當纖夫,並且,也沒人願意要你。


精選遊記: 長江三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