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之路(2)

作者: 09762868

導讀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青藏高原了。一望無際的綠色草甸上散落著巨大的二層藏式民房,還有黑色的犛牛,棕色的馬駒,不緊不慢地吃著草。草甸上星羅棋布著各式紅色、黃色、藍色的小花。用木頭搭起的巨大的架子,那是用來曬青稞的。藏式民房都是二層土胚結構的,用土胚大概是為了冬天更暖和吧。二層樓的兩側都開著小小的窗,窗棱上繪著五顏六色的藏式的圖符---窗戶小 ...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青藏高原了。一望無際的綠色草甸上散落著巨大的二層藏式民房,還有黑色的犛牛,棕色的馬駒,不緊不慢地吃著草。草甸上星羅棋布著各式紅色、黃色、藍色的小花。用木頭搭起的巨大的架子,那是用來曬青稞的。藏式民房都是二層土胚結構的,用土胚大概是為了冬天更暖和吧。二層樓的兩側都開著小小的窗,窗棱上繪著五顏六色的藏式的圖符---窗戶小其實也是為了冬天保暖用的。還有木頭搭起的陽台,粗大的木頭房柱。在這裡,越富有的人家房柱越粗,有些人家甚至花費上百萬來造房---這些都是後來卓瑪告訴我的。沒想到在這裡也會像我們東部一樣耗資幾十萬上百萬來購置房產。下午一點的時候,就到了香格裡拉縣城。下車就碰到賓館拉客的卓瑪。通常下車拉客的我是不會給好臉色的。但是考慮到賓館就在汽車站斜對面,在這裡住宿的人多些,明天包車游香格裡拉方便,所以就答應住了下來。所幸的是,這個賓館有水。之所以稱所幸,是因為第二天跟我一起包車的蔡老先生一家稱,找遍了縣城的賓館,竟然好些連水都沒有!

安頓好住宿,吃完午飯,就直接坐公交車到松贊林寺。松贊林寺雲南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被稱作“小布達拉宮”的。一進門,就是147級台階的天梯。卓康參、宗喀巴大殿、扎倉大殿、彌勒殿……宗喀巴大殿和扎倉大殿前面都垂著巨大的黑色布幔,布幔上畫著各種經文符號,被風一吹,布幔寂寂地發出“撲撲”的聲音。大殿裡面,四周的牆壁上用鮮艷的色彩繪著護法神、大像、豹子、牛頭、馬面、小鬼……大殿是昏暗和幽深的。金色的宗喀巴佛像沒有表情地端坐在中央。佛像前是兩盞隨時就要被吹滅的酥油燈。

誦經堂也同大殿一樣的陰暗。佛像前的明燭暗滅的酥油燈,一排排朱漆的粗大木柱,一排排的喇嘛誦經坐墊,活佛的塔葬白塔,塞滿經文的藏經閣,金色的藥師佛,擁抱著女人的歡喜佛(歡喜佛是藏傳佛教特有的菩薩。據稱,男人代表智慧,女人代表芳華,只有男人擁抱著女人進行修練是才能修行成功。這體現了藏傳佛教陰陽合一的思想吧。用現在的話大概就是“一個男人成功的背後是一個女人”,或者“一個女人成功的背後是一個男人”。),還有據說可以消除邪惡的聖水。游人們一個個排著隊,虔誠地接受聖水,然後把它抹在額頭。也學著他們接受聖水。也許聖水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是有一顆虔誠的心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做什麼事。

二樓,是圍著明亮天窗的轉經堂。一排排的黯淡的金色轉經筒,分列地圍在轉經堂的四周。轉經筒上是刻了“唵嘛呢叭哞吽”六字真言的,每轉一個經筒,就如同誦了一遍經,可以積功累德,消災獲福。126個轉經筒,我從這頭默默地轉著,一直轉到那頭。木把已經被游人摸地光滑了。心裡什麼都沒有想。因為也許一切都是多余的。如果有天神的話,他一定可以觸摸到我的心。因為這裡是離天堂幾乎最近的寺廟。也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出了大堂,就繞到寺廟背後的山坡上。沒有一個人。就只有遍地的雜草和無名的野花。山坡下,巍峨的大殿上塗著的金粉還在夕陽下熠熠生輝。主殿的兩邊,盡是些斷壁殘垣的白宮,裸露著暗黃色的土坯,無聲地靜立著。遠處是湛藍的天空,連綿的白雲。頭頂上,兩三只寒鴉在空中盤旋著,發出的“呱呱”的叫聲在寂寥的原野上回蕩著。

坡頂有三個富有藏族特色的大架子,呈三角形排列著。都是用枯樹枝在中央攢在一起,枯枝周邊用繩子斜拉著固定在山坡上。繩子上掛滿了紅黃白黑的五彩小旗。走近看時,旗子上密密麻麻寫著不知何意的藏文。五彩旗在風中輕輕飄動著,不發出一絲的聲響。

下了山坡,看著一胖一瘦兩個六七十歲的老喇嘛轉過山林,說說笑笑地走來。古銅色布滿皺紋的面龐,暗紅色的喇嘛藏袍。他們熱情地同我打招呼,拉我坐下聊天。他們用我不太聽得懂的漢語問我從哪裡來,我告訴他們是從山東過來的。他們用手比劃著說那是很遠的地方啊,我說是坐飛機過來的。後來我就用手指著剛才看到的那三個架子問他們那是什麼。他們說,那是人們祈求幸福的地方,你是可以只去看看的。其實,後來在導游的口中得知,那就是藏民的天葬台。雖然知道天葬在我們漢人眼中是很惡心的事情,但是得知剛才到過的地方就是天葬台,並沒有一絲恐懼,反而只是平靜、超脫。也許,正如老活佛喇嘛所說的,那只是人們獲得幸福的地方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