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朔風漸緊,大江南北,氣溫日降,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島,無疑成為游人首選的旅游聖地。也因此,我們一行三十多人踏上了椰風海韻的天涯路。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她地處熱帶,是避寒的好去處,島上四季長青,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超過百分之五十,被譽為"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未受污染的長壽島。" 從海南島的首府,最北端的海口市到南端的天涯海角所在地三亞市,有三條路可走,稱為海榆東中西線,東西線已建成環島高速公路,而中線仍是穿越五指山的柏油路。求舒適者取環島游;欲尋新奇者則上五指,訪黎寨尋苗村。我們折衷,東線去,中線回。整個海南,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鄉間小路,沒有一處收費站,全部是免費通行!大陸來的司機,到了這裡,無不心情舒暢,加大油門,開足馬力,自由奔馳。而且海南東線高速公路路況非常的好,沒有半點的顛簸,坐在汽車裡比坐在飛機裡還要舒服。而中線則是翻山越嶺,一路上驚險迭出,別有一番情趣。 海南東線的熱帶風光是海南旅游的黃金熱線,當代旅游的五要素的陽光、沙灘、碧海、綠樹、藍天、無不俱備,且步步皆景,處處為詩,迷人的椰風海韻醉游人,讓人留連忘返。而這條熱線起點處的海口市,讓人感受到的風韻,是無法在大陸想像的。這個昔日的荒蠻之地,如今的建設熱土,是一座集商貿、旅游、休閑於一體的新興城市。高樓林立,霓虹閃爍,車水馬龍,掩影於觸目皆是的高大的椰樹當中,洋溢著濃郁的熱帶風情。而五公祠、海瑞基、海口博物館等等,又可以令你在飽覽椰風海韻之余發思古之幽情。 與海口市已連在一起的瓊山市區名為府城,有"瓊崖福地"之美譽。市區人口有三萬二千人,而大中小學生竟有一萬六千人,占了一半!而每年考上大專院校的人數,占了全海南島的四分之一左右,故又有"學生城"之稱,城中的瓊台書院,曾是海南的最高學府,是海南學子登科的必經之門。馬師曾紅線女曾主演的戲劇"搜書院"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於是,眾人都在這裡留下一張倩影,與書院同在。 從海口東南行不遠的文昌市,是華僑之鄉、文化之鄉、排球之鄉、更是椰子之鄉,全海南島有百分之六十的椰子樹集中在文昌,文昌市三面環海,自然風光甚是醉人。東郊椰林則是這一切美的集中所在。這裡椰樹成片,椰姿百態,大小高低直彎斜曲參差錯落,椰林小道路隨樹轉,曲折盤旋,漫步其中,涼風習習,林濤沙沙,海上藍濤托霞,鷗群遨翔,歸舟劃浪,坐在屋檐下悠然自得的品茗賞海,可使人享受到大自然的溫馨和甜蜜。 文昌還是孫中山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家鄉,現修復了宋氏故居、興建了宋慶齡陳列館、宋慶齡植物園、及其漢白玉雕像。故居周圍遍植栗子、龍眼、荔枝、楊桃、椰子等果木,四季吐翠飄香。同為文昌的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曾是劉少奇德配夫人謝飛、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行政院長宋子文,被人稱為"三後一相。" 文昌南鄰即是瓊海市。這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萬泉河猶如一條玉帶穿過市境。景色秀麗。"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海南草木凋",當年一部名劇《紅色娘子》紅遍舉國上下,一首名歌《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唱及大江南北,使瓊海萬泉河美名遠揚,游人必至。其中海口處是目前世界河流出海口自然風光保護最好的地區之一,游人到此,無不陶醉於其旖旎風光。我們親臨之時。正逢紀念紅色娘子軍成立七十周年大會,我們躬逢大會觀賞到當代娘子軍巡行的場面,隨著《向前進,向前進》的歌聲,我們也一起與英姿凜爽的娘子軍踏起步來,讓同伴拿相機,留下了與當代花木蘭的合影。 一路美景賞不盡。瓊海西南下不遠,即是美食冠海南的萬寧市,海南四大名肴的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前兩者分別出自文昌和瓊海,後二者都出自萬寧,東山羊肉細嫩無膻味,和樂蟹肉嫩膏美,更兼萬寧還有大洲島的燕窩和興隆的咖啡,令人目不遐給之余,又能大快朵頤,再在興隆浸上幾個鐘的溫泉,真疑乎神仙矣。 萬寧出來,奔馳在沿海的高速公路上,一路椰風飛飛,檳榔招手,藍天白雲飄飄,大海雪濤滾滾,不知不覺之間已來到天之涯、海之角、千裡迢迢路茫茫的三亞市了。萬丈炎荒無覓處的三亞,曾讓多少謫官貶臣凄楚悲愴,淚灑天涯路,今日卻是一座吸引著無數中外游人的濱海旅游城市,宛如一顆美麗的珍珠鑲嵌在南海碧波之中。世人有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亞龍灣有"東方夏威夷"、"天下第一灣"之美譽,長達二十多公裡,細沙如面、如棉、如雪,海面平滑如鏡,海水清澈見底,八九米深的游魚、珊瑚歷歷可見,天上瑤池,莫過如此罷?大東海沙平水暖,四季如春,常年朝霞撒金,麗日鋪銀,是一座蜚聲海內外的冬泳勝地,如此佳境,竟是免費的!怪不得游泳之人如過江之鯽,擠擁不堪。鹿回頭公園則天天在默默地訴說著黎家少年與鹿女的動人的愛情故事;還有那南疆盡頭的天涯海角、南天一柱(人民幣二元券上的圓案取景)……這一切,都讓游人撫古思悠,魂牽夢繞,駐足流連,遲暮而不知歸。 告別海韻,我們沿著海榆中線北回,去領略翡翠山城黎苗情。位於五指山南麓阿陀嶺下的通什是海南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周圍為黎苗主要聚居地,南聖河像菠蘿蜜、椰子樹和鳳凰樹紅綠相映,有蟬噪禽鳴,有黎苗少女笑若桃花,如此美景,豈容錯過? 通什周圍的黎寨,尚成片保留著傳統的船形茅屋,婦女們精於紡織和刺繡,用的工具便可織可精美圓案的頭巾,筒裙等。黎胞能歌善舞,山歌對唱曲調優美,抒情動聽,別具一格的吹奏鼻笛和銅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的濃郁的生活氣息。苗村則以其山蘭稻米飯和野味山菜,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讓人倍感親切,游趣大興。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峰,是海南的像征,被國際旅游組織列為A級旅游點。其位於海南中部,峰巒起伏成鋸齒狀,形似五指,故名,站在瓊中縣的紅毛鎮遠眺五指山,只見林木茂盛蒼翠,白支繚繞,綠山五指,直插雲間,景色絢麗,變幻萬千。山上遍布原始森林,層層疊疊,逶迤不絕,成為海南多條河流的發源地。五指山還是珍禽異獸的王國,可惜無緣攀上山頂,一覽眾山小。 下五指,穿瓊中,到屯昌,不覺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其時全國各地在學屯昌,甘蔗上山,因此我特意留神,觀察周圍,卻並無任何甘蔗的蹤跡,看來這個曾經的榜樣已是風吹雨打去成為歷史的名詞了。 一早從三亞起程,回到海口,已是傍晚時分,在火山公園那號稱東南亞最大的露天大排檔用過晚飯,一頭撲進華燈競放的海口,枕著瓊州海峽的濤聲,呼著海府大道的椰風,一夜酣睡,竟是夢中已作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