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我和同寢室的好友踏上了游玩水鄉的路途,我們的第一站是同裡。早上6:58乘上了去蘇州的特快列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蘇州火車站,下車後我們乘上去同裡的小巴,司機說是旅游車,所以帶景點聯票和車費總共是60元。沒多久我們就到了同裡,人很多,都是旅游團的人。同裡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熱鬧,民風也很淳樸,這裡的人很熱情,不過游人太多,所以感覺就不怎麼好了。這裡的景點很多,不過都很分散,光是找這些地方都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並不是每個景點都值得一看,建議退思園,耕樂園,珍珠塔,羅星洲,這幾個地方還可以看看,不過羅星洲是在一個獨立的小島上,從鎮上到渡口有很長一段路,坐三輪車的話10分鐘左右,兩個人是8元。從鎮上乘船過去,船是免費的,不過一班班是有時間間隔的,去的不巧的話就要等上些時候。島上是座觀音寺,景色不錯,肚子餓的話還可以在這裡吃上一碗素齋面,味道還不錯。如果有多余的時間,可以在鎮上靠近河邊的地方,喝喝茶,稍作休息,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游完同裡,已近午時,於是我們趕車到了盛澤,聽網上的人說盛澤的真絲睡衣不錯,而且便宜,所以打算去買一件,誰知到了那,看到的盡是真絲料子,買成品還得乘幾站路到東方廣場,但那裡的真絲衣服也不怎麼樣,唯一看中一件真絲的睡衣也要60元,不便宜。結果一無所獲,返回汽車站,乘16:05的末班車到南洵,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鎮上景點也都已經關了,這裡的景點聯票是在裡面買的。我們先在裡面走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各個景點的位置,這裡比同裡好的地方就是景點之間都離的還算集中,一路走都能找到,除了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民居得乘4元錢的三輪,還有文園是在鎮外的“南洵古鎮水鄉一條街”上。原本打算晚上就住在鎮上,這樣晚上就可以方便出來逛逛,可惜古鎮內並無住宿的地方,不得不在文園附近的“千翁賓館”住下,特價160的標房,設施還算不錯,周圍也還熱鬧,還可以在晚上游玩文園,夜票是2元。南洵這裡想要找靠近古鎮的賓館很難,除了我們下榻的這個地方,價格環境還可以,其他的不是貴就是住宿條件差,所以為了安全和舒適,我們住的這個已經很好了。安頓好之後,我們來到街上吃晚飯,東西價格比上海的便宜些,尤其是有一家喝飲料的店。街上還有很多卡哇一的小店,賣些小東西,有很多上海都看不到,不過這個的價錢也就貴了。吃完飯,逛完街,已經累得不行的我們,一到床上就累趴下了,看了會兒奧運賽事,就呼呼大睡了...
8月25日
鬧鐘准時在6:30響,景點早上7:00開門。洗漱完畢,我們來到賓館對面的“千翁酒店”吃賓館送的免費早點,有多種選擇:餛飩,面條,粥(包括一盤花生,一盤醬菜,一只白煮蛋,一個定勝糕,一個刀切饅頭),量很多,肯定是吃不完的,不過這一頓吃好,午飯都可以省了。吃完飯,我們按昨晚打探的路線徑直來到最裡面的“小蓮莊”,這裡有買聯票,60元,不過如果你是學生或者教師,就可以享受半價30元的優惠,很不錯,所以一定要記得帶好學生證出門。“小蓮莊”是南洵最著名的一個景點,真的很漂亮,光是在莊外透過牆看裡面,就可以為之一驚,滿池子盛開的荷花,煞是漂亮,走進莊內,就更是為之一震,如果晚上可以在月下欣賞,就頗有點“荷塘月色”的感覺了。走出小蓮莊,左面就是“嘉業藏書樓”,也就走馬觀花即可。然後我們沿小路一路參觀了“張石銘舊宅”,“求恕裡”,“南洵史館”,“劉氏梯號”。這裡的名人大宅甚是深大,可想當時的巨富生活是多麼的富庶,走進如此的宅院,感覺也很涼快。走在南洵古鎮上感覺還不錯,由於宣傳得還不是很厲害的緣故,所以游人不會很多,至少還有古鎮的感覺,商業味也就不重,唯一的缺點是水很髒,治理得不好,或許也是因為沒有什麼游客的關系,所以也就不加強治理了。現在這裡部分景點還在修繕,如果等到修繕完畢,再加上河水干淨些,還是很值得來游玩一下的,感覺不會比同裡這些古鎮差,當然一定也要趁荷花盛開的季節來,這樣才能領略小蓮莊的獨特景色,不枉此行。最後我們參觀了文園,正門有個“小天安門”是仿北京天安門造的,可以上去。再向前,走過梅花樁,可以到達“文昌閣”,與此相連的是座“狀元橋”,可以走一下,或許還能給你帶來些狀元的感覺。想要帶點這裡的特產嗎?橘紅糕吧,2元一袋,還很好吃呢。
終於參觀完南洵,於是我們攔了輛出租車,徑直開往烏鎮,50元,才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不過最好是有人和你們同行,這樣車費就可以省去一些,我們就是在南洵時正好遇上一個也要去烏鎮的老師,然後就一路同行。當然,出門在外,也還是要警惕些的,尤其只有兩個女生同行。烏鎮一定要買聯票才能進到鎮裡的,票價是60元,學生票是45元,不過大學生不能買(郁悶啊),所以別忘了帶高中的學生證,或許還可以混混,節約15元也不錯的。烏鎮還有游船,可以乘船欣賞景色,不過得要買80元的聯票。從入口進去,首先看到的是“逢源雙橋”,也就是一坐橋分兩邊,中間是隔開的,《似水年華》中就拍到過,到橋上留個影不錯。烏鎮的建築已經被修繕得很好了,所以走進去感覺還不錯,只是開發得太好,游客又很多,商業味已經很重了。晚上來這裡會是不錯的選擇。一路走過去,有個景點是個小的廟堂,可以免費求簽,說的還是挺准的,不過說是免費,其實解完簽,還是要花點香燭錢拜一下的。接下來我們參觀了“百床館”,都是以前各式各樣的床,做工很精美,有種想躺上一躺的感覺,呵呵,可惜,只能“望梅止渴”了。再過去,是“高公生酒坊”,有名的“三白酒”就是在這裡釀制的,進到裡面,可以免費品嘗三白酒,所謂的“三白”,就是“白水,白米,白梅”,酒的味道真的很好,不用擔心會醉,品嘗一小杯,剛入口中時,感覺有些火辣,不過過後有種很爽口,很醇的感覺,很好喝。還有現成的可以買,一斤是38元,雖然有些貴,但物有所值。再過去就是一個染坊,可以看一下,都是藍印花布,這也是烏鎮的一個特色吧。走的有些累,也有些餓,於是我們找了家小吃店坐了下來,點了份臭豆腐和粉蒸肉,前者的味道甚是臭,不怎麼好吃,後者倒是可以一嘗。鎮上也有酒釀賣,5元一大碗,兩個人吃足夠了,米很白,味道挺好的,冰鎮過的特別爽口。烏鎮還有一個特產,就是“姑嫂餅”,有很多鐘味道,不過就是酥糖做的,甜甜鹹鹹的,可以買一小包嘗嘗味道。酒足飯飽後,我們繼續參觀,景點很多,“茅盾故居”和他過去讀書的“立志書院”,還有“林家鋪子”,現在賣各種紀念品和特產。景點內還有一個“彙源當鋪”,可以進去體會一下當掌櫃的感覺。累的話,可以到街上一個亭內坐一下,旁邊就是一個古戲台,可以聽聽古戲,另一邊是“修真觀”,到裡面還有一個可以看皮影戲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場,我們看的是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扇子的一幕,挺有趣的。烏鎮也就差不多逛完了,我們兩個也已經是精疲力盡了,還帶了一大袋的特產,也算有所收獲。叫了輛三輪到汽車站,乘7元錢的空調車趕往嘉興,原本還想再去西塘玩,可是拎著一大袋的東西,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到了嘉興買了“五芳齋”的各種粽子,才滿意地乘上了回上海的火車。晚上8:30終於回到了親愛的故鄉,到家裡已經累趴下了,兩天的行程終於暫告段落,不過人也黑了一大圈,皮膚被曬的發了好多紅點,又癢又疼,看來愛漂亮的MM出去游玩一定要穿領子小點的衣服,還要塗上厚厚的防曬霜,這樣才不會像我一樣,哎,變白,看來又得花上一段時間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