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世界的新體驗3和Kiwi做同事

作者: sunnyyanli

導讀三、和Kiwi做同事因為在Kapiti學校幫忙,一群老外就成了我的同事。和老外做同事最大的樂趣在於文化差異的吸引和生活背景的差異。但同時,共事的問題也就成了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和語言的溝通。 文化的差異帶來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就有一個例子,因為留學生行車的時候出了事故,學生被要求賠償,學生找來了律師,經出庭律師幫助學生打贏了官司結論是雙方共有的過 ...

三、和Kiwi做同事因為在Kapiti學校幫忙,一群老外就成了我的同事。和老外做同事最大的樂趣在於文化差異的吸引和生活背景的差異。但同時,共事的問題也就成了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和語言的溝通。

文化的差異帶來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就有一個例子,因為留學生行車的時候出了事故,學生被要求賠償,學生找來了律師,經出庭律師幫助學生打贏了官司結論是雙方共有的過錯,學生節省去一筆賠償費用,這時候學生懷著感激的心情結清了律師費,並請律師共進晚餐(當然是學生買單)。幾天後,竟然律師又寄了一份帳單給學生,原因是,律師陪同學生吃飯,要付律師費。這件事情被當成笑話在留學生中間流傳,這在中國是不能被理解和接受的事情,可是在新西蘭,就是極為正常的。

直率是許多老外共有的性格。剛剛到Kapiti報到的時候,遇到許久未見的Richard,他和別人介紹說:Sunny是個能干且漂亮的女孩,接著下一句話是:我正打算把她變成我的兒媳婦。窘得我沒辦法,裝作外語會話能力暫時實效,聽不懂,大家都笑成一團。

老外的上班很輕松,早上有早茶時間,下午有下午茶,中午的午餐時間是免打擾的,並且一到下班的時間,就急急忙忙往家裡趕,不能加班。周五雖然工作,但是是“休閑工作”的一天,可以穿著休閑服到學校,可以帶領學生搞很多課外活動。一次下班前,Richard和我大聊中國美食,聊得正投機,該下班了,他看了表然後大叫:Sunny!你耽誤了我五分鐘的下班時間!入鄉隨俗唄,誰的地盤聽誰的,下班嘍!

和我一起組織亞洲文化節的Kathryn能夠非常敏銳的溝通和交流,在說笑中讓我掌握好多單詞,還認真地糾正我的發音,文化節做宣傳展板的時候,我們創意是中國古代的紅漆銅釘大門,我說用紐扣(bottom )當銅釘,結果用成了button(屁股),她就摸著屁股疑惑的問我,我們要把它放在門上? 還有一次,我在前台當接待,把電話裡寄宿家庭對學生的贊美“compliment”聽成了抱怨“complain”,解決糾紛?我可不在行,趕緊把燙手山芋扔給Richard,弄得Richard接電話的時候好一陣緊張,一聽是贊美,樂得他合不攏嘴。

Kathryn總是身先士卒,在合理預算的範圍內做事情力求完美。亞洲文化節的時候的用餐—三明治是她買來材料和幾個同事做的,Kathryn見我跑來跑去很辛苦,特意為我做了一個好吃的三明治,最愛吃Kathryn做得三明治,面包片上黃油和奶酪非常多。

回國後的半個月內我去了一次福州,拜訪了Kathryn在中國的家,Kathryn的電視機上擺著5元錢從早市買來的大頭娃娃,書桌上竟然有佛和香座,Kathryn告訴我按習慣是初一十五要燒香,牆上還貼著Kathryn用毛筆寫的中國字,並標上了拼音。Kathryn顯然已經習慣了中國生活的方方面面,知道買完東西開發票的時候能刮獎,天天練習太極拳,並且中國的交通也能很快的適應,以至於我回國後訪問福州的時候,不敢過馬路,她拽著我一路小跑的衝過去,一點也不害怕。寫到這裡,想念遠方的她,給遠在福州的她掛了個電話,她告訴我,已經學會了新歌《瀏陽河》,已經學會很多漢字了,並且還在天天堅持練習太極拳。明天就回新西蘭了,她說她喜歡中國,一個月後再回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