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去過藏民家訪。本來在網上打聽著這一活動其實是有陷阱沒想去的。禁不住卓瑪勸誘,還給我發誓不會騙我。心想不去吃他們的烤全羊也就夠了。(網上的旅友主要就是栽在烤全羊上。一只烤全羊要800元呀,這邊還算便宜的。所以說出門在外一定要心裡有數。這倒不是幾個人才安全的問題,跟旅行團照樣被宰。)是一個二層的藏式民居。剛一進門就有一群藏族姑娘小伙們迎接而來。一邊給我們獻上潔白的哈達,一邊用我聽不懂的藏語唱著歌,大概是迎賓歌一類的吧。屋裡已經坐了一圈的游客。藏族姑娘們一邊唱著藏歌,一邊給大家依次斟滿青稞酒。按照藏俗,第一杯酒要敬天。是用中指和大拇指蘸酒,然後彈向天空。第二杯酒要敬養育自己的父母。第三杯酒要敬自己的朋友或自飲。我一飲而盡,旁邊的卓瑪誇我好“扎西”(不好意思呵,其實盅很小的,沒問題。要是酒碗俺就直接趴下了。)青稞酒是無色透明的,味道也跟白酒差不多。(讓俺這個庸人談酒的味道簡直勉為其難了,我喝著五糧液、茅台跟二鍋頭味道也差不多。)
酥油茶是酥油花作的,灰褐色的茶上浮著一圈圈的油花,嘗上去鹹鹹的,還可以。奶酪就不行了,又鹹又膻。這是用犛牛奶制成的真正的奶酪,卓瑪告訴我要蘸糖吃才好吃。不過我估計蘸多少糖也吃不下去。糌粑面是灰色的,有點像那種蘇州的酥糖,有兩種吃法,可以倒在手掌裡直接吃,也可以跟酥油茶混在一起,然後用手像和面一樣和成泥,用手抓著吃。藏族原來是沒有筷子的,所以吃飯都是用手抓著吃,不過現在好了,平常吃飯都是用筷子。(但是還有一次我在飯店裡吃飯,飯店裡不備筷子,只備勺子,害得我只好墊餐巾紙吃飯。)最後上的烤全羊。按照我的主意,我是堅決不要的。但是卓瑪還是把她的那份,用小盤盛了幾塊,送給了我。雖然早就嘗過烤羊的味道,但是還是非常感謝她。淳樸、好客,這個世界也許人性本來就是善良的。
我們一邊喝著酒,藏族卓瑪和扎西們(卓瑪在藏語裡是“仙女”的意思,是一個很普通的藏名,而扎西就是英俊的小伙子的意思)一邊跳著藏族的舞蹈。舞姿是舒展的,奔放的。一舞完畢,游客們就高聲呼喊著“yaxaoyaxaoyayaxao”(很好很好),又跺著腳,鼓著掌。還跟他們一起跳弦子舞和鍋莊舞。弦子舞大概是藏族青年男女求愛時跳的一種集體舞。大家圍成一圈,扎西們腰上掛著弦子,“嘣嘣嘣”地彈唱著,卓瑪們甩著水袖。步伐大概是先邁左腿,然後繞著圈逆時針走,第4步時踢右腿,繼續逆時針走,但是不知何時又要返身順時針走,唉,弄得我手忙腳亂。鍋莊舞,是藏族慶祝莊稼豐收時跳的舞蹈。那時,他們往往會跳上一天一夜。也是大家圍成一圈。但是大家要弓著腰,肩膀膀著肩膀。沿著圈的半徑走步伐。第4步時,右腿微曲,左腿彎曲著置於右小腿前。小伙們伴奏高歌,姑娘們引吭對唱。姑娘們的歌聲是那麼的清脆嘹亮。其實藏族的歌舞,如果在春節晚會上我一定會評價為“刺耳”,不會看的,但是今天卻真的陶醉在他們的歌舞聲中了。大概因為是今天在參與他們的歌舞吧。不喜歡只是因為不了解,如果真正接觸它,包容它,總會有讓你眼睛一亮的地方的。一個文化是這樣,一個人也是這樣。
席間,扎西用他們粗厚的嗓音,歌唱著《香格裡拉》:
騎著馬我本想走天涯
卻發現這裡就是我的家
草原上綻放著七彩花
悠悠傳來馨香土泥巴
哦香格裡拉 美麗的香格裡拉
傳說白度母在這裡安了家
養育了我的媽媽的媽媽
從那時人們再也沒有離開她
哦香格裡拉 美麗的香格裡拉
你聖潔地遙望著神秘的拉薩
請聽我埋在心底的情話
你是我見過最潔白的哈達
哦香格裡拉 我心中永遠的家
我用生命贊美她
哦香格裡拉
我心中哦永遠的尼瑪。
聽這首歌,很能觸動我的神經。我此時不是正在只身走著天涯,尋找香格裡拉嗎?人生如旅,誰又不是苦苦追尋著自己的香格裡拉呢?香格裡拉,在藏語中是“心中的日月”的意思,寧靜,安詳,和平,美麗,可以把所有美好的詞語冠到它的意譯中。我到過了香格裡拉,我又沒到過香格裡拉。我到過的只是行政區劃上的香格裡拉,只是包含了雲南德欽、中甸(香格裡拉縣),四川的稻城、亞丁,西藏的林芝、昌都的大香格裡拉地區的一角,而真正的香格裡拉只在人們的心中。她可以是一個地方,也可以是一個人,一種生活。她是值得人們畢生的時間苦苦追尋的。我也會的,即使她會是那麼遙不可及。我的香格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