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看病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為了協助英語不流利的同學看病,我也只好硬著頭皮當起了翻譯,電子詞典一定要帶,否則醫療上的專用術語鐵定會把你搞暈。看病前需要和你的醫生預約,帶充足的money,或者信用卡,這裡就醫的費用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上午九點,我和可憐的學生准時來到診所----說她可憐,就是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過敏,臉上腫腫的,紅紅的。寄宿家庭也著急,晚飯前特意為了學生全家人禱告了一番。學生自己吃了些息斯敏,不見好轉才又來看醫生。
國外的診所和醫院都是開放式的,環境非常優雅安靜,有就診者隨時取用的飲用水,供休息的柔軟舒服的長凳,笑臉相迎的接待員,都讓患者感到輕松,並且沒有繁瑣的交款台、掛號處。
不一會兒,輪到我們了。
醫生看到我們,馬上領會到我們可憐的英語基礎,拿出紙和筆,和藹的和我們交談。
醫生詢問的內容盡可能的用簡單方式表達,詢問病症和接觸環境後,她問道:“有沒有氣喘?”
我和學生相視一看,不明白“氣喘”,每人掏出一個電子詞典,照著醫生寫在紙上的單詞查找起來,“no”,我們回答,醫生又問“最近什麼吃藥了嗎?”學生說“息斯敏”,可是我們滿頭大汗也查不出來這種藥物的英文名。“主要成分是什麼?”我們更傻眼了,好在醫生善解人意,說不管什麼藥,都停下來,吃她給開的藥。隨即寫了處方,並一再叮囑用法和用量,讓我仔細的翻譯給學生聽。
結賬的時候又出了一點小故事,診所不接受學生帶的美金,但接待員和取藥醫師堅持先讓患者吃上藥,才來討論賬單的問題,他們還建議留下住址,把賬單寄回家裡。應該說,態度相當友好負責,只是賬單貴得嚇人,就診費:新幣47,藥費:新幣47元,(合計約人民幣500多)幸好學生在新西蘭可以入醫療保險,保存好賬單,填好表格寄回到保險公司,一個月以後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賠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