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上海酷熱,我和熊仔(偶男朋友)興致衝衝赴廈門。雖然事先做了些功課,但四日游玩後,仍大大感慨“如果***就更好”,於是樂與驢友們分享經歷,也抒發依戀婉轉之鼓浪嶼情懷。「吃住行要點」
住在輪渡出行最方便,有車通往各景點,逛中山路步行即可。住鼓浪嶼之南最有味,踏小路之清幽,聽大海緩緩濤聲。最無聊是住鼓浪嶼的龍頭(就是鼓浪嶼的碼頭),旅行團人聲嘈雜,吃喝都要被斬。一些著名的住地驢友們推薦甚多,稍微列舉下方便後人,不過,那地兒的住宿條件都偏簡陋,大家做好思想准備。
1)鼓浪嶼干部療養院0592-2064206,鼓浪嶼田尾路18號 ——鼓浪嶼以南,清淨,設施很新很好,約240元/標房。我提早3天都沒訂到房,郁悶。
2)鼓浪別墅,鼓浪嶼鼓聲路14號,0592-2063280 2060165 —— 據說外觀設施都一般,但位置好,下樓走走就是海,約278-298元/標房。到鼓浪別墅有專線,很方便,擺渡3元,記住不是那個免費的輪渡線。個人認為,住這個不如旁邊的干部療養院,新多了。
3)鼓浪嶼龍頭的住宿很多,比如綠州酒店(龍頭路1號,0592-2065390),麗之島酒店(龍頭路133號0592-2063309),琴島酒店(鹿礁路8號0592-2066668),一般都是150-200元/間吧,看上去…….說實話比較破舊。環境十分吵鬧,喜歡熱鬧的朋友可以住這裡,我是在上海已經被吵鬧得不耐煩,一旅游就想圖個干淨:P
4)廈門島的住宿不清楚,據說輪渡對面那個鷺島酒店很好,看上去外觀是老樓,但是裡內裝潢確實氣派,貴了點,小女子沒敢入住,呵呵。廈大附近也有很多住處,那地兒倒著實不錯。
機場到輪渡往返都可乘NO27巨龍車(很長,有三節車廂的一種老式車),准時的1小時車程,不過NO27終點站到乘機樓還要筆直走10來分鐘。市裡公交車較舊無空調,巴士較新有空調。路上有許多“臨時巴士站”,站上任何線路巴士招手就停。車太多,奉勸多問路問車,當地人很熱心指點的。當然了,TAXI也就8元起步費,偶爾乘之也是可以的。
廈門輪渡到鼓浪嶼碼頭免費,從鼓浪嶼回廈門是3元。幾乎全天每隔十分鐘就有船,夜間9-10點還有人穿梭來往,船程也就五六分鐘吧。
廈門的小吃很便宜。有名的“黃則和”就在中山路輪渡口,天天人滿,花生湯香甜濃郁,沙爹面香濃味辣,熊仔吃著粽子也嘖嘖稱好,其他吃食琳琅滿目,難以在此窮盡。海鮮品種不算太多,如土龍(一種肥嫩海魚)、花蛤、瀨尿蝦、花蟹、珍珠螺、海蠣等等。我是個吃到任何大小海鮮都極滿足的人,所以這裡海鮮煮法清淡隨便,廚藝簡單,我卻認為突出材料原味丫 ^-^
鼓浪嶼龍頭那地的吃食貴得要命,海鮮隨便來小盆蛤蜊就開個20塊,受不了。那個什麼阿惠小吃,一頓晚飯吃掉178塊,飽是飽,價錢要厥倒。不如在我們住的日光岩下面海灘排擋吃啊,也就8元起一碟菜吧,大傘下吹吹海風,喝喝冰凍飲料,花蟹啃啃,吃個吧唧吧唧太爽啦~~
鼓浪嶼如果漫步走還是比較累的,因為有坡路,當地有導游有電瓶車。不過,我個人是純自助游的粉絲,總覺得這樣一個氣質婉約,藝術流淌的小島,乘著電瓶車呼啦啦走馬觀花的人,實在有沒鼓浪嶼的靈氣了。
要帶廈門特產回家的話,基本上有新鮮的肉松(一定要龍頭路95號黃金香的,一個很小店面別無分號,當地人介紹,約10元/包,多買便宜),各色餡餅(一定要日光岩牌子的,我們沒買,怕一個吃下去就撐了),各味貢糖,台灣香煙(長壽牌才5-10元一包,30-60元一條,便宜得奇怪,不是假的吧?)等等。
當地人說魚干這些不是太新鮮的,就沒有買,反正去哪個海濱都帶魚干,廈門的海鮮並不便宜。對了,還有烏龍茶,一定坐下來品茶後再買,據說現在烏龍茶流行有機茶,不烘了,當綠茶對待。可我就喜歡烘制的烏龍茶阿,喜歡那種一口茶就心醉的感覺,仿佛沉醉在秋天裡,與春風拂面的綠茶自是兩回事。我們找的老板娘在小路上,店鋪就是自己的家,自家鄉下安溪種茶抄茶,坐在店裡喝茶聊天大半天,看她熟練地稱茶衝茶,頗有意思,臨走買了好幾包。
「萬山植物園 白鷺洲公園」
第一天下飛機就去了萬山植物園,第四天上午去白鷺洲公園,這兩地方去得比較浪費,同學們要總結經驗教訓啊。
植物園大,植物品種很多,要真熱愛樹木花草的朋友花半天時間慢慢玩,我們花時間太少,除了熱帶雨林區,我都沒什麼印像了。
白鷺洲公園是當地居民納涼休閑去處,我們錯在大白天頂太陽去,小白鷺是看到了,可公園建設得太像上海的延中綠地,欠缺味道。建議晚上去散步,體會廈門居民生活氣息,檳榔路靠湖邊集中了廈門酒吧一條街,記得去逛逛。
「集美學村」
第二天一早出發去集美,笨笨的我們坐車到“集美站”下車,一頭衝進集美大學,咦,哪有可愛的建築?要命的時問旁邊的老頭頭,他還一再肯定游玩集美就在這裡!害我們日後底下郁悶地思考,為什麼這傻呼呼的地方被交口稱贊呢?
一會後才悟到,集美學村是指特定景點,要在公交車的“集美站”下來,再叫三輪或摩托或taxi進去也。我們叫了三輪,一人20元(強烈建議後人砍價!事後才知道一人20元,不是一車20元,三輪老頭頭欺負偶們!),三輪可以帶到集美的各景點,並不限時間等你。咳,其實,直接到集美學村也是有好幾部公交的,比如廈大到集美的NO18,陌生地兒嘛,難免沒頭蒼蠅一把。
集美充滿了讀書的理想與唯美主義。有的朋友去過說,如果讀書就在這裡,我倒覺得,集美學村屬於歷史,就讓它寧靜卻有力地存在於那段愛國愛教育的歷史裡吧,它曾經太有激情與信仰,它不再需要今日的贊美與喧嘩。求求當地政府不要再為圈錢建造重復紀念堂,搞得旅行團嘈嘈雜雜。在集美,我這個學院派有深重的歸屬感(抱歉我是遺少,一直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後悔的是,因為天氣太熱,坐在三輪車上去的各景點。我一定要再回集美,用雙腳一點一點走過陳家庚先生布鞋經踏的地方,觸摸唯美的教學樓片片磚瓦。當知識、美、奉獻、激情在這裡彙合,沒有更值得贊嘆的地方。
「廈大 南普陀 胡裡山炮台 環島路」
我許願,如果今年18歲,我考廈大,如果本科四年找到男朋友,我留校園讀到女博士(沒找到男朋友就算了,免得讀僵掉)。熊仔再聽到一遍這番話,肯定又要頭大一遍:D
太羨慕了廈大學生了,三三倆倆躺在樹蔭下,一抬腳就是百年古樹成片樹蔭啊!那些細長延伸往天空的檸檬桉,光滑白皙,如美女腰肢輕搖。走在山坡,逛各個學院,路邊有人在采摘樹上新鮮的龍眼,時有學生走過,突想如果我在廈大,卻肯定無心讀理科書,日日作文吟詩寫生攝影(開句玩笑,別打我,哈)。路過男生寢室,居然是望湖的公寓!而新聞傳播與設計系居然在高高漂亮山頭上!廈門的房子風水都好得驚人,隨處一幢房就正對筼筜湖、白鷺洲、廈門港,作為一個買不起普通公房的上海小白領,我絕對郁悶!
南普陀就在廈大旁邊,香火很旺。亞熱帶地區的廟宇就是漂亮,鮮花古樹,村得寺廟香火飄飄欲仙。這裡稍微逛逛,敬拜菩薩即可。(還是普陀山的法雨寺最美啊)。
走通廈大就是海灘,環島路西頭。往下可去海灘踏水,往東可逛環島路,往前走一點即是胡裡山炮台了。
胡裡山炮台是個小公園,雖然裡面有些不協調的卡通裝飾,我覺得還是值得一游。克虜伯古跑很雄偉,我們嘗試了好幾個拍攝角度希望照出大跑的完整形態。小矮我可是掂著腳尖做有力壯拍著大炮拍照的,奉勸大家千萬不要抱著大炮拍,炮炮抬大,顯得人特別楚楚可憐,哈哈。展覽館裡有各種大炮小炮,戰爭粉絲們很可以去觀賞,我也想搞個手槍樣的小炮擱家裡玩耍玩耍,長得迷小,有趣得很。
在炮台城牆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金門島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也看得清楚。
我們一直找環島路,折騰了近十分鐘才知腳下即環島路。說實話,有點失望的。眾多人說環島路是著名的情人路,可是我覺得優點是干淨、悠長,但缺點是一邊車聲隆隆,一邊卻有建築不直接臨海。十分典型的城市道路建設,刻意了,缺少傳說與韻味,不夠情人路的風韻吧,稍微走了小段就作罷。
「金門島」
第三天中午正熱時,熊仔想去看金門列島,缺乏政治熱情的我,乖乖做跟屁蟲啦。.搭乘的是傳說最豪華的雕花游輪,隨便路上拉個導游讓她幫忙去打折到100元每,好貴哇,這是我們最FB的一舉。最豪華的船每天只11:30一班次,實際上12點才開船,船程約2小時。去時要坐三樓,帶好望遠鏡,或船上10元有租。回來時二樓有文藝表演,不過我們倆還是賴在三樓圖個清淨。
船起程後,猛地開始喜歡這個海上游。遙望廈門島、鼓浪嶼島,一些在陸地上難以看到的景色展現眼前,比如鄭成功像面對大海的正面,環島路與大橋舒展優美的白色長長弧線,又比如整個廈大坐落山坡,氣定神閑。而海上遠望廈門島與鼓浪嶼島,距離隔去了人與物的喧雜,也都比近觀漂亮百倍。
近金門島時,游船會停留七八分鐘。游客都興奮成一團,反正船上有的是地方拍照留言。我們也跟著一興奮,光為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謀殺了n張,熊仔事後郁悶把相機當DC用了,哈。
金門島十分有序,金門本島,大擔,二擔,三擔,四擔,五擔排成一溜兒,我覺得還是離得稍遠些把大擔、二擔姐妹一起排下取景較好。除了“三民主義”那牌牌,沒看到有台灣兵把著,大概他們習慣了大陸人民天天吆喝過來參觀,也不當回事了,太陽烈烈不如躲在營房裡睡覺吧。
「鼓浪嶼」
最愛鼓浪嶼,不舍得寫在前。
我們住在鼓浪嶼之中心,日光岩腳下,叫武警招待所,就是好八連的營地。從龍頭碼頭進去要彎彎曲曲走10來分鐘,天天往返這些路,覺得它們是鼓浪嶼上集中了舊別墅最美的路之一。每晚走在回家路上,星光溫柔,樹影婆娑,仿佛覺得自己是鼓浪嶼的女兒,而這些路承載過我的童年。
用了兩個半天時間在鼓浪嶼,還是覺得倉促。前一天4點半左右去日光岩,光突突一塊大石頭,索道到石頭下,我們就前腳跟後腳地沿著細窄階梯往上爬。的確可以看到廈門鼓浪全景,但我認為這個角度看出去景色一般,視線一覽無余,景色卻有些灰亂(廈門細部的城市建設確實比較亂)。不如海上游輪的遠觀平視,反而隱去亂處,突現廈門鼓浪兩島海岸線,更為簡潔漂亮。
日光岩同一景點的有琴園,其中的百鳥園十分有趣。我們進去都呆呆,鸚鵡衝你大聲一咋呼,把人嚇一跳,呵呵。藍孔雀白孔雀不愛理人,顧自閑庭漫步,大概偶長得不夠鮮亮美貌,終沒能逗它開屏。不過在萬山植物園時,我們倆已經追著兩孔雀奔來跑去拍了幾張啦。其他各種大鳥小鳥都有,知識不夠,無法一一列來。反正所有的樹蔭、草地、樹枝上都棲著鳥,所有鳥都不怕人,它們觀賞我們的悠閑眼光倒比我們觀賞它們的急吼吼心情更佳。
從日光岩的地盤爬下來,未料到在山窩窩裡突遇暴雨。躲在尼姑庵下,庵外大雨如注,豆大的雨珠急急撲向山石,庵內菩薩慈目,一年輕女子閑閑坐在蒲團上翻看佛經,物我兩忘。倒也難得一景。
雨後走下與灣仔後浴場的沙灘,心境清新。據說灣仔後浴場是廈門最好的海灘,望去確實十分美麗:大海碧波,就在窄窄的沙灘腳下,往左看日光岩屹立,跳躍出海平面形成優美層次;往右看海面開闊,星星點點幾艘船,海鷗白鷺一掠飛過。我們沒准備游泳,直接踏進海水裡玩耍。卻發現沙礫較粗,雜物較多較髒,穿涼鞋十分扎腳,不如脫了鞋子還好。浪頭也比較小,玩耍似的捉弄腳丫子即溜開。(這裡踏海的感覺,似乎及不上普陀山的百步沙,那裡細沙漫步,浪頭猛打過來濺得一身濕,尖叫跳開,更為有趣)。
從海灘出來,沿坡路爬到皓月園,晚上已經無人收門票。我們去看皓月園最最主要的景致 —— 鄭成功塑像面海注目金門島。爬到右側的亭子外那碩大平石上,抬頭仰望鄭成功大半個側面,十分有氣勢的紀念性雕塑。如果樂意可以在大石頭上睡一會,石頭平坦熱乎,四周安靜,前方海灘仍有人嬉戲逐浪,對面廈門島開始亮燈了,就近在眼前。
天色黑下來時,我們已經走在鼓浪嶼的環島路上。我私下認為鼓浪嶼的環島路比廈門的環島路有情調得多,前者是一面依山一面眺海,上下坡錯落有致,推薦在清晨、黃昏、月光下游走。廈門的環島路是條嶄新筆直雪白的公路,旁有熱帶樹木,驢友常推薦去騎自行車放風箏,倒挺合適,但我總覺得太刻意太城市化意境太單調,還是比較偏愛自然的環海的山路(這方面,似乎青島的環海路更佳)。
再到白天的時候,我們去了菽莊花園。四十四橋蜿蜒架在近海,在白色橋身上,能拍到最廣闊的海景。沿著四十四橋往上走,就是鋼琴博物館,我在中國見過最靜謐高雅的博物館。架架鋼琴優雅站立,沉靜在羅曼蒂克式的遙遠傳說裡。館中姐姐將鋼琴歷史尾尾道來,時而有1-2首鋼琴彈奏表演,仿佛寧靜湖面傳來小小驚喜的波瀾。
其實鼓浪嶼的民居也值得一提。入住的第一個夜晚我們就在鼓浪嶼迷了路,找不到回招待所的路,得有機會大逛鼓浪嶼民居。小島上的居民熄滅燈很早,路燈也比較稀少,小路已經暗得隱約見樹,老屋子老別墅錯錯落落隱在路旁。有些人家開著門,幾口人一起看電視,屋裡家具設備都比較舊,也不愛開空調,樸素安逸。有時發現幾個人坐榕樹下納涼聊天,有時跑過一只小貓趕著回家,有時是擦肩過一兩個當地孩子或玩後趕回廈門的游人。路上很少聲音,只是飄逸著陣陣梔子花玉蘭花的香氣,偶爾有哪家在彈奏鋼琴。迷路時雖著急回不去,但心裡卻竟然不害怕,這麼一個老老的小島,卻讓人覺得溫馨親近,就像小時候住外婆家老房子納涼,房子很高很高,風涼爽帶點花露水的香味,外婆頭發有點白了,還是健康開朗的樣子,有說不完的故事和法寶,逗得我咯咯笑,浮想長大後世界多美人心多善良。
最愛的鼓浪嶼,再見。我們還會來住在日光岩下,日日聞清風香樹,踏海濤礫紗,聽鋼琴鳥鳴,坐在百年榕樹下撫摸它長長垂下的根須,靠在別墅舊牆旁感嘆它歲月流年風骨猶存。
「總結回顧」
廈門適合樸素的心,凡自認為是典型都市人,皆可不必去以免失望,FB游愛好者還是推薦去巴釐島。
眾多朋友認為廈門玩3日足夠,我不以為然。有人覺得,旅游是種路徑,那跟旅行團最好,3日能高效踏遍所有景點。可我相信,旅游是種心境,揣一顆悠閑感悟之心,旅游路線無對錯,旅游日程無多少,一切所緣,都是經歷,人生能得幾回游,人生又有幾度敏感心。跟熊仔說好,如果再游廈門,我們計劃一天去廈大環島路溜溜,一天去集美仔細走走,再用兩天呆在鼓浪嶼上,慢慢度過悠長假期。
夏天去廈門太辛苦,塗好防曬霜一會就融化。熊仔從白蘿蔔曬成紅蘿蔔,我從阿黃曬成阿黑,哎喲要硬著頭皮上班去。前僕後繼的同學們,一定帶好傘、干毛巾以防曬,准備充足的水和降火藥品哦。所有這些包括涼鞋在廈門都能方便買到,ATM取錢也很方便。
兩人四人游玩花費大約3300元,供驢友們參考,我們是小康背包族:
機票580元/人次,明折6折票,用掉所有航空積分換得兩張免票,哈哈
住宿150元/日,注意島上有n多導游,他們介紹去的旅店要抽頭50元/天呢,還是自己直接找旅店的好
吃食約200元/日,其中瓶水就成為一大開銷,天太熱啦,偶們咕嘟咕嘟小牛飲水
門票:胡裡山25元/人,萬山植物園20元/人,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80元/人,南普陀3元/人,海灘鼓浪嶼都不用門票哦。不過當地阿姨說,廈門很快要實行規定的旅游套票了
交通約15元/日,基本為公交巴士輪渡
購買特產近400元,熊仔太孝順要往親戚朋友帶這帶那,我也跟跟,呵呵。
廈門歸來,貓在家中再息一日,泡杯香茗,寫篇游記,從大中國地圖上勾掉又一個踏過的地點。不同時地不同心,日後再來廈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