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青島,期待與你的再次擁抱。

作者: 飛子

導讀很早就對青島有了最初的好印像,但是一旦親身走過這座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環抱的城市,仍然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只有短短三天時間。7月31日上午,火車抵達青島站,出站時就覺得火車站夠簡陋,站前廣場也夠亂,乘車不過幾分鐘就到了住地——棧橋賓館。一旦看見了海,看見了離海幾步之遙的住處,人就不自覺地興奮起來。放下行李就衝到了海邊,呼吸著 ...

很早就對青島有了最初的好印像,但是一旦親身走過這座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環抱的城市,仍然感到了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只有短短三天時間。7月31日上午,火車抵達青島站,出站時就覺得火車站夠簡陋,站前廣場也夠亂,乘車不過幾分鐘就到了住地——棧橋賓館。一旦看見了海,看見了離海幾步之遙的住處,人就不自覺地興奮起來。放下行李就衝到了海邊,呼吸著海的氣息,看著趕海的人在礁石上游戲,不遠處著名的棧橋上晃動的人群,心想:棧橋,深夜或凌晨再會!很快乘車順著海邊公路,迎著海風,來到了八大關。不經意間,已經脫離了喧囂,散步在靜靜的八大關街區,伴著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小樓,伴著郁郁蔥蔥的松、梧桐和銀杏,只在蔣介石曾居住的花石樓前又看到了喧鬧的人群,於是我們就匆匆掠過了著名的花石樓,沿著海邊步行木棧道繼續我們安靜的散步。美國進口的抗海水腐蝕的大松一根根平臥豎立,很有安全感的牢固,很質樸的原色,在海邊散漫地延伸著,像我的心情。

音樂廣場,一架巨大的數碼鋼琴,琴鍵巨大,據說可以彈奏,不知會發出什麼樣的音色。廣場回蕩著悠揚的鋼琴曲,伴隨著海風,音符似也翩翩起舞了。正午的太陽真毒啊,有了海也有了難忍的濕熱。躲過最熱的時候,黃昏時分,我們又沿著海邊穿過東部現代化的城區來到了雕塑公園。石老人地區路邊一座座漂亮的小樓誘惑著我,別墅,是的,這是見識不多的我見到的真正意義上的別墅!背山面海,不遠處的山峰籠罩在濃雲霧氣中,幾步穿過公路就是真正的公共綠地,和文化氣息濃厚的雕塑公園,再邁幾步就是沙灘了……我只有嘖嘖感嘆了……那一刻,我有了辭職的念頭,青島能接納我嗎?也只有想想的權力。我很知足,能夠親身感受這樣的環境,在綠地邊、看著海坐坐就夠了。

夜晚,手持地圖繼續我每到一處必須的獨行。沿著老區中心街道中山路北上,路燈下看到了矗立的天主教堂,黑黑的影子湮沒在暗夜中,門前不明身份的人睡在地上,有神的庇護,願他們安眠。繼續前行,穿梭在青島的街道,不似北京的南北、東西走向清晰,丘陵地貌上下起伏,街邊乘涼的老人燈下打著撲克、搖著扇子,真的有些羨慕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照著地圖我還是暈了,只有一個大概的方向,沿著安靜的街巷走就是了,反正是沒有死胡同的。在沂水路上路過了藥監局、城管局等一系列的市政機關,雖然夜已深,樹影中的影影綽綽的座座小樓讓我感覺不到這是政府機構,好像只有豪華的高樓,和開闊的大門才應該是這種地方的特征。到江蘇路了,也找到我的目的地了:基督教堂。我不是信徒,只是對這種城市裡有代表性的地方比較感興趣,希望不要錯過而已。基督堂建在一個小山坡上,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拾級而上,湊近台階盡頭的小門亭看到了收費的提示,只是沒有了收費的人。夜了,眼前又是一片黑的開朗,基督堂前一片空地,輕輕地走過,匆匆地向下觀望了兩眼,密密的樹擋住了我的視線,只透過幾縷路燈的光亮,同樣的靜穆,給了我一絲恐懼,天生膽小的我只好輕輕地離開了。剛回到街道,身後響起了鐘聲,23點的鐘聲,真的夜了。沿著江蘇路,卻越走越熱鬧了,三三兩兩的人們手裡提著塑料袋、水桶,裡面裝著趕海的收獲,加快了腳步,我要去看看趕海的樂趣。終於走出了靜靜的街道,回到華燈四放的海邊,在沿海步行棧道邊安靜地坐下,海水已經退到了漁船邊,不遠處的小青島和旁邊的海軍博物館的軍艦,似乎都要被裸露出來了,身後海信的大廣告霓虹燈照亮了礁石,手持電筒的人彎腰躬身撿著、挖著,偶有互相招喚的聲音響起,伴著不遠處的軍艦和漁船,像是海軍在深夜操練。人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有如此大的差別,唯快樂是相同的。23:30,海信霓虹燈斷電了,趕海的人也不覺中少多了,都在向岸邊走著,遠處向海裡延伸的一排光亮,那是棧橋,依然還是人頭攢動的樣子,就這樣吧,帶著深吸的海的味道,我也休息了。

不想浪費在海邊的每一刻,5:30起床,睡眼惺松地走過棧橋,還是起晚了,棧橋上又快人聲鼎沸。來到海灘上,大多是當地的中老年人,有帶著寵物狗戲水的,有暢游的,邊游邊痛快地喊著,真是佩服+羨慕啊!守著海,又多了一種晨練的方式。試試海水的溫度,一波波的浪打在腳上,終於把我打醒了,抖擻一下老精神,下海嘍!一個不太透亮的清晨,沒有明媚的陽光,但有鹹鹹的海水,我游在了青島棧橋旁。在泳池中自信的我還是被無邊的海征服了,居然不敢往深處游,只好悻悻地橫向過過癮了,有種紅燈穿越人行道的感覺,幸好人不多:P。開始的我甚至戴著泳鏡都不敢將頭探入水中,也許是見不到底的感覺讓我心虛吧,再加上清晨水的溫度,功底不深的我居然換氣不能,游了一會才稍稍好些。海啊,我是那麼向往著步入你的深處,可你為什麼總是給我隱隱的恐怖呢?慶幸的是這一早的游,居然成為此行唯一的游了。

嶗山,印像中只有“穿牆而過,穿牆而過,我拿了就走……”呵呵。半小時的海水浴給了我渾身的舒暢,盡管天氣依然悶熱。青島的朋友開車帶著我們從南進入,繞山一圈觀覽了美麗的嶗山,因為有了濃重的霧氣,山峰似飄浮在雲霧間,我領略到了海上仙山的意味。避開了旅游團必到的景點,只從山路上遠觀了太清宮,看著太清宮旁停車場裡密密麻麻的車,心裡默默感謝著青島朋友的明智導游。一路看著大會堂和紀念碑采用的嶗山著名的花崗岩,經過青山村,山中海邊一片紅頂的村落,海邊的山洞是原來北海艦隊停放快艇的地方,那一片山就是軍需庫,海邊很多圍出的池子,養的就是鮑魚了。繼續前行,朋友帶我們來到一片未經開發的海灘,幽默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從嶗山的地圖上看,大概是在“返嶺前”的位置,路左邊有賣綠石的小店,向右側望下去就看見那片靜靜的海灘了,興奮地,我們衝下去,脫掉鞋衝進海裡,又嚇了回來,細細的沙子被海浪衝刷帶走,海水很快就沒過小腿。這裡的水很清,沙子不知為什麼也居然有些白色,海灘上點綴著大大小小的岩石,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喊起來,告訴海我們的存在。匆匆地戲水後,很快到了仰口,開始登山,還是在青島朋友的指引下,穿過太平宮,爬上獅子岩,在嶗山的半山腰,仰望,觀雲霧籠罩的嶗山山峰,俯瞰,眺仰口灣的海灘,山風和海風混雜著迎面吹拂,快意之極!沿著環山的路,經過十八盤,聽起來很危險的山路,比起密雲到懷柔的山路要好走的多也短得多,景致自然也是不同,密雲的山多了險峻和大氣,嶗山有的是清秀和委婉中的硬朗。不覺就和嶗山再見了,沒有隨團旅游景點扎堆的經歷,嶗山給了我清晰美好的印像!“穿山而過,穿山而過,我還會再來……”:)

晚上,仍然靜坐在礁石上,聽著音樂看趕海的人們,凌晨2點時,終於踏上了著名的棧橋,橋面留下了還未清理干淨的垃圾,有些抱愧:多少美麗的地方被我們這些游客糟蹋了。欄杆邊,還有釣魚的人,走到棧橋盡頭,靠在圍牆邊,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看著黑色的海面,我對棧橋只了解到此。

第三天,在八大峽乘上了游艇,上船前幸運地在海面看到了一只直徑約有20公分的水母(海蜇),黃粉的顏色,自如地伸縮游動著,又是一個小小的驚喜。破浪而行,縱觀著八大峽到小青島這一片區域,仍是遺憾的陰天,美麗的青島籠罩在霧氣中,我們只能欣賞到朦朧的美。迎著海風站在船頭,泰坦尼克編劇的靈感原來就是這麼來的,只稍稍探了探身,我就感覺到了自己在海面飛翔,腳下只有浪花飛濺。(寫到這裡,我又長吸了口氣,似乎又聞到了海的氣息)返回時,我一直站在船頭吹著風,聽著音樂,抓住每一分每一秒體驗這份快感。下船後車穿行在青島街巷中,車行又經過了第一晚我步行到的兩座教堂,看到了天主堂後面與青島市同齡的百年老石板路。德國殖民者留下的提督府、提督樓,和各色的德式建築,德國人的嚴謹作風和厚重風格都在建築中體現,街道上很多當年的下水道石蓋仍然堅守著崗位。在小魚山公園從另一個角度觀覽了紅瓦、綠樹的青島市,只是天和海都是雲霧一片。登上電視塔,仍然感嘆天公不作美,唯有留給下次了。余下的一點時間,又獨自走過五四廣場、音樂廣場和彙泉廣場。彙泉廣場青島啤酒擺的大啤酒花園著實夠FB,有舞台,掛著橫幅“喝青島啤酒,看亞洲杯球賽”,旁邊是大屏幕電視,粗略估計一下得容納上千人喝酒看球賽吧!可以想見真到了14號開幕的啤酒節該有多壯觀!

這一晚,我在答謝朋友的餐桌上愉快地把自己灌倒了,沒有了夜晚的海邊靜坐。

再睜眼時即將離開青島了,忍著頭疼爬起來,穿過馬路又到了海邊,潮漲上來了,已經拍到了岸邊,我走下台階,盡量靠近拍岸的浪頭,近聽浪的聲音,卻還是低估了海,只一個不大的浪就拍到了我站的地方,還差點把我帶下岸。是向我示威吧,但我更想海是在挽留我,給我留下更深刻的記憶,就像我不舍的心情。濕透大半身的我快樂地回房間換衣服,只有手機不適應這種表示親熱的方式,被拍濕後罷工了。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帶著殖民印跡的各具特色的建築;清秀幽遠,與海相傍的山;科學規劃,獨具風格的城市開發;便捷的公共交通;相得益彰地融合在一起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不知我對青島的理解是否正確。

最舍不下的就是海,只要有海,我便心中無物了!

美麗的青島,期待與你再一次的擁抱!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