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山水

作者: 愛月

導讀一座千古名山,沒有五岳封禪的榮幸恩寵,沒有佛道勝地的宗教色彩,沒有遠疆雪域的神密傳奇,帝王君候未為其封號,詩詞歌賦少有妙筆流傳,就連武俠傳說亦鮮有著墨;然千百年以來,人們眾口相傳它的美麗,前往之人如過江之鯽。這樣一座有著反差的山就是黃山,對其最大的評價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黃山歸來不看岳”和“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可稱 ...

一座千古名山,沒有五岳封禪的榮幸恩寵,沒有佛道勝地的宗教色彩,沒有遠疆雪域的神密傳奇,帝王君候未為其封號,詩詞歌賦少有妙筆流傳,就連武俠傳說亦鮮有著墨;然千百年以來,人們眾口相傳它的美麗,前往之人如過江之鯽。這樣一座有著反差的山就是黃山,對其最大的評價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黃山歸來不看岳”和“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可稱現代驢子的鼻祖了,他精彩的生命就在於其行走游歷之中,他的評語具有專業精神,可不是那些作秀的玩意。馬年的5月2日,背上簡單的行囊,一人上了往黃山的火車。五一大假,游人實多,由此帶來旅游上的不便和缺憾已是眾所周知,因而嚇退了一大批彷徨人士,也為一些資深游客所不屑;然既從事不能自由支配時間之職業,偏又心有喜行好游之心,一有假期這難得之空暇,還是毫不猶豫要外出的,總不能因為些許的跳蚤而放棄華美的錦袍。下午四時左右抵達黃山屯溪站,一大半人都在此下車,出站口圍了一堆拉客的生意人,買了一張地圖匆匆往汽車站,卻仍有一小姑娘緊緊跟隨,徽商的後代啊。雖說到黃山湯口還有好幾十公裡的路,還是想盡量利用天黑前的時間到屯溪附近的花山迷窟,看看這一山底下迷宮與冷水江的山底溶洞和桂林的七星岩有何不同,然搭中巴換摩托到景區時近5點,已停止接待游客,只得原路返回。天已入夜,轉上往湯口的車,山區的夜黑得快,一會就周遭漆黑,偶爾對面車燈劃過,又重歸於黑,車在群山中慢而平穩地行使,山風吹來絲絲涼意,車廂裡寥寥幾個夜行之人默無聲息,寂靜一片,很是愉悅。湯口,游人熙攘,找了一會才在一偏僻處落腳,當地山民在自家房上加了一層就成了簡易旅館;晚飯就在房主家吃,筍子炒肉,味道頗為香郁;霧漸起,天花板上都是水滴,明日不要下大雨才好。

3日晨3點,在房主的叫喚聲中起來,雨過已停的樣子,運氣不算糟。在街上搭小面包車上山,黑夜中過黃山大門直上到前山登山入口慈光閣,游人還真不少,不過大多是坐索道直上玉屏峰的,徒步登山的並不多,這倒讓我放心不少。五月的清晨,黃山尚未蘇醒,濃霧圍繞,視線不過兩米,走在清新的石板路上,很是靜謐, 偶爾一兩聲早起的鳥鳴使山林益發幽靜;上不多久,聽到路邊淙淙的聲音,卻不得見溪流,這霧遮蔽了景色卻也增添了另一種美,更提高了尋幽訪勝的興致。且往上行,越過三兩歇息的游人,漸漸露出淡藍色的晨光,光線漸亮,四周迭次顯現,恰如褪去輕紗的美麗容顏;回首,已在霧線之上,上面是青翠的山峰,下面是濃濃的白霧,真如夢似幻。

過一山澗石橋,面前突兀一陡峭光白的懸崖稱立馬峰,端詳良久,看不出馬的模樣,或許有另外的掌故吧。來到金雞叫天門處,(旁邊有名半山寺的,不過沒看見寺廟,想必以前是有的,現在只留下地名了),路分兩條,左邊直上玉屏峰,右邊上天都峰;來之前就聽說天都峰因為險峻封山,現在那密密的柵欄鐵籬就橫在我眼前,而且賣貨的山民說是過了這道也沒用,前面還有封堵,給管理方逮住還得罰款,可是“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場空”啊!把包扔過鐵籬,從纏繞鐵籬的樹上爬了過去,嘿,身手還不錯。趕緊前走,以防被管理方發現就游不成天都峰了,拐過一彎才放慢腳步,興奮,有偷歡的感覺,且一來景色實在是好,二來整個天都峰就沒看到另外的人,真是額外的犒賞。半山腰,石階是從山壁裡鑿出來的,險要逼仄,左邊就是深淵,不見其底;前方果有石塊堵住,在這個地方堵路,真是歹毒,好在中間被弄開幾塊石頭,勉強可以鑽過去,還是把包先丟過去,小心翼翼從口子爬過,過後不禁想我一個人要有不測了都沒人知道,有些後怕。其後路況要好些,上到山峰,崖邊有一仙人亭,石亭古樸,亭周鐵鏈鏽跡斑斑,亭外黃山松樹蒼翠,輕微山風吹來,實在是妙不可言。過了一段刻在石壁上的路,上到峰頂,見“登峰造極”四個大字,停步四顧,風景絕佳,青鸞峰紫雲峰紫石峰佛掌峰耕雲峰四周拱衛,形態各異,金色晨光投在東南方挺立的佛掌峰頂,雲霧蒸騰,北面山谷裡白霧翻滾而上,望之目眩神迷;自古天下名山僧占多,可黃山卻不怎見到廟宇的影子,想來這是仙人居住之處,即使是僧道也不好與其相爭吧。行至左下,一道險峻的石梁,寬不過尺,長約十米,兩側懸崖萬丈,實乃造化之工,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鯽魚背;對面是玉屏峰,索道站密密麻麻的游人看上去跟螞蟻一樣;仔細上到鯽魚背上,兩邊縱有尼龍繩索,還是未在其上逗留,目不敢斜視地走過石梁,下到安全處方才安心,天都峰封山是有道理的。下峰之路好走得多,無遮無掩筆直下到天都峰與玉屏峰之間的凹地,在底下游客的注目下下行並繞過又一道設置的障礙到了凹地。游客圍上來問景色,有心動的問路況,有中年游客說看我一人下來就像英雄一樣,讓我得意了一陣;休息了一會接著往玉屏峰方向走一線天,回頭再觀天都峰,見兩個小伙子剛爬過障礙沒上幾步就給管理人員發現抓住,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不知是否會處罰他們,如果是那我也有些責任吧;看來上天都峰得時間早,管理人員還不及巡山,而且應從金雞叫天門處走天都南路,那裡樹木茂密一拐彎就不易被發現。

一線天上有蓬萊三島,實為三塊尖聳巨石,薄霧之中確可一觀;再往上行,人流漸多速度放緩,迎客松在招手相邀了,坐下靜靜觀望,松樹與圖畫中一樣,排隊選景照相的人太多,於是到玉屏樓休息,補充水分熱量後前往蓮花峰。魚貫前行,路稍寬處便超越過去,上到黃山最高峰蓮花峰,登極攬勝當是心曠神怡,然則風景比天都峰要差,而且在天都峰是一人任行此處卻是人潮洶湧不可同日而語。鰲魚馱金龜比較形像,爬百步雲梯有點氣喘。光明頂附近賓館較多,是觀日出的好地方,頂上有大片平坦的岩石;靜坐崖邊,觀霧氣變幻,不一會,天色變暗,山風漸起,白霧由谷中湧上淹沒過來,崖邊松樹的松針有水珠滴下,要下雨了;這種天氣明天是看不到日出了,便打銷了在山上過夜的念頭,好在黃山離南京近,也不奢望一次就盡覽黃山美景的。繼續趕路,快到飛來石時,天色更黑,風霧夾著雨水撲面而來,在路邊岩石下躲雨,淅瀝的雨水打在旁邊低矮松樹上,偌大的黃山顯得空曠。二十來分鐘後,陣雨停了,空氣格外清新;走到飛來石邊,刮過一陣山風,吹散雲霧,眼前美景讓人屏息,山上的霧氣被風吹散而西海山谷裡的白霧卻因氣壓較高仍然濃聚成白雲一樣,又如羊毛一般,峭壁怪石青松聳立在雲海之上,好一個海上仙山;上天如此眷顧,看不到黃山的日出便把雨後的雲海呈現於我,自己是何等的幸運。依依離開飛來石,過西海飯店北海賓館到夢筆生花;“夢筆生花”一個儒雅浪漫的名字,然今夢筆仍在花卻已死,管理方好心弄了個塑料的小松樹以重現夢筆生花來博取游客贊嘆,其實大可不必甚至有失遠慮,黃山松千姿百態不只這一株獨美,你澆上水泥築了個假樹卻也斷了真的樹種在其上落地生根筆綻新花的機會。來到始信峰,這裡離白鵝索道很近,游客雲集,始信始信,從懷疑到開始相信黃山美景無雙,自是很美的,近處幾棵松樹給雷劈了只留通體碳黑的枝干,遠處懸崖上的松樹奮力向上向外生長,在其下白色雲霧襯托下,有如展翅欲飛的仙鶴,飄忽輕盈。豎琴松連理松雖不如迎客松,但亦可一觀。白鵝嶺索道站處排隊下山之人頭洶湧,我雖爬了一天了,雙腿已有些緊張,可還是不願坐索道就這麼下去,黃山是需要一步一步親驗的,別枉了如此佳境。一路下山,觀天狗望月,過仙人指路,經入勝亭,到雲谷寺時天已近黑,搭車直到湯口,一天的黃山之行告以結束。

年少之時,總想用較少的時間多爬幾座山,多趟幾條河,多登幾座樓,追求景觀更大的反差變化,不願安心在一處更深去體會。徒步黃山,雖說看到無雙美景,亦帶來欣喜連連,然一天時間總是過於匆匆,本來黃山一帶用一周時間也不會嫌多的,饒是如此卻也不想再逗留,夜晚臨時決定次晨前往千島湖。

4日晨6點,上了開往深渡的汽車,車行在彎彎曲曲的路上,窗外是蜿蜒清澈的新安江和青翠的群山,間有大片的茶葉林。到深渡碼頭已是9時,游船票基本都給旅游團提前訂走,只能等有剩余散客票的游船出票了;見另一獨自出游的男子也在取票處問票,便閑聊起來,姓丁,也是南京的,不過他是游了杭州過來的,再等了一會,我們得到船票結伴上船。船在新安江上緩行,兩岸青山掠過,青山綠水相映,風光秀美,江風徐徐吹來,心曠神怡。江面漸寬,不時經過些江心小島,船已進入千島湖區了。千島湖是新安江築壩成庫形成的人工湖,藏在萬山群中,少受污染,水質澄清,山峰水淹後成為湖中的一個個小島,蔚為可觀。沿途在神龍島、梅蜂觀島、鴕鳥島和龍山島停留上島游覽,梅峰觀島是最佳者,登觀景台,縱覽湖區,藍天白雲下,碧波萬傾中,翠島星羅棋布,恰似巨大的盆景。新安江,千島湖,如能自駕小船在其上游弋,在沒有開發的無人小島上徜徉,該是多大的享受。下午兩三點船抵千島湖旅游碼頭,搭車經淳杭高速前往杭州。

杭州武林廣場,找了許久,最後丁君、我和另一天津小伙三人在豐谷大廈的會議室的地鋪上過了一夜,價格卻並不比標准客房優惠多少,好在同齡之人一夜暢聊。5日早起,我們分道揚鑣,丁君乘上午車返南京,天津小伙轉去紹興,我則來到西湖靈隱。其時剛下過小雨,飛來峰上水氣仍重,山色空蒙,山壁石刻雕像生動,濕霧中驀然一看,有如棲隱的神靈;靈隱寺寶相莊嚴,五百羅漢神態各異造工精美,好像各路神仙在此聚會,只是一個個正經危坐,便少了些趣味。西湖仍是煙雨朦朧,有一種女性的柔美,“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杭州人有福氣啊;湖水本身並不行,但有了長堤垂柳蓮荷鯉魚三潭映月斷橋孤山岳廟曲院晚鐘斜塔,更有了白娘子傳說,西湖便不一樣了,南京的玄武湖想學那也是學不來的;坐船上到小瀛洲,小瀛洲堪稱西湖精華所在,鄰三潭映月,湖中有湖,亭院廊橋,花草樹木,均各具巧思,亭亭亭的名字意味十足,水裡的鯉魚都成了精;閑步蘇堤白堤,看兩邊景物,白發垂髫、紅男綠女,悠游其間,人間天堂自古有來。

當晚上火車返回南京,結束這一路難忘的山水之旅。把時間拉近,如慢鏡頭般濾過,感覺自己仍走在天作的盆景中一般。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