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陽朔逍遙游 (一)在寫這篇游記前,我和老公真得非常感覺我們在陽朔遇見的導游:小朱(朱志濤),也是很多網友在網上提過的,他在我們此次旅程中給了我們很多實質性的幫助。去之前,我在網上找了些資料,基本上確定了自己的行程,並且希望此次旅程是輕松且自在的,時間不要那麼趕人。
D1(8/25):下午15:54分坐上了從武漢出發的1561次火車。
D2(8/26):早晨05:33分,火車准時到了桂林,天蒙蒙亮的,就出了站,不想坐小巴,汽車總站就在火車站的(東邊)約一站路,去那裡買了去陽朔的直達大巴,最早的一班開車時間為07:00,價格為15元/人,沒想到還搭了2元的保險費(回來時就沒有),在等車的時間裡就跟小朱打了電話(13557032968),讓他聯系住處。桂林----陽朔64公裡,一路上往窗處看去:感覺山連著山,風景秀麗,下了大巴,就往集貿市場趕去,那裡有“石記米粉”在等著我呢,裡頭切得薄薄得近乎透明的肉和油炸的黃豆很香,很有余味。在這裡遇見了小朱,他領我們去看了住處,因為不是周末,我們挑了幾家,最後選定了桂花路上的一家,叫做西街一來居的客棧,在四樓,很安靜,外頭帶個陽台,有兩個竹躺椅和茶幾,還可以晾衣服,價格也不貴,50元/晚。事實上這裡離西街和疊翠路(大排檔)都很近,鬧中取靜。安排妥當後,我們坐上了去白沙鎮的小巴(票價2元/人),下了車,轉坐一麻木(10元),顛簸中我們來到了漂流地點,早有個竹筏靜靜地趟在那裡等我們了,遇見了靦腆的大朱,趁他們擺弄竹筏躺椅的時間,我和老公就擺起了POSE,眼前的遇龍河的水碧一樣的稠,竹橋村石橋圓圓的橫亙在河的兩邊,據說這橋年代已久遠,每次看見這樣的圓拱橋我都很佩服前人的智慧,怎麼可以讓那些石頭嵌得那麼牢固,還是圓形的?這就樣我們開始了我們的遇龍河上游的漂流,他們考慮得很周到,躺椅上有一把大遮陽傘(可那天我們還是被曬得夠嗆,這是後話了),遇龍河並不是很寬,兩岸有蔥郁的竹林,還有沉澱澱的果樹,例如柚子、桔子。感覺山離我們很近,水的氣息撲鼻而來,幽靜得就像世外桃源,有得只是不知名的蘭色小鳥在跟我們調皮地打招呼,我迫不及待的坐在竹筏前頭,雙腳已經感受到了水的親近,一路上只有漿劃水的聲音,兩岸的樹影映在水中,似幻如夢,天藍得潤澤,稻田綠得養人,這時老公忍不住跳進河裡游起來,大叫“爽呀爽呀“,我只好羨慕地看著他,誰叫我將泳衣放在客棧裡呢。最搞笑地居然在河裡抓到了一條據大朱他們說凶狠的魚兒,老公自豪地拎著它照了張像。就這樣在半漂半玩中我們來到了壩前,因為很久沒有下雨,所以衝壩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刺激,只能算是小刺激!愜意的坐在船椅上,想起了這樣的詩句: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迷離中我們漂完了遇龍河的上游,來到了河邊的金龍飯莊,言談中得知小朱和大朱都是遇龍村的人,遇龍村挺大的,周圍一片都是的。叫了四個菜,雞一半黃燜,一半燒湯,一盤放辣椒爆炒的魚,一盤清蒸的魚(和著老公抓得魚 ,剛好一樣的品種),味道還是挺鮮美的,畢竟都是農家菜,花費125元。吃完飯,跟著小朱步行出了遇龍村,沿路看見不知名的果樹和莊稼,才知道板栗外頭包裹著毛刺像紅毛丹一樣,一畦畦的稻田在風中悠悠搖擺著,整齊的桂花樹佇立在路旁。乘上了小巴(3.5元/人),回到了陽朔。小朱幫我們拿到了去銀子岩的票,等了沒有多久我們就坐上了去銀子岩的小巴,在這裡想說得是如果事先沒有去過溶洞之類,還是有必要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大自然神奇的作品。晚上去了“老於小吃”,離我們的住處就兩步路,過一個雙石橋(桂花橋),吃了清補涼和雞湯,老公在旁邊叫了碗炒粉,清補涼真得很好,一勺一勺送進口裡浸入心裡的涼,並且裡頭的東西有嚼勁。一連三個晚上我都吃了清補涼和各類的湯,吃得同時看見有MM手裡拿著紙一路尋來,心裡竅笑!看來“老於小吃”真得口碑不錯哦。晚上去西街逛了逛,感受了西街夜晚的霓虹,人很多,順便買了些紀念品,有椰子殼做得手機鏈、買了桂林的各類糕點和甲天下的煙。回到住地,老公發覺他的腿有些紅且痛,我自己身上的印跡就像是在烈日下經歷了一場游泳,看來我們忘記事先做好防曬工作了。